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道德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教育研究

2019-10-11季玫瑰

职业 2019年9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职业教育高职

摘 要:本文以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意义为出发点,探讨了如今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职业道德教育体系、职业道德氛围和职业道德教育参与主体的角度提出了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职业道德  职业教育  高职

课 题:本文系“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绿色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模式研究”(2019年度全国职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019QZJ089,项目负责人:季玫瑰)研究成果。

高職院校为国家培养应用型和技术性人才,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是社会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教育目标实现和学生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但目前,职业道德教育体系滞后、校园职业道德氛围缺乏、教育主体单一的问题阻碍着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对此,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和辅导员应充分认识到当代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必须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意义

1.知识经济社会对学生的内在需要

如今我国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给高职院校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在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这不仅包括职业技能、科学文化素养,还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是大学生最为核心的品质。对于较早进入到实习岗位、进行职业锻炼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对其个人发展的作用十分重要。在只是经济时代,不仅要求学生本身职业技能、科学文化素养等硬性能力的提升,还要求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也要过硬,如团队合作精神、沟通技能等等。而在社会工作中,具有较高职业道德水准的人无疑能够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可,从而创造出更多价值。因此,高职院校若要为国家和社会创造出更多价值,必须在提高职业技能的同时注重职业道德精神的培育,注重集体利益。

2.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需要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培养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最终培养目标。近年来,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也不断加大,高职院校毕业生数量大量增多,这大大提升了劳动者素质,这为企业提供了更多选拔人才的机会,提高了各方对人才的要求。但同时这也意味着毕业生竞争更加激烈,高职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由于社会多元价值的冲击、外来思潮的交流,带来的不良社会风气也影响着职业评价的标准,多数学生在职业选择时“向钱看”,这对于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极为不利,与高等教育目标相违背。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不仅需要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技术水平,更要培养其职业道德。

3.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学生是我国人才竞争的重要储备力量,如今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不断融合碰撞,学生就业领域广泛拓展、就业结构更加复杂、社会流动速度不断加快,这也使得青年群体中利益认同、职业认同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价值判断标准也普遍存在差异性。在成才的道路上必定困难重重,充满艰辛,只有同时具备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才能够在遇到挫折后百折不挠,才能在面临困难时不畏艰辛。特别对于创业者来说,职业道德更为重要,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身心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没有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初出茅庐的创业者就无法在市场经济中突出重围。

二、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滞后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方式和重点也在不断更新,职业道德教育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精品课程的匮乏。我国国家精品课程计划的评选至今已评选出众多的优秀课程,然而关于职业道德相关的精品课程申报还处于空白,精品课程的缺乏无法给众多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价值,各学校只得凭以往的经验去进行课程资源建设,没有科学的参考依据,使得课程质量存在隐患。其次还表现在优秀教师的缺乏,课程的匮乏可以通过资源共享来解决,而优秀教师的缺乏就使得课程建设面临更大的挑战,一方面是没有优秀的教师去推动课程资源的建设,另一方面也是无法真正体现出课程资源建设的价值。

(2)教育方式单一。从灵活培养和个性化教育的角度来看,更加灵活的课程结构和更为丰富的教育方式更适合受教育者的发展。但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高职院校职业道德相关的课程设置通常过于死板,教学方式也多以课堂上的知识灌输型教学为主,没有同实践结合起来,缺乏“外化于行”的步骤。

2.校园缺乏职业道德氛围

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对职业道德教育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高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职业道德氛围的塑造上还远远不够。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榜样和典型。没有在学生中形成对职业道德的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标准,导致学生职业评价标准的异化,弱化了职业道德教育的作用。

(2)没有充分利用校园资源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微信公共号、微博、官网和校园门户网站都是思想舆论教育的重要阵地,但从大多数高职院校新媒体和门户网站的运营状况来看,缺乏职业道德教育的模块,组织的宣传活动和主题讲座等由于受众面较小,无法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3.参与主体单一

一般来说,高等教育中职业教育的主体是学校,但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实习是贯穿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一环,而由于近年来我国推行的“订单式培养”和“学徒制培养”的培养方式,企业在职业教育中起到的作用愈加重要,这也突出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由于学生在企业实习直接面向工作岗位,因为职业道德的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但目前职业道德教育大多还由学校来进行,企业主要进行职业规范、职业标准等技术操作方面的教育。因此,完善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要不断丰富教育主体,让企业也参与进来,提升职业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

三、职业道德视角下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对策

1.及时调整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目标应符合知识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高等教育目标以及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职业道德教育也要与之高度符合。

(1)要对高职院校所在地区的相关产业进行深度的调研。明确各个产业的职业要求、职业规范和职业操作,明确相关产业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以此为根据灵活调整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和方向。

(2)职业教育相关课程的培养目标一定要切合实际。不能一味追求量化指标,要根据高职院校所在和附近地区产业发展和职业要求的特点等因素综合考量职业教育的目标。

(3)职业教育要根据学生学习的规律和教学时间。如职业道德等思想素养的提升结合学生的实习一同进行,在遵守职业操守和职业要求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这也较为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让职业道德教育更加貼合现实。

2.营造积极的校园职业道德文化

校园职业道德文化的营造不仅能够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的范围,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校园职业道德文化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是指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职业教育应体现在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物质文化方面,涉及职业道德相关的区域,如实习场地、实验室等,应通过职业道德标语来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学校可针对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开展的主题和近期发生事件在校园的食堂、教学楼等人流量密集处设置相关宣传标语。总之,高校应加大对校园文化“硬件”设施的投入,充分利用校园内各种文化载体,增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范围和深度。

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的内隐文化,在校园物质文化创造的漫长过程中积累、整合和完善。校园精神文化包括所有学校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氛围、精神面貌、人类生态、心理素质、价值取向、人际关系、思维方式和教学风格。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学校精神文明建设,首先就要形成重视职业教育的氛围,即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园职业教育物质文化的建设让职业教育深入人心,借助学校广播电台、学校网、学校报、学校杂志和学校电视台将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普及作为常态化栏目,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接触到职业教育,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职业教育氛围。此外,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高度赞扬先进、树立榜样,让校园职业道德文化融入到每个学生的内心。

3.建立校企协同教育机制

高职院校不仅要在校园内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还要加强在实习单位的职业道德教育。首先,要在实习前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职业培训,如安全教育、职业操守、操作标准等。对学生实习涉及的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包括实习计划安排,将学生实习时遇到的各方面的问题进行细化,进而建立全方位的职业教育体系。此外,企业也应加强对学生职业教育的重视,学校和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教育工作。学校应注重学生职业思想、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的教育,以及在实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企业则应该注重在实际操作环境下生产规范和技能的教育,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岗位需求教授给学生相应的操作技巧,在操作中践行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同时,将标准化生产、企业制度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给学生营造出注重生产规范、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的企业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于童.谈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养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8(12).

[2]陈行.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及实施路径探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

[3]于林林.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路径探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

(作者单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职业教育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