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区别

2019-10-08胡阿刚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28期
关键词:区别思政教育马克思主义

【摘要】本文将主要致力于探究高校思政教育及馬克思主义间的区别,首先具体分析二者间所存在的不同,从而给出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详细路径情况,以期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便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区别  高校  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8-0067-02

一、马克思主义及高校思政教育的不同

(一)教育主体区别化

专业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体,普遍上他们对思政教育理论具备系统且深入化的学习,同时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仅仅是提供了良好的必备条件用于实现大学生学好理论课。但是思政教育涉及日常的大学生生活,学校可应用这一教育资源,充分应用一切可以应用的,抓好主要渠道教育,例如专业课教师课余时间的指导及教育,学院及学校党团组织,辅导员及班主任为主要成员[1]。然而当前的学校中,“以人为本”的科学主张深入贯彻人心,大学生主体意识也逐渐增强。在思政教育工作中,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约束能力,积极引导养成自我教育意识。

(二)内涵不同

日常思政教育及其理论均包含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为关键阵地,另一个为主要渠道,二者间互为补充且相互依存。通过在课堂外辅导员或班主任有目的、计划实施日常教育及管理活动,是思政教育生活化的体现,同时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基本方式。但是针对于大学生教育而言,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为其关键渠道,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关键组成部分,同时是对政治经济学、党有关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等深入学习的过程。

(三)教育方式的不同

高校大学生理论素养的形成需经系统理论学习培养起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科学理论,所以对这一过程“灌输”极其关键。也就是说经课堂有体系、计划的教学,教师便于让学生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且教育的主要阵地为课堂。显而易见,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可继续选择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更应更多的在学习灌输中不断创新理论教育,给予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日常生活,更关注实践性,除了课堂外的时空均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开展各种娱乐活动、主题活动、网络互动等,均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教育的载体上,马克思主义及思政教育存在显著的不同。侧重于理论讲解的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而以社团、宿舍、班级等便于学生接受的,主要指的是思政教育。

二、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详细路径

(一)凸显社会发展及政治素养的关联性

高校思政教育是坚定学生政治信念的关键路径,同时是一项关键的培养学生政治素养的任务。而培养的重点,可完善学生看待事物视角,便于学生保持开拓创新的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及在面对社会发展中,使得学生可为新时期社会建设做出贡献。马克思主义核心思想,是把社会实践视作验证理论构想的关键手段,围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供给学生社会政治素养以关键引导作用。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及思政教育根本任务核心思想分析,在培育学生政治素养时需把真实的社会发展要求、目标、动态视为关键的实践教育路线因素,以社会发展现状为立足方向,推动学生以正确政治立场建设当代社会,深化统一起与时俱进的思想及政治素养培育,促进未来社会的发展。需切实可行完成思政教育的任务,同时为二者相互融合的新方向,优化大学生社会发展主观意识。

(二)以优化学生思政素质为目标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其有关理论课程内容为关键部分,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供引导作用,明确阐述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观点,将高等教育对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从不同角度体现出来。理论联系社会实际成为关键的要求,从而确立出时代发展的问题,以时代发展的眼光分析、解决、看待问题,在思想层面体现出其实际应用性。同时需立足于不同时期社会环境,解决经济、文化、政治上的遗留问题,经一系列创新发展及创造性转换,客观、正确的关注社会发展动态,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育学生思政教育素质。成为引导学生素质培养关键路径,同时是二者完美融合的创新方向。

结语:

想要理清大学生日常管理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上的关系,需树立整体优化的工作方法及教育理念,统筹协调思政工作部门各环节,做到大学生日常有关工作,推动二者间的有机结合,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芦莎,何湖.高校思政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的联系与区别探讨[J].大观周刊,2011,(46):64.

作者简介:

胡阿刚(1977-),女,辽宁营口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区别思政教育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AM2+和AM3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