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定不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现实思考

2019-09-28何继勋蒋睿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代

何继勋 蒋睿

[摘要]本文首先从历史维度,着重阐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场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心、卓越智慧、巨大勇气。其次从现实维度,着重分析和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总结好历史经验,把它转化为推进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力武器。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发展

[作者简介]何继勋(1965-),男,汉族,河北玉田人,武警后勤学院政治工作教研室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蒋睿(1982-),男,四川达州人,武警后勤学院政治工作教研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中图分类号] D61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19)09-0006-04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邓小平同志的带领下党和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1年来,党领导人民栉风沐雨砥砺奋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革故鼎新、日臻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充满活力、日益繁荣。今天,走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自觉、坚定自信。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两个维度来总结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會主义的几点认识。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全部理论与实践的主题,其发展历程的鲜明特征就是在排除“左”、右干扰、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推进改革开放,在回答时代课题中深化改革开放,狠抓机遇,进而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这一历程迄今大体可分为两个20年。前20年党面临着“左”右各种干扰和国内外各种风险和挑战,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历史关头。这20年,关键是能不能从过去僵化的社会主义思想和体制禁锢中闯出来,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和道路,并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第一个重大的历史关头,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面临中国向何处去的三种选择。一是搞“两个凡是”的老路;二是借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否定社会主义道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的邪路;三是走出一条崭新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时期,邓小平就讲到:“因为现在一方面,党内有一部分同志还深受林彪、‘四人帮极左思潮的毒害,有极少数人甚至散布流言蜚语,攻击中央在粉碎‘四人帮以来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所实行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违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另一方面,社会上有极少数人正在散布怀疑或反对这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而党内也有个别同志不但不承认这种思潮的危险,甚至直接间接地加以某种程度的支持。”对此,邓小平阐述了一系列基本观点。他强调,“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他同时强调:“中国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出现一种思潮,叫资产阶级自由化,崇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自由,否定社会主义,这不行”,“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开放政策,同时也要求刹住自由化的风,这是相互关联的问题。”1985年他充满信心地讲到“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实验,我们相信会成功。……我们的原则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我们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拒绝了那条老路,也拒绝了走资本主义的邪路,闯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崭新道路。

第二个重大历史关头,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严重挫折,中国也出现了严重的政治风波,再次面临方向和道路的选择。

面对国内外严峻形势,邓小平强调:“我们党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没有错,我们‘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没有错,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变。”1989年江泽民在十三届四中全会当选为总书记,他在会上郑重申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基本政策,必须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全面执行、一以贯之。”1989年10月31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江泽民对他讲,“我想说明一个实质性问题,邓小平主席倡导的改革开放,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改革开放,不是走向资本主义。”北京政治风波后,西方一些国家压我们。当时邓小平就坚定地讲到:“只讲一个道理: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变不了的。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谁也压不跨我们。”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他强调:“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向了新的阶段。

第三个重要的历史关头,是在1997年2月邓小平逝世的时候。这时,国际国内都在观察和猜测中国将向何处去,走什么路,有的担心中国转向,有的希望中国转向。江泽民讲到,“一九九一年,我国华东地区发生严重水灾,美国有人认定我们要‘乱。这年十二月,苏联解体,美国有人认为我们要‘垮。美国一九九二年向台湾出售F—16飞机,一九九五年允许台湾当局领导人访美,美国有人对所谓‘邓后的中国作了种种猜测,加大了对我们的压力,企图把我们压‘倒。”在这个重要历史关头,党的十五大把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创新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成为党的行动指南。江泽民强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什么议论,什么压力,都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不动摇。这就叫做“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这就叫做“我自岿然不动”。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推进到21世纪。

后20年,不仅依然面临着各种干扰和挑战,同时又面临着两个重要的社会发展节点,面临着更加艰巨繁重的发展改革稳定任务,面临着国际形势的大变化和国际格局大调整。这20年,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应对挑战、狠抓机遇,把握大势,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第一个重要的社会发展节点,是在进入新世纪之初。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2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同时也出现了突出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对此,胡锦涛指出,“目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一些国家和地区发展历程表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千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就会进入了一个关键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既有因为举措得当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因为应对失误从而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的失败教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一千美元向三千美元过渡的关键时期,这既是一个发展机遇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党积极应对挑战,狠抓机遇,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大踏步地向前推进。

