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迪:谁说港湾里没有风浪?

2019-10-16小单

现代家长 2019年7期
关键词:人际恐惧暴力

小单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保护儿童及家庭研究服务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专业方向为建设友善家庭、儿童性侵犯专业干预、心理创伤治疗等。

哪来的心理创伤

记者(以下简称记):许多家长不解,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孩子生下来就像掉进蜜罐里,为什么不肯好好学习呢?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龙迪(以下简称龙):如果用物质满足的标准来衡量,今天的孩子的确比我们小时候幸福多了。但是,如果把心理需要考虑在内,那就不好说了。调查显示,今天的孩子更焦虑,幸福感更弱,甚至不少孩子有心理创伤。

记:心理创伤?有那么严重吗?

龙:人们通常认为,只有地震、洪水、车祸、亲人死亡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其实,这些仅仅是创伤性事件的一部分,生活中的很多事件都有可能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研究表明,1/5的美国人在儿童时期被性骚扰;1/4的人被父母殴打后身上留有伤痕;1/3的夫妻或情侣有过身体暴力;1/4的人和有酗酒问题的亲戚长大;1/8的人曾目睹过母亲被打。我国的这些数据可能更惊人,这些都是可能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的事件。事实上,生活中的创伤性事件可能并不明显,最常见的就是人际暴力。

记:什么是人际暴力?

龙:所谓人际暴力,是指否定、拒绝或无视人的感受、需要和价值,并且给人带来痛苦的言行。人际暴力的逻辑是:我要你去做我想要你做的事,你不做就要受惩罚,别无选择。如果一个孩子持续遭受人际暴力,又不能及时得到成人的保护和心理支持,就会留下心理创伤。

记:孩子遭受心理创伤会有哪些症状?

龙:孩子遭受心理创伤,就会出现问题行为。不过,问题行为不一定当时出现。也就是说,我们所看到的孩子的问题行为,可能不完全是在当下情境产生的,而是过去的心理创伤让他现在继续遭受痛苦。

记:那么,人际暴力又来自哪里?

龙:有些人际暴力直接来自照顾者,比如家长、老师。尽管这些孩子并没有遭遇突发的重大生活事件,但他们的感受和需要持续地被否定、被拒绝、被无视,日积月累的负面生活经验给孩子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让他们表现出各种问题行为。

记: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的问题行为正是其心理创伤的表达。

龙:是的。遭受心理创伤的孩子常常借助问题行为表达自己的恐惧。如果父母看不懂,可能会给孩子更多的惩罚,而惩罚会增加孩子的恐惧,进一步否定、拒绝孩子的需要,加重其心理创伤。当孩子长期被恐惧情绪笼罩时,由于缺乏安全感,且尚未发展出足够强大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很容易用各种动作来保护自己,比如打架、破坏公物等。

记:为什么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更多使用暴力?

龙: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通常是情绪脑频繁被强烈的负面情绪刺激,而思维脑则受到严重抑制。因此,他们很难用语言表达自己,很难顾及自己的行为后果,而常常直接用行动表达负面情绪。当受到父母的批评时,孩子受到强烈的恐惧和愤怒情绪的冲击,感觉整个身体被怒火燃烧,很难接收到别人话语当中的道理,所以很容易发脾气。其实,恐惧和愤怒这两种情绪是孪生兄弟,很多孩子表达愤怒时正是在表达恐惧。所以,要让这样的孩子不那么愤怒,需要让他们安静下来,而不是惩罚。

记:不是说家是温馨的港湾吗?怎么会有这么多伤害?

龙:谁说港湾里没有风浪?正因为家应该是最安全、最温暖的地方,如果家出现了问题,对孩子的伤害就更隐蔽、更严重。当然,这样的伤害大多是父母的无心之过,只要父母觉悟,孩子就会有真正幸福的童年。

一切从安全开始

记:那就让我们重新审视家庭生活吧。请问,您认为美好的家庭生活是怎样的?

