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羽垓下溃围至乌江自刎谜团解析

2019-10-20郑晓明

青春 2019年7期
关键词:谜团项羽解析

郑晓明

摘要:项羽自垓下突围至乌江自刎过程中,留有不少历史谜团,有些至今仍存在不少争议。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史料信息进行认真考辨,对“霸王别姬”真实性、“阴陵”的具体位置、全国四处项羽墓和四处虞姬墓真假进行深刻辨析,提出了具体观点。

关键词:项羽 谜团 解析

项羽与虞姬“英雄+美人”的经典故事家喻户晓,2000多年来一直传为美谈。2015年,笔者有幸至南京市浦口区工作,对浦口区与项羽有关的遗迹、地名和民间传说产生了浓厚兴趣。通过三年的潜心研究,笔者研读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实地考察了相关遗址遗迹,发现项羽自垓下突围至乌江自刎过程中,留下的遗址、史料及传说故事存在诸多历史谜团,如:“霸王别姬”的故事到底是真是假?项羽渡过淮河后迷道的地方是“阴陵县”还是“阴陵山”?全国有四处项羽墓和四处虞姬墓,如何辨析真假?为何浦口与项羽文化有关的地名有很多?经过深入研究和实地考证,笔者有了颠覆常规的重大发现,现梳理总结有关研究成果,以期正本清源,还历史真相于大众。

“霸王别姬”的故事是假的

“霸王别姬”的故事广为流传,大意为: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兵少粮尽,被汉王刘邦军队围困于垓下。项羽夜不能寐,闻四面楚歌,便起床在帐中饮酒。项羽有美人虞姬和乌骓马,乃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和歌而舞,项羽自知将败,泣泪数行,左右也都凄然泪下。项羽在突围前夕和虞姬决别,虞姬遂自刎。

这个故事脍炙人口,影响深远。但经过全面研究和考证,“霸王别姬”的故事实际上是假的。

1. 历史典籍均没有记载

霸王别姬的故事原型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於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阙,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於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司马迁写《史记》:“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他亲自调查、考辨史料,纠正了许多错误之处。为了写好《淮阴侯列传》,他专门到淮阴调查。因此,《史记》获得了“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声誉,杨雄、刘向、班彪、班固等人都称司马迁修史为“实录”。

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并未写虞姬和歌后自刎。清代吴永和《虞姬》有诗云:“大王真英雄,姬亦奇女子。惜哉太史公,不纪美人死。”事实上,若虞姬真的自杀了,司马迁在文中略加几字便可交待清楚,之所以没有写,是因为他不认可虞姬在垓下自杀。司马迁的女儿嫁给了杨敞,杨敞是赤泉侯杨喜的第五代孙,而杨喜则是一位全程参与追击项羽的亲历者,也是乌江斩杀项羽而封侯的五人之一。司马迁与杨敞的交往,至少有二十年,他一定听杨家人讲过杨喜的故事,包括项羽和虞姬的故事。在《史记》中,司马迁连亲家祖宗——杨喜被项羽嗔目而叱、人马俱惊的囧状都予以记录,却并未写虞姬自杀身亡,这说明他知晓情况,故意不录。

东汉班固、北宋司马光俱是著书严谨之人,二人对这段历史都进行了深入研究,班固在《汉书》中大体沿用了司马迁的表述,但指出美人姓虞(非“名虞”),并确认无名之山为“四隤山”。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指出事件发生在十二月,但删去了与虞姬有关的字句,有可能是避免引发虞姬自杀的歧义。《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均未载明虞姬自杀于垓下,甚至根本没有提到项羽与虞姬分别。

2. “霸王別姬”故事是民间不断演义而来

“霸王别姬”的故事属民间虚构。细查历史传承,自唐朝方有对虞姬墓的记载。初唐魏王李泰《括地志》:“虞姬墓,在濠州定远县东六十里。长老传云:‘项羽美人冢也。”北宋以后“霸王别姬”的故事经历了项羽杀姬说、虞姬自杀说、身首分离说等不同版本。

项羽杀姬说: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二八,濠州定远县:“虞姬冢,在县南六十里,高六丈。即项羽败,杀姬葬此。”

元释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庚子會諸將圍羽於垓下,虞姬自刎。” 这可能是项羽、虞姬故事雏型的最早纪录。施耐庵《水浒传》中《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一回里,卖酒汉子唱道:“九里山前作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

明冯梦龙《情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情史情贞类》记载:军败垓下,项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虞姬和之“汉兵已略地……”,项羽谓虞姬:“善事汉王!”虞姬曰:“妾闻忠臣不二君,贞妇不二夫。请先君死。”项王拔剑,背而授之,虞姬遂自刎。死处生草能舞,人呼为“虞美人草”。

明代甄伟《西汉通俗演义》小说中第八十三回《霸王帐下别虞姬》故事梗概为:虞姬和歌后,霸王復又泣而別姬,虞姬假意借项羽宝剑作突围防身之用,接剑后自刎而死。

身首分离说 :唐代初期首现定远虞姬墓,北宋晚期灵壁虞姬墓出现,为此,好事者编了一个故事,即虞姬的头与尸身被埋葬在不同的地方。

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卷四八:“虞姬冢,在定远县南。今宿州亦有墓。相传:灵壁葬其身,此葬其首。”

明嘉靖《宿州志》有关记载与此恰恰相反:“虞姬墓在灵壁、定远二县,灵壁葬其首,定远葬其身。”

明代沈采的杂剧《千金记》三十七出《别姬》一幕:虞姬求死,项羽付剑于彼,虞姬自刎后,项羽割其首于马颈。此剧有关情节违背常理,项羽连乌骓马都不忍心杀,他会残忍地割下虞姬的头颅,让其身首异处、死无全尸?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3. 四处虞姬墓及其传说均佐证虞姬死于“阴陵”附近

全国有四处虞姬墓,分别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宿州市灵壁县、马鞍山市和县以及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这四座虞姬墓,附近均有一处叫做“阴陵”的地方:定远虞姬墓邻近古“阴陵县”;灵壁虞姬墓附近有淮北“阴陵山”(宋代为“阴陵村”);和县虞姬墓就在“阴陵山”西部山麓;浦口虞姬墓距“阴陵山”约十几公里。四地关于虞姬之死的民间故事传说大意相同,即:虞姬并未在垓下自刎,而是随项羽溃围南驰,逃至“阴陵”因迷路陷入大泽,被汉军骑兵追上,虞姬为了帮助丈夫突围,战死或自刎而死。

4. 虞姬可随项羽突围而无须自杀

项羽兵困垓下时,汉军的包围并不紧密,这与韩信的排兵布阵有关系。究其原因,韩信料定项羽在兵少粮尽的情况下,必采取速战速决、斩首突击战术。所以,他命刘贾、英布军自南封闭楚军外围出路,命彭越军自北封闭通路,自将30万主力与刘邦本部军20多万合兵一股,排出了坚固的正面迎战阵形:韩信亲率30万大军居中,为前锋主力;孔将军率军数万为左翼;费将军率军数万为右翼;刘邦率本部主力尾随韩信军,周勃、柴将军率军断后。韩信知楚军离乡在外久战、军中缺粮多日,故采用“以逸待劳”战术,巧施“四面楚歌”之计,涣散楚军军心。汉军的围困故意留有缺口,以便楚军将士弃甲逃走。所以项羽率800骑兵“直夜溃围南出”,未经战斗便顺利突围,汉军直到天亮才发觉。虞姬常随军打仗,流传至今的人物形象都是习武骑马的。秦末时尚未发明马蹬,虞姬会骑马必定擅长骑术。因此,在当时情况下,虞姬毫无必要自杀,完全可以跟随800骑兵一道突围。

