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与不为

2019-10-12李博李嘉王琦

艺术大观 2019年29期

李博 李嘉 王琦

摘要:本文通过对隈研吾负建筑思想的探讨,深入剖析其负建筑思想中的“为”与“不为”,“为”即材料构造上实行的“中庸之道”和材料使用上采取的“因地制宜”两个方面;“不为”则和中国传统哲学道家思想相联系,阐述了负建筑与其自然关系上的“天人合一”以及负建筑与其本身材料关系上的“虚实相资”。

关键词:负建筑;栅格化;微粒化;材料化

建筑带动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也成了人们攀比的工具,人们在强烈的欲望下,忘了它的目的只是为了舒适的居住,建筑已经背离了传统的自然的建筑观,看似坚不可摧,却是脆弱的结构。现代人的欲望已经将建筑物从环境中脱离出来,建筑身上被画上各种各样的符号,建筑中充斥着太多的虚假装饰,从而引发了隈研吾对于“负建筑”的思考。

一、负建筑思想概述

(一)负建筑思想的“世界观”

负建筑思想是当下日本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隈研吾所提出来的主要思想,这个思想贯穿其后期建筑作品的始终。《负建筑》一书作为隈研吾本人的建筑宣言,并没有过多的涉及建筑创作的内容,而更多的偏向社会学以及建筑历史学范畴的评述,他认为人们的欲望把建筑从周围的环境中分割出来,而真正的与环境融为一体的、看似很弱的“负建筑”才是人们的需要。

何谓“负建筑”,“负建筑”不是失败的建筑,而是无中生有,以柔克刚,表面上是对“强建筑”的一种示弱,实际上却是一种以退为进。“负”还有“适宜”的意思,“负建筑”也就是人类真正需要的建筑。“负建筑”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不刻意追求视觉需要,也不刻意追求满足占有私欲,而是俯伏于地面之上,在承受各种外力的同时又不失明快的因地制宜的建筑。

(二)负建筑思想的“方法论”

1.間隙为家——栅格化

建筑各部件之间需要达到一种柔软的状态,而能够产生这种状态的关键就是“逃避”,所谓的“逃避”是指建筑各部件之间几乎可以无视的那个微小间隙。通过这个微小的间隙,使得阳光可以透过建筑、风可以穿越建筑,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对话,建筑成为环境的一部分,互相融合,达到建筑消失的状态。

2.构造方式——微粒化

建筑设计中重复大量地使用某种小的构件,这些构件称为“微粒”。隈研吾使用各种分裂的“微粒”去增加建筑与环境的交流,创造出一种模糊的、灵动的建筑轮廓,从而伴随光线、角度的不同,微粒与环境产生交流,所产生的氛围也有差异,从而弱化建筑与环境的冲突感,减少建筑带来的压力,微粒之间的空隙为空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便利。微粒化建筑是隈研吾负建筑思想中的核心设计方法,他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微粒构成的,将材料处理成微粒化状态将使得建筑更加接近自然。

3.材料使用——材料化

对于材料的运用,隈研吾排斥现代建筑中,运用现浇混凝土的方式建造房子,材料只是沦为装饰材料被运用。他在材料的使用上,有对地方自然材料的运用,如木、竹子、土、石头、稻秸草、砖、和纸等的运用;也有对现代工业材料的运用,如玻璃、PC材料、塑料、铁的运用,相当多元化。如果只是使用传统技法去营造自然素材的话,是不能适应现代的要求,唯有采取折中的结构体系,才能拯救自然素材。

二、负建筑思想中的“为”

“为”即有所为,而非为所欲为。隈研吾负建筑思想中的“为”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根据当地自然环境,使用属于当地的材料建造属于当地的建筑。他批判一成不变的混凝土材料建造的国际式建筑样式,通过各种巧妙的材料构造方式创造属于地方的建筑,表达对混凝土建筑在自然环境中格格不入的无声控诉。

(一)负建筑的“中庸之道”

建筑是由材料构成的,材料是建筑最直观的体现,尤其是外表面的材料关乎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连接。负建筑在材料的使用上并不是偏向一种的材料的重复使用,而是发掘更多材料运用的可能性,即负建筑的“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折中调和。在建筑创作的中,隈研吾展现了惊人的材料运用能力。比如他的实验性建筑小住宅将水砖积垒成水枝,进而构成一个可以流淌、自立的建筑;“千鸟格”的工艺美术馆通过运用木材的编织构造方式创造出神奇的内部空间;长城脚的竹屋利用竹子的编排与周围环境合二为一等。

