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应遵循的原则

2019-10-08张玉娟

甘肃教育 2019年14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数学教学原则

张玉娟

【关键词】 数学教学;创设情境;原则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4—0152—01

新课改倡导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实践证明,创设生动有趣、充满个性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还可以使原本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只考虑情境创设为教学带来的热闹,而忽视了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这个宗旨,因而使教学情境变得牵强附会,起不到真正的作用。那么,怎样创设情境,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呢?创设情境时,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

一、创设情境时必须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所以创设的情境一定要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能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發展。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思考,拓展学生思维。但是要视内容的特点而论,不能每次上课都创设情境进行导入。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9加几”时,出示课本中游乐园的主题图,并据此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师:六一儿童节就快到了,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场玩好不好?(随着异口同声的一声“好”,教师随即播放出幻灯片)孩子们,我们已经到了游乐场!在这里你都发现了什么啊?

学生听到提问后,都认真地观察屏幕上的主题图,然后踊跃地举手发言。在学生的诸多回答中,有这样一些回答:

生1:我发现游乐场里有滑梯、秋千。

生2:我发现了有卖气球的。

生3:老师,我发现草地上有好多花。

针对上述这三种回答,这位教师并没有给予学生及时评价,因为学生这样的回答,一定不是这位教师想要的。这样的回答,一时也让教师有点措手不及。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虽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是所提的问题不明确且过于宽泛,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可见,创设情境时,目的一定要明确,一定要和教学内容相关,并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创设情境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且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的形式多种多样,所以在创设情境时不但要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还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

例如,某位低年级教师在教学“长度单位”时,提到了2016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神州11号卫星的数据。如,运行高度距地球远地点是350千米,近地点是200千米。学生听了这些数据后也只是配合教师“哇,哇……”地惊叹,因为学生对“一千米”这样的长度没有生活体验,就更不用说是几百千米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声音、动作、颜色很感兴趣,可以创设形式活泼、内容生动的情境。比如,夺红星争第一、看谁又对又快、开火车、找朋友、小猴摘桃子等等。但是对高年级的学生就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尽量让他们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使之成为进行下一步学习的动力。

三、创设的情境既有趣味性,又有数学味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亲身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数学课就应该要体现数学味,创设情境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从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但是情境创设只是手段,体验其中的数学味才是目的。教师不应对情境本身进行过多的描述和渲染,因为无关信息会扰乱学生的思维,也就失去了情境创设的价值。因此,教师在情境创设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突出趣味性,又要兼顾到数学味。

比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一位教师创设了 “抢30”的游戏情境: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2人一组轮流报数,一次可以报一个数,也可以报2个数,谁先报出30就算谁赢。首先教师和一个学生玩一次游戏进行示范,然后学生2人一组玩游戏,最后教师和学生玩游戏。做完游戏以后,学生发现,不管谁先说,最后总是教师赢,这就充分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总之,创设情境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手段,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载体。在创设情境时,不仅要有明确的目的,使得情境为教学服务,还要注意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让学生体验到发现、探究、成功的乐趣,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数学教学原则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