5. 项羽及左右哭泣之原因并非虞姬自杀

通常情况下,人死之后,亲朋好友方会哭泣。后人依据《史记》中“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之记载,臆测虞姬自杀于垓下。深入分析当时情况,便知事实并非如此。项羽此前历经七十多战,未尝败北,常以少胜多,曾以3万精兵大败刘邦汉军56万之众,但垓下之战遭受重创,十万兵马损失数万。在缺衣少食、疲惫不堪的情况下,帐外楚歌四起,楚军将士以为汉军已尽得楚地,军心涣散,分崩离析,不攻自垮,许多跟随项羽征战多年的军官不辞而别。项羽穷途末路,英雄气短,在绝望之中不得不抛弃数万将士,只带800骑兵突围逃亡。楚歌悲怆、思乡哀愁,将士离别、心情忧郁、特别是抛弃江东子弟的痛苦抉择,倍感揪心,项羽与左右哭泣合乎常理,仅以史书中众人皆泣即推断虞姬自杀是片面的、错误的。

6. 引发歧义的虞姬和诗系后人伪作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楚汉春秋》项羽《垓下歌》的虞姬和歌:“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这首诗成为后人推断虞姬自杀的一个重要理由。虞姬和歌有多重疑点:一是虞姬不可能用五言诗来和项羽的骚体诗,诗歌的体例、风格不匹配。项羽的《垓下歌》为骚体诗(楚辞),而虞姬和歌为五言诗,四句共20字,酷似五言绝句。二是秦末时盛行骚体诗,不可能产生如此规范的的五言诗。五言诗始于西汉,戚夫人的《舂歌》被认为是五言诗的起源:“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从内容来看,《舂歌》还不能算规范的五言诗。三是“大王意氣尽,贱妾何聊生”这句诗不合时宜,虞姬不可能直接明了地说项羽“意气尽”。四是虞姬和歌疑为后人伪作。陆贾生活的年代早于司马迁,司马迁撰写《史记》时一定参考过陆贾的《楚汉春秋》这本重要的史料。若《楚汉春秋》中真有虞姬和歌,司马迁必会将其录入《项羽本纪》。司马迁未写,说明他当时见到的《楚汉春秋》没有这首五言诗。清人沈德潜编《古诗源》时,认为“虞姬和歌竟似唐绝句矣,故不录”。清何琇《樵香小记·五言诗》认为张守节所见之《楚汉春秋》已窜入后人伪作:“五言詩世稱始蘇李,玉臺新詠則題古詩為枚乘作,均漢武帝時人,無庸較其先後。惟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楚汉春秋》虞姬诗,已全作五言,此不可晓,即曰陆贾赝託,贾亦虞姬同时人也,岂守节所见之本,后来又有所竄入歟?”综上所述,《虞姬和歌》应是后人据《史记》中“美人和之”一语编造而来,张守节所见版本之《楚汉春秋》窜入了后人伪作。

7. 古诗词印证虞姬“阴陵迷道”后自杀的

唐人冯待征《虞姬怨》一诗描述了虞姬的生活经历:“妾本江南采莲女,君是江东学剑人。逢君游侠英雄日,值妾年华桃李春。年华灼灼艳桃李,结发簪花配君子。行逢楚汉正相持,辞家上马从君起。岁岁年年事征战,侍君帷幄损红颜。不惜罗衣沾马汗,不劳红粉著刀环。相期相许定关中,鸣銮鸣佩入秦宫。谁误四面楚歌起,果知五星汉道雄。天时人事有兴灭,智穷计屈心摧折。泽中马力先战疲,帐下蛾眉转消歇。君王自是无神彩,贱妾此时容貌改。拔山意气都已无,渡江面目今何在?终天隔地与君辞,恨似流波无息时。使妾本来不相识,岂见中途怀苦悲。”这里的“泽”指的是“阴陵大泽”。

元朝著名散曲作家张可久《卖花声.怀古》曲云:“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明代著名学者、诗人和文艺批评家胡应麟《少室山房集》诗曰:“亞父當年賜骸骨,虞姬効死隂陵側,壮士至今猶悼惜。”

明林弼《虞姬怨》诗云:“君王万人敌,贱妾万人怜。昔有丝萝托,愿言金石坚。云胡竟失势,恩情不终全。骓马骄不逝,楚歌声四喧。君心为妾苦,妾身为君捐。嗟君气如虹,创业未八埏。恨妾命如叶,事主无百年。游魂遂惊尘,怨血溅流泉。妾死亦已矣,君行当勉旃。江东地虽小,星火亦可燃。愿身化孤燕,随渡乌江船。”

清代诗人、戏曲家舒位有诗:“玉斗凄凉铁骑摧,阴陵月黑走乌骓。美人一剑花初落,亭长孤舟夜未开。回首入关当百战,伤心卷土不重来。依然樵牧讴吟处,白草茫茫正可哀。”

以上诗词有关内容表明,虞姬并非在垓下自刎,而是随军突围到达“阴陵(或阴陵大泽)”之后,邻近“乌江”自杀的。

项羽迷道处是“阴陵山”而非“阴陵县”

依《史记》《汉书》记载,项羽自垓下溃围南弛至乌江所经路线为:垓下溃围南驰→渡淮→至阴陵,迷道被绐,陷阴陵大泽→出泽往东,至东城县境→快战四聩山→乌江拒渡,步战自刎。这里的“阴陵”到底是指“阴陵县”还是“阴陵山”,一直未有定论。千百年来,大部分史学家倾向于现定远县境内的古阴陵县为项羽迷道之地,主要理由是:史志载明项王至“阴陵”而非“阴陵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北宋李昕《九城志》有记载;由《梁书.韦睿列传》推断阴陵大泽位于定远古阴陵县一带;清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因《水经注》及韦睿救钟离事件等,认为阴陵县为项羽迷道处;定远陈铎祠堂印证田父封侯的故事;定远的地名传说证实楚汉两军曾激战于其地;江浦、和县交界处的阴陵山往东去无法至东城,与《史记》记载不符。

近几年来,笔者多方研究各类史书记载,查证有关资料,实地调查走访项羽垓下溃围南弛路线各重要节点,梳理分析了南京市浦口区与项羽有关的地名分布,配合卫星遥感地图研究,一一推翻了项羽迷道处为定远县古“阴陵县”的证据,确认项羽迷道处当为南京市浦口区与马鞍山市和县交界处阴陵山无疑。具体理由如下:

1. 历史典籍对于山名也常用简称

司马迁、班固撰写史书,遇到地名时多用简称,山名也不例外,通常也将“山”字省却。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遂解阏与之围”、《史记.韩世家》的“今楚兵在方城之外”、《汉书.鲁元王传》之“教皇帝居霸陵”等等,这些引文中的“阏与”“方城”“霸陵”等均是山的简称。

2. 郦道元《水经注》有关注释属主观臆断

郦道元在北魏为官,阴陵、东城、四溃山位于南朝管辖区域,其间有战乱,他不可能到南方进行实地调查,所以注释中错误较多。被梁启超称之为“前清学者第一人”的戴震(1724-1777年),在校勘《水经注》时,改正错讹三千多处。

