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工业研发投资对比分析

2019-10-18任海峰杨柯巍宋亮张原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2019年9期
关键词:榜单大陆欧元

任海峰 杨柯巍 宋亮 张原

《欧盟工業研发投资记分牌》数据显示,近10年来,全球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总额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中国大陆企业研发投入规模和增速保持国际领先,但投入强度仍有较大追赶空间。应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推动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瞄准战略前沿新兴领域,积极布局,加大研发力度,重点培育具有全球研发引领能力的龙头企业。

《欧盟工业研发投资记分牌》(以下简称《记分牌》)由欧盟委员会主持编纂,自2004年起对欧盟成员国和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工业企业研发投资情况开展统计评估,目前评价指标包括研发投入金额、销售净额、资本支出、营业利润、雇员数量和股票市值等6大类。2018年,《记分牌》选取了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研发投入金额超过2500万欧元的2500家企业,按照金额高低进行了排序。韩国三星电子首次登顶,随后是美国Alphabet软件(谷歌母公司)、德国大众汽车和美国微软。华为相较去年上升一名,位列第5,成为榜单前10中唯一的中国大陆企业。进一步分析《记分牌》的主要研发指标,可以从中发现全球主要地区研发活动的显著特征。

全球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持续攀升

分析近10年的榜单,全球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总额呈现持续上升态势,累计增长了48%。2018年《记分牌》显示,全球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总额达到7364亿欧元,已连续8年实现增长。

欧美企业研发投入维持较高水平,日本企业研发投入明显下滑,中国大陆企业研发投入实现跨越式增长。近10年来,美国企业研发投入金额实现了57%的增长,占全球比重从35%左右提升至40%左右。欧盟企业研发投入金额增长了51%,占比相对稳定,一直保持在27%左右。日本企业研发投入金额增速相对较慢,占比已由2008年的22.2%逐年下滑至2017年的13.6%。中国大陆企业研发投入金额则完成了437%的飞速增长,占比从不到1%攀升至5%。

ICT领域的快速增长对全球研发投入总额增长的贡献最大。近10年来,从上榜企业的领域分布来看,ICT生产、健康和汽车及交通等高新技术领域一直牢牢占据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总额比重的前三。ICT服务企业研发投入增长幅度最大,占比由2008年的10.8%上升至2017年的14.2%。与之相对的是,航空航天及国防、工业和化工等领域的研发投入金额占比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中国大陆互联网企业表现亮眼,研发投入金额增长速度最快。2008年,腾讯作为中国大陆唯一进入《记分牌》前1000名的互联网企业,仅位列《记分牌》第863名。在2018年《记分牌》中,百度和腾讯的研发投入金额实现了41倍和30倍的增长,研发投入金额达到17亿和22亿欧元,分别位列《记分牌》第61名和81名。

中国大陆企业总体表现较好                   投入强度仍有明显差距

根据2018年《记分牌》,全球2500家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总额达到7364亿欧元,约占世界企业研发投入的90%。全部企业覆盖了ICT生产、健康、汽车及交通、ICT服务、航空航天及国防、化工、工业、其他等8个领域。按照研发投入金额排名,前50家公司贡献了40%的研发投入,前100家公司贡献了53%的研发投入。

从国家层面看,中国大陆企业研发投入规模和增速保持国际领先,但投入强度仍有较大追赶空间。

中国大陆上榜企业数量位居国家排名第二。2018年《记分牌》中的2500家企业总体上分为5个区域:美国、欧盟、中国大陆、日本和其他地区。美国上榜企业778家、欧盟577家、中国大陆438家、日本339家、其他地区企业368家,分别占全部企业数量的31.1%、23.0%、17.5%、13.6%和14.8%。按照上榜企业数量,排在前5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美国、中国大陆、日本、德国和英国,德国和英国作为欧盟成员国入选企业最多的国家,各有135家企业入选。

中国大陆企业研发总投入位列全球第四。《记分牌》中入选企业研发投入总额为7364亿欧元,其中,美国企业的研发投入最多,为2742亿欧元,占全部企业的37.2%;欧盟企业为2001亿欧元,占27.2%;日本企业为999亿欧元,占13.6%;中国大陆企业712亿欧元,占比为9.7%。。在欧盟的企业中,德国企业研发投入总额排名第一,为802亿欧元,之后是英国285亿欧元,法国284亿欧元和荷兰180亿欧元。中国大陆在全部46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四,企业研发总投入是第五名韩国的近2.5倍。

中国大陆企业研发投入增速位居全球首位。《记分牌》对上榜企业研发投入总额排名前10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研发投入增速的统计。从结果来看,中国大陆上榜企业研发投入平均增速达到20%,超出排名第二的美国11个百分点,稳居增速第一梯队。美国增速为9.0%、日本为5.8%、德国为6.3%、韩国为9.5%、英国为6.9%、法国为8.1%、中国台湾为9.1%,上述国家和地区增速位于5%~10%之间,同处在增速第二梯队。瑞士增速为3.0%、荷兰为0.6%,增速低于5%,处在研发投入增速第三梯队。

中国大陆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仍有较大进步空间。《记分牌》显示,按照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排序,瑞士上榜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强度为7.3%,排名第一,之后分别为美国6.3%、德国4.2%、荷兰3.9%、日本3.4%、韩国3.0%、中国台湾2.9%。中国大陆上榜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强度为2.8%,位居研发投入规模排名前10国家和地区的第8名。不足瑞士和美国的一半,与德国、荷兰、日本等国也有较大差距,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从行业层面看,ICT领域成为全球研发投入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大陆在健康领域研发投入明显落后其他地区。

