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国梦”理念的文学类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2019-10-08赖永兵

文教资料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中国梦

赖永兵

摘    要: 为了加强“中国梦”理念的宣传教育,强化高校文学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对文学类课程教学活动进行实践探索,将“中国梦”理念融入文学类课程教学活动中,寻找文学类课程与“中国梦”理念弘扬之间的契合点。本文从创新教学思维、整合教学资源、教学方式多样化及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四个方面,思考融入“中国梦”理念的文学类课程教学改革。从建立组织管理保障体系、完善考核和激励制度及形成常态化教学模式三方面,阐述“中国梦”理念与文学类课程持续融合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 “中国梦”    文学类课程    融入式教学

一、引言

高校文学类课程知识范围广泛,内容涵盖中国文学知识、外国文学知识及新闻传播的媒体知识等,将“中国梦”理念融入文学类课程教学活动中,是每个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工作,为弘扬“中国梦”理念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中国梦”的实现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同时每一个人为实现“中国梦”必须奉献自身的力量。加强在校学生的“中国梦”理念教育,就是增加 “中国梦”建设道路上的生力军,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文学类课程是加强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途径,對于弘扬“中国梦”理念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文学类课程改革为出发点,探讨“中国梦”理念融入文学类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并且为保证融合“中国梦”理念的文学类课程长久地发展下去,提出若干制度设想。

二、融入“中国梦”理念的文学类课程教学改革

将“中国梦”理念融入文学类课程教学活动中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相关专业任课教师给予充分重视,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中国梦”理念的文学类课程教学改革活动。其中,如何将“中国梦”理念自然恰当地融入文学类课程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消化、理解“中国梦”理念的内涵更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并进一步真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中国梦”理念建设。任课老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特点及知识的理解能力,选取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环境的教学示例,从多方面尝试“中国梦”理念融入文学类课程教学实践的探索,开创新时代文学类课程教学的新篇章。

(一)创新教学思维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文学类课程主要是对中外语言文化及历史传统的分析与讲解等,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缺乏新意,教材内容较陈旧。针对这些问题,各个院校的有关单位和专任教师都在积极地开展教学改革。事实上,将“中国梦”理念与文学类课程紧密结合,实现以“中国梦”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内容,正是创新教学思维之举。将“中国梦”理念散播到文学类课程的每个教学环节,强化“中国梦”与学生学习生涯及日常生活的直接关联性,打破以往教学中以时间轴为导向对文学知识的铺展与讲解方式,在不偏离教学大纲的前提下,进行模块化知识传授的尝试,将宏大的“中国梦”理念细化为不同模块,并与历时性文学知识的模块化教学有针对性地对接起来,进行更多更具体的专题式教学活动。

(二)整合教学资源

将“中国梦”理念结合到教学活动中,不是指用“中国梦”理念替换文学类课程内容,而是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让“中国梦”理念有机内化到文学类课程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在进行以“中国梦”理念为引导的文学类课程教学活动时,要以学生的知识储备及对知识的吸收能力为基础,构建人文底蕴深厚、价值体系完备的教学内容,以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环节为抓手,逐步建立完整的课堂教学内容体系。尤其重要的是,专题模块化的教学内容应当糅合大纲内容、学生探讨、历史回顾及有趣题材,使得专题教学更加生动、有内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更加深层次地在文学类课程中融入“中国梦”理念,必须挖掘两者的共同点,可以充分吸收借鉴已有的关于文学现象的“中国梦”内涵阐释的科研成果,整合更多有利于开展这种融入式教学实践的各方资源。对此,文学类课程专任教师必须双向把握“中国梦”理念的主体内容与文学类课程知识体系的主导线索,有效将两者结合起来,增强文学类课程在贯彻“中国梦”理念方面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

开展基于“中国梦”理念的文学类课程专题教学,需要构建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增强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互动交流性。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其一,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运用案例讨论法,借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有关“中国梦”的文学影视资料展示或播放给学生观看,摒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以往方式,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与案例的课题讨论,这对于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有重要的作用。其二,以“中国梦”理念为准绳设置课后作业题,让学生在课堂活动结束后,自觉反思课本知识与参考资料,再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做好题目的解答,提高学生对作业题的讨论积极性;在作业题的选择上,要体现“中国梦”理念的主题思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作业题的难度应当处于中等以上水平,让学生对问题能够发表不同的见解,如此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文学价值的热情,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其三,专任教师在专题教学活动中要正确引导学生挖掘“中国梦”的内涵,逐步理解并消化吸收,帮助学生在问题讨论中反复思考与验证,提高知识的扩展性,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文学类课程的重要性,加深学生对“中国梦”理念的认识与认同,直至消化、吸收以达到良好的实践效果。