郦道元《水经注》载:“淮水又北,径莫邪山西,山南有阴陵县故城。汉高祖五年,项羽自垓下从数百骑,夜驰渡淮,至阴陵迷失道,左,陷大泽,汉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及于斯。”项羽迷道处是“阴陵山”,而非“阴陵县城”,这是郦道元臆想的注释。《水经注》又云:“淮水又东,池水注之。水出东城县,东北流,迳东城县古城南。汉以数千骑追羽,羽率二十八骑引东城,因四隤山,斩将而去,即此处也。”四隤山在东城县南部(现南京市浦口区境内),郦道元却将其注释在“东城县古城南”,即现滁州市定远县境内。纵观古籍旧志,除《水经注》外,无一将四隤山置于定远县。宋代以来的很多地理、方志书籍记载了四隤山及其具体地点,如《興地纪胜》《太平寰宇记》《广興胜览》《和州志》《大清一统志》《历阳典录》等,可以确定今南京市浦口区境内的驷马山,正是项羽率二十八骑与汉灌婴骑兵鏖战的古战场。笔者进行实地考察,四溃山呈东北——西南走向,山形呈椭圆,高约50米。山脚长边2公里多,宽约1公里,周回5公里左右。这座山不太高又不太小,四周坡缓、顶部宽平,正适合项羽与其二十八骑在山顶布下环阵,四向纵骑驰下,突破汉骑包围。

3. 韦睿所经阴陵大泽应在浦口、和县阴陵山北

《南史》卷五十八列传第四十八《韦睿》:“五年,魏中山王元英攻北徐州,围刺史昌义之于钟离,众兵百万,连城四十余。武帝遣征北将军曹景宗拒之。次邵阳洲,筑垒相守,未敢进。帝怒,诏睿会焉,赐以龙环御刀,曰:‘诸将有不用命者斬之。睿自合肥径阴陵大泽,过涧谷,辄飞桥以济师。人畏魏军盛,多劝睿缓行。睿曰:‘钟离今凿穴而处,负户而汲,车驰卒奔,犹恐其后,而况缓乎!旬日而至邵阳。”

由上文可知,梁武帝将韦睿诏至京都建康(今南京),亲赐龙环御刀,命其赴钟离解围。韦睿先自合肥赴南京,而后自南京返回合肥,领兵解救钟离守军。从合肥到南京,当时的捷径就是取直线,过阴陵山北,至浦口宣化渡过江。时值二月,为河泽枯水期,韦睿毅然选择了横穿阴陵大泽,所以 “过涧谷,辄飞桥以济师”。韦睿不骑马,应以步兵速度行军,花了十天时间赶到钟离邵阳洲。古代步兵行军速度一天“百里”肯定没问题,如果“车驰卒奔”完全可以达到一天60公里。合肥至钟离约120公里,假设阴陵大泽在定远(合肥至钟离中直线上),即使绕道急行军,3天应可到达,何需10日?合肥至南京约160公里,算上搭桥过泽(枯水期工程量应很小)、渡江、接受诏命的时间,往返约需7天,合肥集结军队赶赴钟离约需3天,恰好10日左右可达。因此,结合《南史》详细记载、交通区位以及行军速度综合分析,韦睿救钟离事件恰恰证明阴陵大泽是在浦口、和县阴陵山北部、西北部一带。

4. 定远田父封侯及刘项地名传说是讹传

2016年,笔者曾赴定远,在古阴陵县遗址旁找到了陈铎祠。该祠原建筑早已损毁,仅剩残垣断壁,新祠堂主体落成,尚未装修。细查陈铎封侯故事来源,可以找到两则出处:一是清末阴陵陈氏宗谱,二是民国阴陵陈氏宗谱。两例陈氏宗谱文字表述基本一致,载明的事实均是在楚汉战争中,刘邦被项羽追赶到阴陵古城,陈铎因救刘邦被项羽所杀,刘邦即位后封其为王。此例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却被别有用心之人篡改,指陈铎即为“田父”,用以引证阴陵城为项羽迷道处。当地的“马避坎”、“少十步”等多处地名传说均佐证刘邦在阴陵城附近躲过了项羽的追杀。刘邦有如此惨败的屈辱历史,怕影响皇家脸面,因而不可能让司马迁写入《史记》。而讹传陈铎封侯和地名传说,与定远学者指“嗟虞墩”为“四隤山”如出一辙。究其源头,皆因郦道元《水经注》之错误注释为定远人出了个千古难题。

5. 唐刘禹锡张祜等有诗为证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四韵》诗云:“一夕为湖地,千年列郡名。霸王迷道处,亚父所封城。”该诗肯定和州阴陵山为项羽迷道处。

唐张祜《过阴陵》诗中写道:“壮士凄惶到山下,行人惆怅到山头。生前此路已迷失,寂寞孤魂何处游”。这里写的是过阴陵山,而不是过阴陵城,且诗人亦将阴陵山简称为“阴陵”。

刘禹锡、张祜二人的诗作证实至少在唐代,阴陵山为项羽迷道处就已得到公认。清康熙《全椒县志》记载:“九斗山,县南二十五里,一名阴陵山。昔项羽兵败欲东渡乌江,途经此山,与汉兵一日九斗,故名。”为补充九斗山的文化背景,该志还援引明代进士吴颖的一首七言绝句为证。诗云:“汉家将士挥戈矛,亚父东归项寡谋。兵败阴陵空九斗,至今遗志说迷沟”。

6. 北宋秦观《寄老庵赋》证实阴陵大泽位置

北宋词人秦观曾于熙宁九年游历汤泉(现南京市浦口区汤泉街道)及周边地区,他在《寄老庵赋》(《淮海集》)中云:“寄老之区,在于汤泉,实为历阳,东城之域。……北则瓦梁之河,阴陵之泽,水潦之所聚会,鱼鳖之所充斥,芡菱蒲蕙,毛发之富,被及邻国。”作者在文中点明“阴陵大泽”与汤泉之北“瓦梁之河”相连。“瓦梁之河”即滁河。由此可知,阴陵大泽与滁河连接成片,按其方位推算,即在阴陵山北往西一带。如今,其地仍为滁河及两岸圩区,河泽众多、水产丰富,与秦观《寄老庵赋》记载相符。

7. 北宋后史志多有记载

自北宋以后的舆地志书,多注录“项王迷失道处”为“阴陵山”。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载:“寿春图经曰九斗山,一谓阴陵山,江表传云:项羽败,东走乌江,取此山过,汉遣灌婴追羽,兵至此,一日九战,因名九斗山,今山石犹有磨刀砺镞之,其西五里有迷沟,相传项羽迷道处也。”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书卷四十八《淮南西路·和州》记载:“阴陵山,在乌江县西北四十五里,即项羽迷失道处。”祝穆(?~1255)撰《方舆胜览》卷四十九《淮西路·和州》有相同记载。明代李贤、彭时等纂修的《大明一统志》、清代《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的《和州·山川》均沿袭南宋王象之的说法,用“即”确认和州阴陵山为“项羽迷失道处”。《万历江浦县志》《光绪江浦埤乘》,清末高照纂修、光绪十四年(1888年)付梓的《直隶和州志》,民国《全椒县志》也均对此作出了肯定。

8. 九曲滁河及两岸圩区印证阴陵九曲泽存在

《说文解字》:“水艸交厝曰澤”。古人所称大泽,应为大面积的水草交错之低洼地,目前江淮地区的“圩”区与之最为相似。对照地图并实地查看,项羽垓下溃围南弛路线恰位于江淮地区,沿线最大的圩区就在阴陵山北滁河两岸,即韦睿所经的“阴陵大泽”、秦观所写的“阴陵之泽”所在。这一片区为江苏、安徽交界地带,数十处地名都带有“圩”字,如:后圩、孟家圩、肖官圩、东官圩、大同圩等。

