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阮左右手配合与技法应用

2019-10-09李柯萱

北方音乐 2019年15期
关键词:配合技法应用

【摘要】近年来,学者们对中阮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也使得技法越加多样化,作为一名演奏者,要做好的不仅仅是左右手配合的平衡与技能技法的基础掌握,更是要能将其灵活运用,融入到自己演奏的作品当中,同时在根据乐曲的情感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使作品充满生命力。

【关键词】中阮;左右手;配合;技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J62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中阮在西晋出现,在盛唐时期已经非常流行,作为我国古老的传统民族乐器之一,一直以来不管是独奏还是民乐合奏中,都占据着不可取代的地位。随着历史时光的流逝,中阮的独有特性不断被演奏者们传承、创新、改革,从西晋时期的十二柱、四弦阮,到唐代四弦、13柱、宋代五弦、清代的两条或三条弦,阮的发展历史非常悠久,经历朝历代各位大师不断调整、改进,今天的阮音色已经非常纯正、圆润,具有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使得中阮的演奏技法越来越加多样化,对演奏者技巧难度的要求也在逐渐增加。左右手的配合,正是演奏好乐器技法的基础,也可以说是基本功,首先要能展现好自己的技巧,才有后面的應用。

一、左右手配合是演奏好乐曲的关键性因素

想要演奏好技法,左右手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两只手的发展不平衡,例如左手指法可以达到又快又准,而右手在过弦的时候跟不上左手的速度,演奏出来的效果就很可怕了,肯定会有卡音、断音、吃音的情况发生。所以若发现自己的两只手发展不平衡的话,一定要下功夫训练自己那只不达标的手,并且在演奏过程中两只手要互相配合,要迁就实力稍差的那只手,才能使自己的演奏达到平衡。演奏中技巧的展示固然重要,但不能为了追求技巧和速度而放弃曲子所表达的感情及其完整性。若已经打好基本功,在拥有扎实基本功的前提下更要精进并丰富自己的演奏技法,技法的学习与优化是无止境的,因为中阮的技巧如今也还在不断发展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势必会有新的技法被人们发现并开发,作为一名演奏者,想要将中阮的技巧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学习是一条漫长而又渐进的过程,每天三个小时以上的训练必不可少,相信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都会有心得体会,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到正确的演奏方法。

二、阮演奏所要求的技法对左右手训练的重要性

(一)“推拉吟揉”技法对左右手的训练作用

在技法上,所谓弹拨类乐器都离不开“推拉吟揉”,中阮也是如此。推拉弦与吟弦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为了使弦在短时间内快速震动而产生多种富有韵味的音响效果。推拉弦较为简单,比较容易掌控,左手在同一品位上向左或向右拉弦然后迅速拉回原位,右手同时弹奏,使其达到音高变化的效果,此音响效果还与滑音比较相似,但是在音域上远远达不到滑音的效果,推拉弦的方向与速度都可以根据乐曲需要做出调整,达到相应想要表达的效果,例如柔情的乐曲就可以拉动幅度稍大,速度较慢,使乐曲旋律更加柔美。吟弦相对来说更加灵活与多变,吟弦是左手手腕上下晃动从而带动指尖小幅度推拉弦,右手先弹左手紧接着吟弦,切先拉再弹,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吟弦了。吟弦的音响效果上比推拉弦更为密集,更富有韵味,余音的波动也更为悠远绵长,能将乐曲所要表达的感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值得注意的是吟弦多用于一二弦中,而推拉弦多用于三四弦,因为三四弦较硬,不便于吟弦,所演奏出的效果远远赶不上推拉弦,一二弦较细较软,很容易便能达到使余音波动并延长的效果。“清歌宛转,弹向指间依旧见;满眼春风,不觉黄梅细雨中。---宋 赵彦端的诗《减字木兰花*赠摘阮者》”对阮的音色进行了美妙的描述,其听到的阮乐曲旋律婉转、清丽,仿佛春色满园听到鸟儿歌唱,令人不自觉中似身陷在细雨中嗅到花香,这就是吟弦与推拉弦的魅力,其中兴许还有滑音,或许只是简单的几个音,却因为吟揉使得其有了丰富的旋律与别具一格的韵味,令人陶醉其中。

(二)滑音与打音对左右手的训练作用

滑音与打音也在技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滑音顾名思义,左手按紧弦并且上下准确的在品位间进行滑动,滑行的过程中要保持流畅,要做到仿佛在丝绸上滑动一般柔顺,切忌不要卡在品位上,尽量减小其滑音的痕迹,使得音响效果柔和婉转,滑音的速度也是根据乐曲所要表达的感情而调整的,但一定要保证准确性,要能精准地滑到规定的品位上,准确一定是第一位的,因为这关乎到乐曲的演奏效果与完整性,有了这些的前提才能去追求更完美的表达效果。打音也是顾名思义,在演奏过程中左手手指快准狠击打品位而产生稍弱但坚实厚重的音响效果,相较于前面的吟揉与滑音来说这种声音非常短促,且色彩鲜明,因此辨识度很高,随打音出现的一般还有带音,是在演奏过程中用左手手指拨动弦,使旋律丰富。在演奏过程中就是要使其发挥作用,在乐曲中适当应用打音,可使听觉上更为轻快明亮,感觉上更加活泼,让一首曲子充满无限的肯能性与魅力。正如这首诗中所说:以为听琴,似伤于怨;以为听琵琶,则绝无艳气,自是听摘阮也。——明朱承爵《存余堂诗话》。阮的音色有点像古琴,比较婉转优美,却无其中的哀怨之情,似琵琶的轻快响亮,却无其中的艳俗之气,阮只是简简单单的浑厚柔和,却因吟揉推拉、滑音打音与带音这些众多的技巧而具有了能够媲美古琴与琵琶的音色。

