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叶准直器叶片宽度对宫颈癌调强放疗计划的影响

2019-10-18陈济杭柏朋刚陈文娟林发生李奇欣

医疗卫生装备 2019年10期
关键词:加速器靶区器官

陈济杭,柏朋刚,陈文娟,林发生,李奇欣

(1.福州儿童医院小儿外科,福州 350014;2.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福州 350014)

0 引言

宫颈癌是我国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女性恶性肿瘤,而放疗是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手段之一[1-3]。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可以有效地提高靶区的照射剂量,同时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4-5]。

而多叶准直器(multi-leaf collimator,MLC)在IMRT技术的临床应用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IMRT的重要基础。通过MLC的运动,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肿瘤照射的适形性,提高治疗的效果[6]。在静态IMRT中,射野大小和射野适形度很大程度取决于MLC的叶片宽度和数目。本研究利用Pinnacle3计划系统,对20例宫颈癌患者分别用等中心处MLC叶片宽度为5和10 mm的直线加速器制订IMRT计划,以比较不同MLC叶片宽度对宫颈癌IMRT计划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2—10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接受放疗的2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年龄40~74岁,平均年龄51岁,中位年龄53岁;根据2009年的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标准,分为ⅠB~ⅢB 期,术后病理均为鳞癌,存在高危因素,需接受术后盆腔放疗。患者均知情同意,且通过福建省肿瘤医院医学研究科研项目伦理审查。

1.2 体表固定及CT扫描

患者取仰卧位,以真空垫固定,在美国飞利浦公司的大孔径Brilliance Bigbore CT下行定位扫描,扫描层厚均为5 mm。

1.3 靶区及危及器官勾画

由专业的放疗科医师依据ICRU50号报告确定临床靶体积(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和危及器官范围。将CTV沿3个方向均匀外放1 cm形成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20例患者的平均PTV体积为1 378.6 cm3(963.7~1 938.0 cm3),危及器官包括直肠、膀胱、小肠、左右侧股骨头和左右侧骨髓。勾画完成后,将勾画完靶区、危及器官的CT图像传送至飞利浦公司的Pinnacle39.2计划系统中。

1.4 处方剂量和计划设计

研究所用设备为配置2种不同叶片宽度(10和5 mm)的MLC的医科达直线加速器,其中Elekta Synergy直线加速器配置叶片宽度为10 mm的MLC(40对MLC);Elekta Axesse直线加速器配置叶片宽度为5 mm的MLC(80对MLC)。

分别在Elekta Synergy和Elekta Axesse两台直线加速器上对每例患者设计7野IMRT计划,分别为10 mm MLC配置的计划和5 mm MLC配置的计划。PTV的处方剂量为48.6 Gy/27次,1.8 Gy/次,要求处方剂量至少包绕95%的PTV体积;危及器官的限制剂量为直肠V45<60%、膀胱V45<60%、小肠V40<30%、股骨头V45< 5%、骨髓V40< 40%(V40、V45分别代表危及器官受照剂量超过40、45 Gy的体积百分比)。

IMRT计划的射线能量为6 MV,7个射野的角度分别为 0、52、104、156、212、260、310°,计算网格为0.4 cm,优化类型为直接子野优化(direct machine parameter optimization,DMPO),最大子野数为 70,最小子野面积为8 cm2,最小子野机器跳数(machine unit,MU)为8。对于同一患者,2组IMRT计划的优化函数、设置完全一致,以便于比较。

1.5 计划评估指标

平均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DVH)曲线:从计划系统中导出2种不同MLC配置下20例患者的DVH数据(包括PTV、直肠、膀胱、小肠、股骨头和骨髓)。将DVH数据导入Excel 2010,对同一危及器官或靶区的DVH数据求平均值,并用origin8.0软件作图。

靶区:处方剂量48.6 Gy覆盖靶区体积百分比(V48.6)、最大剂量(Dmax)、最小剂量(Dmin)、平均剂量(Dmean)、适形性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和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HI定义为 HI=(D2-D98)/D50(其中D98、D2和D50分别为PTV的98%、2%和50%体积的最小剂量),0<HI<1,该值越小,均匀性越好;CI定义为CI=VPTV,ref/VPTV×VPTV,ref/Vref(其中,VPTV,ref为处方剂量所覆盖的靶区体积,VPTV为靶区体积,Vref为处方剂量线所覆盖的体积),0<CI<1,该值越大,适形性越好。

