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工作深度融合的思考

2019-10-06杨晓莉温艳刘海静

现代企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精准党组织

杨晓莉 温艳 刘海静

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成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成为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了民生建设突出的位置。在经历了经济式扶贫、开发式扶贫、大扶贫阶段以后,我国实施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精准扶贫。农村基层党支部是精准扶贫的实施载体,是持续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战斗堡垒。围绕精准扶贫工作重心,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补齐民生短板是基层党组织的责任。农村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工作深度融合是历史的必然性与现实需求综合发展的结果,通过对农村基层党建和精准扶贫的研究,要推进二者的深度融合,主要要从以下四个方向进行有效探索。

一、组织+群众,实现耦合治理

对于农村来讲,“组织化力量”的缺失是精准扶贫不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实施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以后,农村村民基层自治村委会缺少必备的集体经济的支持,无法整合现有的农村资源,长期的贫困原子化状态的群体无法打破自身贫困的现状,极容易陷入Barnett教授所说的“贫困陷阱”中。因此,我国农村脱贫工作长期处于“大扶贫”的局面,贫困群众与贫困地区在脱贫工作中难免走错路、走冤路。党的十八大以来,解决乡村贫困与贫困治理的思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基层组织+群众的精准脱贫格局正式形成,明确了基层组织在精准脱贫中的重要性,党建和扶贫成为基层治理中的重要因素,二者形成了双向互动的治理关系。

目标是组织建设的重要导向,以精准扶贫最终目标为导向,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组织力的重要保障与航向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会议上明确指出:将扶贫开发工作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精准脱贫的目标,发挥基层党组织最前沿的阵地。例如:精准扶贫要求到2020年,在现行的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深度解决区域性、整体性贫困。掌握精准脱贫战略目标,构建组织保障,以组织建设促进精准脱贫战略目标稳步实现。

重视精准脱贫耦合治理,以“组织+群众”为治理基础,以精准扶贫战略目标为最终导向,明确二者融合的基础与靶向,厘清融合思想与方向,重视行为组织与目标组织协同发展。因此,农村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进程中,必须明确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导向与组织建设在群众中的作用,深化理念意识,重视理念导向,时刻保持正确的组织建设方向,确保精准扶贫各项措施落地生根。

二、作风+效能,提升工作效率

精准扶贫是一项系统性、艰巨性的工程,基层组织是精准扶贫思想与措施落实的根本保障,落实精准扶贫在于责任落实。工作效率是精准扶贫落实进程的重要环节,“转作风、提效能”是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层层责任落实为组织建设具体方针,强化工作落实,形成精准扶贫各项工作有保障、能落实的精准发展格局。一是以党员扶贫包干与责任强化双向互动。“抓扶贫就要抓党员”,基层党员是精准扶贫具体责任落实的先锋队,是细节工作的践行者与实施者。以基层党员为中心,落实党员责任包干,形成帮扶结对子的帮扶格局,将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与精准退出环节结合起来,找准穷根,明确靶向,构建党员帮扶为中心的精准扶贫党员先锋队伍。同时,利用党员干部将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深入贯彻到贫困村民心中,保障村民从思想上认识到自身享受的国家福利政策,彻底改变传统帮扶“等、靠、要”的思想,从思想深处挖掉穷根。二是将党组织阵地建设与精准扶贫责任强化深度融合。阵地建设是基层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保障精准扶贫活动有阵地,为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提供必备的阵地。坚持精准扶贫基层组织阵地建设抓书记,具体工作书记抓的原则,切实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先锋作用,确保精准扶贫工作有组织、有阵地、有保障。三是激发党建活力助推效率提升。加快农村基层党组织向精准扶贫服务转化,激发组织内部活力,提高思想觉悟是提升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内因和外因是统一的,组织建设内部活力是精准扶贫措施落实的内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激发组织内部活力是提升基层党组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首先,不断加强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精准扶贫工作的形式与格局在不断变化,人们的需求日益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脱贫攻坚最前沿的组织阵地,建设服务型组织是保障脱贫攻坚政策宣传、组织动员、精准识别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因素。其次,建立完善有效的基层组织体系,凝聚基层脱贫攻坚核心力量。以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合作社、农业型企业、农村家庭等经营主体的活力,探索适应区域发展的精准脱贫思路。以锐意进取的姿态、创新发展的思路落实精准扶贫工作。再其次,以层层组织建设加强地方村民自治、村民制度建设等基层自治制度建设,将党和国家精准扶贫、大力振兴乡村战略等方针嵌入基层自治发展中。最后,以人才建设提升脱贫攻坚效率。人才是基层组织建设、精准脱贫的关键因素,强化基层党组织人才建设,以绩效和特殊地区政策补贴的方式提升组织内部成员的福利待遇,注重发挥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和农村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为精准扶贫、创新扶贫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为农村贫困地区村民脱贫致富创造“引力”。

