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瑶山夜莺

2019-10-13梁佩勤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夜莺水库

夜莺,在人们的认知中是世间最美好、心灵最纯洁的灵鸟之一。夜莺的鸣叫悦耳婉转,享有天籁之音的美誉。

有一个美丽的童话——夜莺明白路人喜欢她的歌声,便一路歌唱陪伴;美妙的歌声让路人忘记了路途的遥远与艰辛,不知不觉走过浩大的森林。皇帝下令把夜莺请进皇宫只为他歌唱,要留夜莺在皇宫过荣华富贵的生活,但夜莺婉言拒绝了;她要回到山林里,山林才是她的家,路人需要她的歌声。

近百年,“夜莺”被用来歌颂白衣护士——南丁格尔。她为了人类文明进步无私奉献,为了拯救病患不断努力;她的心灵美如天使,南丁格尔(Nightingale夜莺)被全世界认识和赞美。

夜莺是圣洁灵性的标识,她送出的是祥和安宁的福音

在这里,我要用“夜莺”来赞美韶关乐昌大源镇里的大源人——

他们在共建南北通途、建造乐昌水枢纽的过程中,表现出和夜莺一样美好的思想行为。他们以小见大的行为造福大众,他们默默配合让工程快速竣工,让翻山越岭变成穿山过隧道,让周边人告别“望山跑死马”的落后,让出行在悠忽间越过千山万水,让水涝近乎消失。

——采访手记

先让我们来看看近十年在大源镇动工的国家级别的4个重大工程项目——

广乐高速、京珠高速、武广高铁,还有一个牵涉范围巨大的乐昌峡水利枢纽。这些工程的启动到顺利竣工,与大源镇人积极配合分不开,因为每项工程都牵连到工程范围内的居民和耕地。尤其是乐昌峡水利枢纽,有近200个家被湮没在水底下,6800人需要搬迁。在各个项目工程中,大源镇人表现出支持积极配合,促成高速路高铁路顺利通车,加快了一小时经济圈形成;他们快速搬离库区,让水库顺利蓄水投入使用,让水坝成为一个安全的屏障。这些就是大源镇人为大众做出的功德。

去年我们作家团队坐乐广高速去大源镇采风,参观了储水库区及水发电站、临时搭建的镇政府、临时搭建的医院,还有那个雄伟的水库大坝。我们感概!水电站的电送去千家万户,乐广高速、京珠高速、武广高铁畅顺无阻,而他们的临时政府办公楼依旧简陋,学校、医院的环境差、条件简陋、设备不齐全;山村之间、乡镇之间的道路被大型工程施工机械毁损得面目全非,很落后,与它周围的畅顺高速路和高铁路形成鲜明的对比。

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横空出世,使粤北大门车流如龙跨过大瑶山的脊背,形成南岭壮观豪气的景观。有了这气势磅礴的运输路线,改善了山里山外人民的生活;有了乐昌水利枢纽电站,给大山里提供了水电照明,山里有电了生活变得多姿多彩,生产和经济也跟着上去了;道路通了,美丽的山林变成旅游风景区。工程完结后,这些好处凸显,人们享受到这些工程的福利。从效益来看大源镇人的付出,功在当前、造福后人。他们和那位南丁格尔护士一样善良美丽,为人类的进步努力付出。大源镇人用行动谱写出和谐共建美好未来的乐章,可比拟夜莺的天籁之音。

大瑶山山好水好,环境好,景色美,大源镇就在这大山里,乐昌峡就在大源镇,乐昌峡库区就在大源镇一条武江支流最低洼区域。说起了乐昌峡,便想起九泷十八滩漂流,刺激好玩,经过的路段,滩途峻,景色美。不但九龙十八滩有享不尽的大自然、说不尽的美好风景,整个大瑶山四季如春,气候宜人,风光秀美。山里空气负离子含量平均在9200个/cm,风景区空气质量优。而大源镇就在大瑶山山坳的宝盆里,这里临近武江,自然资源丰富,物产丰富。大源镇人如深埋深山的美玉,润泽无暇;又如山林放声歌唱的灵鸟,俨然自乐,享受着山林赋予他们的美好;同时他们又慷慨地把美好献出大家,他们力所能及地为大家能走在康庄大道上默默耕耘。

