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意识

2019-10-13林芳

学生之友 2019年4期
关键词:素养培养家国情怀历史教学

林芳

摘 要:2014年3月,我国教育部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个概念。“家国情怀”为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本文以《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为例重点阐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意识。

关键词:历史教学;家国情怀;素养培养

家国情怀是指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它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意识。

(一)制定教学目标,加强学生对家国情怀的理解

在本课中,教师依托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将教学目标设计为1.通过本课学习,应掌握中共七大的背景、原因、内容和意义;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经过;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2.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人而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他是自近代以来中国抵御外国侵略一次完全胜利的战争,他增强了国人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中国人民的损失也是巨大的,无法用数字来衡量,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对战争的反思,珍爱和平,树立维护国家主权的责任感和爱国心。同时,这场战争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团结起来,真正实现了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一件件历史事实,感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培养他们浓烈的家国情怀意识。

明确教学目标后,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史料解读、图文呈现、影音播放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在面对日本侵略时,中国的爱国官兵为挽救民族危亡,慷慨赴死,以身殉国的豪迈与伟大,中国人民即便是在武器落后,手持刀、矛、锄头的情况下也自发组织抵抗外来侵略斗争。通过多媒体素材丰富课堂的教学手段,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不再是苍白无力的说教,更显丰满、立体。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对家国情怀的感悟

在这节课的课堂导入设计中,教师让全体学生观看关于介绍1940-1945国内外反法西斯战争概况的4分钟视频,设问:“自进入中国抗战相持阶段以来,日本改变了哪些策略,导致了中国战场上出现了哪些消极抗日的行为。”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出:在全体中国人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一直坚持抗日,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中共七大就是在这样大背景下召开的,提问思考:“中国要建立联合政府意味着国民党能否一党专政?为何要联合共产党共同执政?共产党在抗战中有那些贡献?”引导学生讨论回答:不能抹杀共产党在抗战中的贡献,归纳如下:1.九一八事变后,在国民党军队不抵抗政策下,共产党首先抗战。2.西安事变后,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比蒋介石联共抗日。3.中共中央提交国共合作宣言,正式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4.开辟敌后战场,配合着正面战场共同抗日。5.当国民党内部出现汪精卫这样投敌叛国的汉奸时,当国民党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时,共产党依然坚持抗战。最后教师从中共七大的意义引导学生体会共产党人为了国家命运殚精竭虑,从而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意识。

通过创设情境,层层设问,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促使他们积极思考,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能力的目的,它打破了传统高中历史课堂枯燥无味、一眼一板的授课,加强了师生互动,在这过程中学生已置身历史之中,体现了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达到历史课堂育人的目的从而加强了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

(三)发挥讲解功能,完善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识

在本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中华民族为保卫家国安定所体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在面对日军时国民党正面抗战与共产党敌后游击均起到重要作用。教师引用许多素材,比如补充课本105页的文字材料以及图片材料和摘自《南方周末》的文字资料,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社会各阶层,各团体都参与到抗战中来——这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中国人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从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和时任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的张自忠将军的两封家书中,可以看到中国军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其因祸福避趋之”的伟大家国情怀。

由学生之前归纳出的共产党在抗战中的贡献史实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由刚刚同学们猜谜语的答案中可以推导出世界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中国抗战胜利的重要原因。

拯救国家于危难之际,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积极、青年学生、无产阶级……每一个中国人都曾为国家的前途命运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中华民族的这种不畏艰难、越挫越勇的探索精神,来源于中国人民对国家富强,民族独立的追求与期盼。

综上所述,家国情怀素养意识的培养不仅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也是培养关注现实问题的人文精神,它终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初中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历史[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02

[2]叶小兵.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Z].2016

[3]張伟平.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4)

基金项目:

此论文为福建省普教室课题《智慧教室条件下中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实践研究》的成果,课题编号是:MJYKT 2018-077

猜你喜欢

素养培养家国情怀历史教学
注重情境直观探寻规律本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试析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