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党地区北朝石窟世俗化图像研究

2019-10-14刘磊

艺海 2019年8期
关键词:世俗化

刘磊

〔摘 要〕通过对上党地区北朝石窟造像的分布和分期进行整理分析,归纳这一时期菩萨造像的地域性和阶段性特征;研究北朝不同时期菩萨造像的艺术特点、造像手法和风格源流,得出上党地区北朝石窟中菩萨造像各时代之间的传承演变关系;结合佛教传播、思想文化和政治经济等原因尝试对这一时期菩萨造像世俗化图像的成因进行解答。

〔关键词〕北朝石窟;菩萨造像;世俗化

上党位于山西东南部的边缘,东依太行山,西横中条山,南邻太行王屋,北接太行太岳,形成高原山地地形,地势高险,因此被称为“上党”。上党为古代地名,属于“古翼州”,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上党郡,之后建制、辖区一直发生变化,但上党作为地理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北魏孝文帝迁都后,官员频繁来往两京,上党地区作为连接平城和洛阳的交通要道,也一度成为佛教传播的重要路线。再加上地质多为石灰岩、砂岩等,岩体细腻,便于雕刻,石窟石刻造像在此地相对密集。上党地区石窟群主要包括羊头山石窟、高庙山石窟、石堂会石窟、良侯店石窟等,都是上党古代雕塑精品。石窟开凿从北朝一直延续到隋唐时期,留下丰富的造像遗迹,为研究上党地区北朝石窟菩萨造像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由于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以及开凿石窟多为信众和当地僧徒,洞窟规模较小,且石窟造像都在室外,受到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大部分头部被损坏或者风化模糊,但仍能通过不同的空间样式和身体动态、服饰、装饰等特征对其进行研究。

一、上党地区北朝石窟概况

上党地区石窟群从北魏时期到唐都有遗存,共计30多个,北朝时期开凿的石窟主要有羊头山石窟第1、2、4—8窟,良候店石窟第1窟,高庙山石窟,石堂会1—3窟,从洞窟形制,造像特点以及窟内题记等方面可以得出石窟的开凿年代。石窟形制以矩形为主,窟顶为覆斗顶或四角攒尖顶,多为三壁三龛,内容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在佛教系統中,菩萨是除佛以外地位最高的,在民间信仰中也占据着主要地位。为了拉近神与人的距离,菩萨造像在形象上以世俗化的装扮为主,早期菩萨造像多以悉达多太子出家前的形象进行参照,无论是造型还是服饰上都带有印度犍陀罗的风格特征,佛教进入中国后,加入了当时的社会审美,孝文帝时期提倡汉化使佛教造像也受到影响,形成具有汉地特征的石窟艺术。上党地区石窟造像中菩萨的造型风格和装饰方法都各具特色,体现出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二、上党地区北朝石窟分期

根据李裕群先生《山西北朝时期小型石窟的考察与研究》①对以上北朝石窟的年代分析,大概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为良候店1号窟,羊头山E—2龛,洞窟形制为平面长方形,窟顶为覆斗顶,造像浑圆雄健,衣纹厚重,开凿时间为北魏太和年间,大致为公元486-504年;中期为石堂会石窟、羊头山(1、2、4-8窟),此类石窟多为平面长方形洞窟,覆斗顶,内为三壁三龛式,人物造像褒衣博带式着衣,面相清瘦,符合北魏晚期的特点,大致开凿时间可推断为公元516-534年前后;晚期石窟为高庙山石窟,形制延续第二期,平面方形,穹庐顶,内为三壁三龛式,造像衣纹单薄,形体健壮,推断为东魏、北齐时期造像,大致为公元534-550年。

三、上党地区北朝菩萨造像的表现形式

上党地区北朝时期菩萨造像的表现形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服饰风格的演变:由于菩萨的装束都是从印度贵族日常穿着打扮中演变而来,所以菩萨服饰类型多样,上党地区北朝时期的菩萨服饰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裸上身,着裙。这是早期具有代表性的犍陀罗式风格。如良侯店石窟中的菩萨造像。上身袒露,帔帛绕臂呈S形飘舞,形象庄严,身材矮壮挺拔,下身着裙,贴体式的U形纹样,造像赤脚站立,与云冈十八窟中的侍协菩萨造型相似,基本可以确定是上党地区最早的石窟造像。