滁河经阴陵山北往西恰好拐了九道弯,两岸连接大片圩区,笔者研究认为,这即是阴陵“九曲泽”所在地。每逢春夏之交,河水涨发,淹没大泽,至梅雨时节和汛期,当弥漫无际。而到了冬季枯水期,泽内有路可循,人马可以行走。待至大片水域、无路可走时,便会使人陷入泽中,项羽一行当是如此。若仅是湖、河、塘之类地貌,远望便知行不通,不会导致项羽陷入“大泽”、耽误较多时间而被汉军追及。九曲滁河及沿岸圩区的地形地貌印证了其由“阴陵九曲泽”演变而来。

9. 从时间推算项羽不可能在阴陵县迷道

古代骑兵正常情况下每小时可行军30~40公里,如连续奔驰应可达到20~30公里/小时。项王“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当为骑兵精英,座骑骏良。由“直夜”到“平明”,项羽较灌婴骑兵先行5~6小时,正常情况下,汉军是无法“追及”的。两军渡淮河的时间差可忽略不计(楚军舟少,100余骑夜间渡淮;汉军船多,5000骑白天渡淮)。项羽在阴陵大泽迷路耽误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两小时,更不可能达到五、六个小时,所以汉骑在阴陵县追上项羽是极不符合常理的,项羽迷路之处应是阴陵山。垓下至阴陵山约180公里,夜间骑兵以每小时20公里速度计算,渡淮假设用3个小时,白天骑兵以每小时30公里行军速度计,考虑到休息时间(因一夜未睡觉),项羽精骑正午前后可到达阴陵山北。灌婴部队凌晨出发 (晚了5~6个小时),因白天行军,途中不需休息,以每小时30公里计,下午二点左右可达阴陵山。项羽陷入阴陵大泽,耽误了约两小时,因而被汉军追及。以此推算,方符合常理。

10. 任昉笔误与陈廷桂纠错

《述异记》二卷为任昉(460-508年)撰著,其书卷曰:“今阴陵故城九曲泽,泽中有项王村,即项籍迷失路处。项王失路于泽中,周回九曲,后人因以为泽名。”句中“故城”二字,笔者认为是笔误。古时县城均为很小的城池,城内不可能有令人迷路的“大泽”。任昉未到过阴陵城,但他知晓阴陵大泽为九曲泽,撰书时多写了“故城”二字而已。

清末陈廷桂(1768-1842年)纂辑《历阳典录》四十卷,将《和州志》对《述异记》的暗引转为明引:“阴陵山,州北八十里。旁有泽,名红草湖,春夏之交,潦水涨发,弥漫无际,所谓阴陵大泽者也。《述异记》:‘阴陵九曲泽,泽中有项王村。项王失路于泽中,周回九曲,后人因以为名。当即此地。”陈廷桂是安徽和县历阳镇人,家乡离阴陵山不远,他深知和州北境的红草湖,即所谓“阴陵大泽”,亦即《述异记》中的“阴陵故城九曲泽”,故在引用时删去了易引发歧议的“故城”二字。

此外,项羽兵困垓下、败走南京浦口至乌江自刎的过程中,留下一幕幕动人故事和历史传说,与之相关的地名众多。笔者查阅了有关史志和资料,发现浦口地域及其附近分布着与项羽有关的地名32处。全国各地有关项羽的地名传说很多,但诸多地名集中在一个地区,是非常少见的。由前文论述我们可知,明江浦县大部分为古棠邑县境,西南一部分为古东城县域。项羽在阴陵山北迷道,按田父指引往西行,陷入阴陵大泽,耽误了时间,故汉兵追及之。在九斗山(即阴陵山)一日九斗,激战后向东突围,沿老山之北一路急弛,出古东城县境,进入古棠邑县域,至解甲甸(现地名,在六合区大厂一带),见宣化渡有重兵把守,便沿老山南麓往乌江渡口方向且战且退,复又进入东城县境。因无法摆脱汉军,于是北上,快战四隤山,最后至烏江,拒渡、步战、自刎。此弛战路线与《史记》记载相符,而浦口区境内的项羽文化地名全都分布在线上,确实可以印证。

四处虞姬墓孰真孰假

位于安徽、江苏的四处虞姬墓,史志均有记载,笔者逐一前往探寻,有的已不见踪迹。四处虞姬墓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不妨一一加以考辨。

1. 安徽滁州定远虞姬墓——假墓

原名为“嗟虞墩”,在今定远县南60里二龙乡,距阴陵县遗址约90里。墩前有定远县政府近年所立“西楚霸王虞姬之墓”石碑,碑上横披及联语均自灵璧虞姬墓碑复制而来。“嗟虞墩”基底直径约十二、三丈,高不足六丈,顶部平坦,呈刀把形,东西长约四丈,南北宽约一丈,北部凹陷,四侧呈45°坡。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自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将项羽迷道之“阴陵”、快战之“四隤山”注释在定远县区域,约1500年来,许多学者受此误导,只能以讹传讹,编造证据,导致一错再错:首先,错将“阴陵县”作为项羽迷道之处(本文前面已将其论据逐条推翻,此处不再赘述);其次,臆造一处“嗟虞墩”,再将其指认为虞姬墓;第三,推测霸王别姬处在定远;第四,指虞姬墓为“四隤山”,否定项羽乌江自刎。当然,这一切都是源于《水经注》的谬误,历经千百年逐渐演化而来,其历代方志记载的多处疑点验证了这一讹传渐进体系。

初唐魏王李泰《括地志》:“虞姬墓,在濠州定远县东六十里。长老传云:‘项羽美人冢也。”这里载明为“长老传云”,也就是根据年长者传说而来,没有确凿证据。墓的具体方位也不对,不是“县东”,而是县南。搜遍《全唐诗》,无一首涉及此虞姬墓。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二八,濠州定远县:“虞姬冢,在县南六十里,高六丈。即项羽败,杀姬葬此。”此志把方位改成了县南,但“项羽杀姬葬此”的说法十分荒谬。北宋李昕《九城志》推测虞姬死于阴陵城:“阴陵城,项羽迷道于此,盖虞姬死所”。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卷四八:“虞姬冢,在定远县南。今宿州亦有墓。相传:灵壁葬其身,此葬其首。”这里引用了民间传说。但明嘉靖《宿州志》记载的内容与之相反:“虞姬墓在灵壁、定远二县,灵壁葬其首,定远葬其身。”《明一统志》:“虞姬墓在定远县南六十里,俗称‘嗟虞墩”。明高鹤《定远县志》注虞姬墓云:“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高六丈,墓上草人呼‘美人草。”二志皆指明虞姬墓即“嗟虞墩”。清《江南通志》把霸王别姬处指在“嗟虞墩”:“‘嗟虞墩在府东北八十里,世传项羽于此别虞姬。”清《定远县志》把霸王别姬处指在五峰山麓中九华寺:“中九华寺,位于定远县城西北六十里,五峰山麓,霸王别姬处。”而两地相距近百里。

许多文人千百年来在定远苦苦寻找“虞姬墓”和 “四隤山”,历史偏偏搞了个恶作剧,整个定远境内,除了一座大山——莫邪山外,没有任何其他山丘。古墓葬也极少,所以唯一的一座汉墓便成了文人眼中的“嗟虞墩”,此名称稍加辨析便知不是虞姬墓。《说文》:“墩,平地有堆。”“嗟虞墩”,为人工堆筑而成,是古代文人忧叹虞姬的土堆,后被附会为虞姬墓。灵璧县《重修虞姬墓碑文》云:“……或谓定远之南,亦有姬墓,彼葬其首,此葬其身,花歌草舞,傅会有之,头岱腹嵩,荒唐颇甚。”安徽师范大学任晓勇博士曾考证,定远虞姬墓应是汉代的东城侯刘良墓。

