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打好脱贫攻坚战中建好队伍

2019-10-10

中国地市报人 2019年10期
关键词:吐鲁番市布拉克日报社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地方党报,吐鲁番日报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体采编人员始终保持人民情怀,以饱满的热情记录伟大时代,扎根基层,开展“四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实践活动,通过大力宣传,积极营造脱贫攻坚良好社会氛围,通过真情帮扶,为吐鲁番市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不懈努力。

一、精心策划 引导记者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扎根基层

2019年,吐鲁番市委提出要继续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确保2019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3900元以上。2014年,吐鲁番重新摸底确定自治区级贫困村18个,贫困人口7060户25738人。到2016年底,全市18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7060户25738人全部实现脱贫。当前,吐鲁番市面临的最大脱贫难题是:要确保贫困现象不反弹、脱贫群众不返贫。

对此,《吐鲁番日报》特别开设《扎实推进脱贫攻坚 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总栏目,同时,开设了《各区县全面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来自18个贫困村的系列报道》《第一书记》《扶贫之星》《脱贫之星》等子栏目,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精确脱贫攻坚、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在精心策划的同时,吐鲁番日报社采取“组团式”采访方式,开展宣传攻势,推出脱贫典型。高昌区艾丁湖镇脱贫攻坚工作受到市委高度肯定,报社以此为契机,开展组团式采访活动。社领导带队深入艾丁湖镇,全面了解该镇就业创业工作的新亮点,现场研究制定报道方案。随后,采编主任为记者列出详细策划方案,拟定大标题、小标题,明确每一部分的具体采写内容,并提出细致要求,限定篇幅字数。此后的几天时间里,记者入农户、进工厂、访群众,认真寻找艾丁湖就业创业工作中蕴藏的成功密码。

由于策划到位、采访深入、采写迅速,一组《太阳照在艾丁湖上》《给民企一个释放能量的舞台》《为外出务工者搭建“致富桥”》《给创业者插上梦想的翅膀》《把就业岗位引到家门口》《艾丁湖镇笑声多》《直面问题谋发展》的系列报道接踵见报。稿件刊发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同时,引起了其他媒体的关注,市电视台、广播电台立即组织人员采访,疆内外一些新媒体也纷纷转载。组团式采访,既有效提高了《吐鲁番日报》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也锻炼了采编队伍。

二、凝聚真情 在心系群众中增长自身才干

脚下有真功,笔下才会有真情。通过记者“沉”下基层采访,一批精品力作脱颖而出,接地气的“暖”新闻日益增多。在实践中,《一车西瓜改变一村人的思想》《老罗的喜与忧》《干部帮助瓜农网上卖瓜》《桑葚树成了“摇钱树”》《“扶贫羊”让我家过上了好日子》《银杏园农民合作社小馕大产业》《幸福村里的笑声》《风车摇啊摇,摇出新生活》《“我们贫困村变成了人人羡慕的小康村》《托克逊“牛奶西瓜”引客来》等精品力作诞生。

因为心中有真情、有牵挂,记者更为关注新闻背后的故事,不断探究和寻找脱贫攻坚的好做法。一次,一位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吐鲁番市恰特喀勒乡琼坎儿孜村的村民,因为思想观念的转变,2018年全村劳务增收八百万元。而其中的原因是,一车西瓜装车的故事,深深地触动了村民的思想,也从此激发了村民外出务工的热情。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记者细细挖掘,最终了解到事情的原委,记者采访归来,用饱满的热情一气呵成《一车西瓜转变一村人的思想》,用真实的故事,展示出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才是实现脱贫攻坚、确保稳定脱贫的最好“法宝”。