第二个重要的社会发展节点,突出体现在2012年前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均突破4000美元。这一时期,世界经济陷入低迷,国际形势开始发生更加深刻的变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深层次矛盾,面临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等诸多挑战。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这一重要发展节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领导党和人民开始了新一轮改革开放,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创造性地提出了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办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动创立亚投行,倡议和建设“一带一路”等重大举措;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时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场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实践证明:越是伟大的事业,往往越是充满艰难险阻,越是需要开拓创新;越是环境复杂,党越要保持战略定力,把得住大局,看得清方向,站得稳脚跟,担得起风险。

二、奋进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理性自觉、坚定自信,更加需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过“不惑”之年,党领导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应对了一系列重大风险和挑战,解决了许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取得了历史性伟大成就,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着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也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带来的严峻挑战,面临着更加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要从历史、全局和战略高度总结好41年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把它转化为新时代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有力武器。

(一)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也是新时代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重要法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这“两制”并存,西方资本主义占有很大优势的国际环境中,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相对贫穷落后的社会主义大国,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经历的各种危险、严峻挑战、重大困难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难以想象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乱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变了”,苏联“解体了”,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关键在于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就指出:“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保证党的领导。我们之所以能经得起风浪,党的领导是最根本的一条保证。”他还强调,“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90年代,党中央面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和中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严峻挑战,把握“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时代课题,提出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入新世纪,党中央继续着力抓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使党经历了一次深刻的革命性锻造。41年来,党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党的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形成了更加系统成熟的党建理论和丰富的党建经验,新时代,党一定要把它运用好发展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地把党建设的更加坚强有力。”

(二)“不忘改革開放的初心”——以人民为中心。41年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根本在于以人民为中心,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激发了社会活力,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

一切为了人民。邓小平多次强调,我们每做一件事,都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今天,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指出:“我们要不忘改革开放初心,认真总结改革开放40年成功经验,提升改革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一切依靠人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创造。党善于从人民的所思所盼中寻找方向,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中汲取智慧。邓小平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真正的动力在人民群众、在人民智慧,“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没有设计什么,他只是相信人民群众。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提出两个“必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所以必须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他还进一步强调,“无论改革推进到什么阶段,人民首创精神都不能忽视。”

(三)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条宝贵经验就是在伟大实践中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不断深化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认识。每一次党对思想路线认识的深化,都反映了实践的要求,时代的要求,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发展。改革开放前后,中国面临着“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点,其主要精神就是邓小平讲的“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并且他强调,“首先是解放思想”。上世纪90年代,中国面临着世界格局的大调整、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面临着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明确后的新情况新问题,江泽民突出强调“与时俱进”。进入新世纪,中国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但也是矛盾凸显期。胡锦涛强调“求真务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最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周边环境,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改革发展稳定更艰巨的任务和严峻的挑战,习近平以更深遂的历史思维,更宏阔的全球视野,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深化党的思想路线认识。他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我们看世界,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而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仔细观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要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41年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思想解放的过程。奋进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每一项改革的深化,每一步改革的突破都需要在解放思想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挑战并存,动力压力同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更需要解放思想、开拓视野、把握大势。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需要进一步赋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新的时代内涵,以引领探索与发展。

(四)毫不动摇地在新时代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强调,“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2001年江澤民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所以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今天,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习近平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国家生命线、人民幸福线。我们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国之路,不能有丝毫动摇。”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一定要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把握好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紧紧把握改革开放这个强国之路,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改革开放的时代性、体系性、全面性,进一步做好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抓好改革开放各项决策的落地生效;牢牢巩固四项基本原则这个强国之本,打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仗,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艘巨轮劈风斩浪、行稳致远,驶向胜利的彼岸。

(五)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论只有来源于实践,作用于实践,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41年改革开放,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中,不仅注重把握前进中所面临的时代课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伟大的理论创造,而且注重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拓前进。

党的十八大后,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局势,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把握治党治国治军这条主线,举旗定向、运筹帷幄,大手笔谋划国际国内大局,大气魄治党治国治军,大力度推进改革创新,在伟大实践中续写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代共产党人续写的更加精彩的理论篇章。它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聚焦新的时代课题,凝结新的思想精华,总结开创性独创性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建起新的理论体系。它具有强大的真理威力和实践伟力。它不仅作用于现实,更是影响深远,必将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更加充分彰显真理威力和实践伟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5年版.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3]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4、1993年版.

[4]江泽民文选[M].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胡锦涛文选[M].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代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