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羚羊感染蝇蛆病诊疗报告

2019-10-21张浪邱启官胡志刚何善逵肖映珍马顺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组织

张浪 邱启官 胡志刚 何善逵 肖映珍 马顺

摘要:2018年10月1日,经观察发现1只大羚羊下颊有一个直径1cm大小的黑色小点,2日该动物在栏杆上摩擦,形成长10cm、宽约5cm的伤口,颜色为黑色。10月5日,又发现1只大羚羊外阴出现黑色坏死灶,6日坏死灶明显增大。2只大羚羊在麻醉状态下,打开伤口发现内有大量蝇蛆,该蝇蛆侵食在新鲜组织中,未见于腐败组织,结合该蝇蛆的形态判断,疑似螺旋锥蝇。

关键词:大羚羊;蝇蛆;组织;螺旋锥蝇

中图分类号:S858.9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09.003

0 引言

螺旋蝇蛆病是由专性寄生虫嗜人锥蝇的幼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螺旋锥蝇是一种极具攻击性的食肉蝇,可攻击恒温动物身上的任何小伤口,它们在伤口中排卵,孵化后的幼虫(蛆)深深地钻入温血动物宿主的开放性伤口采食,使伤口发出十分难闻的气味,并流出带臭味的渗出物,幼虫离开伤口后常继发感染,甚至造成感染动物死亡[1-2]。大羚羊又称非洲旋角大羚羊,是世界上最大的羊,生活在中非和南非,柄息地主要是林地和稀树草原,从沿海平原到山区,从半沙漠到降水量相对较高的地区,肩高通常为172~178cm,大的可达182cm;身体长度为280~330cm;体重通常为600kg,最大的可达1000kg左右[3]。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大羚羊1号(病例1),成年,母。2018年10月1日,饲养员发现该大羚羊下颊有一个直径1cm大小的黑色小点,精神状态良好,采食正常,粪尿正常,2日凌晨该动物在栏杆上摩擦,黑点变大,形成长10cm、宽约5cm的伤口,颜色为黑色,伤口周边有新鲜血液流出,有蝇蛆掉落。动物表现为躁动不安,不停摩擦栏杆。初步诊断为蝇蛆病,见图1。

(2)大羚羊2号(病例2),成年,母。2018年10月5日,发现该大羚羊左侧外阴出现黑色坏死灶直径约1cm大小黑点,6日坏死灶增大,9日明显看到附着蝇蛆,左外阴肿胀有伤口,伤口腐败呈黑色。初步诊断为蝇蛆病,见图2。

作者简介:张浪(1989-),男,湖南长沙人,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野生动物临床兽医工作。

1.2治疗方法

(1)病例1,2018年10月4H对该大羚羊进行麻醉,速眠新Ⅱ6mL,并用呼吸麻醉机对其麻醉进行有效控制,经检查发现伤口高度腐败,有大量的蝇蛆附着,伤口大小长度达10cm,宽度达5cm。清理伤口,将腐败组织剔除剥离直至有少量鲜血渗出为止,伤口可见下颌骨约1/3裸露于外,肉眼可見的蝇蛆全部用镊子钳出,用双氧水冲洗伤口5min,复用络合碘冲洗一次,青霉素粉和云南白药适量粉在伤口上,最后在伤口上用浸泡过复方樟脑液的手术纱布填满,用缝合线在伤口外作“十”字缝合防止纱布掉落。肌注头孢他啶2.0g/d,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按每1kg约0.02mL给药。每隔ld对该大羚羊同上法麻醉一次,处理伤口一次。经过四处麻醉处理,口服头孢氨苄西林钠和外用复方樟脑液外用7d,最后用头孢克络胶囊和外复方樟脑液处用7d,见图3。

(2)病例2,2018年10月10日,对该大羚羊进行了麻醉,速眠新Ⅱ5mL+盐酸氯胺酮0.5mL(75mg),15min后追加速眠新Ⅱ2mL。发现大量蝇蛆附着在阴门口左侧,伤口腐败。伤口处理同上病例l。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每隔ld麻醉处理一次伤口,连续处理3次,后肌肉注射头孢他啶2.0g,口服云南白药8粒/d,治疗一个疗程,见图4。

2结果

(1)病例l,经过第1次清理,在第2次麻醉后仍发现大量蝇蛆,第3次麻醉后基本未发现蝇蛆,第4次麻醉后发现伤口已无蝇蛆且再无出现腐败组织。经过1个多月的治疗后,伤口愈合,正常采食,粪尿无异常。

(2)病例2,因发现得早,处理及时,该大羚羊的外阴在第2次麻醉处理时已开始肿涨消退,不影响排尿;在第3次麻醉后发现,已无蝇蛆,伤口较十净。因该动物易惊好动,伤口在外阴难以用外用复方樟脑液。因此后期处理只肌注头孢他啶和口服云南白药,经过20d的治疗和护理后康复。

3结论

野生动物感染的蝇蛆病多为螺旋锥蝇,这种蝇喜欢附着在温血动物活组织上采食。该园在2014年曾发生过1起类似病例,有1只藏驴严重感染该病并发直肠垂脱至卧病不起,经过1个多月的治疗康复。在此类疾病治疗中,清理腐败物及时去除蝇蛆很重要,因为该病发病急,仅ld之隔便从一个小伤口扩展为大伤口,但是野生动物白愈能力较强,在去除蝇蛆、清理腐败组织后,再加上合理的护理,伤口通常都能得到很好的愈合。野生草食动物多为易惊胆小、易攻击的动物,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在2例蝇蛆治疗

1.4试验饲料配方对照组、试验组饲料配方及营养成分分别见表1、表2。中,引进了呼吸麻醉机,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而且安全性高。伊维菌素对蝇蛆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达到很好的驱杀蝇蛆效果。

参考文献

[1]邱启官,刘谭彬,刘伟.一例藏野驴患螺旋锥蝇病的诊疗报告[J].湖南畜牧兽医,2015(2):32-33.

[2]冯学平.螺旋蝇蛆病[J].中国兽医科技,1991(6):24-25.

[3]胡志刚,邱启官,邹荃,等一例大羚羊疾病的治疗[J].湖南畜牧兽医,2016(3):29-30

猜你喜欢

组织
创业企业发展要素浅析
组织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的四要点
新时期学生社团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探微
品三口而知味
农民合作组织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