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无废城市”建设理念引领固废治理行业发展方向—专访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 凌锦明

2019-10-17凌锦明

中国环保产业 2019年9期
关键词:无废城市危废高能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能环境”)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固废污染防治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和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之一,是国内固废处理行业的先行军。近30年来,高能环境一直致力于实现固废治理技术创新和资源化利用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固废治理项目遍布全国,积累了丰富的固废治理经验。当前国家大力发展“无废城市”建设,对于企业来说,“无废城市”的建设将会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高能环境在“无废城市”建设方面有哪些经验?针对这些问题,本刊日前专访了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凌锦明。

创新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技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

《中国环保产业》:高能环境是否已经在“无废试点城市”有所布局?已经或者正在做哪些跟“无废城市”有关的项目?具体做法、效果和成功经验是什么?与我国对固废的处理要求有什么差异?

凌锦明: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引导城市开展试点工作,生态环境部制定了《“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原则,以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为核心,从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最终处置、保障能力、群众获得感5个方面进行设计。

高能环境在“无废城市”建设方面已经有所布局,我们依循《指标体系》的总体要求,主要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以及“最终处置”两方面着力,且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方面,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上,针对不同来源废物分别形成治理体系。针对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我们形成了以回收体系、加工体系、循环体系与协同体系为主的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之“道”。以阳新鹏富项目为例,主要处理来自电镀、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的12种危险废物,通过火法熔融处理,回收铜、镍等有价金属,副产物经鉴定为一般工业固废,送至水泥厂进行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脉冲布袋所收尘灰为危险废物,转移至高能环境旗下的靖远宏达项目进行协同利用,回收铅、锌等有价金属。针对生活垃圾全过程、全系统资源化利用,我们参股伏泰科技与玉禾田,打通产业上下游,提供生活垃圾源头分类信息化系统和专业化的垃圾清扫、收运服务;通过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实现资源化利用,目前,高能环境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共有11个。针对有机垃圾资源化利用,我们自2016年着手基础准备,并于2017年完成技术的储备与消化,形成了有机垃圾资源化利用之“道”。我们采用立式湿式厌氧技术处理餐饮垃圾;采用多轴半干法技术处理农业垃圾;采用隧道窑干式厌氧技术处理厨余垃圾。发酵产生的沼气将用于发电和提纯天然气等,实现能源回收。以长春餐厨垃圾项目为例,项目总占地面积11.5km2,采用两相湿式厌氧技术,一期处理餐厨垃圾规模为200t/d。

另一方面,在固体废物最终处置上,首先是对危险废物安全处置,以危险废物焚烧、物化及填埋为主。我们掌握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中除爆炸性废物以外的,包括医疗废物、废有机溶剂、有机树脂类废物、含重金属废物、废酸碱等在内的40余类400多种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核心技术,年核准处置量超50万t。我们投资、建设、运营的安全填埋场近40座,仅“十二五”期间就为20余座各类危废安全填埋场提供建设服务。近期建设运营的安全填埋场6座,服务内蒙古鄂尔多斯、云南曲靖、山东菏泽、四川乐山等地。另外还有桂林医废处置项目,服务桂林市及其下属11个县区,设计处理能力为12t/d。在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贮存处置方面,为采矿、冶炼、煤炭、煤化工矿渣等储存处置场提供设计、技术与工程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一般工业固废贮存项目10余个,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含尾矿库)综合整治项目20余个。对生活领域废弃物的处置,持续践行“四分法、四系统”中的分类处理,探索出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生活垃圾卫生填埋、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综合整治为主的生活领域固体废物处置之“道”。生活领域废弃物又分为生活垃圾填埋场和市政污泥两个来源,对生活垃圾填埋场废物,承担了超半数的卫生填埋场核心工程,累计垃圾填埋量达2.5亿m3,我们为10余座飞灰等惰性物质处置场、应急处置场提供建设运营服务,为生活垃圾分类的推行提供保障;对市政污泥处理处置引进德国先进技术,结合国内污泥特点进行消化集成,形成了独特的污泥太阳能生物干化技术体系。

《中国环保产业》:目前我国在固废处理上使用较多的技术是什么?高能环境的技术特色是什么?是否与《“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要求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相一致?

