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儿童作文教学的第一生态

2019-10-15李建华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命题习作儿童

李建华

一、儿童作文教学中的三个“经典难题”

在实际的儿童作文中,遇到这样三件事情让我百感交集。

第一件:亲戚家的孩子,回忆小学四年级时动情地说:每周五回到家,一看到语文书上的习作就会哭鼻子:“我不会写作文。”然后找人求助。不过,到了六年级,一改哭态,自能作文成为常事。

第二件:五年级时,我们每周都写作文,不是小作,就是大作,两节作文课雷打不动。多数学生发出叹息:“唉,又是作文课。”一次,学生先玩“张冠李戴的游戏”,再按游戏顺序进行说和写,却乐此不疲:“老师,再玩一次吧”。

第三件:一群已经毕业的学生,回母校要看“班级作文评价周报”,读到自己的作文情不自禁地笑道:“这篇好幼稚啊!”内心却是满满的喜悦。

三件事情,引发三个弥久的难题——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如何写具体。

无意褒扬,只是追问——“儿童作文”怎么了?“儿童的作文教学”怎么了?

无意针砭,只是寻思——作文教了等于会了?作文学了等于能了?理论用了等于实践提升了?

否!

叶圣陶和夏丏尊早就指出:平时对于学生的训练是不是适应他们当前所有的积蓄?平时的作文题目是不是切近他们的见闻、理解、情感、思想等等?学生对于作文的反映是不是非常自然的不做不休的事?

可见,适合儿童的训练,吻合当下的学习,关照内心自然的事情,在新时代的儿童作文教学中,同样值得追思,值得启示。

自主,是儿童作文教学的第一生态,也是适合儿童作文教学的最佳途径。

二、儿童作文教学中三个“经典难题”的解决策略

(一)树立自主的儿童作文观

让儿童“敞其心扉,抒其心志”“我手写我心”。道理都懂,实际却很无奈。如布置作业时,“周末回家作业写作文一篇”,看似简单的作业,蕴含复杂的问题——在哪一页上的习作?儿童会审题吗?会有感而发吗?也许有的会说没有关系,家长会指导的,到时会讲评的。

如家长指导时,抱怨“我家的宝宝到周日晚上才开始磨笔头,吭哧吭哧弄到晚上九点钟”。

如教师讲评时,这次作文写得比较好的是张某某,但王某某的这篇五年级作文,只有四年级水平,字数少,不达标,重写!

因此,正确的作文观,首先是尊重儿童的实际作文情况。学生能先写就先写,不能先写就要适度点拨。因材施教,尊重后进生、中等生、优等生,要求不是一刀切,而是照顾差异。管建刚老师认为:后作文教学就是关注作文后的发表,作文后的讲评和评判。

发表可以通过作文周报、推荐展示、朗读表扬等,旨在激励儿童写出“属于自己的句子”,哪怕字数很少。可以尝试点评、欣赏、挑刺儿等方式,激励儿童写出“更多更好的属于自己的句子”。评判可以评定加分、讨论交流、修改提高等,旨在激励儿童写出“超越自己的句子”,走向新的自我,呈现诗意的生命样态。

如在指导学生写寒假作文时,一位学生写了《放烟花》,引发大家的议论。有的认为“学校要求不能放烟花的,他还要放烟花”,作文作假;有的认为放烟花可以在规定区域,或农村;有的认为写放烟花好玩,很有意思的。于是展开了“有意思”和“有意义”的争议。最后归因,可以写,作文就是勇敢表达自己,写出自己的句子。不要以社会环境的道德要求“绑架”儿童;不要以家长的道德标准衡量儿童;不要以学校的道德要求苛求儿童。

(二)规划儿童作文的训练体例

“言之有序”是儿童作文的基本特质。

一是尊重年段特点。儿童作文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自主到自能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实际中要尊重儿童的作文指导原则,低年级重点在写话,中年级重点写段,高年级重点写篇。如就观察事物而言,低年级重点训练儿童对日常事物的观察,因为这阶段占主要的是形象思维;中年级重点观察事物的现象并抓住事物的特点,因为这阶段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而高年级学生重点通过事物现象分析背后的成因,這阶段占主要的是抽象思维。如同样写《介绍我自己》,低年级的学生写自己直观的外表占多数。中年级的学生写自己直观的外表和特点占多数。高年级的学生往往能介绍得诙谐幽默,甚至采用说明文形式,写自己的生产商、生产日期、质量单位、特征作用、注意事项等。

