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轻歌漫笔唱大风
——办好地市党报文艺副刊之我见

2019-10-10

中国地市报人 2019年10期
关键词:新闻性文学性副刊

著名报人赵超构曾经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多年来,党报文艺副刊一直是调动读者兴趣、推动文化传承、引导良好社会风尚的主阵地,当今,党报文艺副刊更被赋予宣扬先进文化、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职责,办好党报文艺副刊在当下显得尤为必要。

然而,党报文艺副刊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随着社会文化多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网络新媒体等现代传媒业的强势来袭,极大地改变着读者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与传统报业在受众的争夺上达到了白热化。二是近年来广大读者文化水平、艺术鉴赏力的普遍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对各类信息的获取变得更深入、更广泛,对获取的方式也需要更直接更便利。这既为我们办好党报文艺副刊提供了强有力的需求端支持,同时对党报文艺副刊也提出了更高的办报要求。

为了应对这种变革,党报文艺副刊在坚守自己副刊品牌、巩固已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传播方式的同时,应坚持不断探索和创新,紧跟国内外的文化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报纸与网络相互融合作用,广泛借鉴,推陈出新,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立足本土文化特色,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让党报文艺副刊成为先进文化的引领者、文化自信的主阵地、良好社会风尚的风向标、文风创新的助推者。

一、认识再提高,巩固先进思想文化主阵地

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对新闻工作的要求,也是对党报文艺副刊的要求。习近平指出,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

党报文艺副刊具有无法替代的独特地位,其价值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对报纸来说,可以丰富报道的品种,增强报纸的人情味,从而扩大报纸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二是对读者来说,文艺副刊具有拓宽思维、引领思想、陶冶情操的功能,副刊通过社会文明进步的生动故事,形象反映时代进步的声音;通过传递人民群众的呼声,追求公平正义的时代诉求;通过作品情节的心灵震撼,实现思想引领;通过鞭挞丑恶,弘扬社会正气;通过揭示真理,增强精神力量;通过生花妙笔,提升读者文采,从而给人以正确方向和正义力量,树立昂扬向上、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这就是党报文艺副刊的价值所在。

二、结合再紧密,保持生机与活力

新闻、言论、副刊和广告,是一张报纸版面结构的四大部分。人们阅读新闻和言论,是为了获取新鲜的动态信息;品读副刊,则更多源于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是为了得到身心的休息、情感的体验、眼界的开阔和心灵的愉悦。实现新闻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结合,不是单指哪一类作品,而是就整个文艺副刊办刊宗旨而言,是广义的、宏观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

一首诗歌、一篇小说,甚至一幅图片,看上去是纯文学作品,却也是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之中,反映着最真实的生活。纵观古今,能够广为流传、影响深远的经典作品,恰恰是文学性与新闻性结合最紧密的产物。新闻性使其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确立历史高远的站位;文学性使其成为一部令人爱恋的艺术精品,虽经历时间长河的洗礼,却依然让后来者读之手不释卷,发挥它应有的传世价值。由此看来,只有实现新闻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结合,党报文艺副刊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生活再贴近,紧随社会前进步伐

纵览党报文艺副刊的成功经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越是关注社会生活,善于弘扬真善美、敢于揭露假恶丑;越是富有感情,或酣畅淋漓或曲径通幽,走进读者内心世界,越受欢迎。越是现实感强的作品,读者越容易从中感受到时代的脉搏,欣赏到艺术的魅力。党报副刊只有围绕国家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旋律,配合好当前的中心工作,反映火热的现实生活,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也要求不断地学习,不断充实作者、编辑的素质,与时俱进,以作品为引领,紧随整个社会前进步伐,充分展示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副刊作为报纸的一部分,其编辑思想和价值取向必须与整个报纸的格调保持一致,时刻把握时代脉搏。而作为大众性的文艺版面,又必须做到雅俗共赏,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较高的文学品位,能够以清新的文风、多样的文艺体裁和表现形式在党报的各个版面中独树一帜,因而其准确的定位非常重要。

四、品位再提升,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办报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是时代要求,也是报纸内在规律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党报文艺副刊的品位和质量,除坚持办报宗旨、凸现新闻性、注重文学性之外,尚应在三个方面做出努力和探索。

一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读者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表现相结合。二是关注基层群众生活。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和“二为”方针,让读者从作品中看到自己及身边的故事,读到他们的名字和事迹,产生强烈的共鸣。三是有意识对正刊进行补充和拓展。党报文艺副刊与正刊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又相互区别、各具特色。副刊应更富于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

五、来源再多元,服务对象更广泛

党报文艺副刊面对不同的受众群,其受教育的程度、年龄、职业有所不同,阅读的兴趣、着眼点也不尽相同。虽然党报文艺副刊的版面少,但在有限的版面中更要体现多元化,以满足更多读者的阅读需求。

一是内容的多元化。题材广、品种多,世事沧桑、人情冷暖,天南海北、古今中外,经典品析、风物赏玩,都兼容并蓄。其表现形态也就风格迥异:高雅的与通俗的,哲理的与抒情的,现实的与历史的,精神性的与实用性的,千姿百态。内容的组合搭配杂而有章,按轻重大小有层次地组合起来,既不一味地凝重,读者会累,又不一味地轻松,读者会感觉俗。编辑如厨师,呈现给读者的版面如一桌菜,色香味俱全,既要有冷盘、热炒,也要有汤羹、点心、水果,使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修养的读者在同一份副刊上均可找到与自己的思想、情感相契合的文章。

二是作者的多元化。随着城市文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日益丰富,有很多普通百姓也加入其中,有教师、军人、职员、打工者和学生,他们要讲述自己身边人、身边事,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克服焦虑与迷惘,表达希望和理想,报纸文艺副刊就成了他们敞开心扉释放感情的平台。内容的多元化和作者的多元化,必然会带动读者的多元化,副刊的读者面就会逐步扩大。只有读者面扩大了,副刊的影响力才会上升,进而带动整个报纸的受众面的扩大,助益党报宣传效果的提升。

猜你喜欢

新闻性文学性副刊
气象宣传新闻性和专业性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毛泽东诗词文学性英译研究
论《阿达拉》的宗教色彩及其文学性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梁亚力山水画的文学性
报纸副刊,还有新空间吗
守正与出新——羊城晚报副刊的转型之路
“互联网+”时代报纸副刊的变与不变——新民晚报副刊的改革与创新举措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融思想性新闻性艺术性为一体 “文编”+“美编”思维碰撞创出优秀漫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