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2019-10-08张汉武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28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解决措施小学生

【摘要】心理问题会造成人的行为异常,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严重的会危害自己或他人的生活。因为学生年纪小,各项心理机能都处于发展的状态中,外界的刺激更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是为了学生现在的发展更是为了将来的发展。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因此,本文首先介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然后分析当前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最后研究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问题  原因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8-0195-02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面临的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压力无处排解,挤压于心中自然就会出现诸多的问题。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人群,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甚至呈现出心理问题恶化的趋势。在小学阶段,良好的心理教育是关键,家长和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文化知识的获取,更要意识到心理健康对于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性,不但要认真对待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要及时矫正心理问题。鉴于此,本文着重研究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应对策略,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1促进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不断出现,看似只是一个小问题,但也反应出了整个社会人群的心理面临重重危机,也为社会各界人士敲响了警钟。为了消除人类的心理疾病,促进全民健身,很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而小学生群体就是一个突破口。由于绝大多数小学生都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只有及时治疗,才能避免心理疾病的蔓延,確保小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性格自卑、寡言少语,时常伴有焦虑情绪,由此导致的逃学现象不断发生,只有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为小学生的健康心理打下基础,促进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1.2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三观

在信息时代下,小学生都能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优劣信息皆有,蒙蔽了小学生的双眼,再加上他们本身缺乏判断能力,难免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同时,许多教师和家长一味地要求学生取得高分,导致学生的心理压力过大,思想封闭,孤僻成性,造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行为判断能力和自我意识,从而树立良好的三观,任何时候都不会迷失方向,从而拥有正确的思维模式。

2.当前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2.1家庭因素

根据有关研究显示,家庭环境不和谐容易导致家庭成员的心理异常,进而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第一,非常态家庭,像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母亲或者父亲的关爱,内心难免会产生失落的感觉,会非常羡慕有着完整家庭的孩子。有时甚至会导致自卑、内向、沉默的倾向。第二,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异常紧张,比如:父母关系不融洽,经常吵架,甚至闹得不可开交,会让孩子觉得烦躁,孤独,没人关心;二是父母的名声不好,将使孩子在别人面前无法抬起头,表现出抑郁和自卑的感觉。第三,父母教育方式不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智慧型父母,他们会为子女制定规范,不仅合理,而且能够以身作则,孩子们会坚定地接受它;二是专制型父母,就是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孩子不能反抗,一旦不听父母的建议,家长就认为孩子是叛逆的;三是宽容型父母,不会为学生制定太多的条条框框,只要孩子过的开心,让孩子随性成长。

2.2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学校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学生学习压力太大。学生学习压力太大,厌倦了学习。单调枯燥、太偏太旧的知识点,为了升学考试而学习的心态导致学生学习毫无兴趣可言。其二,教师为人处事。有的教师带着情绪上课,面无表情,学生的情绪很容易被教师带动,教师授课毫无兴致,学生自然也便没有兴趣。有的教师只关注学习成绩靠前的学生,对成绩靠后的学生不理不睬。这样学生就会产生落差,成绩不好的学生会更自卑,成绩好的学生会骄傲,瞧不起成绩差的学生。

2.3社会因素

人具有一定的社会性,社会环境难免会在人们身上留下印记。社会中的人都要受到社交、媒体等的影响。“抖音”“快手”各种公众号,这些网络媒体所传导的价值观也在改变着学生的思想。现在的小学生都是在新时代下成长起来的,没有经历过艰苦卓绝的年代。在他们身上缺少的是吃苦的体验,表现出的更多是享受的心态。学生一方面接受新颖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在传统价值观和新颖价值观之间难以抉择。

3.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3.1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科教学相结合

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不光是心理老师的任务,其他学科的老师也要承担起心理辅导的任务,和心理老师形成密切的合作。学生学科教学中也能挖掘出心理教育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按照有关的教学内容,在适合的时机把心理教育融入进去。比如:通过语文的学习,加强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通过数学的学习,培养探究,专注的精神;通过地理的学习,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3.2课外活动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

和谐校园的建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维护,在校园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平等的地位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校或者班级举办的活动,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操办,教师在背后作为意见的提供者,让学生成为活动的组织者,锻炼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不仅是学习的场所也是发展其他各项能力的场所,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开展课外活动,把学生从繁忙的课业中解救出来,让学生有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

3.3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参与

学生的教育工作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同时也需要家长的配合,帮助教师更好地教育学生。学校要按期举行家长会,增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信息交流,教师可以向孩子父母传授有关的心理知识,教给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技能技巧。同时,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聘请专业的心理教育教师进行授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提升各位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技能。如此一来,学生家长将会深入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更加注重自身的行为习惯,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家庭心理健康环境,促使孩子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总结

现在,我们所说的健康不仅指的是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的健康,心理健康对小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由于小学生容易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各种心理问题不断滋生,一旦将不良情绪带到课堂学习中,既影响学习效果,也扰乱教学秩序,损人不利己。因此,老师、家长和各界社会人士必须联合起来,共同致力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维护工作,不断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助力他们心智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唐银梅.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S2).

[2]吴开宗.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分析[J].才智,2015(1):212.

作者简介:

张汉武(1963-),男,甘肃武威古浪人,汉族,毕业于古浪县教师进修学校,中专,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解决措施小学生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