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物理学习中创造性思维的障碍与对策

2019-10-08陆雪昌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物理教学

陆雪昌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物理学习的好坏。课堂是传播知识、激发创新意识的前沿阵地,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战场。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进行拓展和创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造性思维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方法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295-01

物理是一门致力于科学研究、解决实际生活应用问题的重要学科,与人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是推动社会科学发展的动力引擎,物理学每一项创新和突破,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物理学的创新和突破,其核心和关键是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本文通过认真剖析创造性思维对于物理教学的意义;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障碍;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几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创造性思维的意义和作用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在研究事物获取新知的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能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通过多方位、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利用独特的见解去思考问题,能全面、系统地进行总结,从而突破难关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为实现创造和发明提供有利条件,间接推动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由此可见,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学习和研究物理学的基础,直接影响着社会文明的进程。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不懈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有利条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对教学中的疑问进行认真思考和分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活动规律进行探究,使学生形成務实创新、精益求精科学发展观念,促使学生积极健康地发展,为社会输送优秀的创新型科研人才。

二、造成学生创新思维存在障碍的现状和原因

1.自身认知能力不够,自信心不足。

自信心是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会表现出一股敢于挑战、坚持不懈、顽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和勇气,它是通往成功的阶梯,是迈向成功的前进动力。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经常发现,许多学生由于基础差,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学习比较吃力,导致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内心缺乏自信。例如,很多学生在面对较为复杂的物理问题时,尚未认真思考和分析,就认为自己没能力解决,往往采取逃避或放弃,渐渐养成惰性思维,创新思维能力根本无从谈起。

2.性格急躁,容易影响解题思路。

科学研究不仅需要勇于尝试的自信心,同时需要细致、严谨的态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具有务实的品质和精神,冷静地分析和思考问题。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解决问题时太过于急于求成,往往会导致思维混乱和情绪急躁,对问题不能透彻的剖析,片面地去理解,导致解题时容易走入误区而四处碰壁,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浮力》例题教学中,质量为158g的实心正方体铁块放进装满水鱼缸中,问所受浮力是多少?(g取10N/kg)。遇到此类问题时,很多学生没有考虑放进水里时物体静止时的状态,用公式:V排=V铁=m铁/p铁=158克÷7.9克/立方厘米=20立方厘米,F浮=p液gV排=0.2(牛),而忽略了当物体沉在液体中且与底部完全接触时,其浮力为零这一规律。

3.不注重生活实践,忽略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任何物理学的创新发明和重大革新,都是在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经过观察、分析和实验才得出结论。因此,要想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要引导学生学会多观察,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用自己的知识进行分析,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拓展知识,达到提升思维能力的目的。同时,物理学习与其它学科的很多知识相互有着关联。比如与数学的计算方法、化学的物质状态等有着必然联系,在解决问题时忽略学科之间的联系,单纯的从物理学科角度考虑问题,往往解题思路受到限制,面对问题时经常束手无策,总是难以突破。因此,物理的研究要结合生活实际,联系其他学科的知识,使自己的思维更灵活。

三、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其前提是建立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之上。只有当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对学习中产生的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才能逐步形成创造意识。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用风趣的语言、生动的教学风格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多质疑、多提问。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要流露出欣赏的目光并予以启发和指导,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学习积极性更加高涨,学生在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的驱使下,经过大胆尝试、系统分析、综合思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摸索中总结规律的过程中,达到提升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2.激发学生想象力,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想象力是实现科学创新的动力源泉,学生想象力越丰富、嗅觉越灵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就越活跃,创新意识就越强烈,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越强。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中的问题,激发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象,诱导学生往深处想、往新处想、往趣处想。激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大胆思考和细致分析事物变化,使学生在探索和总结发现其原理和规律,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理论体系,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打好基础。例如,教师在《电路和电流》的教学中,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拓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你家新房子装修好后,新装了一台3匹空调,然而插上电源后经常跳闸停电。这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发言。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总结后:①电器功率太大,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线路电流超负荷引起跳闸。②线路接触不良,线路短路引起跳闸。③漏电保护器或空开容量过小,瞬间电流过大引起跳闸。学生通过集思广益、相互讨论,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要学好初中物理,必须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重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要通过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探索的欲望,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尝试、积极创新,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把学习新知与创新、创造完美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无限潜能,为社会输送知识型、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关树.浅析初中物理学习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东西南北:教育》,2017(17):219.

[2]李晋.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速读(上旬),2015,(10):235-235.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物理教学
关于“比较法”教学
如何运用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