二是尊重作文体例。尊重每个学期对本册习作的体系建构,优秀的教师可能超越教材,自成作文训练体系。一般的语文教师视习作计划为基本常规,引导学生多方借鉴主题单元中的“范文”信息,并激活这些有效的信息,仿效“例文”,有序作文和修改,最终走向自能作文。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学期的习作体例,包含习作一《随便写》、习作二《我的自画像》、习作三《绘画写话》、习作四《秋景》、习作五《设计动物名片》、习作六《写学具》、习作七《摆玩具写童话》。如何重组习作序列?可以围绕“整合——反复训练——延伸拓展”让学生掌握习作技巧。第一步:以《我的自画像》为例,指导学生习得方法——从外貌、自然状况、爱好三方面介绍。第二步:迁移三步法给“老师同学画像”。第三步:用第一人称“介绍一种动物”,从外表、自然状况、特点三个方面介绍。第四步:用第一人称介绍“某个植物的自画像”“某个学具的自画像”。第五步:拓展延伸“我儿时的画像”“我未来的画像”。这样学生不畏惧作文,并且训练了选材、剪裁、构思、想象等能力,作文兴趣日益浓厚。

(三)搭建发表的儿童作文平台

1.搭建欣赏和激励的平台

教学的全部意义在于激励。如在讲评《童年趣事》的作文时,我是这样表扬的:本次习作一共收到50篇,写得比较好的有这些同学,让我们一起大声地呼唤他们的名字。《掉牙记》的作者是——(生)钮蔓萱,《痱子粉大战》的作者是——(生)俞峻凯;《气斗小狗》的作者是——(生)张宇豪;《有“趣”的排队》的作者是——(生)姚伊纯;《侃侃我的童年趣事》的作者是——(生)孙周勰;《盛以则落水记》的作者是——(生)陆明远;《我是个小坏蛋》的作者是——(生)钱启月;《虐待雪人》的作者是——(生)钱逸飞;《“看我,‘百步穿杨”》的作者是——(生)郝茁屹;《尴尬的趣事》的作者是——(生)沈乙禾。

师:我非常欣赏钱启月的《我是个小坏蛋》,一看题目就想读,因为有悬念,引起读者的好奇。这种命题的方法,我们称它是“悬念命题法”。看最后这三个作文题目,你会先选择哪篇文章来读?

生1:钱逸飞的《虐待雪人》。因为写得很有趣。

师:是的。有趣,把雪人当作生命,用“虐待”显得很形象,这种命题的方法,我们称它是“形象命题法”。

生2:《“看我,‘百步穿杨”》。因为我想知道是怎样“穿杨”的,它是一个故事。

师:郝茁屹引用自己文中的话和成语,显得很有趣味。这种命题的方法,我们称它是“引用命题法”。

生3:《尴尬的趣事》,沈乙禾写尴尬,还怎么有趣呢?矛盾了。

师:是的,这种命题的方法是矛盾命题法。“文好题一半”,精彩的题目如同明亮的眼睛。看来,拟题是有学问的,要简洁醒目,吸引读者。

讲评以欣赏题目为切入点,大声呼唤作者的名字,欣赏儿童的作文题目,表扬儿童的创意命题,有利于激起儿童的作文兴趣。同时,讲评四个“题目”的不同命题方法,“授人以渔”。先是示范说“我非常欣赏钱启月的《我是个小坏蛋》……悬念命题法”。再是让学生说出“最后这三个作文题目,你会先选择哪篇文章来读?”通过学生说说理由,引出其余三种命题的方法——“引用命题法”“悬念命题法”“矛盾命题法”。引导儿童明白命题要简洁醒目,吸引读者。这样的教学比较有层次,激励儿童的作文情趣。