(三)技法的综合运用对左右手的训练作用

中阮的技法并不像琵琶那样复杂繁多,但却能演奏出各种风格的乐曲,这便来源于技法的应用了,一个技法或许是孤身一人,但众多技法的组合拆分便可以将乐曲所需要的效果完美的展现出来,技法之间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关联的,他们在不同的乐曲段落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有时候在一种原有的技法上再添加另一种技法,其表达效果便会完全不同,例如在柔和的曲子中多运用吟弦与滑音,便会使曲风增添一种婉转飘逸的美感,若再控制一下吟与滑动的速度,将其放慢,便会产生一种哀怨悲伤的情感;但若是在其中加入打音与带音,曲风肯定会更加轻松明快,显得活泼明朗。“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这是刘长卿《弹琴》中的诗句,中阮运用简单的弹跳,加上左手手法的灵活多变,便能把古琴的淡雅柔和表现得淋漓尽致。中阮不仅能演奏《松风寒》这种雅致优美的曲子,也同样能演奏《满江红》《云南回忆》这些大型协奏曲,幻想式的曲风以及其超脱而迷人的风情与意境,使演奏效果更加宏伟大气,技法的组合也更加繁杂困难,想要演奏好这些曲子,扎实坚固的基本功必不可少,后天对技法的钻研与学习也尤为重要,中阮并不难学,但想要掌握其技巧,并将其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并非容易的事。

三、想象力是促進乐曲技法熟练使用的重要表现因素

在演奏过程中,不能仅仅靠技法演奏,想象力同等重要,或许有人会觉得技巧才是最能展现自己实力,也最能展现曲子表达效果的东西,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或许有的人技巧不如你高超,但他们所演奏出的乐曲就是有种吸引人的魅力,令人不自觉沉醉其中,让听众能够听出其想表达的涵义,这便是想象力的重要性。在演奏的过程中要大胆想象乐曲所展现的画面,仿佛自己置身于那副场景中,随着画面的进行而舞动手臂与身体,令自己也沉迷其中,要记住自己演奏出的曲子要先能够打动自己,才能有可能打动别人,若是连演奏着自己都对自己的作品提不起兴致,又哪来的资本打动别人呢?我们是在演奏,将自己的感情传达给别人,技巧是必须的,但想象力更是必不可少的,若是没有想象力,再好的技巧所演奏出的作品都只是浮于表面,不能侵入心扉,直达观众的灵魂,没有震撼感,没有和演奏者进行乐曲的理解和沟通,不能合二为一,其技巧在高超也是无用的。唐代诗僧皎然就作诗《唐造录事宅送太祝侄之虔吉访兄弟》说;“阮咸别曲四座愁,赖是春风不是秋。”阮的音色如此甜美醇厚,仿佛春风绿九州,但却令人悲愁,在这春日的午后,春光如阮声一般温暖身心,但阳光也能撩拨心绪,江流也能跌宕人心。仅仅一曲,即便阮的声音再甜美,悲伤却依然准确的送到了周围人的心中,演奏者也沉浸在愁苦之中,这是想象的魅力,也是任何一位演奏者都必须要学习并掌握的精髓。同时演奏者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气息,学会随着曲子而呼吸,曲子有温和的柔板也有激情的快板,在一首曲子中势必会有高潮部分,要学会随着乐曲的进行而呼吸换气,这样不仅自己能够更好融入进乐曲中,也能放松自己,在技法的不断交替更换中使手指得到充分地休息和动力,让呼吸与韵律达到一种平衡。也能使乐曲更有生命力;在观众看来,演奏者随着音乐而呼吸,摆动身体,也更优美,更能使观众体会到乐曲所想表达出的感情。

四、结语

阮作为中国自古以来都流传着的乐器,其技法当然不是短短一篇文章就能讲述完的,好的演奏者能够根据乐曲的曲风自行搭配技法,并赋予其想象,使演奏效果远远超出曲子本体,令观众身心愉悦,但想要演奏到这种程度是需要每一位演奏者不断的学习和扎实的基本训练。要脚踏实地,演奏好每一首乐曲,并从中提取精华,吸收学习,才能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高度。也希望大家能够知晓阮的美好,正如《听阮》中所说:绛蜡攒花夜气横,樽前更著许风情。却将江上风涛手,来听纱窗侧阮声。静待时光清浅,岁月流转,阮却仍如旧时一样美好;时光易老,梦过千年,只有纱窗知晓那阮声的美妙。

作者简介:李柯萱,武汉音乐学院2018级中乐系学生,研究方向:中阮演奏。

猜你喜欢

配合技法应用
手绘技法表现
作品一
电力工程安装与土建施工配合的施工技术
民办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配合教学的探索和研究
探索高校党组织间关系开创党建工作创新之路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