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歌之乡觅乡音

2019-10-21邢蓉

中文信息 2019年10期
关键词:风格民歌

邢蓉

摘 要:地处苏鲁两省交界处的苍山县(现改为兰陵县)古老文明,历史上曾受齐鲁乡情和楚地遗风的影响,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不仅有浩如烟海的民间传说和故事,也流传着许许多多的民歌、民谣。2006年,苍山民歌被列为临沂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苍山民歌成为沂蒙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展示苍山民歌的艺术魅力和深远影响,笔者就以苍山民歌的音乐特色和艺术价值作以浅析。

关键词:民歌 音乐特色 风格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10-0289-01

一、苍山民歌的音乐特色及风格

1.自成一体的独特性

苍山民歌的兴起渊源甚早。从隋唐以至宋代,由于南北运河的开凿,海上交通和一些内陆码头的建立,促进了文化交流,许多外地民歌小调传入苍山,苍山的一些民歌小调也传到外地。因此,苍山民歌的音乐来源不仅有鲁南一带的流传曲目,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必然成就了苍山民歌的丰富与繁荣。它汇南腔北调,东茂西柳于一体,不仅以俗曲时调为主体,也精选了唐、宋、元等古曲及南北曲作补充,又集古今名曲于一身。因此说,它具有时空的代表性。形成了独树一帜,稀有的、独特的音乐特色。

2.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多样的演唱形式

苍山民歌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有优美抒情的山歌,节奏强烈的劳动号子,流利畅达的小调,也有旋律起伏的秧歌、花鼓等。民歌的地方性较突出,与所处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密切相关,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为群众喜闻乐见。

苍山民歌体裁广泛,大致分为劳动号子、秧歌、花鼓调、儿歌以及各种流行小调。特别是流传在广大农村的各种民间小调,它的数量很大,约占整个苍山民歌的89%左右,无论在音调、曲式还是在唱法上,形成苍山民歌独特的风格。象倾吐人们的美好心愿和纯真爱情的“放风筝”、“大踏青”、“绣荷包”等,旋律和谐,优美动听;有形象生动,欢快活泼的“纺棉花”、“摘大桃”、“走娘家”等,富有情趣,亲切感人;还有幽默风趣的“老俩口顶嘴”、“大实话”、“劝夫五更”、“小秃闹房”等。这些民歌都是来自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并在流传中不断加工得到丰富提高。

3.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通俗性是苍山民歌的又一大特点。它的通俗性就是百姓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表现在内容上的生活化,语言上的民间化,唱腔的时俗化,歌词上的生动化及演唱时的简易化。如欢快流畅的“大踏青”,把姑娘踏青游玩的情景描绘的非常到位,特别是中间部分又说又唱的感觉非常生动,活龙活现,身临其境。再者就是“纺棉花”,其唱词是这样的“小小纺车八根棂,转遭都是稻草绳,要问棉花怎么纺,左手拉线右手拧,哪吧,云哪么云哪云,吱楞吱楞”,把小巧精致纺车伴随纺线的旋律一气呵成,非常简洁凝炼,堪称民间音乐的精华。

4.原生态的音乐精湛性

苍山县是花鼓调的腹地,流传着数不清的花鼓调,尤以“歌唱大生产”为最著。因它最有特点、最美、最有花鼓味、最为古老,古在它歌的成分多,花鼓调的成分少,但却少而精。具体体现在歌词句末的衬腔上,如“嗯、哎、吆、号、咳”等,这些衬词花鼓味极足。1959年,“歌唱大生产”参加山东省民歌会演,轰动了整个泉城,后经省歌舞团填词,参加1962年全国民歌会演受到好评,是苍山民歌的典型代表作。

二、苍山民歌的艺术价值及作用

1.学术研究价值

目前,我国的原声态音乐,仅限于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少数民族、及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特别是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汉族,“原声态”已销声匿迹了,苍山民歌(特别是花鼓调)是中原地区汉族音乐的原声态。它的出现填补了中原地区汉族音乐原声态的空白,这对研究中原汉族文化原声态的问题是一个重大的贡献。以花鼓调“歌唱大生产”为例,它和发展的各种戏曲的调式都是微调式,而山东民歌以及后创作的歌曲也多半是微调式,这足以证明花鼓调对山东民歌的影响之大,成为今天民间音乐的活化石。

其次,花鼓调的调式和腔调对地方柳琴戏的唱腔的影响最为明显。为拉魂腔的形式提供了有力借鉴。即与现代柳琴戏旦角唱腔尾音上翻高七度,拉腔“啊嗯”,生角唱腔尾音平落五音,拉腔“啊哈咿”的突出特征极为相似。从这个意义上讲,花鼓调应是现代柳琴戏唱腔的源流,也有力地说明了临郯苍是“拉魂腔”的衍生地。

2.实用价值

第一,民歌演唱内容寓教于乐的作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八十年代,省地音乐工作者多次来苍山采集苍山民歌,收编苍山民歌达110余首。“歌以情为贵”,在诸多民间歌谣中,情歌占了相当大的份量,少男少女的爱情生活,包括初恋、热恋、思别等各个阶段都用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其中主要是反对封建礼教、父母包办、追求自由、向往美满幸福的生活,如“绣荷包”、“十爱小妹”、“十叹”、“盼情郎”等。另外,儿歌在民间歌谣中也占有很大比重,可以说包罗万象,生动有趣,其内容大多是鞭挞假、丑、恶,宣扬真、善、美,对幼小心灵起到很好的启蒙教育作用。以上类型的民歌民谣,有的成为世代传唱的经典。

第二,民间音乐的承传和创新作用。新中国建立后,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以及各级领导的重视,苍山民歌进行一个繁荣发展的新时期,涌现出大量以社会主义建设为内容的新民歌。这些民歌有新创作的,也有用传统民歌的曲调填词的。如前面提及的“歌唱大生产”就是根据原生态的传统曲调“吊帘子花鼓”填词的。

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源远流长的苍山民歌,伴随岁月沧桑,孕育了许多著名的民间歌手,为苍山民歌的承传和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一些在民間百唱不厌的优秀民歌,为新民歌的创作,提供了深厚的土壤。农民歌唱家秦守印原是苍山文化馆的一名文化干部,多年来深入生活挖掘整理了大量的苍山民歌,丰富了他的音乐创作和声乐演唱,他创作和演唱的上百首歌曲不但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还被灌成唱片广泛传唱,被誉为地道的“花鼓佬”。

综上所述,苍山民歌源于民间,流传民间,至今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其内容之丰富,曲调之优美,思想性和艺术性之强,都是无与伦比的。进一步传承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弘扬光大,已成为当地政府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可以相信,苍山民歌以新的姿态跻身于“全国民歌之乡”的行列,如今改制的兰陵县将以这一文化优势提升一张新的文化品牌,传遍全国,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风格民歌
畲族民歌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非“舞”之舞
浅谈日本浮世绘设计艺术风格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
佛教文化旅游区植物的选择
《十送红军》不是纯粹的民歌
穿花衣 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