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矮生食荚豌豆连豌1号及其轻简化栽培技术

2019-10-16李景芳刘晓梅秦裕营代慧敏梁长东任立凯

中国蔬菜 2019年10期
关键词:连云港市单株籽粒

李景芳 刘晓梅 秦裕营 代慧敏 梁长东任立凯

(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243)

连豌1号是蔓生品种P2的变异单株经过系统选择育成的矮生食荚豌豆新品种。株型直立紧凑,株高67.68 cm,荚长70.62 mm,荚宽13.16 mm,鲜荚籽粒饱满,呈圆柱形,口感脆嫩,商品性好,每667 m2鲜荚产量600~700 kg。种植区域广泛,简单搭蔓即可,易进行轻简化栽培。

豌豆(Pisum sativumL.)依产品用途不同可分为粮用、菜用、饲用;依植株生长习性不同可分为蔓生、半蔓生、矮生;根据荚壁有无革质膜,又可分为硬荚豌豆和软荚豌豆。软荚豌豆荚壁内层不含有革质膜,嫩荚果和籽粒均可食用,也被称为食荚豌豆,嫩荚清新甜脆,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目前国内对食荚豌豆优质种质资源挖掘及育种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从事育种研究的专业队伍也相对较少,品种资源相对匮乏,且大多数品种为蔓生种,植株较高,田间管理较为繁琐,需要大量的人力,果实荚壁较薄,口味单一。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适合大部分地区栽培的食荚豌豆新品种的选育工作,于2018年选育出优质、矮生无蔓、荚果饱满型的食荚豌豆新品种连豌1号。

1 品种选育过程

2010年在蔓生食荚豌豆品种P2种植基地中发现矮生型变异单株,单独收获种子。2011~2013年单株繁殖,并将其编号为1~12号。2014~2015年进行株系比较及稳定性鉴定,2016年经过品系比较发现1号、10号性状优良。2017~2018年在本院试验基地及连云港市的东海县、赣榆区进行区域试验,均比对照品种荷兰豆表现增产,且1号品系表现植株较矮、无蔓、花期早、节间短、鲜荚口感脆嫩等优异性状。2018年将1号品系定名为连豌1号。2017~2018年在连云港市示范推广种植10 hm2(150亩)。该品种适宜在黄淮地区冬季保护地栽培或春播。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连豌1号为矮生食荚豌豆品种,苗期长势旺,株型直立紧凑(图1-A)。株高67.68 cm,植株节间短,平均主茎节数为15.95;每节结荚2个,荚长70.62 mm,荚宽13.16 mm,平均首荚高度为28.2 cm;荚果籽粒饱满,呈圆柱形,成熟籽粒为绿色柱体,每荚结籽粒5.17粒;单株产量148.36 g,百粒重23.0 g(表1)。与对照P2相比,株高和首荚高度均明显降低,单株产量降低,百粒重增加。

表1 连豌1号品种特征特性

连豌1号植株主茎分枝为1~3个,叶片属于半卷须类型,无叶齿,托叶具有剥蚀斑,叶腋花青甙无显色,开花期早,连续开花,花色为白色,结荚集中,嫩荚绿色、豆粒饱满,呈圆柱形,荚壁厚(图1-B),嫩荚肉质清香鲜美,可连续多批次采摘,商品性好,每667 m2鲜荚产量600~700 kg,生育期秋播205 d(天),春播98 d(天)。

图1 连豌1号

2.2 品质 连豌1号嫩荚肉质厚,籽粒和荚一起炒食,口感清香甜脆,鲜荚可食期长。2018年10月经连云港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化验,干籽粒蛋白含量22.2%,粗淀粉含量50%。

3 轻简化栽培技术

3.1 种子准备 播前选种,选择粒大、整齐、健壮及无虫害的种子播种,确保出苗整齐。

3.2 土壤选择 连豌1号种植适宜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中性或弱碱性土壤。种植时应该选择地势高、灌排水良好的田块,从而防止土壤积水导致的根际腐烂,生长受阻。

3.3 播种时期 黄淮地区秋播,露地栽培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播种,要求小苗越冬,并且轻覆碎草或农膜等防止低温冷害;塑料大棚栽培可于11月至12月初播种。春播可于2月底至3月露地或地膜覆盖播种。

3.4 种植方式 连豌1号主根发育快,生长迅速,通常在播种后7 d(天)左右、幼苗尚未出土时,主根便可伸长至5~8 cm,幼苗出土至2片复叶展开,主根可伸长至10~15 cm。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有利于根系生长,应做到深耕土壤,精细整地。做畦栽培,一般畦宽100 cm,畦高20~30 cm。每畦种植2行,株距30 cm左右,穴播,每穴播3粒,深度3~5 cm,成苗后间苗,每穴留1株。生长期只需用简单杆状物支撑即可,播种的同时,播一点小麦作为支撑物。

3.5 肥料运筹 施足基肥,保证全苗及苗壮。中等肥力土壤,每667 m2施有机肥1 500~2 000 kg、三元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30 kg作底肥,生长期间视苗情每667 m2分多次施用含氮的速效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5~8 kg,也可施用豆类作物专用水溶肥料豆角王(N+P2O5+K2O≥20%,有机质≥30%)15 kg,增强植株抗逆性。采收2次后每667 m2追施10~15 kg的速效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生长后期每667 m2适当补充氮肥,用尿素1.0~1.5 kg兑水100 kg叶面喷施,以利于荚果和籽粒中蛋白质的积累。

3.6 病虫害防治

3.6.1 病害防治 实行轮作,清洁田块,增施磷钾肥的同时注重中微量元素的肥力平衡,增强植株抗性,预防病害发生。主要病害为根腐病、白粉病、褐斑病,锈病也会零星发生。根腐病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喷雾防治。生长期可用咪酰胺、醚菌酯、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喷雾预防白粉病,也可在白粉病发病初期用20%三唑酮乳油1 000倍液喷施,7 d(天)之后再喷1次。褐斑病发病初期可用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喷雾防治。

3.6.2 虫害防治 播种前强太阳光下晒种1~2 d(天),可杀死种子中残留的豌豆象。收获时及时清除田间残枝败叶,可减少豌豆潜叶蝇虫口基数,或用30%糖溶液诱杀潜叶蝇成虫。田间防治潜叶蝇可用90%敌百虫晶体1 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 500倍液,或2%氯氟氰菊酯(功夫)乳油3 000倍液喷施,8~10 d(天)后再喷1次。

3.7 采收 开花2个星期后可采收嫩荚,从下往上分次采收。当籽粒充分膨大、荚壁变薄、出现干枯现象时可以采收籽粒,选取植株中间部位的豆荚留种保存。

猜你喜欢

连云港市单株籽粒
通径分析在芸豆品种筛选中的应用探讨
连云港市实施“智云安全护航工程”
小豆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莲年有鱼》
福鼎大白茶有性系后代优良单株品比试验初报
学习母鸡
玉米机械脱粒籽粒含水量与破碎率的相关研究
机收玉米杂交组合的品种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