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慕不朽的灵魂

2019-10-18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9年36期
关键词:萧红枣树鲁迅

【作家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世人评价】

郭沫若:“鲁迅是革命的思想家,是划时代的文艺作家,是实事求是的历史学家,是以身作则的教育家,是渴望人类解放的国际主义者。”

毛泽东:“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人物趣话】

不重手稿:鲁迅对手稿的保存并不在意,常常乱丢,有时还分发给来访的客人擦手,甚至当废品卖掉。一次,作家萧红在上海拉都路买油条吃,无意中发现那张包油条的纸居然是鲁迅翻译《死魂灵》的手稿,萧红大为吃惊并写信告诉鲁迅,鲁迅知道后却不以为然。萧红无奈,只得把这一见闻如实地告诉许广平,许广平听后,狠狠地批评了鲁迅。

爱好美食:鲁迅很喜欢吃糕饼、糖果等甜食。有一回,有人送了柿饼给他,他喜欢得不行,就藏起来自己偷偷享用,只有在女士来做客时,才会“大方”地拿出来,因为女士们胃口小,只能吃个一两片而已!

鲁迅还喜欢吃辣椒。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有一次,他期末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发给他一枚金质奖章。鲁迅并没有把奖章作为自我炫耀的标志,而是跑到鼓楼街,把它卖了,买了一大串红辣椒回来。每每读书至夜深人静、天寒人困时,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截,放进嘴里咀嚼,嚼得额头直冒汗,眼里流泪,嘘唏不已,只觉周身发暖,睡意顿消,于是捧书再读。

【经典掠影】

秋 夜

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的,仍然瑟缩着。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

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围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

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

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选自《名家散文典藏版——鲁迅散文集:秋夜》)

赏析

作者通过对秋夜所见所感的抒写,刻画了枣树敢于正视现实、反抗恶势力的韧性战斗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恶势力的憎恶和蔑视、对弱小的被压迫者的同情以及对追求光明的奋斗者的热诚赞颂。

艺术上,作者刻意将景物人格化,并借景物所赋予的特定象征意义,触及时事,借景抒怀,托物寓意,着力塑造枣树的形象,从而深化了文章主题,增强了作品的思想性。

思考

你还知道哪些写“秋”的名家散文?不妨搜集起来,好好读一读。

【写作之道】

1.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第二是要看别人的作品,但不可专看一个人的作品,以防被他束缚住,必须博采众家,取其所长,这样创作才能够独立。

2.不要看了就写,观察了又观察,研究了又研究,精益求精,哪怕是平凡的事物也能创造出它的生命力来。

3.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

猜你喜欢

萧红枣树鲁迅
大枣树
《萧红传》
——一本能够让你对人生有另一种认知的书
鲁迅,好可爱一爹
枣树绿盲蝽象的发生与防治
萧红:不要在寂寞时做选择
鲁迅《自嘲》句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与萧红分手后
红枣树氮、磷、钾吸收与累积年周期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