第二类:身披天衣,附连珠璎珞,下身着裙。此类形象也是犍陀罗风格特征。璎珞是用宝石、名贵金属等材料制成的饰物,是古印度贵族平时佩戴的装饰,一般附着在天衣之上,天衣从肩部向前交叉,穿入圆环配饰后呈X型,再又腹部绕向手臂后向下自然垂落至脚踝处。此类形象在上党地区仅出现在高庙山第五龛中的三位菩萨造像中,其他石窟未见此类服饰。在中印文化相互融合以及朝代更迭的过程中,造像风格也出现了多变的情况。到了北朝末期,繁冗的璎珞装饰又重新兴盛起来,发展到隋唐时期人物造像也从直立变为S形的动感样式,佛教造像艺术到达第二个兴盛期。

第三类:褒衣博带式,着裙。北魏迁都后,到北魏末年,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制度已经全面深入,其中服饰改革使佛教造像的服饰风格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服饰开始模仿魏晋时期的名士穿着,宽袍大袖,潇洒飘逸。符合当时审美的瘦骨清像也开始流行起来。②如高庙山石窟左侧菩萨造像,身着广袖大衣,下身着裙,腹部系带,裙摆向外敞开。

第四类:身披披帛,并在腹部交叉穿环后向下垂落,斜披僧祇支,着裙。僧祇支是一块长方形的布,穿时从左肩掩右腋下,此类造像多出现于北朝晚期,并且多见于山西地区的石窟寺,其他地方石窟造像则少有此类装束。造像上的披帛也富有变化,由双肩向前交叉于胸腹部穿环,向下垂后又向上搭于手臂处自然垂落,此时的裙摆也向内收敛,没有北魏时期向外移的造型。这些元素都可见于如羊头山第四窟、高庙山石窟的菩萨造像。良侯福源院的北齐单体菩萨造像也具有此类特征,只是腹部系带方式有不同。此时的衣着已从华贵向朴实无华转变。

(二)发饰风格的演变:菩萨造像的发饰多为头戴宝冠,束发髻或披在肩上。头冠是继承早期犍陀罗风格,是当时古印度贵族常见的装饰造型,进入中原后又根据地域风格对其进行符合当时社会审美的改进。由于天气和人为破坏,上党地区的部分菩萨头像都已风化或毁掉,仅能从留下的现有图像进行分析。上党地区北朝时期基本可分为束发式、三叶冠、其他宝冠三种类型,束发式就是高肉髻,多见于佛祖造像,在石堂会第2窟和羊头山8窟中的菩萨造像也有此类型。三叶冠是上党地区出现较多的头饰,在北朝时期的菩萨头冠中也比较流行,其特征为头冠形状似三片叶子组合而成,冠后有宝缯,多为支起又下垂的折角样式。③还有部分矮冠和花鬘冠,借鉴当地世俗男子的装扮或延续印度造像样式。在南涅水石刻当中也有大量北朝时期菩萨头冠样式的体现。

(三)背光装饰的演变:上党地区石窟中的菩萨造像背光主要以头光为主,基本分为圆形头光,桃尖形头光两种类型,圆形头光多为素面,不做过多装饰。但良侯店石窟中的二菩萨头光典型的云岗样式特征,中心为莲花,外层装饰化佛,最外层是火焰纹的背光组合。云冈石窟17洞的背光纹样与良侯店菩萨头光纹样相似,火焰纹是云岗一期和二期的主要装饰纹样。④由此也可说明上党地区的石窟艺术与云冈石窟有传承的关系。

(四)菩萨造型的演变:北朝时期的菩萨造型在体态上还是保留犍陀罗艺术的典型特征:一手持净瓶,一手持物放置胸前,这是印度犍陀罗风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中除羊头山第6窟和高庙山石窟左侧菩萨为双手合十外,在大多数石窟中都是这种姿态。造像整体形象从北朝前期的宽额深目、身材矮壮到中期的瘦骨清像,后期又向丰满圆润过渡。特别是东魏北齐时期,菩萨体型较健硕,面目已演变成汉人的形象,且轮廓丰腴饱满,面露微笑,表情亲切,如福源院的北齐菩萨造像和南涅水单体菩萨造像。早期菩萨雕刻手法,较大的衣纹用U形阶梯式刀法斜着向下凿刻,显示出贴体的效果,其他衣纹用浅直的阴线条水平细密雕刻。中期因褒衣博带式装束,在雕刻时不再刻意表现贴体,开始出现厚重感,基本以浅浮雕的手法进行雕刻。后期璎珞装饰重新开始流行,刻画精细,衣纹贴体,以偏向扁平的浅浮雕手法层层递进。

