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

2019-10-08付月荷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教学建议理解实践活动

付月荷

【摘 要】本文通过揭示口语交际教学的内涵,并在简述口语交际教学途径多样走向,富于实践、贴近生活的同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训练注意问题。

【关键词】理解;丰富内涵;实践活动;训练;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155-02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明确指出应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新课改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表明,口语交际教学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教学一样成为了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四大板块之一。在这里,本人说说有关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理解口语交际教学的内涵

把握口语交际这一概念蕴涵深刻含义,是搞好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保证,许多教师认为口语交际教学只不过是听说教学的代名词,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这些认识都是陈旧而片面的。教师对于课程的理解与实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因此有必要首先准确把握口语交际的丰富内涵:

1.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或多向互动式的语言实践活动。

在口语交际中,交际双方的住处渠道是畅通的,交流也是相互促进的。交际双方既是听者,同时也是说者,随着交际的需要不断转换角色,说者要根据听者的情绪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语言语调和语言材料,听者又根据说者的表述,及时地应答。

2.口语交际是从言语交际学角度提出的概念。

言语交际学着眼于言语的行为方式,主要从言语的外部过程来研究言语,即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来研究言语,研究语言运用于交际的运动状态。

3.口语交际能力是听说能力的发展。

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不仅包括听说训练的基本要求,还包括针对交际对象、环境、情态和交流目的、内容、重点以及变化情况,培养学生待人处事的能力,准确理解话语的能力,快速判断对方话语是非曲直、真假优劣的能力,敏捷思考、临场组织语言的能力,清楚表述的能力,巧妙应对的能力,以及口语感悟能力与习惯等等。

二、小学口语交际教学走向多样,贴近生活,富于实践

1.口语交际专题训练。

现在教材中“口语交际”可概括为五类:介绍类、独自类、交往类、表演类和讨论类。通过教材中的专题训练,使学生比较系统、快捷地掌握口语交际的有关知识,提高相关技能。这种专题训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跟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二是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2.从社会学角度讲,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

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语文课上尤其如是。新大纲强调,口语交际“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所以语文教师课堂上要有训练的意识,不能孤立地进行训练,而要结合字、词、句、段、篇的教学,融合口语交际训练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在一些好的语文课上,教师这方面的引导、矫正等往往不着痕迹,与课堂主要教学目标水乳交融。

3.随机训练(1)紧扣生活随机训练。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源泉,教师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诱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能力“评优劣,定从违”,参与,影响班级、学校和社会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2)利用活动随机训练。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平时,班级、学校等经常开展活动,抓住活动的机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三、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建议

1.营造民主、愉悦、宽松的语言环境。

培养小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兴趣和情感浓厚的兴趣,积极的情感是最好的老师。口语交际课上,许多学生的嘴却很“紧”。要真正的解放学生的嘴巴,就要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淡化语文教师的表演欲,从兴趣、情感激活入手,培养学生的表现欲。一方面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给学生一种感觉:口语交际课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教师还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要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相信人人能成功的口语交际的期望传达给每个学生。另一方面要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轻松的、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

2.创设多种多样的口语交际情境。

发展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活动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应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参与,引起学生的说话欲望,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热情。

3.形成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

锻炼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是口语交际训练不同于以往听话或说话训练的一个显著特征。一是互动互促。这里所谓的互动互促,指的是口语交际课中师生、学生之间在口语交际中协同参与、彼此作用、相互促进,旨在使教师、学生都获得协调发展。二是互评互助。口语交际课还应重视师生间的互评互励。将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转变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

四、口语交际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1.训练目标要明确。

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很容易將口语交际课上成“说话课”,甚至成为了教师的“演讲课”,原因何在?教师的教学目标尚未明确,以至于在教学中不能为学生创设良好而真实的口语交际情境,使学生与学生之间不能进行愉快地交流,不能展开讨论和争论。

2.规范普通话。

说好普通话是进口语交际的基础。山区乡镇受地势的影响,交通不便,流动人口偏少,讲普通话的机会不多,所使用的方言与普通话差别较大。如“z”与“c”、“n”与“l”、“g”与“k”不分,平翘舌音不分,要纠正方言语音很困难。

3.关注全体学生。

不要让少数学生“垄断”课堂,有的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让课堂教学不落入低潮,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只重视优生和差生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全体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导致中等生认为自己无事可做,可能会开小差、搞小动作或谈小话。

总之,只要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利用教材,创造宽松、愉悦的交际环境,就能激发学生表达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口语交际水平,为全面增强学生语文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教学建议理解实践活动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