由于舆地志书影响广泛,史上有不少名人到定远寻觅古迹,咏叹项虞,但这些都不足为据。苏轼曾作《濠州七绝·虞姬墓》诗:“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仓皇不负君王意,只有虞姬与郑君。”苏辙有诗云:“布叛曾亡国已空,摧残羽翮至今穷。艰难独有虞姬共,谁使西来敌沛公”。明叶志淑诗《阴陵城》:“阴陵城北小村西,旧说重瞳向此迷。今日偶经征战地,残阳古木任鸦栖。”清代王溥据传说与推测,作诗《五峰山——旧传项羽别虞姬于此》云:“隔面数峰迥,披云径可寻。山空悲霸气,草冷想虞心。落木依僧定,幽禽卧月深。古今离别恨,流水弄清音。”

至当代,因在定远全域“踏破铁鞋”也找不到“四隤山”,于是有学者提出“嗟虞墩”即为“四隤山”,定远境内关于项羽追杀刘邦的一些地名传说被反转角色改为刘邦追杀项羽,并否定“乌江自刎说”,提出项羽自刎于东城(定远境内),后遭到史学界一致批判。

2. 宿州灵璧虞姬墓——赝塚

位于灵璧县城东、宿泗公路南侧,淮北阴陵山旁。今所见虞姬墓系20世纪80年代修复,墓体园形,基径11米,用青砖砌筑1.2米高护墙,连封土通高约6米。墓南有清代光绪二十七年知县杨兆鑒所立墓碑,高约1.8米,中刻“西楚霸王虞姬墓”,碑额横披刻“巾帼千秋”。两侧刻对联“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碑阴刻杨兆鋆撰《虞美人》词。灵璧虞姬墓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康熙二十三年撰的《洞阳府》、乾隆年间撰的《灵璧县志》皆载:“灵璧城东十五里,与泗县接界处有虞姬墓。至今墓碑尚存,额刻‘巾帼英雄四字。”《灵壁志略》云:“虞姬冢在县东十五里,汴堤南”。

灵璧虞姬墓及阴陵山位于淮河以北,而《史记》中项羽迷道之“阴陵”在淮河以南,此虞姬墓明显是后人据《史记》记载附会而来。清乾隆年间编纂的《灵壁县志》记载:“志又以……阴陵为项羽迷道处,……考《史记》注,阴陵在淮南,……不应入《灵壁志》,其是非更不必论矣。”

靖康二年(1127年)4月,金国俘虏了北宋徽、钦二帝,并将二帝及皇室宗亲、后宫佳丽等押解北上,一同被掳的还有抵债的宋朝女眷11000多人。同年五月,赵构从开封南下到应天府南京(今河南商丘)即位为南宋高宗,改元建炎。建炎南渡(1127年)以后,南宋与金国以淮河为界南北对峙,互不通使,后偶有南宋使节渡淮赴金。这时灵壁“虞姬墓”多次出现于文人笔下。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八:“接伴使洪迈移书曰:‘……虹县之北虞姬墓……”洪迈充任南宋使节接待金国使者是在高宗三十二年(1162年)。

楼钥《攻愧集》卷《北行日录》:“宿灵壁,行数里汴水断流……虞姬墓在南岸荒草中,横安二石板,相去尺余。隆兴间我得泗虹,以此墓为界……”楼钥奉命使金是在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由其记录可知,1164年隆兴和议后,该墓一度是南宋与金国的分界线。

范成大奉命于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使金,有《揽辔录》:“……过虞姬墓,墓在路左,双石门出藂草間,往来观者成蹊。”其途经灵壁县还曾作《虞姬墓》一诗:“刘项家人总可怜,英雄无策庇婵娟;戚姬葬处君知否,不及虞兮有墓田。”

程卓《使金录》:“至灵壁县驿……虞姬墓在道左……”程卓使金是在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

唐朝及北宋时期,汴河是水路交通枢纽和漕运干线,无数文人墨客往来于河上。汴河岸边灵壁驿(北宋元祐元年升为县)假如当时即有虞姬墓,定会有很多文人为之咏叹,绝不可能直到北宋晚期才只有饶节写了一首《虞姬墓》诗。饶节(1065-1129年),主要生活于北宋时期。由上述情况可以得出结论:灵璧虞姬墓于北宋末年始现, 饶节《虞姬墓》诗应作于1128年之前。

笔者认为,灵壁虞姬墓极有可能出现于1127年“靖康之难”时期,因为这起历史事件对宋朝子民产生了重大影响。“自古亡国之耻辱,未有如赵宋者。”北迁之中惨遭金军摧残、蹂躏的,除了宋室后宫佳丽,还有折价抵债的各类女子11635人。其中,只有极少数怀清履洁、不堪受辱的刚烈女子,选择了自杀或以死抗争。在此情况下,宋朝官民亟需宣扬一种“女子不屈其节”的精神。虞姬徇情自刎,令人击节赞叹,千古以来被视为巾帼英雄。灵壁离前线不远,虞姬墓的横空出世,无疑是个绝佳的女子贞节典范。这一时期饶节很可能于归乡途中路过灵壁,他在诗中对虞姬墓表示质疑:“风悲月黑楚歌闻,泣下虞兮夜未分。千骑星飞向前死,不知谁为闭荒坟?”

上述分析表明,在北宋前期、中期灵壁境内尚无虞姬墓,此墓为北宋晚期好事者刻意伪造的赝冢。为了合理解释与定远虞姬墓的关系,好事者编了一个故事:虞姬的头与尸身被埋葬在不同的地方。《方舆胜览》卷四八:“虞姬冢,在定远县南。今宿州亦有墓。相传:灵壁葬其身,此葬其首。”这里明确指出是“相传”,即来自民间传说。明嘉靖《宿州志》有关记载与此恰恰相反:“虞姬墓在灵壁、定远二县,灵壁葬其首,定远葬其身。”说来也巧,灵璧虞姬墓在“文革”中遭严重破坏,墓葬情况得以曝光。据当时目击者言,遗骸为女性,孤身葬,身首相连,无棺槨和殉葬明器。以3块长约2米的石板构成三角形石棺,两头各以长方形石板封堵。石棺北、东、西各30米处残存汉砖围墙墙基。墓地四周散落汉瓦残片。从墓内实际情况看,传言不攻自破。

另南宋周辉《北辕录》记载,在虞姬墓附近,“有村墅名陰陵”。而在明、清《宿州志》和《灵壁县志》里,“阴陵村”变成了“阴陵山”。笔者实地察看,灵壁县 “阴陵山”仅四、五米高的小丘,不可谓之为“山”,周边地势开阔、一马平川,历史上不可能出现致项羽陷入其中的“阴陵大泽”。

3. 安徽马鞍山和县虞姬墓——应为鲁妃庙配建之墓位于和县石杨镇绰庙社区插花山下,现山上鲁妃庙(虞姬庙)已复建,而询问虞姬墓当地人均不知晓,业已无从查考。

插花山即古“阴陵山”西部一座小山。《江浦埤乘》:“插花山,在治西北七十里。村民每岁三月十八日诣山祈子,必插花一枝以识之,故名。《历阳典录》。上有鲁妃庙,下有虞姬墓、霸王泉。”“鲁妃庙,在治西六十里阴陵山之阳有小山,曰插花山。村民尝于三月十八日诣山祈子,必插花一枝以识之,故又名插花庙。咸丰初贼毁,今复建三楹。按《历阳典录》:鲁妃庙即虞姬庙,盖项羽为鲁公,故虞姬称鲁妃焉。”