美丽的大山孕育出善良聪慧的大源人。

自古以来,武江蜿蜒绵长,九曲十八弯,险峻滩多。我们的车沿着武江边往山里去,尽管没能看奔流而下的水,但狭窄的山道追着起伏的山楞,感受到了山之大、水之灵和花之韵。群山如龙腾,江水如锦带,山青青兮水缓缓,山有温情水有柔情,山林里的鸟儿更有动听的嗓音。

有文友说,山里人有如山般坚硬的脊梁,挺起粤北大门;有文友说,山里人有如水般的温情,滋润八方来客。我说,大源镇人不但淳朴善良还有高尚的情操。灵性秀逸,天然质朴,如负离子含量很高的空气洗涤灵魂的尘埃,如天使般送给大家平安和谐。

说起青山绿水如世外桃园般的农家院,大源镇人便俨然自乐;说起他们“智囊团”改良交通机车,解决进出大山的难题,他们津津乐道——

最值得大源镇人自豪的,是一种特别的交通工具:“摩托公鸡车”。

近百年来,有一段旧粤汉铁路,穿过大瑶山,直抵大源镇最低处。在这段破旧的铁路上,写满了大源人智慧的结晶和幾辈人悠长的故事。从1936年铁路通车,到如今的水库蓄水,70多年的时间,是机车载着大源镇人进出大山。京广铁路通车后,经过大源镇的旧粤汉铁路段被遗弃,没车经过大源镇,对于他们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方便。

大源镇“智囊团”聚集研究,要把这段旧铁路再启用,要改装那破旧的火车头。

火车的机车头太笨重也占空间必须扔掉它,那没机车头怎么驱动火车?“智囊团”看着遗弃在破旧铁路上的旧车卡,又看着进出山林的摩托车,想出了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的想法,一个摩托推动机车的构思渐渐成型了。

听着镇长描述“智囊团”研究摩托车推动机车的构思、实践到成功的过程,在座的作者越听越兴奋。

这项发明让机车多出载人空间,短小灵活。“摩托公鸡车”自投入运营便载客爆满,这个项目,成为他们值得自豪的小发明。这个小发明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几十年间,“摩托公鸡车”成为进出大源镇的通勤列车;每台进出大源镇的机车上,溢满欢声笑语。“摩托公鸡车”穿梭在破旧、却仍能通行的铁轨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成为大源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了“摩托公鸡车”,荒废的旧粤汉铁路比以前更加繁忙了,每天接送大源镇人进出的列车便有十来趟。更新后的通勤列车成为大源镇人“专列”,运营持续70年。

70年!那是不一般的情怀。人生的甜酸苦辣、成长的记忆、致富奋斗等等经历,都与这通勤列车密不可分!这通勤列车帮大源镇人把物资运到外面换取丰富的生活资源。只要走出家门便去坐通勤列车,无论是年长的老者,还是年少和中青年,他们围绕着通勤列车讲他们的故事,几天几夜也说不完,欢声笑语里有它,人生起伏跌宕有它,生活磕磕碰碰离不开它。

通勤列车,在悠长的年月中,因为它方便了大瑶山深处大源镇人的生活,而成为大源镇人的生活至宝。大源“智囊团”的小发明确实造福乡邻,真正做到为山里人排忧解难。

这便是生活在大山里最淳朴善良而又有智慧的大源镇人。

武江,曲折蜿蜒,飞流倾泻;两岸景色优美,大瑶山山水秀美。奈何水涝频发,人民生命财产频频遭受巨大损失。

方圆千里群山绵延,藏在大瑶山深山里的大源镇,不少地域处于低洼,被群山环绕成为小盆地,常年雨季便引发内涝灾害。据统计,从1936年通车到2006年发生7.15特大洪水灾害,期间大大小小的水灾不断,小水灾5年一次,大水灾10年一次。2002年,旧京广线被洪水冲毁了数段路基,铁路中断了3年才修复通车,那3年时间里,此路段的居民生活陷入诸多不方便。

