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一年级第一个月的教学中谈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2019-10-08李林灿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8期
关键词:木头小猪板书

李林灿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知识本身的确非常重要,但真正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起长期作用,并使其终身受益的是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知识都是有“形”的,而数学思想方法却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里,是无“形”的,需要老师进行挖掘。本文通过一些课例展现了在一年级第一个月的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对应思想、化归思想。

【关键词】一年级;数学思想;课例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225-02

一、引导学生建模加、减法的本质意义,渗透模型思想

学生要想正确解决加、减法实际问题,必须正确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如果对加、减法的意义模糊教学,学生在解决较复杂的加、减法实际问题,就必然会出现问题。

1.建模加法的本质意义“合起来”。

加法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运算,学生在学前教育及生活中对加法的意义有一些感知,但还需要在数学课堂上进行提炼、总结,进行建模。

在学生第一次解决加法实际问题时,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池塘,在池塘边贴上3只小鹿,问学生:“现在有几只小鹿在喝水?”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出:有3只小鹿。

然后又贴出一只小羊,问:“又来了什么小动物?来了几只?”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出:又来了1只小羊。

追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吗?”在老师引导之下,学生提出了数学问题“一共有几只小动物?”

问:“现在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呢?你是怎样求到的?”学生:“把3只小鹿和1只小羊加起来。”也有学生边把两手朝里合,边说:“合起来。”

此时,教师顺势小结:“要求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就是把3只小鹿和1只小羊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模型无处不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一系列数学模型的理解、把握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渗透模型化思想,帮助小学生建立并把握有关的数学模型,有利于学生把握住数学的本质。[1]在这堂课中,利用一年级学生感兴趣的动物喝水情境图,依托学生已有的学前教育经验,让学生建模起“加法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的本质意义,并通过“两手合拢”这样的动作强化学生对“合起来”的理解。

2.建模减法的本质意义“去掉”。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要把学生思维中加法的顺向思维转化为减法的逆向思维,需要对减法的意义进行正面建模。

教学减法时,先请5个男孩子站到讲台,问:“他们一共有幾个人?”学生:“一共有5个人。”接着,请其中2个孩子走下讲台。

问:“请根据刚才的过程找出两条数学信息,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炼后得出:讲台上有5个小朋友,走了2个小朋友,还剩几个小朋友?

教师:“剩在讲台上的小朋友有几个?你能一眼看出来吗?”学生:“3个。”教师板书“3”。

教师:“你能用数学算式表示出‘还剩下的3个小朋友,是如何求出来的吗?”大部分学生得出“5-2=3”。

问:“刚才你们还是用加法解决问题的吗?这种方法叫什么?”得出“减法”。问:“减法中间的‘—叫什么?”得出“减号”。

问:“减号表示去掉的意思。刚才求还剩几人,是从多少人里面去掉了多少人?”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指引刚才的5个孩子再次演示这一过程,并小结:“要求还剩几人,就是从5人里面去掉走了的2人,用减法计算。”

通过5名学生的表演,展示了典型的减法情境,有利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形成清晰表象。并通过语言总结,让学生亲自经历模型建立的“再创造”过程,这一过程训练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了初步的数学建模思想。

二、规范比较多少的方法,渗透对应思想

学生在生活中对比较多少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给出两种不同数量的物品,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叙述出两种物品谁多谁少,但只有极少数学生对比较多少的方法“一一对应”有认识。利用“一一对应”比较物品的多少,既培养学生的对应思想,也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

在出示“小兔、小猪盖房子”情景图后,请学生说出小猪的只数和木头的根数,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随意贴出3只小猪和4根木头。

问:“小猪和木头比,谁多一些?你能把它们重新摆一摆,让我们一眼看出来吗?”

学生甲在每只小猪旁贴1根木头,再将多出的木头贴在旁边。学生乙在学生甲想法的基础上,将小猪整齐地排成一排,再将一根木头对着一只小猪,一一对应排好。

教师:“这种一个对着一个的摆法,叫做‘一一对应。(板书:把木头和小猪一一对应。)现在你能一眼看出小猪多还是木头多吗?是怎样看出来的?”

学生:“木头比小猪多,因为木头有多的。”

教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是怎样比较出小猪和木头的多少的?”

学生根据板书及老师的引导完整叙述:“把木头和小猪一一对应,木头有多余的,就说木头比小猪多。”

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解决“比多少”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对应意识,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对应的数学思想。

三、抓住关键词理解第几和几个,渗透化归思想

“几个”表示自然数的基数意义,“第几”表示序数意义。如果学生相应的生活经验较少,对这二者的区分就会感到困难。为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可将“几个”、“第几”与学生熟悉的词语进行联系,将学生不太容易理解的事物转化为熟知的事物。

上课铃声响后,表扬静息得最好的5个孩子,并请这5个孩子排成一行领取小红花。

师:“现在有几个孩子来领小红花?”生:“有5个人领小红花。”(板书:5个人)

师:“谁来指一指,是哪5个人?”学生指后,教师小结:5个人指的是讲台上的全部孩子。(在“5个人”的下面板书“全部”)

师:现在排在第1个的是谁?排在第2个呢?第3个呢?……(在问到第5个时,板书:第5个)

师:“‘第5个指的是全部的5个孩子吗?指的是什么?”生:“指的是第5的那一个孩子。”(在“第5个”下面板书“那一个”)

在分析处理问题时,把那些待解决或难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求得原问题的解答的一种思维方法就是化归的方法。部分学生对“几个”和“第几”易混淆,通过化归的思想方法,转化为学生熟知的“全部”和“那一个”,有助于学生理解。

有学者通俗的把数学核心素养说成是“将具体的数学知识都忘掉以后剩下的东西”。一个人完成学业进入社会后,如果不是在与数学专业有联系的领域工作,他学过的很多数学知识本身大多都用不到,就会慢慢遗忘,但所获得的数学思想却在他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作用,凝炼成数学核心素养。作为一线教师,应始终带着培养学生数学思想的意识去分析教材、设计教学,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思想。

参考文献

[1]王晶.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探索[J].新校园(阅读),2016(08).

猜你喜欢

木头小猪板书
砍根木头去打仗
一二三,变木头
搬来搬去的木头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可爱的小猪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给予木头身一颗灵动的心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