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实践视域下的劳动教育课程化构建

2019-10-08翁飞霞张亚伟

中国德育 2019年15期
关键词:劳动评价课程

翁飞霞 张亚伟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劳动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可见一斑。那么怎样让劳动实践不只是简单的劳作?如何在学校真实有效地开展劳动教育?如何让“劳动最美丽”的理念根植学生心中?

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渠道,其功能的整体性和科学性是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劳动实践是综合实践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经细化在相关的主题实践活动中。因此,宁波市北仑区淮河小学站在课程的视角,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视域下回归劳动教育原点,构建学校劳动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实现劳动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呈现出劳动教育新样态。

一、统整劳动教育课程内容

欧里庇得斯曾经说过:“美德在劳动中产生。”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学校将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等融入其中,依据学生发展的状况、学校特色和周边的资源对学校劳动教育进行统筹考虑,形成专题教育活动的总体框架,并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阶段性发展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学年活动安排,使劳动实践课程有计划、有序列、有特色,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学校整合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三大领域的内容,整体推进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它是可看、可学、可做、可实施、可推动的,整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将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分成五大板块来构建:劳动实践活动、技能练习活动、工艺制作活动、设计创作活动、职业体验活动,并结合这五个板块开设不同主题的学习实践活动,以供学生参与体验。(见表1)

劳动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实践性。学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能力,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实践活动。以“劳动实践活动”板块为例,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劳动主题分别为“认识校园花草”“爱护校园花草”“一米菜园种植”“社会护绿行动”“中草药大观园”“小动物饲养员”,每一个阶段的实践内容都是在上一个阶段基础上的再深入,同一个板块有不同的侧重点,促使学生在小学六年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深的体验,逐渐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意识。

二、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实施

陶铸曾说过:“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课堂上学习的书本知识、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锻炼得以内化和升华;劳动还能直接为某些知识的学习、观念和情感的体悟提供真实情境。”为此,劳动教育首先要以课程为支点,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用什么方式实践、实践什么、实践得怎么样,教师要用课程的视角来重构劳动实践的体系、劳动实践的内容、劳动实践的方式等,这样才能保证劳动实践的品质,使劳动教育课程既具有趣味性,又能有效地连接并激发学生的学科学习,从而让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变得丰富起来。

1.跨界融合,拓展延伸

在实践类课程实施中,教师和学生都要具有集合、管理、整理、创新的能力,实现跨学科的统整、多学科的融合。如在“垃圾分类 北仑更美”的劳动实践活动中,学生除了学会垃圾分类,还对分类活动进行了创意宣传:撰写垃圾分类倡议书,分发到各班和社区,扩大宣传;编写垃圾分类小册子,用漫画的方式介绍分类方法;制作垃圾分类小动漫,在学校大屏幕播放;设计分类垃圾桶,调动大家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的主题教育活动融合了语文、美术、科学等学科的知识,这种基于学科又高于学科的教育实践,加深了学生对“实践出真知”的理解,并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潜能。可以说,打破界限的课程实施是挑战,更是机遇,跨界融合才能不断拓展实践内容,促进劳动教育课程的新样态发展。

2.多线联动,丰富实践

学校充分依据学生发展状况、学校特色以及可利用的校内外资源对劳动教育课程进行统筹考虑,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中不同环境、不同时机的多线联动。如每天的午餐自助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自助盛饭盛汤、餐后清洁的好习惯;农庄实践中结合不同时令开展春种秋收的系列实践劳作活动,跟着农庄阿伯学习种菜插苗,用图文结合式的自然田园笔记来记录劳动的快乐;跟着有特长的家长学习包饺子、做纸艺花、搭帐篷等技能;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参与各类志愿者行动……劳动实践无处不在,多线联动的实施促进了学生劳动能力的提升,激发了他们的劳动热情。

3.主题整合,多维体验

在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校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促使其在实践过程中养成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创新精神,因而在序列化的课程体系下,更能走出有“综合”特质的劳动实践之路。如去年在五年级开展的“中草药那些事儿”劳动教育课程中,学校把课程中的五个板块主题都整合起来开展,活动组织形式、实践场地与课程指导者也是灵活变通、随机整合。活动包含中草药的认识与种植、制作中草药香囊、设计中草药电子名片、举行香囊献爱心活动、中医院研学体验等,通过这次活动,学生的知识面、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都得到了不同的提升。

三、创新劳动教育课程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在劳动中创造自己并理解劳动的美。”劳动教育可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因此,在劳动教育课程中建立劳动教学制度、制定评价标准、拓展劳动实践领域,显得尤为重要。在评价过程中,学校追求正面引领、正向强化,本着过程性原则、即时性原则和自主性原则,设计劳动实践记录手册、劳动实践星级评价单、劳动实践护照等,让学生实时记录和积累参与劳动实践的过程和感悟。

1.劳动实践记录手册

劳动实践记录手册属于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档案,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一本记录手册,记录与保存本小组实践活动中的主要资料、图片、成果、感悟、奖状等。在每一次劳动实践中,学生们都认真参与、用心感悟,用照片记录、用文字记录、用声音记录一个个精彩的瞬间。每个小组的纪念手册都是沉甸甸的,它既是过程,也是结果;既是实践过程记录的小档案,又可以成为星级评定的主要依据。

2.劳动实践星级评价单

为体现阶段性评价,学校在劳动教育课程中设计了一个星级评价单。评价单的内容包括劳动实践项目、勞动实践时间,在积极参与、实践操作、服务意识三方面分别进行自评、组评和他评,最后还需要对劳动实践进行活动总评,包括优秀、良好和有待努力三个等级。优秀是三颗星,良好是两颗星,有待努力是一颗星。星级评价单时刻激发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促进学生养成爱劳动、爱生活的意识。

3.劳动实践护照

在前面两个评价的基础上,学校对于记录完善、资料相对丰富、星级评价情况良好以上的学生颁发相应的劳动实践护照。护照里面结合学校劳动实践课程的五大板块和六个学年的不同主题内容,把每个板块设计为一朵盛开的“太阳花”,中间花蕊为板块主题内容,旁边有六个花瓣,每一学年劳动实践系列活动结束后,结合过程性评价情况进行奖励,护照达到一定数量的学生还可以优先获得其他实践活动的机会和成为学校“阳光少年”的候选人。

总之,学校整合校内外资源,围绕日常生活,引导学生开展有序列、成体系的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初步形成自理、自立、自律的能力。通过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不同的劳动实践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劳动教育课程体验中真正懂得“劳动创造美好”的含义,让朴实的劳动教育展现出别样的魅力!

【翁飞霞,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淮河小学校长,高级教师;张亚伟,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淮河小学副校长,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李 敏

猜你喜欢

劳动评价课程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热爱劳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