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木偶制作活动”为例,浅谈“以幼儿为本”的教育实践思考

2019-10-08陈雅莉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28期
关键词:木偶幼儿材料

陈雅莉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8-0014-01

“以幼儿为本”是教师实现科学教育,保证有效教育教学的思想前提,只有以幼儿为学习主体,教师才能让教育教学为孩子发展需要而进行,而非是为教而教。我们立足幼儿为本开展课题研究,在木偶制作中全面、客观地观察了解幼儿,切实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一、活动前——把握孩子发展需要,选择适宜的木偶制作内容

木偶制作工艺,因其木偶的种类、形象、制作材料的差异,制作内容不同会导致制作的过程、难度差异较大。然而由于幼儿年龄的差异,兴趣、能力、经验水平的限制,也导致不同年龄的孩子适宜参与的木偶制作内容各不相同。教师应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在活动前选择适宜的内容,为幼儿进行有效活动做好铺垫。

首先,把握孩子的兴趣需要,选择适宜的木偶制作类型。兴趣是幼儿最好的学习导师,选择孩子喜欢的木偶,他才乐意去参与木偶制作活动。但由于年龄差异,认识水平的限制,幼儿喜欢的木偶种类常常各不相同,他们往往对自己操作得心应手的木偶种类兴趣更浓。例如小班的幼儿喜欢操作方法、形象较为简单的玩偶,操作方法多样,结构复杂的布袋偶、提线偶则更受中大班孩子的喜爱,所以教师应该把握好幼儿的兴趣来选择木偶制作的类型。

其次,把握幼儿的经验需要,选择适宜的木偶制作材料。幼儿园木偶制作有别于传统木偶制作,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物、废旧材料都可作为材料。木偶制作材料众多,在制作难易程度差异是明显存在的,教师应该在了解幼儿制作经验和水平,选择幼儿熟悉的材料开展活动。

再次,把握幼儿的能力需要,选择木偶制作的方法。教师应考虑幼儿发展能力的差异,选择适宜的木偶制作方法,有机地在木偶制作活动中融合多领域的目标和内容。例如“学会合作”是大班孩子重要的社会发展需要,那么选择以合作制作方法的方式开展木偶制作活动,就相对适合在大班开展。而“手眼协调能力”是小班幼儿动作发展的需要,那么教师可以选择以定点粘贴制作方法为主木偶制作,让幼儿在制作中自然地得到手眼协调能力的锻炼。

二、活动中——观察幼儿制作情况,实施适宜的木偶制作指导

教师在活动中“以幼儿为本”就应该做到“承认差异、发现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使孩子获得有差异的发展”。

首先,针对幼儿个体差异,投放层次性的木偶制作材料,以便实施个体指导。让不同能力的幼儿可以有机会选择材料、表现方式等。这就要求在活动中,教师心中对每个孩子个体发展都要一定的了解,如此借助多层次材料的隐形指导,在木偶制作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使他们在与材料互动过程中获得更丰富的经验。例如,同样用信封制作掌中木偶,对于能力差的孩子教师可以适当提供半成品,降低制作难度,避免因为孩子难以完成失去尝试制作的兴趣,反而不能在制作活动中得到能力锻炼和情感满足。

其次,教师要注意孩子的学习主体性,基于对幼儿的观察采用多样的指导方式。教师的指导要是基于活动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教育回应,在制作过程中根据幼儿不同表现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支持。例如能力差的幼儿需要老师手把手地帮助指导,而能力强的幼儿更适宜采用启发式地引导,一个小建议就可以创造。此外,应该及时给予幼儿支持、引导,容许孩子在制作过程“出错”,耐心鼓励幼儿在制作中不断地尝试,在尝试中完成木偶制作。

三、活动后——分析幼儿木偶作品,作出适宜的木偶制作评价

木偶制作活动后作品评价是木偶制作活动的一部分,教师以幼儿为本,应如《指南》中提出的“切记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尊重幼儿制作想法,科学地分析木偶作品,做出适应的制作评价。活动后的木偶作品评价,教师对幼儿木偶作品进行分析讲解和提出看法,组织幼儿对其制作经验进行分享交流,梳理有益的经验,既是对本次幼儿活动的总结,又是对下次活动的指导准备。

首先,教师要珍视孩子木偶作品存在的价值,对每个孩子的作品进行正面的评价,让评价成为孩子继续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在充分了解每位幼儿木偶制作意图和制作过程的基础上,强化正面评价从木偶作品评价中让每个孩子知道自己的“好”,知道“怎么做会更好”。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善于给予个性化的恰当评价,从幼儿木偶作品的完整性、操作性、牢固性等几个方面准确找出其中优点和成功之处,并积极引导幼儿在自身原有木偶制作基础上,表现逐渐走向“完美”。

其次,教师要重视幼儿木偶作品内在所蕴含的幼儿隐性表现,对作品进行较全面地评价,帮助幼儿梳理在制作过程中的有益经验。教师应借助木偶作品解读幼儿的活动过程,对孩子的隐性表现做出科学的评价,帮助幼儿习得有益的经验。帮助幼儿分析适合的制作方法,和有效的材料利用等,让孩子在作品评价中逐步的学会怎样完成“任务”,如何解决问题。例如,活动后引导孩子交流作品评价,分享各自在制作过程中的不同想法,从而了解到布袋偶适宜用柔软的材料制作身体,便于作品的表演。此外,也让幼儿从中懂得遇事和同伴分享、交流、讨论能获得比适合的制作方法,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习得制作和制作以外的有益经验。

再次,教师要客观地分析木偶制作活动薄弱的原因,有效调整教学指导,促进幼儿的发展、学习。以“幼儿为学习主体”的理念分析木偶作品评价,了解幼儿在木偶制作中的困难或者所反映出来的薄弱,借此反思教师自身教学指导的有效性,思考支持幼儿在木偶制作活动中再次学习的指导要点。例如,通过作品分析了解幼儿在装饰木偶方面存在薄弱,材料使用單一,那么教师就此分析调整指导方式,丰富幼儿优质作品欣赏,投放多样的辅助材料,继续优化对幼儿活动的支持,让幼儿能在活动中发挥主体性学习。

总之,“以幼儿为本”是每个老师从教心灵的起点,是确保有效教学的前提,在日常教育活动、游戏中,教师都应该关注活动前、中、后每个孩子的发展需要,给予每个孩子在互动学习中必要的支持,使孩子在活动、游戏中得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木偶幼儿材料
木偶和木偶戏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走近木偶传承人
最美材料人
木偶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