可是刚修复一年,又遭遇2006年更猛烈的“7?15”洪水,铁路被彻底破坏。当时湖南的水库泄洪,武江水位迅速上涨,一下子就漫过了建在半山腰的铁轨。洪水过后,许多站房被冲毁,路基被掏空,铁轨或是悬空、或是被扭成麻花状后被扯进江中。在风景秀美的九峰桥铁路段,碎石道砟更是被一扫而光,露出当年人工开凿出来的花岗岩基面,一道道的凿痕像是利刃一样朝向天空。沿线居民赖以出行的铁路没了,山里的居民生活回到了原始状态。

这条与武江共存的铁路,注定要与水进行生死的搏斗;这里的居民,注定要与水涝进行较量。

为了遏制水灾肆虐,国家水利部门请勘测专家论证,是否有必要在乐昌峡建立一个水利枢纽工程,让武江水听从人的调遣,把水涝灾害降至最低。如何有效控制大瑶山内涝水灾频发的状况,经过专家汇聚研究论证——在武江乐昌段建造一个大型水库——雨季蓄水控制水蔓延浸泡低洼地段;旱季放水,并建造一个水力发电水电站,为周边村民送去生活用电。这是一项规模宏大的惠民工程,后来命名为“乐昌峡水利枢纽”。

建立这个水库大坝枢纽,涉及的范围很大,将有178户6800人当地居民的家园规划在库区内。工程需要他们配合搬迁到附近乡村的临时住所居住;大源镇镇政府、医院、中心小学、重点中学都必须搬离库区;数百名孩子需要转到乐昌市区的新时代中学和乐昌三中读书;还有陪伴了大源镇人70年的(旧京广铁路乐昌至坪石段贯通大源多个自然村的)通勤小机车路段。水库建成,截流蓄水,乐昌峡水里枢纽工程牵涉搬迁的总共有352个自然村、9645人,还有万亩山林和耕地。但水库建成后会带来巨大的效益:武江70%的流域将得到有效控制,水涝将会大大减少;乐昌城区和韶关城区的防洪能力将由原来10年一遇和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甚至100年一遇的标准。遏制了水涝灾害,还能储水发电,这便是水库最大的好处,惠及当地居民,惠及子孙后代。

经过多番论证,兴建乐昌峡水里枢纽势在必行,并得到大力推行。

投建这个水利枢纽,势必要牺牲大源镇人世代居住的家园。那些专家和领导确实很为难。但水库工程不能拖延,不几年又将来一次洪水,洪水来了之前的工程将受到严重破坏,工程速度刻不容缓。

搬迁能否顺利进行?一直困扰着工程和当地的领导干部。假如遇到当地居民抵抗搬迁的话,整个工程将受阻延误,假如洪水来了,全盘皆输。

面对水库要把自己的家湮没,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大源镇也被没入水底,谁听到想到都会伤感,思想难免激烈斗争。

在这个极度难处理的问题上,当地党政领导干部辛勤地跑在第一线,做好细致的群众工作。他们持续经年下乡走访,调查了解,并做好相应的处理方案。比如:疏导思想,讲解水库建成后的诸多好处;了解群众的搬迁意向,及时解除他们的顾虑;尤其学生读书问题必须落实,他们的课一天也不能落下;还有镇政府的办公楼和医院的安置等等。

2008年1月9日,乐昌峡水利枢纽举行工程奠基。经过4年的修建,2012年3月23日,乐昌峡水利枢纽导流隧洞成功下闸蓄水,蓄水意味着库区内的6800人要搬家,还有原来的大源镇镇址将被炸毁沉于武江河底,大源镇政府、派出所、大源镇中学、大源镇卫生院,还有那条陪伴大源镇人70年的旧粵汉铁路,均将被淹没在武江水下。

一切为了工程建设。大源镇政府、派出所和医院,均搬到临时搭建的简易楼房里。医院的设施相当简陋,镇政府办公楼就搭在江边。

尽管不舍,却义无反顾。

截流蓄水之前,搬离世代居住家园的居民无不动容落泪。

人,有家的情结,他们终其一生去创造自己美好温馨的家,面对生活了祖祖辈辈的家,凡是与家有关的一切早已在心里烙下印记。

无论是家,还是通勤机车,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说不尽的人生经历,说不完的曾经美好,道不完的酸甜苦辣,忆不完的念念不忘、乐也融融的温情画面。

