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2019-10-18李凌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19期
关键词:预见性产后依从性

李凌云

江西省进贤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331700

产后抑郁症是产妇妊娠分娩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发病率较高,主要是因为产妇分娩后角色转变,导致一系列生理、心理因素改变,产后抑郁主要症状为忧郁情绪、爱哭、失眠、对生活失去乐趣、缺乏自信,严重者还会出现自杀倾向[1]。产后抑郁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自身健康,也会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智力、情感等,还会对患者家庭、婚姻等产生不利的影响[2]。因此,缓解产后抑郁情绪十分重要。本研究选取了80例产后抑郁患者,分组观察采用产前预见性心理护理的优势,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分娩并患有产后抑郁症的患者80例。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方案》中关于抑郁症诊断标准;(2)产妇均为足月妊娠且属于自然分娩;(3)产妇已成年,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分娩前已经患有其他精神类疾病者;(2)产后1个月内使用过抗抑郁药物者;(3)EPDS得分<13分者。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5.3±4.9)岁;孕周:38~40 周。观察组: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5.6±5.5)岁;孕周:39~41周。两组以上资料(年龄、孕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心理护理:(1)基础护理:护理人员要依据不同产妇的状况,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并为产妇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适宜的光照和温湿度,定期进行杀菌消毒、换洗床单,为她们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病室。(2)宣教和指导:与产妇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向其介绍分娩保健基本知识,加强其对多种不适的认知,以缓解患者抑郁情绪,减轻压力和孤独感。仔细观察产妇的心理变化,当察觉产妇出现反常症状或行为时,及时对其进行开导。经常与她们沟通,耐心聆听,帮助其尽快适应母亲角色。(3)家庭支持:产后家属的注意力多集中于新生儿,导致产妇被忽视,从而产生失落、压抑的情绪,护理人员应该引导家属,多与产妇交流,鼓励和安慰产妇,帮助其顺利度过抑郁阶段。(4)休养护理:由于产妇经历分娩、阵痛后精力体力都消耗很大,护理人员应为其制定合理的食谱,不仅要保证产后营养需求,还要满足患者个人喜好。同时还应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确保其休息和睡眠充足。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1)心理状态: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来评分,分值>13分为阳性,且得分越高,抑郁程度越严重。(2)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GQOLI-74)综合评定问卷 ,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四个维度,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3)治疗依从性:依据患者用药情况、是否配合治疗, 分为好、一般、差三类。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护理前,两组EPDS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EP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EPD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以上四种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80.00%)(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4.237,P<0.05。

3 讨论

产后抑郁是临床上频发的一种病症,通常情况下,产后抑郁与以下因素有关:(1)遗传因素:有家族精神病史的产妇,更易患上产后抑郁症;(2)生物因素:孕妇产后,体内某些激素水平变化幅度大,内分泌失调,导致其患产后抑郁症的概率升高;(3)心理因素:产妇缺乏对分娩的具体认识,对妊娠期的多种负面影响感到恐惧害怕,产后难以适应从孕妇—产妇—母亲的角度转换,是引发产后抑郁症的最主要因素[3]。产后抑郁对产妇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影响严重,同时也不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破坏家庭和睦。因此,对产妇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抑郁症状,改善患者生活[4]。

预见性心理护理是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下的产物,它的主要特点在于医护人员能够对不同患者的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并且能制定对应的计划、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与产妇沟通、教育、指导,创造了更加融洽护患关系,而且还注重鼓励家属与患者沟通,使家属给予其更加直接有效的心理支持,对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消除负面情绪,帮助其更快地走出抑郁症有积极作用[5]。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实施预见性心理护理后,EP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产后抑郁症患者,推行预见性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有效地缓解产妇的抑郁心理状态,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猜你喜欢

预见性产后依从性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