2018年,全球研发投入比上年增长8.3%,主要得益于ICT领域的飞速发展,其中ICT服务研发投入增长13%,ICT生产研发投入增长11.3%。整个ICT领域(包括ICT生产和ICT服务)研发投入达到2784亿欧元,占全球研发投入的37.8%,企业达到809家,行业排名第一。健康领域、汽车及交通领域分列第二和第三位,研发投入达到1546亿欧元和1296亿元,分别占全球研发投入的21.0%和17.6%,企业数量各为490家和189家。

中、美、欧、日均在ICT领域、健康领域、汽车及交通领域研发投入比重较大,但侧重点各有不同。美国ICT领域的研发投入占美国所有上榜企业的51.5%,其次是健康领域,占比为26.7%,汽车及交通领域占比7.8%;中国大陆同美国类似,也是ICT领域研发投入最多,占全部中国大陆企业研发投入总额的48.8%,汽车及交通领域占比11.4%,健康领域占比3.4%;欧盟则是汽车及交通领域为主,占比30.5%,其次是健康领域,占比22.4%,ICT领域占比20.1%;日本与欧盟较为类似,也是汽车及交通领域为主,占比30.8%,ICT领域占比24.9%,健康领域占比12.4%。

ICT领域已成为中国大陆最活跃的创新力量,健康领域的研发投入同样值得关注。在ICT领域,中国大陆研发投入达到347亿欧元(ICT生产研发投入238亿欧元、ICT服务研发投入109亿欧元),虽然仅占全球ICT領域研发投入的12.5%,落后于美国和欧盟,但与去年相比,中国大陆在ICT领域研发投入增加了74亿欧元,增长27.1%,是中国大陆最活跃的创新力量。在汽车及交通领域,中国大陆研发投入达到81.2亿欧元,占全球研发投入的6.3%,比去年投入增加了4亿欧元,主要因为中国大陆企业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力度。在健康领域,2018年,全球健康领域研发投入1546亿欧元,美国和欧盟在健康领域研发投入分别达到732亿欧元和448亿欧元,日本也投入124亿欧元,而中国大陆在健康领域总投入只有24亿欧元,远远低于美欧日3个地区。

从企业层面看,全球工业研发投入龙头效应明显,中国大陆企业排名整体靠后。

工业研发投入排名靠前的企业集中在美国和欧盟。按照2018年研发投入排名,前50家企业中,美国和欧盟企业占了80%,具体说,美国、欧盟、日本分别有22家、18家和6家,中国大陆只有华为1家;前100家企业中,美国和欧盟共占67%,分别有35家和32家,日本有13家,中国大陆有8家,依次是华为、阿里巴巴、腾讯、中兴、百度、中建、中石油和中铁;全部2500家企业中,美国和欧盟占比仅为54.2%。可见,在榜单中排名越靠前,美国和欧盟的企业数量占比越多。

榜单前列的中国大陆企业主要集中在ICT生产和ICT服务两个行业。按照研发投入排名,榜单前100家企业主要集中在健康、汽车及交通、ICT生产和ICT服务等4个行业,其中健康贡献了26.7%的研发投入,ICT生产、汽车及交通和ICT服务分别贡献了25.2%、22.6%和14.2%。但榜单前列的中国大陆企业仅集中在ICT生产和ICT服务2个行业,共有2家企业属于ICT生产行业,研发投入占8家企业总额的53.5%,3家属于ICT服务,占8家企业总额的27.8%。

榜单前列中国大陆企业研发投入高速增长,但依然缺少研发巨擘企业。榜单前100名企业中,只有8家中国大陆企业,除华为排名第5位以外,其他7家企业均位列50名之后。从研发投入增速来看,榜单前100家企业的平均增速为9.7%,其中8家中国大陆企业的平均增速为20.1%,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从研发投入强度来看,榜单前100家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强度为7.1%,但其中8家中国大陆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强度仅为3.8%,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积极布局                                                              重点培育研发引领型龙头企业

完善政策环境,促进工业企业加强研发投入

《记分牌》中入选的中国大陆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较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应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推动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加大投入力度。一是继续加大现有优惠政策实施力度,进一步针对工业企业实行减税降费,扩大加计扣除政策研发费用认定范围,让企业更易从研发活动中找到获得感;二是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加大对企业牵头成立的创新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三是推动市场导向明确的科技项目由企业牵头,通过科技项目的牵引带动,进一步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布局重点领域,加大前沿新兴领域研发力度

《记分牌》反映中国大陆企业在领域分布上尚有空白,即使是ICT这样的优势领域较美国也存在一定差距,未来应瞄准战略前沿新兴领域,积极布局,加大研发力度。一是继续在ICT领域和汽车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升新兴领域技术能力。二是重点布局发展健康产业,通过产业政策、规划指导、项目安排等方式,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健康产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对标国际龙头,重点培育研发引领型企业

《记分牌》反映出中国大陆尚缺少排名靠前的巨擘企业,中国大陆排名靠前的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也相对较低,下一步应重点培育具有全球研发引领能力的龙头企业。一是支持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开展技术开发和转化应用,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内生发展动力;二是支持企业深度参与产学研合作,让企业成为研发活动的主体;三是积极引进境外资金和先进技术,有效引进健康、汽车及交通等技术密集型企业,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合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

猜你喜欢

榜单大陆欧元
冰之大陆
冰之大陆
榜单
榜单
榜单
榜单
冰之大陆
大陆的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