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鳞癌组织中TPX2和Aurora-A蛋白的表达水平及预后意义

2019-10-09董洁胡观丽况蕾庄涛张蓓

安徽医药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宫颈炎鳞癌阳性率

董洁,胡观丽,况蕾,庄涛,张蓓,2

宫颈癌位居所有女性肿瘤致死原因第3位[1]。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被广泛认为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从CIN进展到宫颈癌的过程中涉及一系列分子表达及功能的异常变化[2]。TPX2(targeting protein for Xenopus kinesin-like protein 2)蛋白为微管相关蛋白,参与有丝分裂纺锤体形成和稳定性形成,Aurora-A(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 6)主要功能为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调节G2/M转变,在染色体稳定性方面起了重要作用[3]。TPX2和Aurora-A蛋白已被证明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存在基因扩增或者过表达,并且与肿瘤的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3]。然而,TPX2和Aurora-A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与病人预后的关系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收集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或宫颈活检的宫颈鳞癌、CIN及慢性宫颈炎病人的宫颈组织。我们将纳入的病人分为四组。宫颈鳞癌组:宫颈鳞癌85例,年龄范围为22~78岁,平均年龄48.6岁;临床分期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标准[4],Ⅰ期50例,Ⅱ期25例,Ⅲ期10例;高分化6例,中分化59例,低分化20例。CINⅡ~Ⅲ组:病人(细胞学检查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30例,年龄范围为27~76岁,平均年龄46.9岁。CINⅠ组:(细胞学检查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病人30例,年龄范围为27~65岁,平均年龄45.6岁。慢性宫颈炎组:慢性宫颈炎20例,取自同期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手术的宫颈组织标本,年龄范围为28~60,平均年龄46.25岁。

宫颈鳞癌病人纳入标准:病理切片确诊为宫颈鳞癌,病人的临床特征资料完整,均进行治疗后随访,主要包括门诊、电话随访。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系统恶性肿瘤、来自于生殖系统其他器官肿瘤的转移癌(包括原发性双癌)、有院外治疗史病人。本研究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免疫组织化学TPX2和Aurora-A一抗抗体购于Abcam公司。组织蜡块按照4 μm厚度连续切片,采用浓度为3%的过氧化氢处理切片后,高温环境进行抗原修复。取出小鼠抗人TPX2单抗,按照1∶100稀释后4℃孵育过夜。37℃孵育二抗30 min后进行DAB显色。阴性对照中采用PBS缓冲液替代一抗处理。Aurora-A蛋白表达检测按照相同实验方式进行。TPX2阳性染色为棕黄色着色于细胞核,Aurora-A阳性为细胞核及胞质内出现黄褐色颗粒。采用半定量法,随机在显微镜下选取10个高倍视野,每个视野观察100个细胞,计算每个视野阳性细胞数的百分比:<5%为阴性表达,>5%为阳性表达。

1.3随访本课题组对85例宫颈鳞癌病人均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以病人开始治疗的时间为随访起始时间,2018年6月30日为随访截止的日期。总生存期定义为病人从随访开始至出现宫颈鳞癌致死的时间。由于意外或其他不相关的疾病导致死亡的病人定义为截尾事件进行处理。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观测资料均为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百分率表示,采用整体+分割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TPX2和Aurora-A蛋白水平的表达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建立生存分析模型,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总生存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TPX2和Aurora-A蛋白在宫颈鳞癌、CIN和慢性宫颈炎病人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TPX2蛋白四组病人宫颈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宫颈鳞癌和CINⅡ~Ⅲ中TPX2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CINⅠ和慢性宫颈炎(P<0.05);宫颈鳞癌与CINⅡ~Ⅲ、CINⅠ与慢性宫颈炎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urora-A蛋白在四组病人宫颈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宫颈鳞癌和CINⅡ~Ⅲ中Aurora-A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CINⅠ和慢性宫颈炎(P<0.05);宫颈鳞癌与CINⅡ~Ⅲ、CINⅠ与慢性宫颈炎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TPX2和Aurora-A蛋白在宫颈鳞癌、CIN和慢性宫颈炎病人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例(%)

2.2宫颈鳞癌组织中TPX2和Aurora-A蛋白的表达相关性进一步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TPX2和Aurora-A蛋白水平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发现,TPX2和Aurora-A的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229,P=0.035)。见表2。

表2 TPX2和Aurora-A蛋白在85例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例

2.3宫颈鳞癌组织中TPX2和Aurora-A蛋白的表达与病人生存时间的关系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分别分析TPX2和Aurora-A蛋白的表达与宫颈鳞癌病人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显示,TPX2和Aurora-A蛋白阳性表达病人的平均生存时间显著短于阴性表达病人(P<0.05),见图1。TPX2蛋白表达阳性和阴性病人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7.8%和77.7%,Aurora-A蛋白表达阳性和阴性病人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7.3%和83.5%。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FIGO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PX2、Aurora-A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癌病人预后有关(P<0.05)。在校正了可能的混杂因素后,TPX2和Aurora-A蛋白可作为宫颈鳞癌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HR)=2.449,95%置信区间(CI):1.056~5.676,P=0.037;HR=2.354,95%CI:1.182~4.688,P=0.015]。见表3。

