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丢手绢:童年的快乐与游戏

2019-10-16游向红

学前教育(幼教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薄纱手绢小老鼠

游向红

操场上孩子们围成一圈在玩丢手绢的游戏,一条黄色的薄纱替代了原来方方正正的手绢,拾到手绢的孩子奔跑着、追赶着,手中的薄纱如一片彩云,和着加油声、欢笑声一起在空中飞扬,飞扬!望着眼前的情景,时光仿佛倒流,手绢替代了纱巾,那是我童年的游戏,童年的欢乐。

丢手绢是上世纪每一个孩子都玩過、都喜欢,也都乐此不疲的音乐游戏,它是当年在延安保育院工作的鲍侃为孩子创作的儿歌,后经著名音乐家关鹤岩谱曲,传唱至今。

手绢在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是孩子们的必备之物。记得小时候,每天妈妈都会用一个别针把干净的小手绢别在我衣服的左侧肩膀处,卓娅式的衣服上因此仿佛盛开了一朵小花,在那灰色的年代,多了许多的色彩与美丽,也多了几许的讲究与斯文。

手绢本是擦汗、擦鼻涕用,但过去的生活贫瘠,孩子们没什么玩具,随身的手绢变成了一件玩具、一个道具。我们常常会取下手绢,叠飞机、叠元宝、叠小衣服、叠小耗子……那或穿着格子衣服或穿着小碎花的小老鼠,会被我们藏在身上,让另一个小朋友找呀找呀,摸到痒痒处,女孩子们咯咯地笑个不停,发出串串银铃般的笑声。而有时男孩子们会让小老鼠突然从手中窜出,猝不及防的,伙伴们会发出一阵阵惊叫。小手绢生出了多少童年的欢乐和美好。而当一群孩子在户外游戏时,小手绢自然就成了游戏的道具,“丢手绢”的游戏想必正是鲍侃老师在观察和与儿童生活、游戏中得来的神来之笔:“丢呀,丢呀,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

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炎炎如火的夏日,在清风习习的秋日,在北风瑟瑟的冬日,一群娃娃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圈,红扑扑的脸蛋上闪着明亮的光。大家拍着小手,唱着儿歌,一个孩子拿着一块手绢,随着“丢呀,丢呀,丢手绢”的旋律,手绢轻轻地、悄悄地落在了一个小朋友的身后,而此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知道手绢落在了哪儿,唯有那个孩子不知道,那一圈的小眼睛里是怎样的着急,又是怎样的期盼,更有一种佯装不知、故作镇定的可爱。

多想告诉那身后有块手绢的你,手绢就在你身后,快去捡、快去追,但我又不能告诉你,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规则的意义,知道谁也不能去破坏规则,活动中的规则是对每一个人的约束与保护。这是自由与纪律的考验,是速度与机智的比拼。短短的几句歌词,简洁而富有张力的游戏,就这样一代一代传唱,一代一代玩着,养育了几代人,也快乐了几代人。

这就是游戏的魅力,这也是童年的意义所在。在游戏中感知快乐,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生活中理解规则,在规则中获得成长。两难中的孩子们,游戏着、游戏着就成了真实的生活,知道了生活常常就是这样,它需要我们去制订规则并遵守,需要我们在适时的时候做出取舍,价值的天平上称着我们对世界的判断与选择,也称着我们的自律与道德。

“丢呀,丢呀,丢手绢”的旋律,从小唱到大,一直在我们的生命中回响!

猜你喜欢

薄纱手绢小老鼠
今天拿出手绢,我们来谈离别
轻盈之夏
追逐小老鼠
薄纱内外
是谁把小老鼠压上去了
丢手绢
小老鼠去看海
如梦似幻
手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