APP下载

“多法并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2019-10-21肖新星

速读·上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能力

肖新星

◆摘  要:语文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可见阅读教学极其重要。在教学中,要多法并举,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

◆关键词:能力;语文教学;泛读

语文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可见阅读教学极其重要。当下的阅读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因此,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學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课文要会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理解课文中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从而掌握一定的词语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为了是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词语、句式变换说法。

二、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1.指导预习,教方法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学生刚学习语文,不会正确的预习,我就专门上了一节预习课,教给学生预习方法:①熟读课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②边读边思考,读后能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③要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如在教学《司马光》一课时,让学生按上述预习方法学习课文,当学生熟读课文,说出课文主要内容,并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把不理解的句子标上记号以后,再让学生回想刚才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归纳出预习的方法和步骤。这样,学生就基本掌握了预习方法和步骤。

2.上好精读课,教学生学法

小学的课文内容是按单元分组形式编写的,让学生在教材中集中识字。我们在教学时,要把握本小组的训练重点,通过一点阅读进行精读,在课堂上进行课外课,培养学生多篇文章,重点突出,有计划,逐步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三、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新课程提倡学生的主动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回答,学生总是被动学习。我们要通过精读课文的教学,使学生学会学习的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在阅读中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在教学时,要把握本小组的训练重点,通过一点阅读进行精读,在课堂上进行课外课,培养学生多篇文章,重点突出,有计划,逐步提高自主阅读能力。有时,学生不能提及它,老师会问他们一定的句子。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

四、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只靠课本上几十篇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通过阅读教学,激发主动阅读课外读物。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会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于回答的情况。这时,发动学生积极思考又能疑难解决。例如在教学《蜘蛛的网》一课时,有个学生提出问题:“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虫,甲虫等等,它自己却不会粘住?”教师一时回答不了。我随机应变,发动学生思考。最后有个学生回答说:“因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答:“我在《十万个为什么》那本书上看到的。”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

五、营造良好阅读气氛

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良好的环境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可以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条件,为学生阅读创造良好的硬环境和柔和的环境。首先我们要创设良好的外在阅读条件,如提供图书阅览室,内藏足够的图书,配置较大容纳量的书桌,教室四壁张贴有关读书的标语,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在与学生的阅读交流中建立的一种美好的情感氛围,如对学生阅读成果的赞同和肯定等。这样,就能使他们在阅读中产生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地扩充自己的阅读量。

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展开创新的翅膀

想象是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创新的翅膀,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驱力,是思维的体操。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使得学生由一人一事想到多人多事,由花草树木想到飞禽走兽;从一种意境跳到另一种意境,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特别是在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中,想象更是具有重要作用。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无疑是朋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总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能力
你处理困难的能力如何?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不会飞的鸟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