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9-10-14孙庆

陕西教育·教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创设

孙庆

在小学语文部编新教材中,“口语交际”的课程地位得以凸显。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一直把“阅读”“写作”视为教学的重头戏,口语交际就成了边缘的一项教学内容,由此引发学生“不愿说、不会说、不敢说”的现象,阻碍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以及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生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

1.说不成句,挤牙膏式的表达。学生多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表达,语言贫乏,在教师的一再追问下回答半截话、几个词、只言片语,或者师生填空式的接答,老师说前半句话,学生接答后半句,老师说意思学生再总结出一个词等。久而久之,学生表达断断续续、吞吞吐吐的习惯就渐渐形成了。

2.表达思路混乱,语意含糊不清。因为学生的口语表达常常在动态思维中进行,边想边说,容易思路多变、模糊以及思维跳跃,学生没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连起来说几句话时,无法将语言在头脑中条理化、逻辑化,导致语句脱节,让听的人云里雾里。

3.惯当听众,缄口不言。在口語交际课上常有这样一种现象:站起来发言的总是班里那几个孩子,其余学生似乎习惯了当听众,很少参与到课堂中来。这与孩子的个性有关,性格内敛安静的孩子不会主动开口,但不开口就不能练习表达。

二、小学生口语交际改进措施

教师应注意在每次口语交际训练中,正确把握要点与难点,精心设计训练流程,以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彻底打开“话匣子”,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1.创设利于表达的情境。在进行口语交际活动时,教师要精心创设多种生动活泼的交际情境,丰富学生口语交际的内容,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及内在动力。

(1)语言情境。教师用语言创设出有意义的具体语言情境,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其表达的欲望。例如,在教学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打电话》一课时,先创建一个有效的语言情境:“星期天,妈妈去超市了,你独自一人在家,这时电话响了,原来是妈妈的同事,你应该说什么呢?”这样的情境设置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表达兴趣。

(2)实物情境。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他们喜欢借助直观、形象的具体事物帮助理解。活泼可爱的动物,做工巧妙的手工品,香甜美味的水果,都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利用实物创设情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使口语表达的条理性、针对性得以提高。比如,二年级上册《做手工》一课,笔者提前布置学生做一件手工作品,课堂上挑选了一只彩泥小乌龟让学生观察,鼓励学生用一段连贯的话介绍小乌龟的颜色、样子及制作过程。整节课学生兴趣盎然。

(3)媒体创设。小学生好奇心强,但注意力不够集中。教师要借助多媒体设备,与学生一起创设生动、直观、形象又贴近生活的交流情境。以二年级上册《有趣的动物》为例,上课伊始播放一段《动物世界》中宠物小狗的视频,让学生随着视频去认识动物世界。

(4)角色扮演。小学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强,在口语交际中他们常常一边说一边比画,眉飞色舞,有较强的表现欲。教师可利用他们这一天性,在教学中设计安排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以三年级下册《介绍家乡的景物》为例,笔者让学生做“导游”“游客”,“导游”带领“游客”游览,无论是“导游”,还是“游客”都能身临其境。

2.适当渗透表达的方法。在开展口语交际活动时,学生面对一个话题常常不知如何展开,产生畏难情绪,如何让学生把想说的内容清楚完整地叙述出来,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需要教师适当渗透表达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言之有物,进而言之有序。例如,在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推荐一部动画片》的口语交际中,教师设计与主题相关的几个问题,让学生以此为思路展开思考。

3.规范表达的语言。低年级学生从一开始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就需要教师进行规范的语言示范,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用语习惯,而且使表达更清晰具体。比如《做手工》一课,教师提示学生采用一些连接词表述各个制作步骤,如“首先……然后……最后……”等,使表达更规范、更严谨。

作者单位   山东省东营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创设
创设未来
两块磁的交际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看影视学口语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