凌锦明:目前,我国在固废处理方面应用较多的技术是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作为固废处理的领军企业,在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同时,高能环境也形成了自己的技术特色,下面从两个领域分别阐述。

第一,非正规垃圾填埋场领域,技术体系包括柔性垂直生态屏障技术、原位生态封场技术、原位好氧加速稳定化技术和异位开采筛分处置技术。柔性垂直生态屏障技术的防渗能力是传统刚性垂直防渗技术的100倍以上,具有环境适用性强,抗变形能力强,防渗墙为连续整体,无任何渗漏点等诸多优点,该技术获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能环境已成功将其运用在数个标杆性工程中。原位生态封场技术,针对实施生态封场后的老旧垃圾填埋场,经过治理后将其规划为城市生态公园,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还成功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再利用。原位好氧加速稳定化技术,可在好氧条件下加速垃圾的生物降解,达到垃圾填埋场生态治理目标。异位开采筛分处置技术,是将陈腐垃圾开挖后进行筛分,按垃圾粒径大小将筛分垃圾分类利用或处理的方法,通过筛分,垃圾减量资源化程度可以达75%以上,同时筛分出的无机物可直接就地填埋或作为垃圾卫生填埋场覆盖土,可利用的废旧金属等可再生物回收利用,腐殖土可作为农作物的肥料,大块轻物质垃圾可压缩后转运至卫生填埋场填埋或焚烧,达到垃圾搬迁减量化和释放土地的目的。

第二,垃圾分类处理领域,技术体系包括隧道窑干式厌氧发酵技术和BGE第三代蓝色焚烧技术。隧道窑干式厌氧发酵技术在国外有超过20年稳定运营经验,全球案例120多个,在此前的实际应用中,由隧道窑干式厌氧技术带来的是单条生产线年均处理生活垃圾35 000t,封罐后30年免维护,可降解物质消化率95%。BGE第三代蓝色焚烧技术,针对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特点研发改进而成,以生物干化、机械分选为前端控制核心,以新型垃圾焚烧炉为过程控制核心,以国际最先进的烟气综合处理处置为末端控制核心,并执行欧盟2010尾气排放标准。

《中国环保产业》:高能环境参股垃圾分类前段产业链,践行“四分法、四系统”垃圾分类处理,探索出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生活垃圾卫生填埋、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综合整治为主的生活领域固体废物处置系统,高能环境是如何布局垃圾处理全产业链的?

凌锦明:垃圾分类是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垃圾处理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是确保垃圾处理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作为一家环保企业,尤其是生活垃圾全产业链的领军者,高能环境在末端处理设施、末端价值链上适应前端垃圾分类,给垃圾分类提供终端保障。垃圾分类后,最大的痛点是湿垃圾、易腐垃圾占垃圾总量一半以上,不易处理,而且对垃圾处理设备有更高的要求。高能环境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对垃圾进行处理。

针对易腐垃圾、厨余垃圾采取隧道窑干式厌氧发酵技术,将有机物转化成高热值甲烷气体,资源回收率高达99%。该技术进料允许杂质含量高达10%,简化前处理流程,含固率可达30%左右,减少进料稀释,提升处置能力,而且产沼率高,二次污染少。针对垃圾焚烧发电采用BGE第三代蓝色焚烧技术体系,是专门针对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特点研发改进而成,以生物干化、机械分选为前端控制核心,以新型垃圾焚烧炉为过程控制核心,以国际最先进的烟气综合处理处置为末端控制核心,并执行欧盟2010尾气排放标准。针对固废资源化利用建立高能环境循环经济产业园,以“3R”为指导原则,以固废处理为核心,打造“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经济模式,实现城市固体废物变废为宝,循环利用。针对垃圾管理建立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体系,在四川省内江市我们提供从垃圾分类投放、清扫、收运管理到垃圾资源化与分类处置服务,实现了垃圾从收集、中转/转运,到最终处置(填埋/焚烧)的“点、线、面、体”一体化。

《中国环保产业》:危险废物纳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范围,对高能环境的危废处置业务有什么影响?目前危废无害化缺口很大,高能环境在危废处置上主要用什么技术?取得了什么成效?成功的案例是什么?

凌锦明: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危险废物纳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范围,核查趋严,将会有很多危废治理问题涌现出来,从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危废治理需求,促进了危废治理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在严厉的环保督察之下,不合法的危废治理企业被取缔,原本违法倾倒或跨地区转移等行为得到了遏制,凸显出处置能力不足问题,造成我国危废处置市场价格不断攀升。

高能环境针对危废形成了以废有机溶剂、有色金属冶炼废物为主的危险废物资源化与物化、焚烧、填埋等无害化处置相结合的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包括危险废物无害化焚烧技术、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技术和有色金属冶炼废渣资源化利用技术。危险废物无害化焚烧技术的优势是对危险废物种类适应性强,最大程度地减容和减量,烟气处理技术先进、监测系统完善、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固体危险废物、高热值废液、医疗废物、废气等。经典案例如宁波大地危废焚烧项目,拥有两条危险废物焚烧线,处理能力为4.68万t/a。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技术用于处理经过固化的飞灰、灰渣、污泥等。以此技术为核心,高能环境被评为市政总承包一级、环保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单位,主持防渗项目超过600项,工程优良率超过95%,主持和参与编制国家及行业标准25项,是新《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参编单位。技术应用的经典案例如云南曲靖危废处置项目,处置云南省北部地区危险废物,总处理量为6万t/a。有色金属冶炼废渣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用火法和湿法联合选冶,工艺具有协同优势,资源利用率更高,用于有色金属冶炼废渣处置、回收铅、冰铜等产品等,技术服务范围可辐射西北、中部、西南几大主要有色金属产地,应用的经典案例如阳新鹏富危废处置项目,项目年处置规模30万t,其中危险废物10万t,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20万t,年产铜3.5万余t、镍800余t、金3余t、银50余t,能有效实现电镀污泥等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再利用。

内外兼顾,增强业务能力和市场规模,抓住“无废城市”建设机遇

《中国环保产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自2019年起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随着我国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垃圾分类的工作不断加速推进对固废处理产业链上下游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高能环境在垃圾分类领域有什么规划和布局?