(四)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中国梦”理念与文学类课程相结合,不仅是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而且要以实际行动加强“中国梦”理念与文学类课程的关联性,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校园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等,促进学生理解“中国梦”理念与文学类课程融合的重要意义。将“中国梦”理念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使学生随时随地地接受“中国梦”理念的洗礼,逐渐在学生之间构建起既关心国家大事又重视自身发展的良好学风。学生只有深刻认识“中国梦”理念,才能并自觉转化成实际生活中的行为。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认识到文学类知识在社会发展进步中的精神引领价值和实践应用功能,从而正确体认到学习文学类课程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在各种实践教学活动中,专任教师要不断加强对学生正确理解文学类课程“中国梦”内涵的指导,切实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增强懂梦、寻梦、圆梦的自觉意识和不竭动力。

三、“中国梦”理念与文学课程持续融合的制度保障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长时间的不断积累,需要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不断地走上实现“中国梦”的复兴之路。为了保证“中国梦”理念能够持续融入文学类课程的教学实践之中,除了依靠文学类课程专任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角色投入之外,还要开设文学专业的高校为顺利开展这种融入式教学改革提供制度保障。因为只有做好长久融合的保障机制,才能推动“中国梦”理念入脑入心并贯注在他们的自觉言行中。

(一)建立组织管理保障体系

在顶层设计上,高校要积极作为,加强“中国梦”理念融入文学类课程教学实践的宣传及指导工作,制订长久、有效的实施方案,保证“中国梦”理念融入式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校级领导要就“中国梦”理念与文学类课程的融合工作做好對接,深入一线开展常态化指导帮扶,教务主管部门要为这种融入式的专题教学活动及校内外相关实践活动创造政策平台和条件。与此同时,为了日常工作的有效开展,还要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保障体系,体系的建立模式应当摒弃以往的管理方式,以创新的思维、新颖的方式制定出适合“中国梦”融入教学全过程的管理体系,要确切做好“中国梦”与文学类课程结合的实施流程、活动经费标准及各参与方的权责义务等的制定事宜。

(二)完善考核和激励制度

对教学效果进行考核是检验“中国梦”理念与文学类课程结合成果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重要的作用。考核包含对专任教师的考核及对学生的考核,教师的考核主要倾向于教学态度、教学活动实施效果及理念落实情况等,学生的考核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学习报告及活动总结的有效撰写等方面。除了考核制度的完善外,建立良好的激励体系也十分必要,根据专任教师及学生在融入式教学活动中的实际表现及具体效果制定奖励办法,对成绩特别突出的要给予大的奖励,以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确保教师认真地教、学生积极地学,鼓励全体师生在教学及生活实践中积极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形成常态化教学模式

将“中国梦”理念与文学类课程相结合是一个长久的、持续性的工作过程,要自始至终坚持走“中国梦”理念与文学类课程结合的道路,使宣扬“中国梦”理念的文学类课程逐步形成有效的常态化教学模式。通过高校领导及相关部门与教学双主体之间的共同努力,保障常态化教学的稳定开展。发挥校级教学督导团的作用,对专任教师的教学情况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期抽查,并积极鼓励教师与学生的积极自查行为,真正做到“中国梦”理念与文学类课程的融入式教学工作有人做、有人管,让这一教学改革探索取得实效。

四、结语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将“中国梦”理念融入文学类课程教学实践中,对于弘扬“中国梦”理念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阐述如何进行融入“中国梦”理念的文学类课程教学改革,并提出“中国梦”理念与文学类课程持续融合的制度保障的相关举措。总之,新时代的文学类课程教学需要高校及相关人士坚定不移地走“中国梦”理念与文学类课程融合式的改革之路,为实现“中国梦”及增强文学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持续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黄文婷.“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探讨及微课程设计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为例[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7(05):102-103.

[2]舒智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主线探究——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视角[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6):86-88.

[3]冷淑敏.“中国梦”教育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思考——以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6(07):60-61.

[4]戴小江.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依据与途径——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06):92-94.

猜你喜欢

中国梦
家政女王的“中国梦”
为什么“中国梦”无意挑战美国
如何向世界讲述“中国梦”
英国公司发布“中国梦”调查报告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