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视角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19-10-20李慧

知识文库 2019年14期
关键词:德智体美基础劳动

李慧

社会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当代学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尤其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全国教育的大会上强调将教育目标的“四育”提升到“五育”之后,劳动在教育目标和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应该包括教育大目标和教育大体系两个方面的内容。因此从“劳动”的重要性入手,对于这种教育举措的实现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应该是一项具有普遍現实意义的工作。本文从这样的角度入手,对于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加强劳动教育的对策进行全面的阐述,进而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的培养提出了一些见解,希望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回想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学校教育对于“劳动、生产”都十分重视,在培养“合格的劳动者”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不管是在哪个教育阶段,都会对学生进行“学农”、“学工”的教育,使得学生在深入社会、服务社会以及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加强自身的锻炼,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为自身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先阶段,受生活条件以及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整天沉浸在书本知识当中,不仅缺乏劳动,而且缺乏劳动意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十分欠缺,对于自身成长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开始强调劳动的重要性,希望通过这种劳动让学生培养适合自己的美德,为自己的综合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劳动教育的意义

1.1 劳动对于学生本身的意义

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也创造了如今我们生活的世界,因此劳动不仅可以创造社会价值,对于社会的进步也十分关键。对于当代学生而言,劳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成为一个勇于发现问题的人,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却克服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对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劳动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才能够理解不同的劳动阶层,理解如今的生产关系,进而找到生活的意义,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劳动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形成特定的劳动合作意识以及合作能力,为自身的个性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正如哈佛大学教授布朗特所说:“从小爱劳动的人,长大后会增强办事能力,而且会时常感到自己在社会上有所作为,有所贡献,劳动是愉乐人生的起点”。可见劳动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主体和重要载体,其中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和方式需要教育工作者去探索,从而使得劳动真正成为教育的形式之一。

1.2 劳动对于教育的意义

教育的起点就是劳动,因此重视劳动的意义对于推动现阶段教育的发展也十分关键。原始社会中,劳动和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二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但是发展到古代社会,二者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造成了“劳心者”和“劳力者”两个层级分开的现象,进而就出现了片面发展的劳心者,最终造成了现阶段青少年疲于学习,无暇劳动的现象。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提出劳动的概念和意义,希望通过这种号召,让劳动重新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要素,进而为现代教育的蓬勃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在号召实行的过程中,教育者应该意识到学生普遍存在的“眼高手低”以及“高分低能”的现象,通过既定的策略改变这种现状,为学生更加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不断努力。

2 加强劳动教育的对策

人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劳动,因此为了让学生养成终身劳动的意识,就应该从小着手,在初、中、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为他们融入劳动教育的理念,形成劳动教育的意识,最终实现自身劳动能力的不断提升。为了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2.1 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加强劳动观念和简单劳动技能的培养

我国的德育教育中有“五爱”,其中之一就是“爱劳动”。但是现阶段,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当代学生不仅远离劳动,而且极大的缺乏劳动意识,为了改善这种现象,应该在反思的过程中从初等教育着手进行劳动意识的培养。首先,教师需要在课堂教育的过程中为学生灌输劳动的意识,在进行劳动设计的基础上让劳动教育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方式和方法,然后设立一个专门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同时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在简单生活服务中加强劳动观念的教育。比如教师在初等教育阶段要引导学生自己完成自己的工作,在做好劳动和家庭教育衔接的基础上使得教育途径能够保证自身的一致性。另外,教师要适当的对学生进行集体公益活动的引导,让学生在参观生产活动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劳动热情,最终形成劳动意识;

(2)在亲身劳动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技能。除了参观,教师在初等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劳动过程中,才能让学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为劳动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在参与到劳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鼓励的姿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这对于其能力的提升十分关键。

2.2 高等教育阶段重视劳动教育的作用

到了高等教育阶段,教师对于劳动的重视程度就更应该提升,这可以提升学生承担挫折的能力,避免学生出现逃避困难等现象。现阶段的大学生受不良思潮的影响,往往会贪图安逸享乐的生活,不仅铺张浪费,而且出现金钱至上的意识,久而久之就会不思进取,对于自身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高校教师需要在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过程中融入劳动教育,使得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充满浓厚的兴趣,进而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形成朴实的劳动观念,让自身未来的发展有一个基础的保障。

3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的对策

有了“劳育”教育的基础,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还应该从教育目标和教育体系两个大的角度加以引导,使得学生的劳动意识得以真正的提升。

3.1 构建涵盖德智体美劳的教育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素包括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以及情感意识和价值观念等等,这些方面的因素在共同作用的基础上使得人的素质得以形成,从而为自身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为学生的发展构建一个目标,目标中应该涵盖德治体美劳所有的内容,使得学生在意识到这种目标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最终为自身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可以在高校中进行宣传,在全校形成一种全面发展的氛围,为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构建适应德智体美劳的教育体系

教育体系应该是为教育目标服务的,但是现阶段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很多高校在教育体系上有一定的欠缺,存在体系偏重课堂教育和科研体系的现象,对于德治体美劳的发展出现不同程度的轻视现象。因此高校应该改变这种现象,比如在德育培养上,将得以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在智育方面,改变重视科研、轻视育人的现象;完善如今较为薄弱的美育教育体系,让学生的审美体验得以真正的提升。

4 结语

总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下,社会各个阶层都应该意识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应该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劳育”上,让学生从小培养一种劳动的意识,提高自己的劳动能力,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氛围,从而使得社会的长远综合发展得以实现。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德智体美基础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本期话题: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热爱劳动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谈职高音乐与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