凌锦明: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并以法治形式约束全社会强制执行,是破解垃圾源头减量、垃圾围城的重要抓手,也是“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政策红利将会刺激高能环境三大业务领域——环境修复、危废处理处置、生活垃圾处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契机。

我们始终认为,垃圾分类工作的不断推进是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需要,同时也是个人、企业、政府履行环境保护责任的具体行动之一,充分展现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理念,有助于带动城乡精细化管理,服务经济高质量的发展。从这一角度讲,垃圾分类对固废处理产业链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向上游,垃圾分类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垃圾产生的减量化,绿色生活、绿色生产的概念将通过垃圾分类不断融入居民和企业的生活和生产当中。向下游,垃圾分类之后,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或利用)将成为企业产品、技术和模式创新的又一重要竞争领域。如何发挥自身优势,适应市场变化,满足社会需要,是每一个深耕于固废处理行业公司应该思索的问题。

高能环境致力于转运系统和处置系统的垃圾处理,通过完善城市垃圾后端治理环节,首先解决分类垃圾“汇”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将产业链条不断向前端延伸,通过不断扩大自身业务领域和扶持参股企业发展,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和收运环节当中,以此解决“源”的问题,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参股垃圾分类前端产业服务企业,并通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生活垃圾卫生填埋、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综合整治等方式,实现末端处置及资源化利用。

《中国环保产业》:高能环境通过收购并购的方式扩大规模,如何看待这种方式?

凌锦明:以这种方式扩大规模,首先,节省了建厂时间。资源型企业有很强的地域垄断性,新建企业除了要组织必需的投资外,还要选择厂址、修建厂房和安装生产设备,培训和建立核心团队,制定经营战略和经营计划等,都需花费很长时间,通过收并购形式,能节省大量时间,避免新建企业的“野蛮”生长进程,同时,利于企业抓住市场机会,加快企业布局,实现企业更快更好发展。其次,降低了企业扩张的风险和成本,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存在扩张问题,而投资新建一个项目不仅要建设新的生产能力,企业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获取原料来源,建立有效的销售渠道,开拓和争夺市场。这种方式涉及更多的不确定性,相应的风险越大,资金市场要求支付的风险成本也越高。在收购并购情况下,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原有企业的原料来源、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在资金市场方面也可利用原有企业的渠道融资,从而大大减少了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降低了风险和成本。

《中国环保产业》:在固废、危废等的监管层面,高能环境有什么建议?

凌锦明:以我们在这方面的经验来说,对固废、危废的监管提出以下两点意见。一是创新危险废物审批手段,简化审批流程。对于运营多家跨省市危废处理业务的企业,只对企业进行审批,优化跨省审批模式,提升危废跨省转移审批效率;二是构建危废管理信息体系,实现危险废物全过程信息跟踪和可追溯。加强危废污染源调查,充分利用“全国固废管理信息系统”开展危废申报登记、经营许可证等管理,全面掌握危废的产生和流向情况,摸清历史遗留堆存情况。

《中国环保产业》:在“无废城市”建设的背景下,高能环境的下一步布局是什么?

凌锦明:高能环境的布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加强技术在生活垃圾发电市场的推广力度,尤其是推广荣获北京“新技术新产品”认定的BGE第三代蓝色焚烧技术体系,通过清洁焚烧、超净排放体系占领市场;二是拓宽有机废弃物处理市场,致力于湿垃圾、厨余垃圾、易腐垃圾处理,并推广湿式、半干式、厌氧技术应用;三是在“清废行动”背景下,实施危险废物项目运营的全过程管理,从危险废物收集、运输、检验、储存、焚烧处置、灰渣处置、废水处理等各个环节严格把控,确保危险废物达到无害化处置;四是在一般工业固废领域继续精耕细作,充分发挥公司技术优势和项目经验,全面布局,解决历史“欠账”问题。

猜你喜欢

无废城市危废高能
以危废焚烧尾气洗涤塔水处理飞灰水洗液的可行性研究
前方高能!战机怼睑
高能海怪团
能源领域危废管理需走向精细化
搞笑秀
深圳率先探路“无废城市”建设
“无废城市”离我们有多远
深圳等11市入选“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无废城市”如何建?让科学家来告诉你
产能不足、去向不明,危废监管盲区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