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形势下“中大医技”党建模式探索

2019-10-14王强胡亮

中国医院院长 2019年16期
关键词:医技支部医疗

文/王强 胡亮

对“互联网+”形势下“中大医技模式”医院基层党建工作的经验总结分析及推广应用进行研究,以期对同级三甲医院医技党支部建设提供参考范例。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各个行业的改革创新逐步深入,以及“互联网+”“5G”等多渠道的广泛应用,医院的党建融媒体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在新时代的感召之下,各个医院都在加快各自党建工作的创新步伐。在紧密依照党中央及院校党委的具体部署与要求下,结合医疗工作自身实际,从人本管理等多重角度出发而研究出来的切实可行的创新型基层党建工作模式,更符合科学规范和现实当下。目前,我国的基层党建工作研究已经取得诸多新进展,同时也包括对互联网渠道的大量应用。但从总体上来讲,起步较晚,各个医院的应用水平不平衡,同时也存在诸如“教条”“刻板”“形式主义”等问题,无法将基层党建工作优质高效地落到具体实处。

一般情况下,三甲医院的医疗工作异常忙碌,可用于各个党支部集中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特别是近些年高速发展的医技科室,亟需一种合理化的模式用以推广应用。在目前的研究中,多数针对于医院整体党支部,对于医技支部的研究甚少,为此类研究预留了较大的研究价值和提升空间。

本文通过对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以下简称“中大医院”)医技党支部“互联网+”形势下“中大医技模式”医院基层党建工作的4个“依托”、8个“紧扣”的经验总结分析及推广应用进行研究,以期对同级三甲医院医技党支部建设提供参考范例。

依托党中央精神 紧扣时代脉搏

依托“党中央最新指示精神”,结合医院及支部发展实际,有的放矢地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特别是支部党建宣传与支部文化建设。

支部党建宣传和支部文化建设,是医院宣传与医院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将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到位执行得力,是工作取得成效至关重要的环节。

紧扣精神实质,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作为全国著名“985”“211”“双一流”高校的附属医院,管理上隶属于东南大学,直属中央。各部门党组(党委)要以强化抓机关党建是本职、不抓机关党建是失职、抓不好机关党建是渎职的理念,坚持“书记抓、抓书记”,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履行“一岗双责”,做到明责、履责、尽责。

紧扣时代脉搏,明确支部党建宣传和支部文化建设,是医院宣传与医院文化建设的一部分。除了依照实际踏实工作努力创新之外,支部党建工作始终与院党委步调一致,将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到位执行得力,是工作取得成效至关重要的环节。

依托健康中国战略精神 紧扣实际需要

依托“健康中国”战略精神,紧密联系医院“集团化精品化品牌化”发展目标,有条不紊地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特别是支部党建宣传与支部文化建设。

紧扣实际需要,基层党支部除了加大对本支部下辖科室的宣传之外,坚定不移地对医院管理精神与优势学科的宣传,也是支部工作至关重要的部分。

紧扣发展主题,用“高峰”拉动“高原”崛起的战略举措,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内涵建设上,走精品型、科研型路径,将学科建设作为促动医院发展的引擎。既是医院发展目标,也是支部宣传与支部文化建设的重点。中大医院为了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在医院“外在条件”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院领导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提出了用“高峰”拉动“高原”崛起的战略举措,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内涵建设上,走精品型、科研型路径,将学科建设作为促动医院发展的引擎。多年来,中大医院悉心培育了多个“拳头学科”。重症医学科、医学影像科均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之列,肾脏病科也入选江苏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从2015年8月开始,中大医院开始组建医疗集团,南京市周边3小时交通圈的二甲医院,包括苏皖两省的部分三级医院、医养结合康复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共50余家医院都成了“一家人”。自2016年起,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开始构建重症医学科专科联盟,除了上述集团医院外,还包括福建、山东、江西,甚至远在新疆的一些医院。

“把学科做大,是为了扩大影响力。不带动大家发展,那叫什么影响力。”自从和集团医院“手拉手”后,一系列对疾病分型、治疗决策、预后判断都十分重要的技术,被迅速传向基层。目前,该院即将安装以数字病理为依托的远程病理诊断系统,届时,将使更多基层医院疑难病例确诊在基层、治疗在基层成为可能。