(二)负建筑的“因地制宜”

隈研吾的创作理念是取用当地的自然材料来创造采光充足的开阔空间。建筑设计的手法灵活而创新,建筑结构与人的关系必须和谐而友好。从结构计划、通风系统到采光设计,一切都顺从光亮、柔和的原则。这些方式和混凝土建造的结构建筑完全是背道而驰的,但只有采用这样的建筑方法才能最终实现建筑与大自然的融合。在隈研吾看来,“建筑,原本就背负这着必须从环境中凸显自己的可悲命运。可以说,这是种被迫从环境中割裂出来的宿命”。因此,他认为无法与大地割裂的因地制宜的才是建筑。他的建筑实践告诉人们,建筑可以作为人和自然的一种媒介关系而存在,让其彰显自然,而不是从自然割裂出来,让自然彰显建筑,因地制宜。

三、负建筑思想中的“不为”

“无为”即无欲无为,而非无所作为。隈研吾负建筑思想中的“不为”是指建筑不独立于自然界之外而存在,不割裂与自然的关系,它是通过多个维度体现出来的,即建筑与其自然的关系、建筑与其自身的关系。这两对关系范畴与中国传统哲学道家思想的“天人合一”与“虚实相资”不谋而合、如出一辙,将负建筑思想中的“不为”深刻的展现出来,体现了负建筑思想的哲学思辨性。

(一)负建筑与其自然的“天人合一”

在负建筑思想中,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是贯穿始终的核心内容,如何处理好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是负建筑思想关注的中心话题。隈研吾主张把建筑处理成为一种随气候、季节、地点不断变化的现象,从而让人产生不同的感受。在对抗二十世纪混凝土为代表的坚固耐用的所谓“强建筑”的情况下,弱的“负建筑”更加侧重的是对于自然维度的思考,它力图将建筑变得“不建筑”,使当下建筑与自然的割裂的情况下回归融合,让建筑在自然中消失,由此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崇尚。

(二)负建筑与其自身的“虚实相资”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老子》第十一章)中的“虚实相资”这一哲学命题从否定的思维方式出发,肯定“实”的价值的同时,更为肯定“虚”的价值。在隈研吾负建筑思想中也是“虚实相资”这一原则的集中体现,他通过天才般的构造方式将建筑本身微粒化,将材料之间的各种实体栅格化,使得自然环境穿透建筑的同时自然环境也被建筑本身融合,使建筑达到一种由“实”变“虚”的状态。隈研吾认为,“如果材料被破碎成微粒,它们就会像彩虹一样变得更鲜艳和短暂,有时它们像一种物体,但随着灯光的变化,它们会像云一样散开,像薄雾一样消失”,于是,人们不是从外部去看建筑,而是由建筑内部或者建筑本身去感受自然环境,即物体形式发生了转变。但是隈研吾不是分裂建筑实体而是破碎建筑材料,因此作为组成建筑各部分的材料实体不能太大或者太小,因为太大或者太小都会像一团物质,所以必须由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和与其他微粒之间的距离来决定大小,他希望创造一种“材料分散的同时带点暧昧,而又互不依赖的状态”,即“虚实相资”的原则。

四、结论

隈研吾的负建筑思想不是强调建筑的视觉表现,而是通过建筑实践剖析建筑与自然、建筑与材料的哲学关系,即建筑如何彰显自然,如何让建筑做到“为”和“不为”。我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度发展的城市化建设时期,很多城市由于盲目地进行设计,缺乏对人、自然、建筑三者关系的考虑,建筑设计上追求形态上的新奇,出现了大量奇形怪状的建筑,值得引發我们的深思。隈研吾的负建筑思想对于建筑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而且负建筑思想中对于材料的深层挖掘以及构造方式上的探索,值得我们推崇。

参考文献:

[1]陈兴华,张炯.解读隈研吾“材料让建筑消隐”[J].华中建筑,2012,30(6):5-8.

[2]杨磊,周越.由《负建筑》看隈研吾设计理念中的建筑与环境[J].艺术教育,2012(1):144.

[3]袁野.让建筑消失——隈研吾[J].现代装饰(理论),2013(4):155.

[4]郑欣.从《负建筑》思考地标性建筑[J].艺术评论,2011(6):123-125.

[5]王晓燕,赵坚.隈研吾建筑思想解读[J].雕塑,2016(3):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