2.搭建挑刺儿与训练的平台

曾听过天和小学王老师的作文讲评课《当一回×××》,老师发现有的学生没有具体写出当聋哑人买肉包子的内心感受的時候,是这样分四步引导和训练的。

第一步出示病例——我在本子上写:我要两个肉包。老板看了一下,还是生气地拿了两个肉包子。我付了钱,拿了包子就回家,心里还想:这样都让人误会了,残疾人不好当。

第二步找困难点——学生当2分钟聋哑人,捂紧自己的耳朵,不能听、不能说,观察老师的动作、表情,猜测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

第三步写话交流——第一组展示:老师竖起大拇指时,我猜测,可能是夸奖他作文写得好。如老师又拍拍同桌的肩膀,我猜测老师表扬得还不够。如老师指着同桌一脸严肃,猜测他没有捂紧耳朵被老师发现了。

第四步运用提高——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或者是当聋哑人买肉包子的,或者是盲人要摘掉自己的蒙眼贴的,或者是……运用学到的写具体的方法,修改在关键处,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教师真实搭建了指导学生写具体的训练平台。一是瞄准关注自己的内心,通过创设情境,参与体验活动;二是让学生细细回味,勾起内心想法。从而生成所见所闻所感,找到属于自己的句子。

三、儿童作文教学中三个“经典难题”的辩证思考

儿童作文教学的突围,在于尊重儿童作文从“自主”走向“自能”。实际中,教师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内容上要处理好个体有话说与团体有话说的关系。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这是作文的基础。有的老师认为:儿童生活丰富多彩,肯定有内容可以写。理论上没错,但是实际中,个体差异使得儿童作文,在内容上千差万别,好中差各有千秋。即使是同一个话题,优等生一挥而就,差等生半天不写一字。儿童作文首先要解决的是有话可说。1.允许学生自主选材。当无法选材的时候,就要启发点拨,走近儿童的内心,叩问典型的案例,唤起生活关联。2.允许换个话题,当儿童选材穷途末日时,教师要相机创造活动情景,引发作文话题。当个体有话可讲时,往往会引发伙伴,像聚沙成塔一样,推进面上团体的有话可说。至此,有话可写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是技巧上要处理好训练过程与具体结果的关系。写具体生动,这是作文的关键。作文是一种能力,需要训练和习得。1.允许挑刺,发现写不具体的原因。是内心想法的,还是言语对话的,还是细节描写的,还是构思技巧的……2.适度训练,分步引导。当儿童无法写出自己当盲人的内心感受时,要创造情景,猜想盲人动作背后的意思。当儿童写出鱼儿的活动时,教师指导儿童“想象第一条鱼儿说话,第二条鱼儿应答,第三条鱼儿的表现”,写一条到写一群。训练中写具体,具体中生成精彩。

三是发表上要处理好短线欣赏与长线激励的关系。发表作文是激励儿童作文的高明之举。1.搭建班级发表平台,有学习园地,自办的班级作文周报。2.搭建学校发表平台,有校刊校报、微信、论坛等。如期末,学校开展了“教育嘉年华”活动,展示作文类的,有周报、作文集、有声的作文视频等。这些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或者一个星期的,或者一个月的,或者一个学期的,甚至是一学年的。值得一提的是“作文评价周报”,一周一评,欣赏与挑刺儿并存,训练与修改共享,是很好的有反馈有提高的显性与隐性合一的平台。短期的评价激励,促进长期的训练累积。短期的发表,促进长期的积分兑现,具有可靠的持续性。

四是评价上要处理好作文讲评与考试质量的关系。儿童作文需要指导,需要讲评,需要反馈和修改,旨在提高作文质量,而考试是检测作文水平的有效手段。1.允许主题作文,征集类似考试的作文,基于指导和点评。2.重视儿童作文的面批,可以尝试一次面批一到两个小组,重点辅导八到十位儿童。十四周下来,每人轮到具体的点拨三到四次,加上班上讲评的共性指导,儿童得到的指导机会就很多了。这种基于现状的训练,吻合当下的学习,关照内心自然的事情,作文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综上所述,还儿童“自主”作文的生态样貌,需要摸清现状,突围三个“经典难题”,采取自主作文、训练提高、发表激励的有效策略,正确处理儿童作文的个体与团体、过程与结果、质量与评价的关系,从而真正迈向“自能”的儿童作文天地。

猜你喜欢

命题习作儿童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
习作展示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