四、上党地区北朝菩萨造像世俗化成因分析

(一)政治历史因素

北魏时期虽然出现灭佛运动,但总体上统治者还是信仰佛教,因此佛教造像在北朝时期得到大力支持,开窟造像空前繁盛。北魏前期的菩萨造像外来因素较多,整体还是在沿袭印度犍陀罗的造像风格,孝文帝时期迁都事件及汉化制度改革使佛教造像有明显的变化,造像上整体风格表现为粗犷雄浑,古朴的特征,与当时北方民族的审美习惯社会风气较符合。北魏迁都后,到北魏末年,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制度已经全面深入,其中服饰改革是佛教造像的服饰风格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东魏北齐时期,汉化深入彻底,汉式的服饰造型广泛运用在佛教造像艺术上,菩萨身着僧祇支,下穿羊肠裙,双肩披披帛取代天衣附着华丽璎珞的装扮,以秀骨清像为主要的艺术特色。⑤

(二)地域文化因素

佛教自传入中国开始,就逐渐显现出本土的地域化特征,北朝时期的菩萨造像也凸显出这方面的因素。早期的佛教造像艺术还在吸收和模仿印度犍陀罗与秣菟罗艺术风格,菩萨形象多为上身袒露,着裙,装饰项圈、璎珞、臂钏等饰物,造像形体健壮,姿态有力,但在北朝中后期,将本土的儒家思想和审美情趣融入其中,在手法上呈现出中印文化互融的艺术倾向,菩萨造像特征偏向瘦骨清像式,形体较为清瘦,此类造像风格应是延续顾恺之等东晋流行的绘画风格。另一方面,这一时期南北政权分割,朝代更替频繁,佛教造像艺术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和时代上的差别。中原地区的服饰风格也正处于百家争鸣的形式,这些特点在佛教造像艺术中自然会有所反映,也是北朝时期造像服装风格多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人文思想因素

南北朝时期,以老庄学说为基础的玄学以及文人儒士追求的“逸士”风格开始流行,注重人的气质风貌和内在精神,如竹林七贤的潇洒脱俗。这种哲学审美和统治阶层喜好的影响以及礼制的制约,使佛教着装体系和造像风格发生了一些变化,犍陀罗的华贵璎珞、珠宝逐渐演变为朴素无华的服饰,这是菩薩造像与中国本土思想文化紧密结合所产生的。

(四)宗教信仰因素

北朝在北方民族的统治之下,尤其是刚入汉地既不了解中原地区的儒道思想,也没有魏晋名士的玄学、清谈传统,因此,佛教系统的佛法理论普通百姓并不感兴趣,他们对佛教的要求仅停留在祈福、庇佑等功利层面上。此时战乱频发,朝代更迭,普通百姓躲避灾难、保佑平安的迫切愿望才是石窟兴盛的主要原因,再加上佛教在翻译之初也加入了一些本土道教的思想观念,所以使其越来越具有世俗气息,造像显现出人文性的特征,菩萨形象中逐渐出现了具有文人士大夫飘逸气质的面貌清秀的造像特征。

结 语

上党地区北朝石窟造像群是佛教造像进入中国后第一个高峰时期。上党地区连接两京的交通要道,其造像带有云冈、龙门的风格特征,并影响到周边石窟群的开凿,如太原天龙山石窟等。上党地区北朝石窟造像的风格不但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而且符合国人审美,为隋唐时期佛教造像的二次繁盛打下了基础。

注 释:

①巫鸿.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28-50.

②费泳.汉地佛像衣着本土化进程中的几种新样式[C].美术学研究(第一卷):48-67.

③李晔.山西北朝菩萨头冠的类型研究[J].西北美术.2018:95-97.

④李姃恩.北朝装饰纹样[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4.

⑤崔建林,黄华.艺术文明[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28

本文系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上党地区古代石刻造像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2017F25

猜你喜欢

世俗化
“世俗化”转型与晚清知识分子的道德变革
土耳其18世纪以来政治现代化发展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论高科技时代的佛教
论佛教的与时俱进
19世纪中晚期英国基督教世俗化原因初探
艺术鉴赏话雕塑
从福柯“权力话语”视角解读清前期西藏世俗掌政人物传记世俗化倾向
论鸠摩罗什形象的世俗化演变
浅谈唐代敦煌莫高窟菩萨造像世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