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Web of Science的松褐天牛文献计量分析

2019-10-11李菊

中国森林病虫 2019年5期
关键词:松褐松材线虫病

李菊

(辽宁省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站,辽宁沈阳 110804)

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Hope,又称松墨天牛,是松林的主要蛀干害虫之一[1],同时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2],在松材线虫病传播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由松褐天牛传播的松材线虫病是一种松树的毁灭性病害,在日本[3]、中国[4]、韩国[5]、西班牙[6]和葡萄牙[7]等国均有分布,具有发病速度快、危害范围广、防治难度大等特点,可引起松树大面积死亡,给当地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损失[2]。鉴于松材线虫对松科植物的巨大破坏性,各国研究者对其研究不断深入。松褐天牛是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引起各国研究人员高度关注,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研究文献。

文献计量分析是应用统计学手段对某一学科或者某个研究领域进行系统、客观、定量分析的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快速准确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8]。肖丽芳 等以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为数据源,分析了1979—2016年发表的吉丁虫相关SCI 文献,发现目前吉丁虫的基础性研究已经较多,而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研究等方向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9]。吴先福 等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2000—2015年Web of Science 中与昆虫滞育有关的研究文献,系统评价了该领域研究水平及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为我国科研人员提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10]。熊彩云 等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我国1992—2016年间松褐天牛中文核心期刊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揭示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11]。目前松褐天牛已成为国际上针对松材线虫病研究的热点之一,发表了大量高水平文献,但针对其英文文献的计量学分析却未见报道。

本文通过对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2003—2018年发表的松褐天牛文献从发表数量、国家、期刊、机构、作者、关键词等因素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揭示该领域研究的发展现状和动态趋势,为相关科研人员和决策者全面了解该领域国际研究态势,明确今后研究重点和方向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以Monochamus alternatusHope 为主题在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检索2003—2018年的SCI 研究论文,检索时间为2018年12月31日。

1.2 研究方法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检索到的255 篇松褐天牛相关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合Web of Science 分析功能与bibliometri分析网站(http:/ /bibliometric.com)对样本进行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文献发表情况 经人工筛选后,在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共检索到2003—2018年25 个国家发表松褐天牛相关文献255 篇。经统计分析发现,全球松褐天牛研究在2003—2007年和2010—2017年出现两次快速发展阶段,在2007年和2017年分别发表22 篇(占8.30%)、29 篇(占10.94%)文章。其中刊文数量最多的国家分别为中国(103篇)、日本(87 篇)和韩国(32 篇),占刊文总数量的83.77%。相较于日本而言,我国在2006年前发表的松褐天牛相关文章数量较少,但此后刊文数量迅速增加并超过日本,成为刊文数量最多的国家。2018年共发表 15 篇论文,占当年刊文总量的62.50%,远超日本(4 篇)和韩国(2 篇),这极有可能与我国松材线虫病发生形势有关。

2.2 国际间合作情况 分析采用bibliometric 分析网站对松褐天牛相关文献进行合作情况分析,结果发现在刊文数量前5 的国家中,中国、日本、韩国和葡萄牙等松材线虫病危害严重的国家合作发表文章数量占比较少,而松材线虫病危害较轻的美国发表文章则多为合作发表。我国与美国、韩国、比利时和葡萄牙等国均有合作,其中与美国合作较为紧密,但与松褐天牛研究较为完备的日本却没有相关合作。

2.3 文章产出机构 2003—2018年发表松褐天牛论文数量最多的10 个科研机构主要来自中国(6个)、日本(3 个)和韩国(1 个),其中国家级科研机构7 所,高校3 所,共发表论文197 篇,占刊文总量的74.34%。在我国6 个科研机构中,国家级科研机构5 所,仅有华南农业大学一所高校上榜,表明我国国家级科研机构是松褐天牛研究的主要力量。

