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宝发脾气,父母如何应对?

2019-10-16崖柏

现代家长 2019年7期
关键词:消极情绪毛毛理性

崖柏

脑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包含“情绪脑”和“理性脑”内外两层结构,“情绪脑”先于“理智脑”发育成熟。当宝宝情绪爆发时,他的“情绪脑”高速运作,并超越“理性脑”占据主导地位。只有当宝宝的“情绪脑”不再运作或者消极情绪消失后,“理性脑”才会有所反应,这是情绪处理的最佳时机。

三个误区莫踏入

【案例1】油盐不进的毛毛

5岁的毛毛是家里的“小暴徒”,动不动就发脾气。比如,他要求妈妈必须每天下午第一个来幼儿园接他,否则就当众哭闹;拼图不成功,他也会发火,把拼图从窗户扔到楼下;等等。对毛毛的坏脾气,父母软硬兼施,什么方法都试了,但都无济于事。爸爸打过毛毛屁股,毛毛死扛;妈妈冷落过毛毛,毛毛坚持了两周,最后妈妈投降;爸爸和妈妈一起耐心给毛毛讲道理,最后被毛毛的固执气得摔手机。爸爸指着毛毛的鼻子说:“你就是一个油盐不进的滚刀肉,长大了肯定是个坏蛋!”

【分析】正确认识消极情绪

宝宝发脾气,是在宣泄消极情绪,所以,要知道宝宝为什么发脾气,必须从认识消极情绪入手。

情绪是以个体需求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当需求得到满足时,人们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一旦生理需求(食物、睡眠、游戏等)、安全需求、爱的需求(来自父母、老师、同伴等)、尊重需求(自尊、自信、成就感)不能得到满足,宝宝便会产生消极情绪,想要宣泄出来,而这种宣泄主要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帮助或妥协,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因此,宝宝发脾气其实反映了他在成长过程中心理认知发展与外界事物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宣泄情绪的方式也反映了宝宝认知情绪、表达情绪和管理情绪的能力。也就是说,宝宝发脾气是正常的。毛毛有发脾气的坏习惯,与其说是性格原因,不如说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失当造成的。

【策略】避免三个误区

人人都有情绪,宝宝亦如此,只是宝宝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面对爱发脾气的毛毛,父母的应对方式恰好代表了三个误区:

误区1:暴力镇压。当父母失去缓解宝宝消极情绪的耐心时,就会采取暴力手段,直接结束宝宝令人烦躁的宣泄行为。这是一种消极的回应方式,会影响宝宝与父母的亲子关系。这样做有可能产生两种极端,一个是宝宝会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奋起反抗,也为青春期的叛逆行为埋下伏笔;另一个是宝宝逐渐失去表达自己想法的愿望,自主性减弱。

误区2:冷淡隔离。面对宝宝极端的情绪宣泄方式,很多父母选择不管不问,让宝宝自己慢慢恢复正常。这种不作为的回应方式,对宝宝起不到安抚作用,相反会使得亲子之间产生不安全型的依恋——对于与父母的亲密接触,宝宝既渴望又会刻意回避或忽视。

误区3:讲大道理。有些父母在宝宝发脾气时,希望通过讲大道理来安抚、控制宝宝的情绪,遏制宝宝歇斯底里的宣泄。这是一种将父母的思想意识强行塞给宝宝的激进方式,不合时宜地讲道理反而会助长宝宝的消极情绪。做了万般努力,可宝宝还是有消极情绪,让家长很是受挫和无奈。

让理性战胜情绪

【案例2】爱摔东西的鹏鹏

4岁的鹏鹏最近情绪不稳定,动不动就发脾气,幼儿园的玩具被他摔坏了好几个,家里被他摔坏的玩具装了满满两个整理箱,有的被他从阳台扔到楼下。爸爸妈妈很奇怪,小小年纪哪来的这么大火气呢?他们想尽办法,威胁、吓唬、哄劝、讨好都不起作用。幼儿园老师反映,鹏鹏的坏脾气有升级的趋势,除了爱摔东西,近来还打哭了几个跟他抢秋千的小朋友。鹏鹏妈十分焦虑:“摊上这样的小祖宗,我该怎么办啊?”

【分析】“情绪脑”和“理性脑”

脑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包含“情绪脑”和“理性脑”内外两层结构,“情绪脑”先于“理智脑”发育成熟。当宝宝情绪爆发时,他的“情绪脑”高速运作,并超越“理性脑”占据主导地位。只有当宝宝的“情绪脑”不再运作或者消极情绪消失后,“理性脑”才会有所反应,这是处理情绪的最佳时机。因此,面对宝宝极端的宣泄方式,父母所采取的暴力行为、冷淡处理或讲道理,都忽略了宝宝自身的情绪,忽略了“情绪脑”的主导状态,仅仅看到宣泄的方式,注定不会有好结果。因为此时让宝宝以“理性脑”思考问题是不可能的。

【策略】允许宝宝宣泄情绪

首先,父母要认可宝宝的消极情绪,只有站在宝宝的立场思考问题,才能助其摆脱消极情绪。其次,父母要引导宝宝表达情绪。父母可以对鹏鹏说:“你摔东西一定是因为你生气了。生气的感觉很不好,爸妈也有生气的时候。能告诉爸妈你为什么生气吗?”这样说会让鹏鹏感受到父母读懂了自己,知道自己正处于一种消极状态之中。同时也有助于鹏鹏情绪词汇的掌握,更有助于他移情能力的提升,在今后的人际交往中,他会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也能识别、感知、分析他人的情绪,这种移情能力正是高情商的表现。

