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复的艺术

2019-10-20袁明蚌

青春 2019年7期
关键词:托人科员小胡

袁明蚌

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在修辞学上叫“反复”。文艺创作中,反复也是一种表现手法。满震先生的微型小说集《夜色多么好》有多篇运用这种手法,试举例赏析。

《我是一只兔子》的主人公小胡,进机关已经五六年了,一直是个普通的科员,他想弄个副科长、副主任当当,每到年关总想着给局长送礼。作品是这样描述的:

……(小胡)立马打电话让家人从乡下送来两只兔子。局长见了兔子说:“野兔,是好东西。谢谢了。”见局长蛮高兴的,小胡也蛮高兴的。小胡一高兴,心里就活动起来:……这回要是给局长留下个好印象,没准就能提个科室副科长、副主任什么的。一年过去了,科员小胡还是普通科员……

这样的描述,在短短的全篇中竟出现了三次,每次情节相似,语言相近,可谓之“反复”。只是开始的“两只兔子”后面分别改为“四只”,“外加两只野鸡”。作品就在看似雷同的重复中,一步步向高潮逼近。小胡的礼逐年加重,升迁的欲望亦逐年增强;而局长只管收礼,一次次点头赞许,其贪婪冷漠一贯如是。两个人的形象通过“反复”得到强化,蕴藏在背后的主题也渐渐明朗起来。后来,小胡经朋友提醒,明白了自己在局长心目中的地位:无足輕重,可有可无。一如年三十的兔子,连续三年送的野兔、野鸡都打了水漂,作品达到了高潮;由于有前面的“反复”做铺垫,小胡和局长的性格至此完整而生动地展现出来。这就是反复的艺术。

再看《萧科长的成功策略》。“局长,我想跟你汇报思想……”,在全篇中出现三次,是作者刻意为之的句式句型甚至词汇的重复。这似乎有些单调,但就是这看似单调的重复把死皮赖脸、天天陪着局长要求提拔的萧科长的形象写透了。作品内涵也在萧科长“汇报”的重复中不断加深,读者不禁要问:既然萧科长和局务会都认为其“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皆很出色”,那么为什么“十几年一直没有上个台阶”?作品的题旨和意境就在这反复中步步展开,层层深化,引起读者的思考。而《自来水哗哗地流》通过机关大院内三个局给周县长汇报材料的重复,其大同小异的语言的娴熟运用,把机关单位互相扯皮推诿、公文旅行、文牍误事的作风彻底揭露出来了。《朋友说得在理》一篇题目上的六个字在全文中就重复出现了五次,分清了“我”拜访局长的层次,写出了“我”每次的不同心态。

作者运用反复,还注意突显其“差别”。《赵一的秘密》重复部分显示泄密的过程,而差别,“钱二、孙三、李四、周五……”则显示泄密的范围,二者相辅相成。《托人办事》全文八节。前四节写“托人”,后四节写“搞定”。前后两部分都运用了反复,但每次都有细微的差别。前四次的差别在于:写朋友职业,开始是“做小生意的”,以后逐渐变为“做生意的老板”,“开公司的老板”,最后竟然成为“大公司的老总”;写朋友的经济条件,开始“不是很好”,以后逐渐变为“经济条件不错”,“有经济实力”,最后竟然是“经济实力很强”;写朋友出手花钱,开始是十分勉强的“该花的钱总得花”,以后逐渐变为“该花的钱尽管花”,“出手也大方”,最后竟然是“花多少钱都不在乎”。后四次的差别在于:打点费从“两万”攀升到“三万”、“四万”,最后一直到“五万”,总数当然也水涨船高,从“七万”攀升到“八万”、“九万”,最后一直到“十万”。纵观全文,前面的“托人”后面的“搞定”,重复部分写出了在所难免的事,是人间的“常态”;而“差别”,则突显了“病态”。为朋友办事,如此层层加码,还有什么“诚信”可言?

组稿人:满震

责任编辑:陆萱

猜你喜欢

托人科员小胡
深夜外卖
铁内裤
大雁北飞又南归——寻访原红一军团供给部科员蓝勇的人生足迹
取之有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托人办事
意外之财
零件的一生
如此“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