表3 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宫颈鳞癌85例的预后影响因素

图1 TPX2和Aurora-A蛋白表达与85例宫颈鳞癌病人预后的关系:A为TPX2蛋白,B为Aurora-A蛋白

3 讨论

TPX2蛋白是一种微管相关蛋白,介导Xklp2的COOH-末端与微管的连接,在从G1/S期过渡到胞质分裂时显著表达[5]。TPX2蛋白对细胞纺锤体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可以作为评估肿瘤细胞增殖能力的生物标志物[6]。研究表明,TPX2蛋白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包括乳腺癌[7]、肺癌[8]以及前列腺癌[9]等。在细胞功能方面,TPX2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凋亡进而在多种肿瘤中发挥促癌基因的作用[10]。在宫颈鳞癌细胞中,干扰TPX2基因的表达可以抑制宫颈鳞癌细胞在体外的增殖,并且可以抑制宫颈鳞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的生长,说明TPX2在宫颈鳞癌中扮演着促癌基因的作用[11]。

Aurora-A是Aurora家族最重要的成员之一,主要功能是参与中心体的复制、分离与成熟,纺锤体微管的组装与稳定,以及染色体的正常分离等[12]。Aurora-A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较高的肿瘤发病率相关[12]。在促癌作用机制方面,Aurora-A蛋白可以通过诱导基因组不稳定性,增强癌细胞的增殖、存活、迁移和侵袭等能力,进而促进癌症的进展[13]。在宫颈鳞癌中,研究表明Aurora-A可能参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诱导的宫颈鳞癌的发生,并且可能作为有效的分子靶标,治疗HPV诱导的宫颈鳞癌[14]。

在本研究中,我们重点检测了TPX2和Aurora-A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且与CIN病人、慢性宫颈炎病人进行对比。我们发现,TPX2和Aurora-A蛋白在宫颈鳞癌和CINⅡ~Ⅲ组织中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CINⅠ和慢性宫颈炎病人。前期已有的研究表明,TPX2和Aurora-A蛋白在宫颈鳞癌和CIN组织中呈现出阳性表达[15-17]。我们的结果与之类似,更进一步明确发现,TPX2和Aurora-A蛋白在CINⅡ~Ⅲ中的表达阳性率开始显著升高。我们的研究提示,TPX2和Aurora-A蛋白可能在CINⅠ进展为CINⅡ~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促癌作用。此外此外我们还发现,TPX2和Aurora-A蛋白在宫颈鳞癌病人组织中表达显著正相关。在分子机制上,TPX2可以作为Aurora-A的辅助因子,促进Aurora-A定位于纺锤体并发挥生物学功能;反之,Aurora-A也能促进TPX2功能的发挥[18]。因此,TPX2和Aurora-A蛋白在宫颈鳞癌发生和进展过程中,可能发挥着协同促癌的作用。

本研究还发现,肿瘤组织中TPX2和Aurora-A蛋白的阳性表达与宫颈鳞癌病人较短的总生存期相关。TPX2和Aurora-A蛋白表达阳性的宫颈鳞癌病人5年生存期显著降低,提示TPX2和Aurora-A蛋白可能在宫颈鳞癌进展恶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与TPX2和Aurora-A蛋白在其它肿瘤中的预后意义类似。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TPX2的阳性表达与病人较差的预后相关[19];在非小细胞肺癌病人中,Aurora-A高水平表达也与病人的耐药及总生存期相关[20]。本研究还利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TPX2和Aurora-A蛋白可作为宫颈鳞癌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TPX2和Aurora-A蛋白可以作为预后生物标志物,在宫颈鳞癌病人治疗效果预测中起到一定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仅关注宫颈鳞癌组织中TPX2和Aurora-A的蛋白表达,未能研究宫颈腺癌中TPX2和Aurora-A的蛋白表达水平及预后意义。

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TPX2和Aurora-A蛋白在宫颈鳞癌、CINⅡ~Ⅲ组织中高表达,TPX2和Aurora-A蛋白可能在宫颈鳞癌从癌前病变进展为浸润癌的过程中发挥促癌的作用。同时,TPX2和Aurora-A蛋白阳性表达与宫颈鳞癌较差的预后相关,可以作为宫颈鳞癌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TPX2和Aurora-A可能作为新的分子靶点,为宫颈鳞癌的治疗和预后提供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宫颈炎鳞癌阳性率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基于深度学习的宫颈鳞癌和腺鳞癌的识别分类
紫草素对慢性宫颈炎大鼠模型中免疫因子的干预作用
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探析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整合素αvβ6和JunB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中药辅助超高频电波刀治疗慢性宫颈炎17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