和县虞姬墓源自一个荒唐的传说。清道光《和州志》载:“美人虞姬自刎后,羽将其头系于马项下,突围骑奔,乃至一山下,原插在姬发上之兰花失落,后人变更山名为‘插花山,山上建有庙,曰‘插花庙……在州北七十里阴陵山之阳……即项王虞姬也。”这一传说与明代沈采的《千金记》相似,虞姬自杀后,项羽将虞姬的头斩下来系在马脖子上逃跑。

“鲁妃庙”即虞姬庙,历史上全国各地的虞姬庙有很多,但称为“鲁妃庙”的仅此一处。刘邦曾以“鲁公”之礼安葬项羽,官方批准为虞姬建的祠庙应称为“鲁妃庙”。此庙选址于阴陵山西部的最后一座小山上,应自汉代即有,而阴陵山东部的第一座山——孟泽嘴山上则有纪念刘邦的“高祖庙”。此虞姬墓汉初必定没有,若当时即有的话应同样称之为“鲁妃墓”。在《江浦埤乘》《历阳典录》等地方志书里,和县虞姬墓从未以一单独遗迹加以注释,而是附着在“鲁妃庙”后。因此,该墓疑似后人为“鲁妃庙”配建的(参照乌江霸王庙与项羽墓格局)。

4. 南京浦口虞姬墓——真墓的可能性最大。

位于浦口区江浦街道高旺社区,距古“阴陵山”约15公里,因该地区历史上战乱较多,墓现已无处可寻。

江浦县设立建置较晚,明洪武九年(1376年)六月,划和州遵教、怀德、任丰、白马4乡及六合县孝义乡和滁州丰城乡、和州一部分置江浦县,隶属南直隶应天府。现浦口区辖区大体为原明代江浦县境。明江浦县至万历年间方请人帮助编撰《江浦县志》,崇祯年间进行了修订,以上版本的《江浦县志》资料较少,均未收入有关“虞姬塚”内容。清雍正年间编校《江浦县志》时,发现旧志中有关于“虞姬塚”的记载,而这一记载与当时和州的虞姬墓、鲁妃庙无法对应,编者便在志书中作了谨慎的说明。《雍正江浦县志》“总跋:史迁本纪言汉高葬项王谷城,今历观旧志则墓在乌江。岂真有两墓耶?存而不削疑,则传疑昭其慎也。李德裕、龚相皆有项王亭赋,怜而賛之。假令墓葬衣冠,不远胜曹瞒之疑塚哉。旧志有虞姬塚,曾巩有诗表其死节,今考其地在和州,虽不削原文,仍列之古迹,然不与项王墓并书,亦昭其慎也。自项王以下书其墓者,历汉迄明,寥寥焉九人而已。葢名人墓则书,非名墓则不书,欲作千年坟,当立千秋业,可以发人深省又宁独昭其慎哉。”同时,《雍正江浦县志》在“古迹”中收入了“虞姬塚”,“虞姬塚,在高望镇西数里,塚在田中,草色青翠,人莫敢犯。”清光绪《江浦埤乘》也有类似表述:“虞姬冢,在高旺镇西数里。冢在田中,草色青翠。旧志。按:治西北插花山相传亦有虞姬墓。”这里用的“相传”二字,也就是传说而已。《雍正江浦县志》编者所见之旧志不知为何志,如能找到此志,则可进一步考证。

宋曾巩原诗为《虞美人草》:“鸿门玉斗纷如雪,十万降兵夜流血。咸阳宫殿三月红,霸业已随烟烬灭。刚强必死仁义王,阴陵失道非天亡。英雄本学万人敌,何用屑屑悲红妆。三军散尽旌旗倒,玉帐佳人坐中老。香魂夜逐剑光飞,青血化为原上草。芳心寂寞寄寒枝,旧曲闻来似敛眉。哀怨徘徊愁不语,恰如初听楚歌时。滔滔逝水流今古,汉楚兴亡两丘土。当年遗事久成空,慷慨樽前为谁舞?”此诗作者有争议,一说为魏夫人(曾巩弟曾布之妻),一说为许彦国,但该诗写的是浦口虞姬墓。

明赵友同有《过虞美人墓》诗:“听罢悲歌血泪凝,舞衣零落帐前灯。千年荒冢埋遗恨,不劝君王用范增。”赵友同是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少从宋濂游,攻古文辞,善书,为华亭(今上海松江)训导,与修永乐大典。此诗应是他游历浦口虞姬墓所作。

清代于成龙曾任江浦县令(见《江浦县志》、《江浦埤乘》),其有《过虞姬墓》一诗,并题注:“在灵壁县,有红色草,见人辄舞,俗名‘美人草。”其诗曰:“阴陵古道照残阳,策蹇荒茔吊楚亡。血洒西风猿啸月,气吞白帝剑生霜。贞魂傍逐乌骓逝,烈骨长凝碧草香。行客莫知悲舞意,春来疑作妬新妆。”仔细辨析题注与诗句内容、阴陵古道与虞姬墓距离、于成龙为官轨迹,可知他并未到过灵壁,所过虞姬墓为浦口(原江浦)虞姬墓。

浦口建城较晚,虞姬塚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历史上兵荒马乱,所以保护不周,社会知晓率也不高。但浦口虞姬塚史志有记载、历史有传承、民间有传说、地名有印证,墓塚离历史传说中的虞姬自刎处很近。浦口区桥林街道有石碛桥,相传古时名为“失姬桥”。楚汉相争时期,项羽虞姬率残部至阴陵山迷路后,被汉军追及,一路打杀,跑至石碛河畔下马休息。虞姬为了不拖累项羽,于是借指敌情,乘项羽他顾时,即横剑自刎。在桥林西街古桧庵后有胭脂井,传说为虞姬自刎后的血衣丢放在井中之故。浦口一带共有32处与项羽有关的地名,其中与虞姬传说直接相关的有兰花塘、红绣鞋、虞姬塚、失姬桥、胭脂井、魂落铺、九头亡、勒马想、鲁妃庙等9处。

虞姬既未死于垓下(前面已作分析研究),也未战死在阴陵山或败退途中(因汉军知悉必会留下记载或传说),那么就只剩下一种可能,虞姬在逃亡途中、汉军不知晓的情况下自杀了。浦口虞姬墓的地点及民间传说故事恰好符合这一推论,所以此墓为真的可能性最大。

四处项羽墓到底是怎么回事

全国各地有四处项羽墓,分别位于山东泰安市、曲阜市,以及安徽省宿州市、马鞍山市。

1. 山东泰安东平县“霸王墓”

位于东平县旧县乡旧县三村东侧高台地上,墓中安葬的是项羽的头颅。“霸王墓”原占地六十余亩,汉柏数十株,土冢高十米,直径三百米,但后来遭到破坏,如今封土直径只剩三十多米,汉柏已无,墓地面积也剩下很少。现今还有一方清代人宋思仁所刋碑文,但年歲久远,很多字迹已经不清。项羽自刎后,楚国全境投降,只有鲁县(项羽封地,今山东曲阜)坚不投降。驻守鲁县的是一位姓李的将军,麾下有三千人的军队。鲁县乃孔子故乡,人人恪守忠义,刘邦不敢强攻鲁县,派人拿着项羽的人头去给鲁县军民看,李将军见项羽果然死去才答应投降。因为楚怀王曾封项羽为鲁公,所以刘邦就以鲁公的礼节将项羽安葬于穀城(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并亲自将项羽下葬,哀哭后才离去。