危及器官:直肠、膀胱、小肠、股骨头和骨髓的V20、V30、V40、V45(V20、V30、V40、V45分别代表危及器官受照剂量超过 20、30、40和 45 Gy的体积百分比)、Dmax、Dmean。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s形式表示,组间参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不同MLC配置的IMRT计划平均DVH比较

如图1所示,10 mm MLC配置的IMRT计划在靶区覆盖和靶区剂量上要高于5 mm MLC配置的计划。在危及器官方面,二者的股骨头、骨髓和小肠的DVH近乎重叠;而5 mm MLC配置的IMRT计划的膀胱和直肠的剂量要明显低于10 mm MLC配置的计划。

图1 2组不同MLC配置的IMRT计划的平均DVH曲线

2.2 靶区参数比较

2种MLC配置的IMRT计划的靶区参数见表1。由表1可看出,2组计划的处方剂量都能实现满意的靶区覆盖,10 mm MLC配置的计划48.6 Gy的靶区覆盖率为(97.2±1.2)%,靶区Dmean为(51.35±0.46)Gy,靶区Dmax为(54.80±0.55)Gy,都要高于 5 mm MLC配置的计划[(其相应数值分别为(96.2±1.6)%、(50.78±0.30)Gy和(53.93±0.38)Gy)],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计划Dmin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mmMLC配置的计划CI为0.87±0.01、HI为 0.092±0.012,都要优于 10 mm MLC计划(分别为 0.86±0.02和 0.102±0.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学参数比较(±s)

表1 2组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学参数比较(±s)

分组 V 48.6/% D max/G y D min/G y D mean/G y C I H I 1 0 m m M L C 9 7.2±1.2 5 4.8 0±0.5 5 4 3.3 3±2.0 4 5 1.3 5±0.4 6 0.8 6±0.0 2 0.1 0 2±0.0 1 0 5 m m M L C 9 6.2±1.6 5 3.9 3±0.3 8 4 3.4 6±1.8 5 5 0.7 8±0.3 0 0.8 7±0.0 1 0.0 9 2±0.0 1 2 t 2.7 4 6.8 8 -0.8 8 5.3 3 -3.0 6 1 2.2 5 P 0.0 1 1 0.0 0 0 0.3 8 5 0.0 0 0 0.0 0 5 0.0 0 0

2.3 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比较

2组计划的危及器官受量均能满足临床治疗的要求,具体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所有危及器官的受量,包括直肠、膀胱、小肠、股骨头和骨髓的V30、V40、V45、Dmax和Dmean,5 mm MLC 配置的计划都低于10 mm MLC配置的计划,但大部分剂量学指数(尤其是低剂量区)的改善幅度不是很大。膀胱、直肠、小肠和骨髓的Dmean分别减少了0.69、0.47、0.43和0.25 Gy,膀胱的V45减少了2.3%,直肠的V45减少了4.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治疗参数比较

5 mm MLC配置的计划 MU为720.0±49.7,较10 mm MLC 配置的计划(652.1±55.3)高 10.4%,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放疗技术的快速发展,IMRT已经成为放射治疗的主流技术,而MLC是实现IMRT治疗的重要基础。多数直线加速器通过控制MLC叶片的相对运动来调制射线束强度和形状,从而实现靶区形状的高度适形,且最大程度减小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7-8]。因此MLC逐渐成为了医用直线加速器治疗准直器的标准配置[9]。

表2 10、5 mm MLC配置的IMRT计划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比较(±s)

表2 10、5 mm MLC配置的IMRT计划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比较(±s)