《核医荣光》和《八四医院》两部医学人文作品,着力体现了支部宣传与支部文化建设由以往的平面化碎片化,向立体化纵深化发展。

依托精神指引 紧扣开拓创新

依托“建国70周年”“中国梦”“中大梦”精神指引,紧跟所辖科室实际工作需要,明目标、接地气、讲实效地开展支部党建宣传与支部文化建设。

紧扣时代趋势,以互联网为桥梁,以文学网站为阵地,推进支部宣传与红色医疗文化建设。始建于1935年的中大医院,经过83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随着医院总体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医技检查及临床工作极为忙碌,以“中大医院医技党支部”为考察对象,浓缩既往“互联网+”基层党建工作经验,紧密结合时下火热的思政学习平台“学习强国”的辅助学习工具,构建全新的“中大医技模式”,对同级三甲医院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为不断发展的医改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今年年初至今,医技党支部除了深抓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不放松之外,紧扣“互联网+”新形势,依托“学习强国”,让理论学习日常化常态化深入化。首先在党员群体内部构建浓郁的学习氛围,进而引导周围的职工群众,加入到学习的行列中来,提高觉悟彰显本色,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甘于奉献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中去。其次,作为党的建设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宣传与文化建设,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党建精神指引下,依照医院及医技党支部实际,深入群众、因地制宜、真抓实干、敢于创新、着力有效地开展此项工作,因工作计划订立详尽,部署安排周密得力,发扬刻苦钻研长抓不懈的精神,短时间内涌现了一批支部宣传与支部文化建设新成果。如《核医荣光》和《八四医院》两部医学人文作品,着力体现了支部宣传与支部文化建设由以往的平面化碎片化,向立体化纵深向发展。以历史映照现实,以现实铭记历史,书写时代书写医患书写英雄,讴歌时代讴歌人民讴歌祖国。

紧扣开拓创新,借助“出版影音”的巨大传播力,构建出版改编力强的作品,提升医院及科室品牌知名度,献礼新时代。

依托百年高校学术氛围 紧扣精品战略

依托“百年高校”的学术氛围,积极参加各项课题基金申报,拓宽思路开展支部党建宣传与支部文化建设。

紧扣特色医科,共建世界一流大学,积极参与医学人文与党建课题基金申报。东南大学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重大战略高技术研究,已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高新技术研究和辐射的重要基地。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东南大学坚持“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的办学理念,不断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在坚持“重基础、重实践、重素质”本科教育教学传统的同时,又进一步提出“卓越化、国际化、研究型”本科教育教学的新境界。

中大医院依托百年高校学术氛围,拓宽思路开展支部党建宣传与支部文化建设。

作为东南大学医科的“医教研”基地,中大医院当仁不让地承担着“特色医科”的角色,持续不断地发挥着医疗先锋与行业旗帜的重大作用。作为国家级重点专科医学影像科所在的医技党支部,紧扣特色医科,配合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己任,积极参与医学人文与党建课题基金申报。

今年年初至今,医技党支部先后申报了江苏省医院协会及江苏省现代医院管理相关的医学人文科研课题,作为课题素材衍生品的文创作品《八四医院》与《核医荣光》又分别申报了中国作协重大和重点项目,以及南京艺术基金项目。最终获得了中作协重点项目扶持,以及南京艺术基金项目扶持。这是支部党建宣传工作及支部文化建设的显著成果,也是因地制宜依照支部实际出发的创新典范,更是传递医界正能量、弘扬医界新风尚的具体体现。

紧扣精品战略,借助国家十三五规划大势,依靠高校医院与支部所辖科室的平台继续深入探索。支部工作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学习制度之外,依靠“学习强国”紧跟“互联网+”大潮,采用多种创新的形式学习推进,以及基金课题申报、医疗文创推广等别开生面的创造性党建宣传与文化建设形式,取得了良好的基层党建效果。同时,医技党支部根据自身优势与实际,积极响应并投身国家“十三五”健康保障发展问题重大研究课题,积极投身大健康的医疗宣传与医疗文化科普构建,助力国家、医学界、医疗主管部门,以及医院和医疗相关科室,做好前沿医疗宣传与医疗人文推进。

近年来,各级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居民医保体系、逐年提高医保补助标准、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破除以药养医等,都使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然而,当前我国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之间仍有较大差距。卫生资源总量仍然不足,结构不合理,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仍然较差,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药物政策在制定、调整等方面仍存在滞后或缺失,执行力度也不够。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慢性病、老年病、肥胖症以及亚健康等趋于增多。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树立大健康理念,发展大健康产业。

在我国,人们治病意识强、防病意识弱、保健意识差;大健康概念尚未普及,健康产业发展滞后。比如,在预防方面,国内健康管理企业大都还处于体检、健康咨询、健康网络服务、产品推广等初级业态,运营模式亟须创新;在治疗方面,生物医药虽然作为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其发展面临资金、技术等多方面制约;在保健方面,尚缺乏统一标准和认识,资源分散,良莠不齐,难以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社会需求。

目前,中大医院医技支部的党建宣传及支部文化建设的创新工作已初见成效,然而即便如此,也只是介入大健康时代的开始。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紧扣精品战略,借助国家十三五规划大势,依靠高校医院与支部所辖科室的平台继续深入探索。同时,参照本课题凝结支部宣传与支部文化建设的粗浅经验应用推广,以期在医疗界形成合力,为全面实现健康中国战略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医技支部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支部联建润“甘泉”
中共长沙特别支部的统战策反工作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汕头市某专科医院青年医技人员工作满意度的研究
医技预约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支部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