但明白了建造水库的重大意义,他们愿意牺牲小我,成就安定美好的新环境、新生活。

那些专家和领导一直担心搬迁能否顺利。当一声令下之后,他们完全放下了心,6800人,挑起他们简单的家当,按照指定路线,服从指挥快速撤离库区。不但搬迁的人在落泪,那些领导干部无不感动落泪。

搬迁的整个过程顺畅、快捷,周全,人们在短时间内撤离库区入住他们临时的居所。

他们搬迁的口号是:服从安排,服从调配,一切为了工程顺利进行,不计个人利益,让水库如期完工。

这次搬迁很顺利,与当地领导干部不辞劳苦深入基层做好细致工作息息相关。3年的基层疏导工作,实行办事到实处,一对一挂靠落户,征询178户人家落户的意向,并尽全力满足他们的要求。到储水前,所有的干部几乎是不眠不休,工作在最前线,跟进每一个细节,有效妥善组织搬迁,妥善落实入住。

搬迁,字面简单,内里却有千斤重,满满的不舍、纠结,每一步都带着温情泪水。那时他们脑海里想的是温馨片段,屋里屋外的、琐琐碎碎的、甜酸苦辣的细节,全是融入骨血里爱的点滴。

搬迁,尽管不舍,却是义无反顾。没有异议,用行动说话。准时准点搬离,听候安排落户。铺盖和家当简单,却承载的浓情厚谊。没有怨言,没有不甘,有的是希望和体谅。

回头遥望是眷恋,眼泪盈盈是温情,但脚步无比坚定。

站在山腰上含泪看着水慢慢湮过自家的屋顶,多少山里汉子、爱家如命的女人,控制不住眼眶里的泪水。

全程见证了曾经温暖的家被水湮没。虽然有遗憾,更有满满的不舍,但想到大局和长远目标,他们扬起嘴角,眼里闪出希望的泪光,迈步走向他们高处临时居所。

他们中有人说,有一天他会潜水下去看看水晶宫里的家,水下的家会变得更美。也有人说,大山处处是我家,环境改善靠大家。有大家才有小家,水库大坝就是他们的安全大坝。带着缱绻的情怀,带着美好的愿望,他们的步子稳健自豪。

大源人民的搬迁意义重大。尽管他们的家沉入武江水底,却换来了一个安全的惠民的水库。有了这个水库,水涝灾害降低到最低。他们,甚至子孙后代可以大大减少水涝的困扰了,只要子孙后代能有个平安和谐的生活环境,他们愿意搬家,他们做了一件福荫后人的好事。

搬迁,不单是表面上从一个村子搬到另外一个村子那么简单,却因为惠及大众而变得高尚,他们的身影和大瑶山一样伟岸挺拔。

又一次驱车上大坝。车沿着蜿蜒的山道徐徐前行,两边起伏的山岭缓缓往后移动,那是大山人携手铸成的脊背。

静谧的武江缓缓流趟而下,青山绿水到处是秀美的风景。

站在水库的大坝上,迎着清爽的劲风俯视下面库区,感受着它的宏伟壮观的同时,又感受到山与水、人与自然是如此和谐唯美——正是这水库的水飞泻而下,推动电机组给千家万户送去水电;正是这水库控制了水的方向,遏制了水涝;正是这个水库下有178户人的家,才让人肃然起敬;正是6800人用他们心灵的泉水,汇成这安静祥和的水库。

雄伟的大坝和大山融为一體,维护着八方安宁,大坝围拢下的水库装着的是大爱,装着的是温情和梦想。那水随风荡漾出祥和之声、带起森林的松涛,袅袅绕绕,奏出祥和的音韵。那旋律的唯美能媲美安徒生笔下的夜莺美妙的歌声。