龙: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生活。在我看来,生活是一系列的日常行动。行动是要产生后果的,如果后果是身心安顿、和平喜悦,那么这样的行动就是比较好的生活;如果我的行动让别人也感到身心安顿、和平喜悦,他回应我的行动,又让我身心安顿、和平喜悦,那么这是最好的生活。这样的行动发生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就是家庭生活。当然,家庭生活也会有痛苦,有痛苦是正常的,但痛苦不要太多,如果痛苦超过了快乐,那么家庭生活就需要调整了。

记:这样的解释通俗易懂。请详细谈谈您刚才说到的“行动”,它的功能是什么?

龙:人的行动有三个功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第一个功能是谋生,主要是为了获取基本的生存条件,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在心理学家看来,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其实指的是安全感。如果一个人长时间缺乏安全感,就会抑制很多发展的行动,产生心理创伤。第二个功能是发展,就是满足更丰富的心理需要和精神需要,也就是我们觉得活着有意义,日子过得有意思。第三个功能是建立关系,日常生活的行动会产生人际互动,互动就是交往,交往建立关系。

心理学家为了研究的需要,经常把人的行动系统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生存,一类是为了发展。

记:请您分别解释。先说为了生存的行动系统吧。

龙:好的。为了生存的行动系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依附的行动系统和防御的行为系统。

依附系统的功能是帮助个体远离危险。如果个体能够感受到被照顾,感觉到安抚,感觉到被保护,他就会觉得可以活下来,在这个世界上是有人可以信任的,在他有困难的时候可以有所依靠,他的身心耐受力就会越来越好。

所謂防御系统,是指个体向别人求助或与别人协商失败的时候,他要靠自己来保护自己。如果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感觉不安全,比如经常被打骂,经常被同学欺负,他就会启动防御系统,不仅产生心理创伤,而且很难适应日常生活。

记:为了发展的行动系统又包含哪些内容?

龙:为了发展的行动系统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主要有以下4项。

1.探索。如果一个孩子感到足够安全,不用总是去启动为了生存的行动系统,他就会启动探索的行动系统。表现为好奇心强,总是问为什么,并积极思考,勇敢尝试。生活中,这样的孩子很常见。如果他继续感到安全,保持探索的状态,入学后会成为热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

2.能量管理。能量管理就是呼吸、进食、睡眠、排泄,要有心理能量和生理能量才能完成生活中的这些任务。

3.照顾。如果一个孩子感到安全,能够满足自己探索的需要,然后身心又比较安顿,他就会自动地启动照顾别人的行动系统,也就是乐意去照顾别人。

4.社交。因为愿意照顾别人,别人愿意跟我交往,社交就开始了。孩子会在社交过程中收获陪伴的快乐,也能获得支持的力量。

记:听您环环相扣的分析,我的理解是:一切从安全开始。

龙:没错!安全感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它是一切的基础。当孩子缺乏安全感,他就生活在恐惧之中,无暇顾及其他,更谈不上有创造力;只有有了足够的安全感,孩子才会启动发展的行动系统,快乐地生活,有效地学习。所以,当孩子厌学、自闭的时候,父母首先要思考的是孩子是不是缺乏安全感,然后再去讨论上进心、多动症、学习方法之类的东西。

父母是最佳医生

记:怎样才能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呢?

龙:我认为,父母想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必须做到以下3点:

1.尽量满足每个家庭成员的需要,不要只盯着孩子。如果父母身心不快乐,很难给孩子快乐的家庭环境;如果夫妻之间不配合,仅靠妈妈或者爸爸一个人也是远远不够的。

2.要有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和空间。空间上离得太远、太久,哪里还谈得上家庭生活,看看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就知道了。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和孩子每天在一起生活,但如果总是每人拿着手机与别人互动,其实不算团聚,更谈不陪伴。

3.终止暴力。父母打骂孩子,夫妻之间的冲突、语言暴力、冷战,都会给孩子造成伤害,必须终止。

记:如果孩子已经有了心理创伤,父母应该怎样干预?是自行干预还是向心理医生求助?

龙:视孩子的情况而定。可以肯定的是,即使心理医生介入,也需要父母的积极配合。

记:那么,父母应该做的工作有哪些?

