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退伍老兵忆核试验:为何第一时间冲进爆炸核心

2019-10-11

新传奇 2019年38期
关键词:太仓罗布泊核试验

“我们在研究院做实验的时候,胸前始终都要挂着一个放射笔,来检测自己受到了多少辐射,达到一定的量就要停止。但那两次根本顾不上自身受到多少辐射,我们直接把笔扔掉,第一时间冲进爆炸核心进行取样。”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是属于一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也与82岁的陆庆权有着不解之缘。他先后三次走进罗布泊戈壁滩,参与核试验研究工作。在他家中,至今仍然珍藏着一枚蘑菇云形状的纪念章。

冲入爆炸核心取样

1937年5月30日,陆庆权出生于太仓市沙溪镇。1956年,他被华东化工学院(即今天的华东理工大学)化工机械系化学工程学专业录取。

1961年,毕业后的陆庆权被分配到总参谋部某部工作,开始从事与核武器相关的防化研究。

1964年8月,27歲的陆庆权带领着一支4人组成的队伍前往新疆罗布泊执行一个秘密任务。在经过两个月的前期准备和实验后,10月16日,陆庆权和队友们在距离爆炸核心数十公里的地方,亲眼见证了中国第一朵蘑菇云的升起。随后的一周时间里,陆庆权与队友们驻扎在外围,收集并研究飞机带回的样本。

1965年、1966年,陆庆权又再次来到了罗布泊。与第一次不同,这两次,陆庆权要自己冲入爆炸区域飞速取样。陆庆权说:“我们在研究院做实验的时候,胸前始终都要挂着一个放射笔,来检测自己受到了多少辐射,达到一定的量就要停止。但那两次根本顾不上自身受到多少辐射,我们直接把笔扔掉,第一时间冲进爆炸核心进行取样。”

陆庆权回忆,当时收集样本的容器是一个很大的瓷盘子,“你装好一个,后面就会有人帮你装上车带走。而我们需要尽快取样,取完赶快撤离。”

为了保证安全,在整个取样行动中,防化服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能打开。因此,进入相关区域之后,陆庆权与队友们需要不眠不休、不吃不喝地工作,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陆庆权说:“有一次工作最长的时间是一天一夜,24小时不吃不喝都在收集样本。”

罗布泊戈壁滩,白天气温接近40℃,晚上却会降到10℃以下,温度很低。“我们在防化服里面穿了很少的衣服,热的时候恨不得把防化服脱下来,冷的时候只能把防化服裹紧一点。”不单单是温差大,取样的时候,陆庆权全程需要穿着十几公斤的防化服,来回数十公里。“防化服的头套,有一圈是橡胶的,勒得特别紧,一天下来头疼得不得了。”陆庆权说,“但是,为了圆满完成任务,这些都无所谓,我什么都不去想。”

白细胞只有常人的三分之一

陆庆权表示,取样除了来回奔波的辛苦和自然环境的恶劣,还有一样非常危险的事物,那就是辐射。陆庆权说:“辐射多多少少对身体都会造成影响,每次我们参加完取样工作后都要去医院检查,检查下来,白细胞只有常人的三分之一左右。”

陆庆权介绍,取样需要从中心点开始逐步向外围扩大,根据不同的距离,搜集样本回来。因为核试验爆炸之后,会有冲击波、光辐射、核辐射等,每一个放射性落下灰产生的影响和落下的距离都不相同。在取样后的一个星期内,陆庆权就要迅速赶回北京开展研究工作。“因为基地的设备不全,在北京做实验才能更充分。”陆庆权说,“核试验爆炸之后,我取回来的样品就是放射性落下灰。”陆庆权形容它们像是“乌黑的小圆球”,“大小各有不同,还都挺漂亮的,研究这些‘乌黑的小圆球,需要从它的颜色、成分、强度等各个方面详细研究”。

陆庆权在工作中,主要负责研究核污染中对水体的污染。同时,也要检测核爆炸对各地产生的影响。“距离核爆炸很远的地方也会有影响,不过那些影响都是非常轻微的。”陆庆权说。

1966年5月19日,因为在核试验中的突出表现,解放军某部政治部向陆庆权颁发个人奖状。奖状上写着:“陆庆权同志在执行国防建设任务中,积极努力,艰苦奋斗,英勇顽强,荣立三等功。”

立功奖状揭开了这段尘封往事

1969年,陆庆权和爱人回到了太仓老家。回到家乡后,陆庆权在太仓布厂工作。他运用自己掌握的化学知识,在布厂里建立了化验室,研制出了漂染所需颜料的配方。后来,陆庆权又研制出了干燥剂,解决了布厂布料干燥难的问题。

没过多久,陆庆权来到了太仓化工建材厂工作。上世纪70年代,太仓化工建材厂的水泥车间因技术与设备的限制,只能生产用于房屋建筑的300号、400号水泥,无法生产更高标号的水泥。

陆庆权用两年时间,突破技术瓶颈,运用新型复合矿化剂煅烧水泥熟料,生产出可用于桥梁建设的500号、600号早强型水泥,并获得省里批复,一时震动业界。

1997年,陆庆权正式从太仓化工建材厂退休。退休后的陆庆权再次来到了上海,在一家冶金辅料厂工作,从事与化学有关的研究,这一做就是9年。直至2006年,69岁的陆庆权回到太仓,开启了他的老年生活。

从转业到退休,如今已走入耄耋之年,陆庆权从未跟人说起过自己在罗布泊戈壁滩的那段经历。直到前不久,太仓市城厢镇德兴社区的工作人员在走访退伍老兵时,偶然间发现了陆庆权的立功奖状,才揭开了这段尘封往事。

(《扬子晚报》2019.9.6)

猜你喜欢

太仓罗布泊核试验
“我为太仓写首诗”全国现代诗创作大赛获奖名单
我的第二故乡
罗布泊之咒
巧用一条线解决一类题
用一座太仓替你还债(组诗)
彭加木 拓荒罗布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