父母认可宝宝的消極情绪,引导宝宝表达情绪,并不足以赶走消极情绪,因为此时“情绪脑”仍在运作,并支配着宝宝以各种手段宣泄消极情绪。只有归还宝宝宣泄情绪的权利,并教宝宝科学的情绪管理方法,让其以正确的方式宣泄,“情绪脑”才能让位给“理性脑”,宝宝才能理性审视自己情绪产生的全过程。爸爸可以对鹏鹏说:“我知道你很生气,每个人都有生气的时候,所以允许你发脾气,直到心情平复为止。”在这样的沟通中,孩子便能体会到与自己最亲近的父母是关心自己的,也有助于日后伙伴型亲子关系的建立。

接下来,父母要教会宝宝管理情绪的基本方法。制止或者不理睬宝宝,可能会让发脾气成为宝宝的习惯,所以,父母需要教会宝宝可以替代的宣泄方式。爸爸可以对鹏鹏说:“允许你发脾气,并不代表你可以打人和摔东西,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只会伤害到别人。如果爸爸不高兴了就打你,你会开心吗?当你生气的时候,可以打枕头,可以捏橡皮泥,爸爸可以陪着你一起宣泄,或者我们聊聊天也可以。”在宝宝合理宣泄情绪的过程中,“情绪脑”才会逐渐停止运作,消极情绪也就自然慢慢消失了。

当心第一反抗期

【案例3】无理取闹的元元

3岁的元元近来突然变得不乖了,总是故意跟父母捣乱。比如,他不喜欢刷牙,每次被妈妈逼着刷牙,他就哭闹不休,还故意把妈妈的化妆品推下洗面台;早晨,妈妈急着去上班,元元拉着妈妈的衣角不撒手,骂妈妈是坏妈妈;跟着妈妈去超市买东西,元元一定要买一款乐高玩具,妈妈不答应他就大喊大叫,而这款乐高他已经有两套了;有时,元元在家会突然发脾气,原因仅仅是自己摔了个跟头……元元妈很奇怪,本来挺乖的元元,怎么突然变成熊孩子了?

【分析】正确看待反抗期

心理学研究显示,幼儿在三四岁左右(时间可能会提前,因孩子的情况而定),由于自由活动能力大大增强,各方面知识不断增多,很自然地表现出独立的愿望,尽管能力不强也要自己动手,变得不太听话。这是自我意志的表现,心理学上称此为第一反抗期。

处于第一反抗期的宝宝,自我意识增强,要求独立完成一件事情,如自己倒水,自己爬到高处去,执拗地要到水坑里玩,执拗地要爬树,睡觉的时候非要选择特定的被子、特定的人讲故事、特定的情景,等等,都属于反抗期的标志性行为。当父母限制宝宝的独立行为,宝宝就会以发脾气的方式捍卫自己的权利。元元突然变得不配合,便是处于第一反抗期的典型表现。

反抗父母对宝宝来说并非绝对的坏事。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三四岁时表现出反抗精神的宝宝,长大后更容易成为心理健康、独立坚强的人,而丝毫没有反抗表现的宝宝,往往在性格上趋于软弱和寡断。

【策略】给父母的6项建议

1.教宝宝一些基本技能。宝宝总做不好一件事,心里着急,就容易发脾气。此时,父母的适当帮助可以改善宝宝的情绪。比如,宝宝投球总投不准,接球又接不住,父母可以教他投掷。

2.拒绝的同时适当地安慰。宝宝提出的要求,父母能满足的就尽量满足,不能满足的要坚持原则,予以拒绝。比如夏天宝宝想吃冰淇淋,可以让他吃一个,但冬天想吃冰淇淋就是无理要求,应当拒绝。在宝宝看来,季节和吃冰淇淋没有关系,父母纯粹是故意刁难。此时,父母应该耐心地讲明自己拒绝的理由,用眼神、手势、语气等让宝宝明白,这个要求父母不同意。不过,在拒绝宝宝的同时,要用其他东西满足他。比如,冬天不让他吃冰淇淋,但可以给他一块小蛋糕。如果只是拒绝,没有安慰,是达不到教育目的的。

3.不要指望宝宝反思自己的行为。宝宝发脾气时,父母想用置之不理的方式让宝宝反省是异想天开,因为三四岁的宝宝不具备反省能力,所以,父母还是应该耐心地与宝宝沟通。

4.给宝宝立规矩。规矩是限制性规则,同时也具备保护性。比如,妈妈做飯的时候不能陪宝宝玩,或许对宝宝来说不爽,但饭后半小时亲子游戏可以让宝宝有所期盼,消极情绪自然会少一些。

5.转移注意力通常很有效。三四岁的宝宝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暂,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把发脾气消灭在萌芽阶段。比如,发现宝宝情绪不对头,马上提议玩宝宝最喜欢的扑克游戏,一场狂风暴雨可能就偃旗息鼓了。

6.表扬宝宝的好行为。如果宝宝碰到不开心的事没有发脾气,或坚持一周没有动怒,父母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让宝宝明白,爸妈喜欢有话好好说的宝宝。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消极情绪毛毛理性
静心
欲望膨胀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毛毛猫的日常
毛毛猫的日常
毛毛猫的日常
例谈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消极情绪的调节策略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理性思考严谨推理优先概念
姜为什么是老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