2. 山东曲阜五泉庄“霸王冢”

位于曲阜西周鲁国故城东北角之东约100米处,原封土直径约50~60米,现存封土直径30多米、斜高20多米。乾隆版《曲阜县志》记载:“在鲁城东里许,俗称为霸王冢,”也就是当地传说的“古城大冢”。乾隆27年孔子六十九代孙孔继汾编纂的《阙里文献考》记载:“曲阜城东北有古冢,俗名‘霸王头,相传为项羽首处云。”这里明确指出是“相传”,并非真正的“霸王冢”。因刘邦将项羽头颅安葬在离鲁城约200里的穀城,不便祭祀,此墓应是鲁城人为方便纪念项羽所建。

3. 安徽宿州蕲县项羽冢

在蕲县镇,距垓下约10公里。垓下之战时,刘邦驻军位于蕲县附近,项羽乌江自刎,被五人斩杀后,一分为五的躯体定会被送至刘邦处报功请赏,此后项羽头颅又被送至鲁城作劝降之用,蕲县安葬的应是项羽的躯体部分。《太平寰宇记》:“蕲县,项羽墓,在县东七十里。汉高祖以鲁公礼葬于穀城,今济北榖城有项羽冢,此又有墓。按汉纪:“斩羽东城,楚悉定,独鲁不下,乃持羽头示其父老,鲁乃降,故以鲁公礼葬羽于榖城。”羽传云:“杨喜等五人各分其一体,豈此葬其体,穀城葬其头也?”

4. 安徽马鞍山和县霸王墓

在和县乌江镇凤凰山上,为衣冠冢,埋葬的可能是项羽惨遭肢解后的残骸和血衣。唐代时,在这里建成霸王祠,也称项亭、项王亭、楚庙、项羽庙。霸王墓(“衣冠冢”),原墓隆起,砌以青石,呈椭圆形,四周古松数百,有风即生涛声。墓前有明万历和州知州谭之凤题“西楚霸王之墓”碑,遗佚无存。

浦口与项羽有关的地名有多少

项羽兵困垓下、败走浦口至乌江自刎的过程中,留下了一幕幕动人故事和历史传说,与之相关的地名众多。笔者查阅了有关史志和资料,发现《江浦县志》与《江浦埤乘》记载与项羽有关的地名14处,已整理纳入项羽文化地名传说的21处(其中6处与史志记载重复),另有未被整理纳入项羽文化地名传说的3处,共计32处地名。这些地名有的沿用至今,有的被其他同音字代替,但这些地点仍散落在浦口及周边区域。这32处地名包括:东城、阴陵山(九斗山)、霸王鞭、黑扎营、卸甲甸、瓢儿井、饮马池、韩信将台、高望、兰花塘、红绣鞋、失姬桥、胭脂井、虞姬塚、魂落铺、九头亡、勒马想、关口章、鬼门关、晾甲庙、下马石、四隤山 (又名驷马山)、项王亭、项羽墓、霸王庙、御祭庵、鲁妃庙、高祖庙、霸王泉、驻马河、乌江、滚马滩、

1. 东城。《万历江浦县志》:“即乌江城,项羽败走至此,有二十八骑,犹溃围,斩汉一将一都尉,余人十数百云。”《雍正江浦县志》:“即乌江城,项王走此,仅数骑,犹能冲突溃围,斩汉将卒无算。”《江浦埤乘》:“东城,县治即乌江城。项王走此,仅数骑犹能冲突溃围,斩汉将卒。”

2. 阴陵山(九斗山)。位于江苏、安徽两省交界处。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载:“寿春图经曰九斗山,一谓阴陵山,江表传云:项羽败,东走乌江,取此山过,汉遣灌婴追羽,兵至此,一日九战,因名九斗山,今山石犹有磨刀砺镞之,其西五里有迷沟,相传项羽迷道处也。”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载:“阴陵山,在乌江县西北四十五里,即项羽迷失道处。”祝穆(?-1255)撰《方舆胜览》有相同记载。明《大明一统志》、清《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均沿袭南宋王象之的说法。清《直隶和州志》,著录“阴陵山”,除采南宋王象之的说法外,又作了补充:“阴陵山,州北八十里,项王迷道处,上有刺枪坑,为项王立枪地。旁有泽,名红草湖,春夏之交,潦水涨发,弥漫无际,即阴陵九曲泽。泽中有项王村,项王失路于泽中,周回九曲,后人因以为名。”《读史方舆纪要》:“九斗山,县东南二十五里。一名阴陵山。昔项羽兵败,欲东渡乌江,道经此山,与汉兵一日九战,山因以名。其西五里有迷沟,相传项羽迷道,陷大泽处也。”《万历江浦县志》:“阴陵山,在治西南四十五里,即项羽失道处。”《江浦埤乘》:“阴陵山,在治西六十里,即项羽失道处。”民国《全椒县志》载:“阴陵,东南二十五里,旁有楚迷沟。《项羽本纪》:羽困垓下,溃围南出,汉兵追之,渡淮,骑仅百余人,至阴陵迷道,即此”。

3. 霸王鞭。位于永宁镇西葛街南巷口,铁质。相传为项羽赶马所用,至今尚有半截存于地表。

4. 黑扎营。位于盘城街道,传说汉军追赶项羽,夜晚安营休憩的地方。

5. 卸甲甸。位于六合区大厂地区,传说项羽被汉军追杀,跑到这里浑身是汗,看追兵没到,解下盔甲休息的地方。

6. 瓢儿井。位于沿江街道赵庄山脚下。传说项羽垓下兵败被刘邦军队追赶至此时,因口渴难熬、四顾无水,遂手执战枪刺地而得水。本地人因用葫芦瓢即能由井中取水,故称其为“瓢儿井”。

7. 饮马池。《万历江浦县志》:“饮马池,在治西十五里西华山北,相传项羽曾饮马于此,涸溢不常。”《雍正江浦县志》:“在西华山北,相传项王饮马处。”《江浦埤乘》:“饮马池,在西华山北,相传项王饮马处。”

8. 韩信将台。《雍正江浦县志》:“韩信将台,在县治西西华山莲华峰上,周砌砖石,方围半亩,俯瞰众山,如列几前。”《江浦埤乘》:“韩信将台,在西华山莲花峰上,有大石方广半亩,俯瞰众山,如列几席。”

9. 高望。位于浦乌公路高望车站西北山坡,即今江浦街道高旺村。相传楚汉相争后期,项羽垓下之战大败后逃至此地,登高观望汉兵远近,后人为纪念项羽,取该地名为高望。由于年代久远,谐音取吉为“高旺”。

10. 兰花塘。位于浦乌公路兰花塘车站附近。项羽自高望西行十里许,即遇汉兵,人喊马嘶,堵击厮杀。虞姬取双剑,环顾于项羽左右,在混战中,虞姬不幸将头上所爱兰花簪丢失于塘边。

此后这里,年年春天,兰花朵朵,遍布于塘埂上,幽香四溢。故名“兰花塘”。

11. 红绣鞋。位于浦乌公路桥林街道地藏庵一带。传说虞姬脚穿红绣鞋,作战时将鞋丢落塘中,后此塘便盛产如虞姬脚穿红绣鞋般菱角。

12. 失姬桥。位于桥林街道,相传古时为“失姬桥”。楚汉时期,项羽虞姬率残部逃至石碛河畔,下马休息,此时,虞姬怕拖累项羽,于是借指敌情,乘项羽他顾时,即横剑自刎。