注:a代表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危及器官 V 20/% V 30/% V 40/% V 45/% D max/G y D mean/G y膀胱 1 0 m m M L C 1 0 0.0 0±0.0 0 9 5.1 8±4.8 0 6 2.2 6±1 0.2 7 4 4.5 6±9.2 4 a 5 4.1 2±0.6 9 a 4 2.5 9±1.7 9 a 5 m m M L C 1 0 0.0 0±0.0 0 9 2.7 8±5.8 8 5 9.9 6±1 0.1 9 4 2.2 3±8.5 0 a 5 3.4 0±0.6 1 a 4 1.9 0±1.8 2 a直肠 1 0 m m M L C 9 9.8 6±0.4 7 9 8.6 6±2.8 4 8 0.7 5±9.5 8 5 3.5 7±6.7 4 a 5 2.9 3±0.8 8 a 4 4.4 6±1.1 9 a 5 m m M L C 9 9.8 7±0.4 3 9 8.5 5±3.0 0 7 9.6 9±9.8 4 4 9.6 1±5.7 8 a 5 2.1 2±0.5 5 a 4 3.9 9±1.1 2 a小肠 1 0 m m M L C 6 6.8 0±1 3.2 3 a 3 7.0 6±4.1 3 a 2 0.1 3±2.6 5 a 1 4.1 1±2.3 5 a 5 4.0 2±0.8 2 a 2 5.9 3±4.2 1 a 5 m m M L C 6 5.6 7±1 2.5 7 a 3 6.0 5±3.5 4 a 1 9.5 0±2.3 9 a 1 3.5 8±2.2 0 a 5 3.1 4±0.4 6 a 2 5.5 0±4.0 4 a股骨头 1 0 m m M L C 8 8.9 8±1 4.4 1 6 9.2 5±2 0.0 9 1 9.8 1±8.3 3 1.4 0±1.0 9 a 4 7.9 4±1.4 5 a 3 2.6 6±4.0 6 5 m m M L C 8 9.7 2±1 2.0 3 6 8.2 2±1 7.9 7 1 8.2 9±7.9 4 1.0 5±0.9 8 a 4 7.5 0±1.4 8 a 3 2.5 1±3.6 1骨髓 1 0 m m M L C 8 5.3 9±4.1 3 5 5.5 1±5.3 7 2 7.2 6±4.0 5 a 1 6.0 8±2.3 9 a 5 2.8 1±0.5 4 a 3 1.9 2±1.3 7 a 5 m m M L C 8 5.0 8±3.8 3 5 5.4 0±5.3 3 2 6.1 3±4.0 3 a 1 5.2 7±2.6 7 a 5 2.2 3±0.5 4 a 3 1.6 7±1.3 8 a

已有的研究表明减小MLC宽度有助于改善IMRT计划的质量,如范廷勇等[10]比较了5和10 mm MLC宽度对鼻咽癌IMRT计划的影响,结果显示,5 mm MLC配置的IMRT计划CI更高,而且两侧腮腺

的受照剂量更低;叶柳清等[11]则比较了5和10 mm MLC宽度对肺癌IMRT计划的影响,5 mm MLC配置的IMRT计划适形性更好,但是肺的低剂量区却变大了;杨超凤等[12]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进行鼻咽癌调强放疗时,选用基于配置小叶片MLC结构的直线加速器,能获得更好的靶区适形性和靶区剂量均匀性。这些研究结果都集中在靶区体积较小或中等大小的病种之中,而对于靶区体积较大的宫颈癌,MLC叶片宽度对IMRT计划影响的报道比较少。

张富利等[13]比较了3组不同类型MLC加速器对宫颈癌术后IMRT计划的影响,他们认为宽度较小的MLC叶片有助于获得均匀的靶区剂量分布和适形性(无统计学差异),而MLC宽度对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影响较小。本研究则利用2种配置不同叶片宽度MLC的直线加速器来设计宫颈癌的IMRT计划,结果发现,2组计划都能够达到理想的靶区覆盖,危及器官的受量也都能满足临床要求。10 mm MLC配置的IMRT计划的靶区覆盖率、Dmean和Dmax要高于5 mm MLC的计划,原因可能是在靶区的边界区MLC叶片打开时,10 mm MLC对靶区边界的覆盖更多(10 mm对应了两层层厚为5 mm的CT上的靶区),而5 mm MLC的计划则综合考虑了靶区与危及器官的限制,在靶区覆盖达到95%后侧重于降低危及器官的受量。5 mm MLC配置的IMRT计划对于危及器官的保护要优于10 mm MLC配置的IMRT计划,各个器官的Dmean都有所下降,其中膀胱的V45减少了2.3%,直肠的V45减少了4.0%。但同时5 mm MLC配置的IMRT计划的MU有了明显的增多,达10.4%,这是由于5 mm MLC的计划的子野更精细、复杂,降低了射线的利用率。

综上所述,宽度较小的MLC有助于提高宫颈癌的IMRT计划质量,在满足靶区覆盖率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了周围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但值得注意的是宽度小的MLC配置的IMRT计划MU会有较为明显的上升。在进行宫颈癌IMRT计划设计时,要综合考虑靶区情况、机器配置和损耗等因素,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猜你喜欢

加速器靶区器官
莫比斯加速器众创办公空间
知识快餐店 科学加速器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类器官
全民小康路上的“加速器”
4D-CT在肺转移瘤个体化精准放疗中的研究
ORGANIZED GIVING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鼻咽癌三维适型调强放疗靶区勾画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