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巴马首部纪录片:中国老板拯救美国工厂

2019-10-11

新传奇 2019年36期
关键词:福耀曹德旺玻璃

耐人寻味的是,奥巴马夫妇拍摄的这部《美国工厂》,切入的却是经典的“特朗普命题”——“让制造业回归美国”。不论影片本身或围绕影片的各种宣传活动,奥巴马夫妇只字不提特朗普,却意味深长地用镜头去陈述,去反驳“特朗普论点”。

8月21日,一部不平凡的美国电影——纪录片《美国工厂》正式发行,并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

前总统的新成果

影片一开始便让时光倒流至金融危机最猖獗的2008年。这年圣诞节前夕的12月23日,大名鼎鼎的通用汽车俄亥俄州代顿工厂倒闭,数千名工人就此失业,一个严重依赖汽车工业的社区顿时黯淡无光。

镜头快闪,时间一下前进至2015年。来自中国的实业家曹德旺出手买下倒闭已久的代顿工厂,在旧厂址上开办了生产汽车用浮法玻璃的福耀玻璃美国公司,并宣布雇用2000名当地工人。

一时间仿佛一切都变得美好:苦于难以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企业家找到了捷径,而为生计和社区前途忧心忡忡的当地人则欢呼“喜从天降”。

但蜜月期转瞬即逝,中国企业家很快便发现,中国式的管理当地人并不买账,幻想中“就近拥抱市场”所能获得的各种便利也并非唾手可得。当地员工并不感激福耀玻璃送上门的“救命稻草”,反倒对自己所获得的一切挑三拣四。而当地人则发现工厂的中国式管理和他们的文化传统、习惯格格不入。

这家工厂一路坎坷,但终于坚持下来。社区与工厂、美国人和中国人,在磕磕绊绊中相互适应,竭力让这一奇特的组合走得更远。在影片的后半部,工厂里的美国人和中国人开始更频繁地互动、交流,尝试相互沟通和理解。尽管“美国工厂”(或“中国工厂”)的故事远未讲完,但这至少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开端。

这部影片的制作公司是名不见经传的“高地”(《美国工厂》是“高地”的处女作),而“高地”的创始人则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夫妇。

部分分析者称,这部影片的冲突围绕着“步入高科技时代的中国”和“陷入焦虑的美国蓝领”间展开。这出乎大多数普通美国人的思维定式。而影片所叙述的冲突、焦虑,放在当前激烈、复杂、前途未卜的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具有相当现实的意义。

特朗普时代的“奥巴马陈述”

耐人寻味的是,奥巴马夫妇拍摄的这部《美国工厂》,切入的却是经典的“特朗普命题”——“让制造业回归美国”。不论影片本身或围绕影片的各种宣传活动,奥巴马夫妇和制片方均只字不提特朗普,却意味深长地用镜头去陈述,去反驳“特朗普论点”。

特朗普常常攻击民主党人、尤其奥巴马这个民主党前任总统“罔顾‘铁锈地带美国蓝领福祉”。《美国工厂》就用一部精心拍摄、平视角演绎的纪录片无声地驳斥这种论调。

特朗普一再将“铁锈地带”失业问题渲染为“白人吃亏”,并抨击“外来劳工和移民抢走了他们的工作”,影片中第一个失业工人就刻意选择了一名非洲裔。同样用镜头、而非直接用语言表明“特朗普的说法是错的,制造业流失受损害的是全体美国人、而不仅仅是其中某一个人种”。

特朗普在过去4年间始终将“美国优先”和“全球化”、“自由贸易”相对应,把“重振美国经济”和“外国经营者”、“美国优先”和“互惠互利”相对立。影片却不着痕迹地告诉观众,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种“只占便宜不吃亏”的逻辑,是注定行不通的。

也有观众指出,2008年的金融风暴,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有责任。而奥巴马在两届总统的8年任期中,也并不敢将《美国工厂》中这种不加提炼却十分清晰的观点清晰地表露出来。为了选情考量,他还要不时说一些基调相反的话,做些“反向操作”的事儿。

如今这样说、这样做,除了“无官一身轻”,或许还有为民主党参选人“助攻”的想法——毕竟此时距2020年大选已为时不远。

问题是特朗普会怎么想、怎么看?不论出于一贯“逢奥巴马必反”的思维定式,还是力保“美国第一”、死守“铁票仓”的生存本能,特朗普都应不会对奥巴马这种“直捣黄龙”、针对自己核心政纲的“敲打”视若无睹。

中国企业全球化拓荒者的小小胜利

值得一提的是,福耀玻璃方最初只是打算邀请外来团队拍一部公司宣传片,但在和“高地”沟通后,果断决定“让他们拍一部他们想拍的影片,怎么拍都可以”。有美国影迷评论:“中国人改变了他们的初衷,却收获了他们最初想要的效果。”

作为商人,外国市场的低成本自然对曹德旺有着吸引力。但他也没忘记自己的根在中国。

1994年,曹德旺获得了美国“绿卡”,但2005年,他又把“绿卡”还了,并表示“家里人谁不退美国‘绿卡,就分不到我的财产”!“那时候我发现,福耀将成为中国未来汽车玻璃的代名词。移民不是大人物做的,是小人物做的,大人物真正有抱负,不能移民。”曹德旺说。

曾有媒体报道,曹德旺理解企业家的定义有三条:“国家因你而强大,社会因你而进步,人民因你而富足,这才是企业家。”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同年,曹德旺便接连打了两场官司。他后来回忆说,感谢这些官司,不仅让他代表中国在世界面前获得尊严,也保证了企业的持续发展。之后,他还以个人名义在中国的一所大学成立了“福耀反倾销研究中心”。

在不少中国企业面对国际竞争尚觉胆怯的时候,曹德旺作出了表率。他說:“反倾销官司是一个贸易条约国唯一允许的行政保护手段,但是企业必须站出来讲清楚。只有通过积极应对来解决,‘怕和‘恨什么都解决不了。”

2016年,曹德旺获得玻璃行业国际最高奖——凤凰奖,成为46年来获此荣誉的第一个中国人。一名玻璃行业从业人员说:“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福耀,而曹德旺也改变了汽车玻璃行业的世界格局。”

福耀玻璃美国工厂的背后,是中国企业家在当今经济大浪潮下的冒险精神和勃勃野心。这条路注定曲折,规则、文化以及某些隐性的政治成本皆为障碍。而曹德旺正在用他自己的方法逐步解决问题,称得上是中国企业全球化拓荒者的小小胜利。

(《新京报》2019.8.23等)

猜你喜欢

福耀曹德旺玻璃
不敢存藐视之心
曹德旺的格局
曹德旺 被低估的企业家
曹德旺:曹晖“从头到尾都同意接班”
曹德旺洗冤
福耀玻璃可提高分红比例
福耀定力
为什么沾水后的玻璃不宜分开?
玻璃上怎么会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