13. 胭脂井。在桥林街道西街古桧庵后。此井为红色,后经年久日深,井水变为无色,传说在不一定的时候,又会泛起红色水来,为虞姬自刎后的血衣丢放在井中之故。

14. 虞姬塚。《雍正江浦县志》:“虞姬塚,在高望镇西数里,塚在田中,草色青翠,人莫敢犯。”《江浦埤乘》:“虞姬冢,在高旺镇西数里。冢在田中,草色青翠。旧志。按:治西北插花山相传亦有虞姬墓。”

15. 魂落铺。位于桥林街道浦乌公路横路铺车站附近,即今横路铺。传说虞姬自刎后,项羽悲痛欲绝,当驰骓南行数里时,即踟蹰不前,于途中徘徊者再,项羽此时此地已魂落魄散,故名“魂落铺”。

16. 九头亡。即今之九头王村,位于桥林街道乌江社区九头王村西二里处。传说项羽至此,环顾四野,杀声震天,时汉骑前后冲至,项羽眦裂发指,驰骓奋战,怒斩汉军九骑之首。后人将此阵地称之为“九头亡”。

17. 勒马想。位于桥林街道乌江社区茶棚村东,距浦乌公路约300米。传说虞姬自刎后,项羽逃至此地,欲与汉军硬拼,乌骓马突然倒地,项羽知道战马催他快寻生路,于是拍拍战马,勒马想了想,扬鞭寻路,又往西逃。

18. 关口章。位于汤泉街道瓦殿村,鬼门关附近。传说楚汉相争时,楚军曾在瓦殿搭瞭望哨,设关口盘查来往的客商。

19. 鬼门关。位于汤泉街道新金村。相传韩信为阻止项羽东渡乌江,命人在此地用甘蔗水书写“鬼门关”三字,后蚂蚁密布,项羽败退路过,惊呼:“天亡我也”。

20. 晾甲庙。位于星甸街道石窑村。相传项羽逃之此地,大汗淋漓,脱下盔甲晾之。后人为纪念项羽而建庙。

21. 下马石。位于星甸镇珍珠庙村。相传项羽逃至此地,乌骓马踏下山头,今马蹄印尚存于石上。

22. 四隤山(又名驷马山)。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星甸街道。《万历江浦县志》:“治西南七十里,项羽败走至东城,汉兵追之,羽依山为阵,石上有马跡,一名四马山。”《雍正江浦县志》:“治西南七十里,项王带二十八骑走东城至此,为汉兵所围,王依山为阵,四向无敌,溃围奔乌江,故名。石上有马跡,一名四马山。”《江浦埤乘》:“一名四马山,在治西七十里,项羽败走至东城,汉兵追之,羽分骑,依山为寰镇,四面驰下,阵斩汉都尉,即此。”

23. 项王亭。《万历江浦县志》:“项王亭,在乌江,李德裕、龚相俱有赋。”《雍正江浦县志》:“项亭,在乌江镇,李德裕、龚相俱有赋。”《江浦埤乘》:“项亭,旧在乌江。雄踞高阜,江东诸山拱揖槛外。中有李德裕碑、南唐徐铉碑、宋龚相赋碑。碑阳刻王像,圆袍矩帽,重曈戟髯,英气赫赫,不可仰视。”

24. 项羽墓。《万历江浦县志》:“项羽墓,在乌江。许表诗:千载兴亡莫浪愁,汉家功业亦荒丘,空余原上虞姬草,舞尽东风未肯休。”《雍正江浦县志》:“西楚项王墓,治西六十里,乌江界。”

《江浦埤乘》:“西楚霸王墓,在乌江项王庙后。”按《史记》:“高帝葬羽谷城。乌江之墓,殆诸将分裂之余也。《历阳典录》”

25. 项王庙。《江浦埤乘》:“项王庙,在乌江镇东。旧名西楚霸王灵祠,唐李阳冰篆额。旧志。咸丰中毁。同治初,里人稍修葺之。”

26. 鲁妃庙。位于阴陵山西部最后一座山——插花山上。《江浦埤乘》:“鲁妃庙,在治西六十里阴陵山之阳有小山,曰插花山。村民尝于三月十八日诣山祈子,必插花一枝以识之,故又名插花庙。咸丰初贼毁,今复建三楹。按《历阳典录》:“鲁妃庙即虞姬庙,盖项羽为鲁公,故虞姬称鲁妃焉。”《江南通志》卷四二记载:“插花庙,在州东北七十里阴陵山。祀鲁妃,即项王之虞姬。”

27. 高祖庙。位于阴陵山东部第一座山——孟泽嘴山上。《江浦埤乘》:“高祖庙,旧在孟泽嘴山上。”《史记》曰:“(刘邦死后)葬长陵。群臣上尊号为高皇帝。太子袭位,令郡国诸侯各立高祖庙,以岁时祠。”

28. 御祭庵。位于桥林街道乌江社区林蒲圩附近。传说刘邦命人于项羽自刎地建庵,并来此地祭拜项羽。

29. 霸王泉。位于阴陵山西北边半山腰。《江浦埤乘》:“霸王泉,在阴陵山。石壁峭立,有泉横出,口大如碗,下注一塘,方广丈许,大旱不竭。前志云:项羽刺枪于此。以杖探之,深不可测。一名刺枪坑。”

30. 驻马河。《江浦埤乘》:“驻马河,在治南六十里,濒江。”《述异记》:“乌江长亭亭下有驻马塘,即乌江亭长舣船待项王处。今俗呼为芝麻河。”《江南通志》作“止马”,《和州志》作“至马”,并非。《历阳典录》脂麻河水由支河通遵教、崇德乡,合白马河入江。”

31. 乌江。位于长江西岸,安徽、江苏二省交界处。楚汉相争时期为秦置乌江亭,因附近有乌江而得名。乌江设县始于晋武帝太康年间。据《明史.地理志一》,乌江县于明朝洪武初年裁省,西境并入历阳县而成乌江镇,东境析入应天府江浦县。

32. 滚马滩。位于乌江对岸,为长江南岸渡口。传说项羽之乌骓,不忍杀,以赠亭长为之渡江,骓至南岸,见失其主,即就江滩狂滚而死,故名。

以上史志记载及地名传说形成了浦口版“霸王别姬”故事体系,这一新说情节扑朔迷离、故事跌宕起伏,历史影响深远,IP价值巨大。期待有识之士早日创作出小说、戏曲、影视网剧、动漫游戏等,以还原“霸王别姬”的历史真相;同时,可加快开发遗址遗迹旅游景区景点、文创产品、旅游商品,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促进项羽、虞姬文化的保护、挖掘与弘扬。

参考文献

[1]李开元.司马迁笔下的“项羽之死”缘何生动 文史知识2013年第6期

[2]唐宝民.虞姬真的自刎了吗 北京青年报2013年5月24日

[3]任晓勇.南北虞姬墓考辨 淮北煤碳师范学院学报

[4]袁传璋.项羽所陷阴陵大泽考 学术月刊 2009年3月第41卷

[5]傅贵.历史公案:项羽身陷大泽于何方 军事历史1996年第3期

[6]任晓勇.南北虞姬墓考辨 淮北煤碳师范学院学报第31卷第2期2010年4月

[7]刘青.楚霸王敗走江浦 南京的民间传说1996年版

[8]袁铭.浦口地名与项羽 浦口文韵河海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组稿人:夏博

责任编辑:朱广金

猜你喜欢

谜团项羽解析
玉龟中的谜团
“逃学”的谜团
昆虫们哪,快帮忙解开谜团吧!
项羽为什么不肯定都关中
关于青花瓷的三个谜团
睡梦解析仪
电竞初解析
相机解析
梦遇项羽
以项羽“学万人敌”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