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络化考试考务工作探索

2019-10-08陆凯明

文教资料 2019年6期
关键词:考试改革

陆凯明

摘    要: 网络化考试是传统考试管理工作在互联网思维下的实践成果,是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利用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在计算机上实现考试内容,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考试方式。网络化考试真正实现了考试工作 “互联网+”。网络化考试是目前最高效、最便捷的考试方式,更好地适应了新时期考生和学校对考试工作的新要求。我们必须针对网络化考试的特点,大力推进考务工作制度和工作人员队伍改革,充分发挥考试的教学导向作用和积极功能。

关键词: 网络化考试    考试管理    考务制度    考试方式    考试改革

网络化考试是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利用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在计算机上实现考试内容,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考试方式。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普及,考试地点建设的不断完善,为考试管理机构推动网络化考试取代传统考试成为可能。2013年9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所有考试科目采用Windows7操作系统环境实行网络化考试,这一改革方案的落地标志着国家级的考试由传统笔试考试向计算机化、网络化考试发展。目前,南京邮电大学承办的网络化考试项目包括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江苏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国家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

一、网络化考试的优点

网络化考试是传统考试管理工作在互联网思维下的实践成果,是基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产物,真正实现了考试工作“互联网+”。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让网络与传统考试深度融合创造的新考试形态。与传统纸质考试相比,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1.精简高校考务参与人员,提高考务工作效率。不同于传统的纸笔考试以考场为单位,网络化考试是以机房为单位配备监考人员和考务人员,大大减少了参与考试的监考人员和考务人员。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为例,在网络化考试改革前,我校考试规模大约是8000人,根据江苏省教育考试院要求每30名考生一个考场配备两名监考教师需使用监考教师、流动巡考教师和考务人员700名左右,目前考试网络化后,我校5000人次规模的考试,参与考试的监考和考务人员不超过60名。

2.重塑高校考务工作流程,降低考务工作成本。传统纸笔型考试从考生报名至考试结束高校主要有考生报名、考生信息核对、上报考生数据、接运保管试卷、考试分发、回收试卷、考完送回试卷这几个主要环节,这一过程中需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网络化考试中,考生信息核对、试卷接运保管、送回等环节不存在,不产生成本;网络化的组卷、考试、上报考生数据流程更快捷和高效率,也大大减少了对人和物的依赖。

3.考试时间灵活,夯实高校考务“以人为本”理念。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代表的传统大型考试的考务工作管理环节较多,对场地和时间的要求较高,由于考试时间的集中性和考试地点的限定性,一旦考生遇到时间冲突,就可能会放弃考试,这也是四六级考试缺考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网络化考试的出现从两个方面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是高效率的组卷和考试流程,单场考试完成考试流程的时间将会大大缩短,这为网络化考试增加考试次数奠定了基础;二是考务工作环节的精简使考试安排上能突破周末和白天的限制,可以安排在工作日或晚上进行(1)。

4.创新考试试卷构成,降低监考难度。在试题库建设阶段保证试题质量的前提下,网络化考试平台系统基于试题库逻辑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人工设置参数的组卷策略,在短时间内同时生成多套高质量试卷,确保每位考生随机抽取的试卷不重复,这种高效率组成多题多卷的考试形式基本杜绝了考生在考试时出现雷同答案的可能,大大降低了监考教师的监考难度。

二、我校目前网络化考试考务工作现状

我校承办的大型网络化考试项目包括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江苏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国家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截至目前,我校承办的大型网络化考试未发生一起安全保密重大责任事故和大规模考试舞弊事件,连续保持考试异常情况“零通报”。但与此同时,通过总结历次考试的考务工作经验,我们发现与传统考试相比网络化考试有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方面:

1.考生对网络化考试的认识不深,报名参考的积极性不高。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为例,自2013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面实施网络化后,我校在校学生考试报名率下滑非常严重,从2012年在校生报名率超过60%降至目前25%左右,出现了报名人数与在校生报名比率双下降的情况。从详见下表:

2.少数考生仍然存在侥幸心理违纪舞弊,作弊工具高科技化。虽然网络化考试具备“多题多卷”的主动防范举措,使作弊的情况显著下降,但仍然有部分考生抱有侥幸心理,铤而走险,实施违纪舞弊行为。传统的违纪舞弊行为一般为夹带通过缩印和剪切等手段制作小抄,随着科技的进步,用手机作弊成为一种“时尚”,带摄像功能的手表屡见不鲜,这迫使学校在考试期间不得不采用断开学校校园网和屏蔽移动通讯信号等手段减少舞弊现象。

3.考场软硬件设施有待改善,无法满足新时期考试要求。目前我校机房基本都建有标准化考场,里面配有实时監控和信号屏蔽仪,但因各建标准化考场的时间有早晚,已经有部分考场的设备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的考试要求,出现了比如计算机配置达不到新的考试系统的要求、语音测试类考试我校机房计算机之间缺少隔音设施、屏蔽仪对目前电信运营商的信号屏蔽效果不理想等问题,目前急需对标准化考场里的设施设备进行更新。