大源镇人从来没过多的要求,却为大山的安定美好和谐共建屡次无私付出。

除了乐昌峡水利枢纽,近十年来国家南北交通枢纽多项重大工程项目都选定大源镇通过,大源镇人又义无反顾地为打开粤北大门默默付出。

在大瑶山建设交通枢纽是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进步的必然。

自唐朝以来,连接南北就只有一条梅关古道,它翻越高企的山脊成为唐宋明清连通南粤的唯一通路,它直连到山脚的珠玑古巷。

直到1918年,旧京广北段与南段线路才开通运营,却被大瑶山的山岭隔断。1936年,一

条枕木铁轨伸到那个山坳底部,才宣告粤汉铁路通车。当时的运营速度尽管每小时只有35公里,但已比过去只有鸿雁才能翻越山岭要好上无数倍。从那时才开启了山里与外界联系。乐昌至坪石之间的这段铁路成为旧粤汉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汉铁路从武昌延伸至广州,全程需要44小时,让南北货运方便了!

1981年11月,连接乐昌与坪石的大瑶山复线隧道开工。铁路工人经过7年奋战才打通这条长达14公里的隧道——大瑶山隧道。大瑶山隧道成为京广铁路畅通的关键。当时,京广铁路车速提升到110公里,把广州到武汉的时间缩短为11个小时,大瑶山隧道连通了广东北上的铁道运输线,加快了南北的货运客运速度。

大源镇人依旧依赖旧粤汉铁路进出山林,因为京广铁路是北上的火车,大源镇人用得不多。但大瑶山隧道建成后,铁路日夜不停运转,货运依然有限,速度还是慢。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这条铁路根本应付不了。一旦隧道出现塌方等问题,或者洪水冲击,南北大动脉就会中断。事实证明,山势低矮的山地经常内涝频发,5年左右便发生一次洪灾,这条穿过大瑶山隧道的京广铁路、连通南北的唯一的客运、货运通道常被各种自然灾害破坏而中断,每次需要1个多月的修路才能恢复运输。

凿通大瑶山隧道、架高速路,促进南北经济圈成为经济发展的当务之需。

地理位置决定了大源镇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几条高速路均选择在大源镇通过。生活在大山里的大源镇人想都没想过,在他们必须翻越的大山山腹挖出了多个隧道。多条高速公路凌空飞架,南往北来不用再翻越大山了,只是坐在车里睡个觉便走出了连绵群山。

大瑶山是横亘南北通途上的山脉,除了凿隧道,在低洼处还要建桥墩,这必然影响到当地居民生活的环境、农田,还有道路。大源镇先后3次被工程牵连,他们一贯默默配合支持,盼望着道路早日通车。

高铁、高速公路先后通车了,来往车流如龙。但当地的山路却变得比以前更差了。10年来持续施工,门前道路被大型工程车辗轧破烂成了坑洼泥路;他们读书就医比以前麻烦了;连每天出门劳作也是相当艰难。

那些山中道路变成什么样子呢!

比如:继乐昌峡工程之后,广乐高速大源1号隧道连通,这是广乐高速最小的隧道,左洞全长90米,右洞全长39米,但大源镇1号隧道却是至关重要的一交汇点,隧道位于乐昌市大源镇境内,与1号隧道连通的路段,经过大源镇湖洞村,占用了不少的山地梯田,当地地质地形条件差,道路本就常出现坍塌和山泥淤堵的状况,连续不断有笨重的重型车辆辗轧,把湖洞村人出行的大大小小的道路变成烂泥路。而他们还必须坚持每天的劳作,早出晚归经过这些被破坏得根本不是路的地段,晴天尘土飞扬对面不见人;雨天,道路几乎变成小河,根本无法行走。

又比如,在大源镇经过的还有武广快线、京珠高速。2009年9月,在大源镇经过的时速达350公里的武广高铁竣工通车,自旧粤汉铁路、京广铁路以后,第3条穿越大瑶山的铁路,武汉、广州两地的时空距离缩短为3小时。从44小时变成3小时,速度快了14倍。

京广高速、乐广高速带旺了周边的经济,方便了南北旅游和货物往来,而大源镇人却要忍受生活不便和出行困难的困扰。频繁施工造成道路破坏严重。尤其经过大源镇的‘梅乐公路(连江背村路口至湖洞村路口)的8.1公里的路段,最为惊险难行,陷阱重重、坍塌潜伏。道路泥泞不堪,坑坑洼洼,险象处处有。究竟有多恐怖?每天出行前他们都要进湖洞村“路况论坛”看看有什么危险通告才敢出门,那路段的凶险可见一斑!