龙:帮助孩子疗愈心理创伤是非常复杂的工作,父母至少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作为:

1.聆听孩子,让孩子说出自己的伤痛。如果内心的伤痛没人聆听,孩子就很容易用暴力行为表达伤痛;如果有人愿意聆听,能够听懂,并且能帮助孩子面对恐惧情绪,学习更多有效的应对方法,创伤就有机会被疗愈。父母要学习带着共情聆听,这样可以让孩子减弱恐惧感,增强对人的信任感,愿意袒露自己的伤口。不过,只有共情是不够的,父母还需要学习疗愈儿童心理创伤的其他技巧,最好能向专业心理医生求教。

2.帮助孩子重建人类情感联结,即重建安全感、价值感和归属感。首先,父母要帮助孩子与自己联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正念呼吸、正念步行、正念进食。多训练孩子关注呼吸、觉察自己的身体感受,孩子才有能力在情绪强烈时尽快“回到”自己的身体,使自己平静下来。教孩子学习与自己的身体和平相处,享受身心平静,是疗愈心理创伤的基础。其次,父母帮助孩子与他人联结。当孩子不那么恐惧的时候,通常愿意尝试与他人接触。父母要教孩子学会识别和判断危险、有点儿危险以及不危险的人和事,教孩子学习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最后,帮助孩子与世界联结。父母要为孩子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机会为别人的生活快乐贡献力量,从中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价值。

3.处理创伤记忆。有了前两点做基础,孩子才有力量接受专业心理治疗,处理创伤记忆。所谓创伤记忆,就是过去遭受心理创伤的痛苦经验。这些痛苦经验作为记忆碎片,每时每刻都在影响孩子当下的生活。处理创伤记忆,就是帮助孩子找到那些被创伤记忆打散的生命拼图色块,然后帮助孩子用自己当下的判断和力量重新拼出完整的图画。当孩子能够从这幅新的生命图画中看到新的意义时,就会知道自己后面的路怎样走,就会享受完整、有意义的生命。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人在童年时遭受心理创伤与在成年时遭受心理创伤略有不同。遭受心理创伤的成年人已经形成较完整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基本生活技能,这些都可以作为疗愈创伤的心理资源。可是,如果孩子在年幼时就遭受心理创伤,他们不能形成完整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基本生活技能。在疗伤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要疗愈过去的伤口,还要完成特定年龄的发展任务。也就是说,疗愈儿童心理创伤要求父母耐心培育并陪伴孩子学习成长的课题。

记:我的理解是,父母要尽量保持情绪稳定,循循善诱,既顾及孩子的内心感受,又要把该明的事理、该懂的规矩教给孩子。

龙:是这样的。帮助遭受心理创伤的孩子疗伤,也需要给他们设立必要的限制,否则,反而会加重孩子失控的焦虑和恐惧。可以从日常小事着手,用积极的方式给孩子设立限制。

记:请您举例说明。

龙:比如,父母要求孩子晚上9点睡觉,孩子不肯,要求继续玩。此时,父母可以说三句话,既表达你注意到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又平和地设定限制:“我知道你还想多玩一会儿,现在让你停下你是不开心的。不过,睡觉的时间到了。你明天这个时间还可以继续玩。”这是积极的句式。第一句的意思是:我明白你的感受。第二句的意思是:不能繼续玩下去是因为我们约定的时间到了,而不是我利用权势惩罚你。这样说没有命令和强制的意味。第三句“你明天这个时间还可以继续玩”是给孩子一个希望,让他明白自己在一定范围内是有选择的,而不是处处被动受限。

记: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

龙:祝家长朋友们家庭幸福!祝贵刊越办越好!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人际恐惧暴力
与内心的恐惧交朋友
读懂“人际气泡”,避免尴尬
反性别暴力
想象中的恐惧
被贫穷生活支配的恐惧
“人际气泡”避免尴尬
了解“人际气泡”,避免尴尬难堪
如何提升人际吸引力
暴力的班长
暴力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