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囿窠臼 另辟蹊径

2019-10-14范阳子

艺术大观 2019年20期

范阳子

摘要:明末至清占据画坛主流地位的四王、吴、恽,以拟古为圭臬,脱离现实生活,不至自然山川之中攫取造化之无尽藏,而是“死守旧本”,一味模古,缺乏生气,落入古人之窠臼。但同时期的朱耷、石涛、髡残、弘仁四位僧人画家,他们却敢于突破前人成法,反对一味摹古,重视师法造化,鄙夷因循守旧,主张标新立异,具有不同程度的革新精神。本文便是通过分析四位僧人画家的个人艺术经历与时代背景,以期探究清初四僧如何能够不落主流窠臼,独树一帜,为后期的中国画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关键词:清初四僧;师法造化;革新精神

一、清初四僧的画风形成的背景因素

明清易祚,由于复杂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形成了特有的文化背景。朱耷、石涛、髡残、弘仁四位和尚画僧,他们均生活在明末清初这个社会动乱的年代,政治格局的改变,逼迫他们需要做出新的人生抉择,或是归顺新朝,或是矢志守节,使得他们思想陷入苦闷,作为前朝遗民,他们感到复明无望,诸事皆空,他们不得不遁入空门,并潜心于艺事,以求排解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画乃心印,当巨大的精神痛苦反映到艺术创作上,就会呈现出特有的品格与风貌,他们藉画言志,缘物抒情,作品倾注了自身真挚的感情,具有鲜明的个性。艺术上他们敢于突破前人成法,反对一味摹古,重视师法造化,鄙夷因循守旧,主张标新立异,具有不同程度的革新精神。由于四位画僧他们每个人的出身经历、人生态度以及气质秉性都不尽相同,所以四人风格、擅长亦各不相同,但在艺术观念和创作追求方面是相近的,故画史上将他们四人合称为“清初四僧”。

二、清初四僧的艺术经历

弘仁(1610--1664),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又名舫,字鸥盟,出家后法名弘仁,号渐江学人,渐江僧。徽州歙县人(今安徽歙县人)。少时家境清贫,但渐江勤奋好学,志向远大。青年时研习经书,曾从汪无涯研读五经。早年以忠孝立身,并以孝声名发于乡里。但生不逢时,因明末朝廷腐败而有志难抒,而立之年依然无所建树。继清兵攻占江南,他一度奔赴福建,冀图依附南明隆武政权以抗清,但终究难以挽回时局,在极度失望的心情下,于清顺治四年(1647)遁入武夷山为僧,法名弘仁,字无智,自号渐江上人,别号梅花古衲。出家为僧后,他云游四方,后回歙县。他曾在福建武夷山中度过一段时间,后来长期生活在黄山和白岳一带,从中深入体察而得山水之真性情。所以弘仁的山水,亦多取自黄山真景。查士标谓弘仁的画“入武夷而一变,入黄山而益奇”。弘仁师法多家,他早年受董其昌画风影响,并上追宋元,后尤崇尚倪瓒,自谓“迂翁笔墨余家宝,岁岁焚香供作诗”。一个人的精神和思想境界,决定了一个人的审美原则,是形成一个人艺术风格的决定因素。倪瓒萧疏清寂的画风,也正和弘仁的性格禀赋相契合,但倪瓒多表现太湖水乡的景色,弘仁如学倪画法,也去表现太湖风光,那就很难跳出倪的窠臼,所以弘仁很少画太湖,主要以黄山为画本,其次是画武夷山和匡庐山。他很少用粗笔浓墨,也少点染皴擦,不让作品中出现丝毫的粗犷霸悍、张扬外露的习气,全以精细的松灵之笔写出,与倪瓒画的远山疏林一河两岸的模式迥然不同。弘仁的画学于倪又变于倪,他吸收了一部分抛弃了一部分,最后完全形成了个人的风格。代表作有安徽省博物馆藏《山水梅花图册》、上海博物馆藏《山水图册》、故宫博物院藏《黄山图册》《查士标题山水图册》等。

髡残(1612--1673),俗姓刘,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出家后法名髡残,字介邱,号石谿,又号石道人、残道人、电住道人等。明代覆亡之时他毅然参加反清斗争,失败后于顺治八年(1651)落发为僧,云游各地。他早年居无定处,清顺治十一年至南京,曾寄寓于大报恩寺、栖霞寺和大龙古院,后来长期住在南京牛首山幽栖寺。髡残在学佛的同时寄情于画,善画山水,宗法王蒙、黄公望,善用秃笔渴墨,用笔粗头乱服,以繁密见胜。构图繁密重叠,气势开阔,景致幽深郁茂,云烟掩映,笔墨浑厚苍劲,山石树木层层皴擦勾染,皴法兼用解索、披麻皴,点苔喜用浓墨,多用清淡沉着的“浅绛”法设色,生动地表现出山川苍茫厚润的气势。石谿画名著称当时,与好友程正揆并称“二谿”,与石涛并称“二石”。髡残在艺术上主张学画应先从古人入手,但不能泥古,不必古人也。他常将其艺术见解题跋于作品之上,如谓“画必师古,书亦如之,观人亦然,况六法乎?”髡残存世作品较少,代表作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山高水长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层岩叠壑图》、南京博物院藏《苍翠凌天图》等。