除了恶劣的洞湖路段之外,还有在“梅乐公路”附近的5个管理村,那是他们出行的交通要道,同样要忍受出门没路走的苦况,同样被安全问题困扰着。

面对如此恶劣的生活环境,大源镇人希望工程尽快结束、尽快通车,盼望那时候可以恢复青山绿水的生活环境,关系到他们日常生活的公路能尽快得到修缮,或者规划重建;盼望着“梅乐公路”和那些高速公路一样,能换成一条平整的沥青路,这是他们最大的愿望了。这路段的武江,蜿蜒美丽、奇峰如画,山岭逶迤,不要因为道路难行而影响它对外散发魅力;希望“路况论坛”留言不再是提醒大家道路险况注意安全,而是报到周边美丽风景,提醒大家该是赏花赏景的好季节。

无论是乐昌峡水利枢纽,还是乐广高速和武广铁路,大源镇人都是默默地配合工程推展。他们是苦了自己,方便了千万人。

无论搬迁多么不舍,无论要走多艰辛的路,只要内涝消失,只要道路畅顺,只要水库早日完工,只要高速的效益倍增;只要家还在,希望还在,“牺牲小我,造福大家”,便是他们崇高思想境界的写照。

现在水库蓄水发电了,高速通车日行千里,山道不再漫长,水涝不再出现。他们的搬迁受益无数人,他们也该自豪地笑在烂漫花海中。

现在,数条通途气势磅礴地在大瑶山穿过——武广高铁、京珠高速和乐广高速,从广州去南雄、去乳源,只需要2到3个小时;从广州到郴州只需要3小时车程。路人看着窗外景物飞掠而去,闲聊中便到了郴州,简直就如坐在时光机上,这叫做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梅关古道是唯一的通途,现在只是纯粹的旅游景点。

通车后各大高速公路让原本偏僻的山区变成旅游旺地,让落后的山村逐渐富裕。以前没有高速路和高铁,人们望山轻叹,路漫漫且悠长,雨天愁水涝,出门行程慢。人们只知道有丹霞山,却不知道有美丽纯天然的九峰山和云门山风景区。

前面说过因施工破坏了九峰一带的山道,那里的道路变得艰险难行。道路修复了,那里唯美的景色便以华美的姿态展示给游客。今年2月,各大旅行社大力推广“九峰山赏桃花两日游”。九峰山地处高山,空气好风景美,2、3月灼灼桃花十里芳华,被誉为广东最美乡村。正是由于乐昌周边的高速公路开通了,才引来了无数游客前往九峰山旅游。进入九峰山,满目桃花,漫山遍野,连绵不断,形成盛大的景观,一眼望去桃花把山岭渲染成粉色的世界。在漫天漫坡的桃海中,游客亲身体验到“三世三生十里桃花”的意境,深深理解“折颜爱桃花”的情结。除了九峰,還有乳源边远的云门山。随着去年云门山玻璃桥开通,云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瞬间成为旅游新热点。在距离不成问题的情况下,不少人邀上三五人来个玻璃桥自驾游、九峰赏桃自驾游、赏银杏赏樱花摘鹰嘴桃泡温泉两日游。

韶关的旅游资源本就是广东之最。冬季有银杏、枫叶,赤橙金黄;春季有樱花和桃花,更有奇峰险景和天然大氧吧。有了道路,这些资源将得到更广阔更深入的发展,旅游将快速带旺当地经济,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

有了乐广高速、京广高速和武广高铁,一小时穿州过省。人们听着美妙的旋律,静谧地睡个小觉便穿过崇山峻岭。这速度在十几年前只是个梦而已,现在梦已成真。无论是旅人,还是货物,在此段路上减少了1天的时间。

现在穿过大瑶山的高速路、高铁路畅顺高效。客车、货车,还有大巴车,车流不息,车流量以万来计算;火车、动车,还有高铁,日发车过百辆,每天货运以万吨计算;乐昌峡水利枢纽为周边山村送电,灌溉梯田,护佑八方免受水灾伤害。事实说明一切,效益是最好例证。