三、党支部+合作社,实现资源整合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是我国基层实践总结出的有效经验,在精准扶贫进程中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支部的作用,将党支部嵌入精准扶贫工作中,探索出适应区域发展的“党支部+合作社”的模式,将党建、扶贫通过合作社这项新型经济深度融合。合作社是精准扶贫下新生的经济,要健康成长,发挥其作用,需要:一是探索支部帮合作社的新模式。党支部是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外部组织,将党支部帮扶与合作社融合,将国家脱贫攻坚路线、政策深入合作社,带领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本质是农村经济组织,目的在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合作社农民收入。二者分属于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但是在精准扶贫中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在精准扶贫战略要求下,基层党组织与农民合作社的帮扶关系更加清晰,农村基层党支部应充分运用自身的政策资源,帮助农民合作社寻求资源,建立制度,提升经济发展效率。例如:农村基层党支部通过政策优势,帮助合作社寻求社会资金、贷款资金、政策资金等,帮助合作社解决发展中的资金问题,做好国家政策与合作社发展的纽带。二是搭建“合作社建立支部”的新型融合模式。增强合作社内部党组织建设,发挥合作社内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党员干部在农村经济组织中的示范职能。将党组织活动的内容、形式辐射到合作社的生产、经营中,形成支部指导合作社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把支部建在合作社上,是农村基层党建与产业扶贫的创新理论与形式,直接带动了合作社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将党组织的政策优势与资源优势整合到合作社的发展中,不断创新合作社的发展方向与路径。三是以“支部监督”保证合作社全面可持续发展。支部监督是保障贫困户在合作社中获取稳定收益的重要途径。农民出让土地或者农民参与合作社工作是农民获取收益的主要途径,为了保障群众的根本利益,防止合作社在生产经营中违反相关合同侵犯入股农民权益的事项发生,农村基层党支部在鼓励农民入股的同时必须明确权利各方的权责义务。同时,规范合作社与以劳动力入股的贫困村民签订劳务合同,切实保障贫困户的根本合法权益。

四、党建+扶贫,实现双向发展

将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建当作基层发展与治理的主线,两条主线必须交叉融合,才能实现双向发展。党建与扶贫工作分离,将直接出现“扶贫少组织,党建缺抓手”的困境。二者互动共同形成了新时期基层扶贫与党建新格局。在追求美好生活大背景下,创新融合方式、与时俱进,不断保障扶贫组织建设,助推党建目标建设。通过精准扶贫在农村不断发展革新基层党建工作途径,增强党组织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强化基层党组织在精准脱贫中的政治性、先锋性。二者互相补充、相互嵌套,形成双向发展机制。

创新组织建设,扶贫与扶志、扶智深度融合。利用组织建设阵地,坚持产业扶贫为先导,重视扶贫与扶志、扶智深度融合。扶贫先扶志,利用基层组织优秀的储备人才或者引入专业的人才,以农民夜校、农村网络、村民委员大会为载体,将贫困户的脱贫志向与脱贫目标结合,形成主动脱贫的动力。扶贫必扶智,以对子帮扶、精准帮扶、党员志愿队为中心,搭建农村产业扶贫智囊平台,切实帮助贫困户解决脱贫中遇到的困难,帮助贫困户找出解决办法,形成自主发展之路。同时,利用组织建设阵地与资金,傳承“金秋助学”传统活动,阻断贫困代际传播。

达成脱贫目标,助推组织建设。以目标为导向,以考核结果为标准,步步落实脱贫目标。将脱贫攻坚目标与组织建设目标结合,及时更新组织目标建设,确保基层党组建设的先进性。例如:实现精准退出以后,基层党组织的目标将进一步确保脱贫户的持续发展,保证贫困户不再返贫。因此,坚持更新目标,确保二者融合的活力是精准扶贫基层党建重要的内容。

创新融合方式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发展中结合自身脱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组织建设目标,契合精准扶贫战略目标要求,以目标促进行动、以行动促进发展,实现农村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工作双向发展的目标。

(作者单位: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精准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二首
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参与式治理与农村基层民主创新的探析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