朱耷(1624--1705),江西南昌人,明朝宗室,为朱元璋之十七子宁献王朱权之后。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驴屋等。清顺治五年(1648)在奉新出家为僧遁入空门,法名传綮,号韧庵。后由僧入道,居道院青云谱。朱耷生长于王府书画世家,祖父及父皆能诗善画,所以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约十五岁便为秀才。但随着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迅速发展壮大,随后攻占北京,不久吴三桂又引清兵入关,继而清兵南下,明朝覆亡,使他从宗室王孙沦为草民。为了逃避迫害,佯装癫狂装聋作哑,行为怪癖,哭笑无常。这种愤懑孤傲,消极遁世的思想感情,也表露在他的绘画中。他以水墨写意花鸟著称,继承明代写意花鸟画诸大家,同时又自创新格,形象简练,构图险怪,在绘画艺术上倾向缘物抒情,常用象征手法,将物象人格化,或借暧昧之隐喻和难解的偈意来表达其超脱和发泄之情绪。所画鱼鸟,造型夸张,或“白眼向人”,或倔强不屈,笔法雄健泼辣,墨色酣畅淋漓,有出人意表的效果。署名八大山人四字相连,似“哭之笑之”,寓“哭笑不得”之意。其山水画初师董其昌,并受元代黄公望、倪瓒影响,但由于满目凄凉之景倾注了他眷恋故国之情和抑郁孤寂的心境,使他在艺术上突破了董其昌的藩篱,与同学董其昌的“四王”走了迥然不同的道路,不是以模古为目的,而是借鉴拓展。八大所作山水凄然蒼莽,荒寒寂寞,残山剩水,抑塞之情溢于纸上。正如其题诗所云:“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石枯槎树,留得文林细揣摩。”他的画既无董其昌的秀逸平和,亦无“四王”之清雅明静,而是枯索冷寂,用笔干枯,极其简练,笔简形骸,沉郁含蓄,雄健泼辣,形神毕具,淋漓酣畅。对后世影响深远,清代中期的“扬州八怪”、后期的“海派”及至近代的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等名家,都受其影响。代表作有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河上花图卷》、上海博物馆藏《鱼鸭图卷》、故宫博物院藏《猫石杂卉图卷》等。

石涛(1614--约1710),俗姓朱,名若极,法名原济,字石涛,号清湘老人,又号大涤子,苦瓜和尚、瞎尊者、石道人等,广西全州人,为明朝宗室,清兵南下时其父在桂林自称“监国”,不久在宗室内部斗争中被杀,年幼的石涛被内官营救逃亡在外,剃度为僧。早年作为行脚僧,行踪不定,曾到过庐山、敬亭山、黄山及潇湘、洞庭、江浙等地,后居于安徽宣城敬亭山约十年之久,得与画家梅清(1623--1697)结识,并活动于敬亭山与黄山一带,二人在绘画艺术上相互影响。黄山胜景给予他山水画以丰富滋养,通过泛学诸家画法,以“搜尽奇峰打草稿”“我自用我法”的态度,创造出苍郁恣肆的新画风。康熙朝时,画名已名满天下。擅山水、兰竹、花卉、人物,而以山水画成就最高。师法元人笔意,并注重深入自然写生创作,笔意恣纵,脱尽窠白。所画黄山、庐山、江南水乡、平原风光,皆对实景而“遗貌取神”达到“不似之似”的完美境界。石涛善于用墨,反对矫揉造作,刻意求工。在 “点”与“皴”上也极具创造性,潘天寿在《听天阁画谈随笔》中说:“苦瓜和尚作画,善用点,配合随意,变化复杂,有风雪晴雨点,有墨无墨飞白如烟点,有如焦似漆邋遢透明点,以及没天没地当头劈面点,有千岩万壑明净无一点矣。”石涛作画构图新奇,章法奇致,开合自如,在“虚与实”、“藏与露”、“整体与边角”关系的处理上也有着独到之处。他作画全从感受中来,不同的感受有着不同的画法。不论黄山云烟、江南水乡或峭壁长松、枯树寒鸦,都极富变化,力求新奇,脱出常径,极具新意。石涛传世作品极多,面目也丰富多样。代表作有《黄山八胜图》《山水清音图》《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等。

三、小结

清代绘画,由于“四王”、吴、恽,他们提倡传统的笔情墨趣,所作多为瑰丽山水或繁茂的花卉,从而得到皇帝的赏识,追随者甚众,故而形成画坛的主要势力。与此同时,在反清复明思想影响下的“四高僧”标新立异,以及“扬州八怪”的逐渐兴起,直至乾嘉以后,金石学的突现,碑碣的大量出土,使得师法碑刻书法的新潮流应运而生,而提倡绘画应“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的仿古之风,终于从生机勃勃到逐渐消沉。从此,四僧才在当时的画坛上慢慢受到重视。他们皆宗法元四家,兼取董其昌等,他们重视学习传统,但不为仿古之风所侵染;他们反对陈陈相因,主张大胆创新,另辟蹊径,主张师法造化,而又强调要“不役于物”。他们 既重视传统同时又积极创新的观念,在清初画坛的画风中,开拓出一股新的潮流。为其后的“扬州八怪”以及现代绘画开辟了笔墨当随时代的道路。此外,他们在中国文人画方面, 更完善地以禅理去观望自然、体验自然、凝练自然,将禅境和禅意,渗透于画中。四僧绘画艺术的魅力以及审美价值千古长青,其中凝聚着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他们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上承前修,后开来者,其独到之处影响甚大,可谓是中国绘画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绘画流派。

参考文献:

[1]薄松年.中国绘画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2]姜宝林,褚哲轮.四大家高僧作品赏析[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

[3]周林生.清代繪画[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4]阎安.石涛画传[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5]叶皓.金陵书画[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