交通畅顺,车流量惊人,每条路的日流量数以万计算。

畅顺,大顺,旺顺,和顺!顺顺顺,一帆风顺。

畅顺的南北通途,成为人民的康庄大道。人们在感受到道路畅顺,风景优美,还有安居乐业的环境的同时,应该知道大瑶山里的大源镇人,眼前美好景象有他们的功劳。或许你们来去匆匆,还不知道大源镇人的大爱,现在知道也不迟,只要你留心看一看,慢慢读一读,便会被他们美丽的心灵、大爱的行动所感动。请别说微小足道,请看水库和高速路的效益。水库控制了水涝,为高速路保驾护航。而大源镇人依旧生活在大瑶山,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他们好比夜莺,没住进华丽的宫殿,重回她热爱大自然,依旧为来往的路人祝福。

夜莺,因拥有天籁之音、行为高洁而被人类赞美;南丁格尔因救治伤患而被人赞许。而我,更愿意赞美身边的“夜莺”——大源镇人,他们才是我们的贴心鸟,他们用造福大众的行动写出感人的故事,他们用淳朴善良的心灵为来往的车辆奏出和谐平安的颂曲。

听!那是他们的搬迁的步伐,还伴着车流有节奏地回响,那脚步声整齐有力且满怀希望。

听!来往粤北的车辆汇聚成欢快的乐曲,伴着松涛声、水浪微澜,舒缓温暖,浩渺致远,余音袅袅,回荡山林。

武水奔流,唯独库区的水静谧祥和。月夜下水镜如月华,阳光下粼粼波光跳跃,为颂曲欢快伴舞,这是多么唯美的意境,让人顿生缱绻的情怀。

希腊作曲家雅尼,按照安徒生的故事创作了一首世界名曲《夜莺》。这是一首充满中国古典音乐情调的音乐作品。箫的悠扬、清越,小提琴的婉转、飞扬,大提琴的低沉、肃穆,还有钢琴和电声乐队的雄浑、壮丽,最后还有很多人的声音,和谐完美地把山林夜莺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表现夜莺的西洋箫声轻快活泼、调皮、温情,充满灵气,声声暖着心头,丝丝化去疲惫。

听,钢琴和弦乐奏出雄浑、壮丽的旋律,不正是那些来往于高速路上川流不息的车流吗?气势浩大、景象壮观。

无论音乐是在赞扬人也好,还是形容音乐至顶峰境界也罢,无不说明夜莺是世间难寻的美丽无暇,在自然界难寻与之媲美的生物。《夜莺》的经典音乐让我感动;大源镇人的搬迁让我数度落泪。大源镇人没有唯美的歌喉,却有美丽的心灵。我的思绪被感动升华,被善良无私美丽的大源镇人感动了。他们就是大瑶山里的夜莺,他们比夜莺还要美好。

我眼前呈现是另外一幅情景:悠扬清越的乐声,是大源镇高远思想之音;那雄浑的电声给人感受到大源镇人搬迁时对山林对家的缱绻情怀;激越的箫声最悦耳动听,那是夜莺欢乐的歌声,还有越来越多的人的声音,她们为路人歌唱,悠悠长长。而人的声音伴着萧的声音形成了和谐的欢乐颂曲。那是夜莺的歌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倾听、欣赏,人们发出感叹和赞美,也跟着欢快歌唱。夜莺美妙的歌声引来越来越多的人。我脑海浮现很壮观的情景,越来越多的车辆欢快而来,听到夜莺优美歌唱,欢快前行。

越来越多的车辆欢快而来,享受着大瑶山的优美和山里人的温情。人、车和灵鸟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合奏出华美的乐章,歌唱这和平安宁、繁华奋进的时代。

这乐韵连夜莺之音也不可企及。

这是心灵的乐章,奋进的乐章,更是盛世的乐章。

作者简介:

梁佩勤,广东省作协会员,已在报刊和网络发表200万字的文章。

猜你喜欢

夜莺水库
夜莺
夜莺和喜鹊
夜莺
道不尽的水库钓鱼
空中有个隐形水库
沙漠里的水库
我掉进水里了
贵州省水库空间分布研究
夜莺
爱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