2.4 文章产出作者 通过Web of Science 统计分析发现,松褐天牛文献发表数量前5 位作者共刊发文献92 篇,占文献总量的34.72%,其中来自日本的研究人员最多(3 人),其次是中国的研究人员(2人)。日本的3 位研究人员分别来自日本林业和林产品研究所(2 人)、日本东京大学(1 人),而我国研究人员则均来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2.5 载文期刊 将刊载松褐天牛文献数量前10 名的期刊进行统计整理(表1),结果发现10 种期刊共发表121 篇相关文献,占总文献数量的45.66%,平均影响因子1.40(中科院2018),分属于生物(8 种)和农林科学(2 种)领域,均为3 区和4 区文章,期刊综合影响力较低。

2.6 关键词趋势 采用bibliometric 分析网站对松褐天牛相关文献关键词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发现目前国际上松褐天牛研究主要集中在松材线虫病(119 次)、生物学特性(28 次)、生物防治(23 次)和松褐天牛寄主(17 次)等方向,表明目前针对松褐天牛的研究集中在探讨松褐天牛与松材线虫之间的互作关系及其在松材线虫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生物学特性和生物防治也是松褐天牛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根据关键词出现频率的变化发现,近年来松褐天牛研究已经从基础性研究向生物防治研究转变。

表1 主要载文期刊排名Tab.1 Ranking of major journals published literature about 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

3 结论与讨论

松褐天牛是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可以导致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和扩散,在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2]。本文以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2003—2018年发表的255 篇松褐天牛相关文献为样本,分析了全球松褐天牛研究的现状和趋势,结果发现15年间松褐天牛文献发文数量前3 的国家均受到松材线虫严重危害,其中我国发表论文数量最多,其次是日本和韩国。这表明松褐天牛传播的松材线虫病对发生国林业造成巨大生态损失和经济损失,引起了政府和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极大地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研究。

日本是最早发生松材线虫病的国家,也是对该病害研究最为深入的国家,针对松褐天牛的研究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其中日本林业和林产品研究所在该领域影响力较大,该研究机构对松褐天牛的研究历史悠久,其研究人员的文献数量、质量均位于世界前列,是全球松褐天牛研究最为系统的研究机构,查阅该研究所发表的文章可以为刚刚进入该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完整的松褐天牛研究相关信息。相较于日本而言,2006年前我国松褐天牛研究领域并没有具有影响力的文章在国际上发表,但近年来由于松材线虫病对我国松林造成的巨大破坏,政府高度重视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以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投入大量人员和资金对松褐天牛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形成了稳定的科研团队,并取得丰硕成果。目前我国在发表文章数量、质量和科研人员影响力等多个方面均已取得较大进展,在国际上该领域研究中具有一定影响力。追踪该领域国际研究态势变化发现,对于松褐天牛的基础性研究已经较为完备,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国的科研人员已经将目光从基础性研究转向防治技术研究,花绒寄甲和白僵菌等关键词在近几年发表的文献中频频出现,未来松褐天牛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必将成为该领域的热点。

综上所述,我国针对松褐天牛的研究已经进入良性循环,培养、造就了大批专业科研人才,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科研团队。但近年来我国松材线虫病严重发生情况又面临新的挑战。松材线虫突破传统适生区2016年在辽宁省发现[12],并迅速扩散传播;云杉花墨天牛成为我国松材线虫新的传播媒介[13],然而我国针对云杉花墨天牛的研究较为薄弱,近年来更是鲜有相关文章发表。因此,如何将松褐天牛研究优势转移到云杉花墨天牛的研究中,更好地为防控松材线虫病提供技术保障,将是未来松材线虫病防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对于防控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应重点发表在国内相关领域科技期刊上,有利于最新科研成果能够率先在国内推广应用,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松褐松材线虫病
我国启动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
不同引诱剂与林分因子对松褐天牛诱捕效果的影响
家畜类圆线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松材线虫病的侵染循环以及病原与病媒的综述
《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出台
APF-1诱捕器林间诱捕防治松褐天牛的试验研究
浙闽两省联防联治松材线虫病
年少时的爱情,吹动我们的心
豫南地区松褐天牛发生规律和分布情况调查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