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作文为抓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019-10-21周玲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审题作文素养

周玲

所谓“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作文的本质上讲,作文是人的生活、情感的外露,是人的思想、精神的外化表现。而真实的个体生命存在着独特性和丰富性。作文即做人,文品折射人品。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还是可以有很多作为的。

一、以感知生活培养敏锐观察力

观察力,是要求学生在看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是学生核心素养的表现之一。在看、听、想的同时,学生能从中受到生活的教育。师生情感、同学情谊、自我的成长故事、家庭琐事、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与认识等都值得我们去体会与关注。学生日常应多关注生活,解读现象,尊重自己的独特感受与体验,把做人与作文紧密联系起来。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当然是要做的,但是要紧的在乎做人。”因此,教师指导学生放出眼光观察生活,去识别社会每个角落的真、善、美,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感受生活,感悟人生,以此不断丰富写作源。对生活观察再仔细点,思维再敏锐点,思想再深刻点。学生的灵感就会随之而来,这样,生活的素材就会源源不断涌来,作文的源头活水就会汩汩喷薄出来。

教师要经常介绍优秀的学生作文刊物、名家的创作生活感受体验,介绍优秀的笔记札记;多为学生创设易于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情景、场景;多进行一些名家名作的鉴赏活动;多积累唐诗、宋词、经典古文中能激发引导人的智慧与做人准则的事例。这样,积累多了,胸中就有了沟壑,再加上学校为学生创设的社会实践课程,学生就会被生活中的情景触动。只有这种真正来源于生活的、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凝聚着写作真实情感的作文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二、以审题正确练就思维辨析力

在作文教学中,审题正确,写出来的文章就扣题;反之,审题有误,写出来的作文就离题。学生能否正确审题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精准审题就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的要求,弄清为什么写,即写作的内容、目的是什么:或是赞扬一种精神,或是说明一个道理,或是吸取一个教训,或是给人一种启迪。

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是长于形象思维。因此,他们容易从直观的角度去审视题目的具体意义,而对题目的含蓄、隐蔽、深刻的本质,往往不善于做深入分析,不能准确地把握题目中重点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审题中的事理辨别不清的状态,及时给予纠正并正确引导。教师在指导中的坚定、鲜明的政治态度,就体现了社会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具有导向作用。

审题即育人。如下面这则材料:“有人买了一件珍贵的瓷器,店员用破布帮他将瓷器缠了起来,把它装在了一个大纸箱里,并在大纸箱的空隙里塞满了废纸。这个人觉得这些废纸破布没有用,而且是一个累赘,就将它们拿出来扔掉了。结果,在路上不慎将箱子掉在地上,瓷器摔碎了。”这则材料有点寓言故事的味道:瓷器象征着现实或理想中高贵、美好的人或事物;破布纸屑象征着那些看似卑微无用、累赘,或不合适宜、不合时代潮流,但实际上却不可或缺,甚至有时还可以对他人或社会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的人或事物。这则材料的审题就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告诫人们不要轻易忽视,更不能轻易抛弃诸如破布、纸屑一类的人或事物,人和物要做到各尽其用。作文教给学生正确的人才观,以积极的心态做客观的自我评价,符合学校“育多样人才,为不同学生谋发展”的育人理念。

三、以材料整合积累人文底蕴力

如果说主旨是文章的灵魂,那么表现文章主旨的材料,则是文章的血肉。作文素材在于平时的积累,收集诗词歌赋、诸子百家的言论与思想;阅读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了解名人传记;关注时事政治、热点人物与时评;近水楼台取材课本中感人的事例,眼观六路借助时事新闻力量,点石成金分析归纳提炼素材。我们要积累有生命力、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可信的有血有肉的材料。天文地理、经史子集,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四、以实践创新练就生活感悟力

好作文有强烈的生活气息,是有血有肉的生活的真实反映。这需要学生大量的生活实践体验来支撑。走出校园,亲近自然;走入生活,体验风土人情;走向现场,了解世事百态;走向世界,俯仰宇宙。立足小我,书写个人成长经历,写家庭,说自己,议逆境,论成败,成长的轨迹上烙满了坑坑洼洼的脚印;放眼大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走进春秋史册,拜谒诸子百家,联系古今轶事,纵横生活,以青春的胸怀,时代的智慧,解读现象,感知多元生活。“文章不是无情物”,活动体验化作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必然自然流畅、真实感人。我们鼓励学生大胆倾吐自己的真实的感受,让立意多元的感悟型、体验型作文成为写作主旋律。

当然,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敢于创新。创新实践体验形式,创新素材积累形式,创新文本批改方式,创新作文模式,创新语言与思维,创新文字与表达。让时代发展的气息融入作文教学,在互联网时代大胆创新,不断实践,让学生踏着社会发展的强烈节奏而感受生活的八面来风。

五、以文本修改,练就思想批判力

无论是思想还是文字,“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一篇文章无论写得好还是坏,它总要反映作者对某件事、某个人的看法和思想感情。所以,评论一篇作文,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作者的道德品质、行为表现、认识能力、褒是贬非、扬善抑恶、爱美憎丑、留真去假的评论过程。培养学生评论、鉴赏自己或他人的作文能极大提升学生的辨析能力。

一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母亲穿着臃肿旧衣服到教室里找我,引来了同学们的嘲讽,让我再也无法安心于班集体的生活。”学生在互评中写道:“你是个有自尊心的好孩子,你应该以有这样省吃俭用,如此爱自己子女的母亲而自豪。我们都很羡慕你有这样一位好妈妈。我们应以优异的成绩来获取自尊心,报答母亲。”此后,这位女生再没有闹情绪,常以母亲作为自己的精神动力,而评论者更是得到自省的教育机会。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注意通过评改作文,学生受到了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熏陶,厘清思想,辨析观点,敦促行为,以此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格和文明行为,真正做到“文如其人”。

叶圣陶先生说:“写东西全都有所为。”这一精辟论述深刻地揭示了中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揭示了“教作文与教做人”的辩证统一关系。作文教学的难度就在于它是一种作者思想、生活、知识、文学等各方面的综合训练;作文教学的深度就在于它反映在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所做所为的相互渗透之中。实践证明,作文教学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基础。以文悟道、相机渗透又推动了作文教学。这就具备了寓學生发展核心素养于作文教学之中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15004)

猜你喜欢

审题作文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三招”学会审题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