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欺凌现象的校园伦理分析及建构

2019-10-16潘梅霞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9年9期
关键词:校园

潘梅霞

[摘 要] 校园欺凌是严重威胁校园安全的现象,由于学校不重视,家长不注意以及学生自己对校园欺凌后果的不了解,导致这种现象层出不穷。作为一种校园不良事件,校园欺凌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甚至有可能伴随学生的一生,因此,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发生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

[关键词] 校园;欺凌;伦理构建

校园欺凌现象是近些年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主要得益于近些年网络技术的发展,让很多存在于校园角落的事件有了一个曝光的渠道。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一直是我们关注的课题。

一、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1.学生方面

校园欺凌产生的条件中,学生是最重要的元素,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将二者分别进行分析。

首先是欺凌者。

第一,学生时代由于空间的限制,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校园内,在这样的场景下学生都是平等的。于是就会有学生希望能够得到其他人的关注,这种情况类似于动物种群中选取首领的方式。但是人与动物的社会性规则是有区别的,学生由于知识以及阅历的限制缺乏对人类社会性知识的了解,就会产生用极端方式获取他人关注的情况。

第二,影视以及其他媒体的影响。许多影视文学作品由于艺术表现的需要,将部分暴力进行美化,导致很多学生盲目模仿,致使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

第三,学习压力,很多学生缺乏和同龄人交往的经验,交流的对象往往是家长或教师。而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往往具有强制性,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的认知,认为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存在“上下级”关系。

第四,学生所处的环境对学生的影响。首先是家庭方面,家庭的教育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过度的溺爱以及过度严厉都会导致学生在集体认知方面产生偏差。其次就是对于欺凌事件的处理态度,对校园欺凌来说,处罚力度太低导致学生的欺凌成本太低,这也是校园欺凌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被欺凌者。

校园欺凌的形式不仅指的是肢体方面的接触,还有口头谩骂、起外号等对被欺凌者人格进行侮辱的方式,以及通过成立小团体,通过种种方式达到孤立被欺凌者的目的,侵犯被欺凌者正常的人际交往权利等。

首先是认知问题。有很多欺凌方式是隐蔽的,难以被发现的,导致被欺凌者自身对欺凌现象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久而久之,就会陷入自我怀疑中,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其次是没有反抗意识。当意识到受欺凌,很多学生不能及时寻求家长或教师的帮助,导致欺凌者变本加厉,进一步做出伤害行为。

2.外界方面

第一,学校对校园欺凌现象没能做到主动预防。很多学校在欺凌事件发生后才会进行补救,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同时,学校缺乏有效地对学生的三观进行培养的方式,导致很多学生的三观都处在一种“放养”的状态。

第二,很多家长缺乏对学生人格的塑造,由于许多家长对自身的言行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容易在耳濡目染下学习家长错误的言行。

二、校园欺凌现象伦理的构建

1.校园制度的构建

要想解决校园欺凌问题,首先应该从制度着手。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遏制校园欺凌现象。很多学校制度并不是不完善,而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存在执行人员嫌麻烦等一系列问题,许多学校的校规、校园制度在长期没人追责的情况下就成为一纸空文。健全追责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欺凌者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提高欺凌的成本。

2.校园氛围的构建

学校的氛围经常会使人的情绪受到影响,如大多数高中高三教学区都会不自觉地使人产生一种紧张感,学校氛围的构建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由于现在很多学校都在追求所谓的“升学率”,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巨大,校园欺凌就成了部分学生释放压力的方式。因此,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非常有必要,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一些小的活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排解学习压力,另一方面能够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同时对学校一些欺凌事件频发的地点要加大巡查力度,最大限度地杜绝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

3.提高学生对欺凌现象的认知

可以通过讲座、视频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能对校园欺凌现象有足够的认识,这样就能让一些被欺凌者有足够的认知,对自身的情况有全面的了解。

其次,教师要鼓励受到欺凌的学生向教师倾诉。教师都是有一定生活阅历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给予学生合理的建议,同时对一些极度恶劣的情况予以制止。用这样的方式逐步提高被欺凌者对自身的保护意识,让校园欺凌从根本上得到抑制。

同时可以播放一些学生因受到欺凌而导致严重后果的视频材料,让欺凌者能够认识到欺凌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初级阶段,所以只要教育得当就能够引导其向善。

4.教师和家长对学生教育的问题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只有讓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才能根治学校的欺凌问题。在教育的过程中,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有极强的参照作用,只有教师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才能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才能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

其次,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基础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要对学生的家长进行提醒,让学生家长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斟酌,以免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只要学校和家庭能够做到双管齐下,那么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只是时间问题。

综上所述,校园欺凌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学校、学生和家庭共同协作,困扰校园安全的欺凌问题才有可能被彻底消灭。

参考文献:

[1]程豪.中小学校园欺凌的伦理学思考[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10(4):33-38.

[2]王嘉毅,颜晓程,闫红霞.校园欺凌现象的校园伦理分析及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7(3):54-60.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青少年校园欺凌的学校因素及预防策略研究”(立项号:GS〔2018〕GHB2956)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刘洁)

猜你喜欢

校园
Q爆校园
Q爆校园
Q爆校园
Q爆校园
Q爆校园
Q爆校园
Q爆校园
再见,我的校园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