4.考试管理工作队伍构成不够全面,具备跨专业技能的监考教师不足。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为例,考试要求每个考场配备具备良好英语口语能力的监考教师作为陪考,实际考试必须在计算机机房进行,一般的外语教师在计算机网络设置和服务器设置方面能力是有欠缺的,这就导致考试过程中一旦发生系统问题很难快速解决,既耽误考试时间又影响考生情绪。

三、我校网络化考试考务工作探索

网络化考试是目前最高效、最便捷的考试方式,它更好地适应了新时期考生和学校对考试工作的新要求。我们必须针对网络化考试的特点,大力推进考务工作制度和工作人员队伍改革,充分发挥考试的教学导向作用和积极功能。本文从网络化考试本身、考务制度、考务人员队伍、考试对象四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大型网络化考试管理框架,完善我校大型网络化考试管理制度体系。

1.深入认识网络化考试工作及其意义。首先,要明确网络化考试虽然在形式上通过计算机和因特网模拟现实环境,但它本质上和传统考试一样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加强网络化考试管理工作对高校建设优良的教风、学风、校风同样发挥着重要的意义;其次,要深刻认识到网络化考试也是检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高校加强网络化考试管理工作,有助于稳定高校教育教学秩序,促进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从而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

2.坚持考试领导小组制度,做细做实考务工作。网络化考试期间,成立由分管校长任组长,教务处处长任副组长,教务处、外国语学院、计算机学院、学生工作处、研究生院、宣传部、监察处、保卫处、后勤管理处 后勤服务集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继续教育学院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网络化考试工作领导小组暨考试应急处理小组,下设考务组(教务处、计算机学院、外国语学院)、巡视检查组(学生工作处、研究生院、监察处、继续教育学院)、保密保卫组(保卫处、监察处)、安全保卫组(保卫处)、宣传后勤组(宣传部、后勤管理处 后勤服务集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和医疗卫生组(后勤管理处 后勤服务集团),全面负责我校网络化考试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实施,处理考试期间各类突发情况。

3.加强考场的硬件设施建设,强化考试实施过程中的管理。目前我校机房基本都按照教育考试院标准化考场要求进行了建设,考场里面配有考试需要的全程监控和手机信号屏蔽仪,但因各建标准化考场建设的时间有早有晚,有些机房里面的设备已经老化或者已经无法屏蔽目前无线移动网络的频段,这就需要对老的标准化考场里的设施设备进行更新,网络化考试的标准化考场也要考虑电脑的配置是否适应更新了的考试系统。网络化考试过程中是否还可以考虑使用人脸识别系统,以彻底杜绝替考的可能性。考试过程中,还应有考务人员对监控进行实时管理,发现问题立即纠正解决。

4.建立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的网络化考试考务工作团队。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的网络化考试考务工作团队不仅在工作中要脚踏实地、稳扎稳打,还要善于总结经验开拓考试管理的新方法、新手段。网络化考试考务人员团队建设要做到具备专业知识过硬的监考教师和高水平的考试管理人员相结合。考试管理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考试有关文件精神,而且要熟练掌握学校的各项考试管理制度,注重试卷的保密,还必须认真钻研本职工作业务,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坚持原则兢兢业业,避免工作失误;监考教师不仅在专业知识上要精通,还要有务实的精神,监考工作中能动性要高,服务意识要强。

5.严肃考纪,重振考风,净化学风。考试纪律出问题,关键在于考生诚信缺失,核心在于思想上没有重视诚信品质的高尚性和重要性。对学生加强诚信教育,在考前对学生进行以道德教育和考风考纪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诚信考试教育,组织学生收看诚信应考宣传动画并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做到防范在前。对于考试过程中违反考试纪律的考生,教务管理部门及时对违纪情况进行认定并移交学生管理部门处理并做好教育工作,让学生引起重视,以免再犯。

目前网络化考试是一种非学历教育证书考试,它经国家授权,由相关机构主持,面向全体社会人员,用以考查应试人员某一方面的知识能力水平(2),考试的合格证书已成为很多单位和部门聘用毕业生的重要参考依据。高校作为负责考试具体实施的考点本身具有组织各级各类考试的软硬件设施和各种考试资源,并且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义务。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将考试的培训内容根植于课堂教学中,这样有利于提高考生的考试通过率,对促进考生就业和稳定考生规模都不無裨益。同时,高校社会化考试考点应该认识到考生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服务的对象,应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为考生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从而努力实现考点办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柴永生.基于网络化考试条件下的考试管理改革探索[J].教育管理,2014(3):194-195.

[2]冷洪芳.关于高校社会化考试管理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21):15-16.

猜你喜欢

考试改革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考试改革方式探讨
“计算机网络”课程考试改革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食品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食品
《PLC技术及应用》高职课程考试改革探索
一张动物学试卷的思考
农科化学基础课试题库建设的对策及深化探讨
诵读教学模式下的高校古代文学课程考试改革
基于教学质量提升的高职《旅游社交礼仪》课程考试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