“好新闻是跑出来的”。如今,《吐鲁番日报》的年轻记者对此也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和理解。一位年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位种植大户的数百亩哈密瓜全部被内地客商订购一空,但客商还需要大量采购,这位种植大户四处帮助客商收瓜,希望当地少数民族农民也能借助自己的销售渠道,通过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更多人共同致富。围绕这一新闻线索,年轻记者写出了《老罗的喜与忧》的稿件。此稿在一版头条刊发后,引发了强烈反响,附近村民纷纷前来寻找种植大户,希望在种植大户的带动下,共同走种植哈密瓜致富的路。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现在,《吐鲁番日报》的每一名记者逐渐转变为全媒人才,有文字稿件,有图片、有视频。借助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吐鲁番日报》脱贫攻坚宣传的传播面越来越广、引导力越来越强、影响力越来越大。吐鲁番日报社坚持讲好脱贫故事、传播好声音,唱响奋进主凯歌,凝聚各民族力量,在火洲营造了 “人人关心脱贫攻坚、人人参与脱贫攻坚”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真抓实干 实实在在为当地百姓解决实际问题

在脱贫攻坚战中,吐鲁番日报社主动担负社会责任,与吐鲁番市葡萄镇布拉克村建立 “脱贫攻坚共同体”,不达稳定脱贫目标,绝不收“兵”。

布拉克村位于吐鲁番市高昌区城郊村7公里处,现有803户、3372人,长期以来,村民以种植葡萄、短期务工为主。2018年年初,《吐鲁番日报》在社领导带队下,派出5名工作队员长期驻村,其余干部职工轮流下乡帮扶村民。在驻村工作队与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帮助下,如今,该村14户、54名贫困群众全部稳定脱贫。

“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贯穿吐鲁番日报社帮扶布拉克村的全过程。村里孩子上大学,凡是困难家庭,孩子都能得到1500元的生活费补助;一位村民家10岁小男孩患有白血病,报社干部职工自发捐助3万余元;为了帮助更多村民解决燃眉之急,吐鲁番日报社还发动干部职工建立“帮扶基金”,人人参与,人人奉献爱心。

扶贫要扶智、扶志。吐鲁番日报社干部职工在走访入户中,反复向村民宣传“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等“奋斗幸福观”。发展乡村经济、振兴乡村产业、推动转移就业,才能确保村民稳步增收。对此,驻村工作队主动作为:围绕葡萄产业提质增效,谋持续发展;围绕振兴乡村产业,扶持葡萄加工厂开工生产;围绕转移就业,举办技能培训班,邀请企业进村,开展招聘活动……

报社干部职工也把帮扶村民就业、增加家庭收入,当作了自觉行动。主动为结对亲戚联系就业岗位、解决亲戚家的困难,关心葡萄生产、管理、销售。初春,帮村民为葡萄开墩;夏天,邀请专家来葡萄园传授管理技术;秋季,为村民摘葡萄、晾葡萄、销售葡萄;入冬前,为村民的葡萄埋墩。

这一番番辛苦的付出,最终换来了村民稳定增收的成果。目前,布拉克村有两个葡萄干加工厂、一个打馕基地,还有12个小商店、6家饭馆。全村外出稳定就业人数为450余人,打临工的有300余人。村民的收入稳步提高,脸上的笑容更多了。今年,吐鲁番日报社又开展了各种帮扶活动,比如人居环境整治活动、“重走解放军进疆路 开启中国梦新征程”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庆祝建党98周年主题党(团)日活动,激发大家爱祖国、拥护党的热情,展现报社与布拉克村“脱贫攻坚共同体”党员干部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一年多来,吐鲁番日报社累计投入资金十多万元,用于布拉克村建设。在吐鲁番日报社的帮扶下,一个乡风文明、产业兴旺、村民稳定增收的新布拉克,正阔步走来。

猜你喜欢

吐鲁番市布拉克日报社
潍坊日报社:推进深度融合改革 建设新型主流媒体
克拉玛依胡杨
德国:一所能将“后进生”教好的学校
吐鲁番市文联脱贫攻坚巡礼采风活动
适彼乐土
吐鲁番市文联第二届“交河雅集”文学艺术交流活动剪影
吐鲁番市气候特点以及对农业生态的影响
注重速度深度温度,做强新媒体主阵地——奉化日报社成功运营奉化发布要述
本刊新聘特邀顾问陕西日报社社长钟顺虎同志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