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温式医用弹力袜对剖宫产产妇下肢静脉血栓预防的效果研究

2019-09-28周迪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7期
关键词:弹力袜医用下肢

周迪

(河东区人民医院,山东临沂 276000)

临床实践证明,受剖宫产手术需要使用麻醉药物及凝血药物的影响,可能造成产妇产后机体血液浓度大幅度上升,引发血流速度变慢,加之产妇在手术之后需长时间地卧床休息,导致下肢血液循环出现严重不畅的情况,进而可能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1-2]。一旦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后则极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比较常见的有下肢皮炎以及水肿等等。与此同时,如果出现血栓脱落,在未能及时有效处理的情况下,易进一步诱发成急性肺栓塞,从而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剖宫产产妇生命安全角度考虑,进一步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能够有效预防角度考虑,需采取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近年来,有研究资料显示,医用弹力袜能有效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避免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3-4]。鉴于此,该文重点探究加温式医用弹力袜在其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一共将该院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受剖宫产分娩实行常规护理的59名产妇划分为对照组,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进入该院接受剖宫产分娩实行常规护理及使用加温式医用弹力袜的59名产妇划分为观察组。在对照组中,年龄跨度分布在23~39 岁,平均年龄为(31.52±2.41)岁,平均孕周为(38.91±2.12)周,初产妇 37 例、经产妇 22 例;观察组59名产妇均为女性,年龄最高37者岁、年龄最低者21岁,平均年龄为 (31.49±2.40)岁,平均孕周为(38.92±2.13)周,初产妇 38例、经产妇 21例。 结合以上具体资料发现,所有纳入对比的产妇各项基本信息均不存在明显差异性,例年龄及孕周等,代表2组产妇后续数据有比较的意义。此外,所有入选者均知情签署向医护同意书;并将存在弹力材料过敏、足部溃疡坏疽、术前感染及反应迟钝等情况,存在其他并发症、语言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者逐一排除。

1.2 方法

(1)对照组:对照组产妇实行常规护理,按照产科常规护理方法执行,处理好护理期间出现的问题,确保护理工作顺利有序实施。

(2)观察组:观察组产妇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加温式医用弹力袜,即:护理人员确定所有产妇不存在弹力袜穿着禁忌证后,于手术前60 min指导并帮助产妇进行低压预防型医用弹力袜的穿着,注意需确保穿着大小的适宜;用一只手向袜筒内伸入,并将袜头内2寸位置捏住,另一只手把袜筒翻过到袜根部位置,翻过展开2/3的袜筒,以便产妇足部能够方便置进入袜头,然后使用拇指将袜子内侧撑住,四指将袜子大身抓住,循序渐进地引导产妇伸入袜内,动作轻柔朝上拉袜筒,将弹力袜穿好之后,将袜底加温片打开,充分发挥袜子加温效应作用。此外,加温式医用弹力袜干预期间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纠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如焦虑、抑郁、担心害怕等,使患者在加温式医用弹力袜干预过程中的依从性及配合度得到有效提高。

1.3 判定标准

分别于手术后3 d对该次两组入选产妇的静脉血样进行抽取,约抽取3 mL;进一步采取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对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TTP)进行检测,并且选择多普勒超声测定2组产妇手术前及后3 d左右下肢静脉流速及胫后静脉流速。同时,观察2组产妇是否出现下肢疼痛、下肢肿胀及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该次采取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用百分率表示涉及的计数资料,并采取χ2进行验证;用(±s)表示计量资料,并采取t进行验证;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术后凝血指标对比

对照组术后 3 d ATTP 为(36.27±3.57)s、术后 3 d PT 为(15.27±4.29)s及术后 3 d TT 为(16.23±5.03)s;观察组术后3 d ATTP为 (30.24±4.23)s、 术后3 d PT为(10.29±2.16)s及术后 3 d TT 为(12.83±3.79)s。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3 d ATTP、PT及TT对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产妇术后左右肢体血流速度对比

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左右下肢静脉流速及胫后静脉流速对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术后左右肢体血流速度对比[(±s),cm/s]

表1 两组产妇术后左右肢体血流速度对比[(±s),cm/s]

组别静脉流速左下肢 右下肢胫后静脉流速左下肢 右下肢对照组(n=59)观察组(n=59)t值P值11.24±1.7916.53±2.891.695>0.0511.97±2.7816.24±3.877.493<0.056.24±1.538.03±2.081.285>0.056.53±1.789.24±2.037.137<0.05

2.3 两组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的比较

在对照组中,发生下肢疼痛一共5例、下肢肿胀4例、静脉血栓3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34%;在观察组中,仅出现1例下肢疼痛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9%。由数据可知,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剖宫产术的实施,如果出现创伤,会引发产妇机体内血小板反应性变化,使存在抗凝作用的蛋白质大量释放出来,导致产妇机体内血液一直处在一个高凝的状态当中。同时,基于围手术期,如果所应用的止血药物过多,会导致血液凝血状态发生变化,进一步使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大大增加。为了使剖宫产产妇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概率得到有效控制,有必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医护干预方案。近年来,有临床学者经研究表明,医用弹力袜的应用,能够对剖宫产产妇脚踝施加一定的压力,使产妇的小腿肌肉收缩,进而使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部位。

并且,国内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通过医用弹力袜的应用,可以使剖宫产产妇下肢血液循环速度加快,进一步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得到有效促进,使下肢肿胀程度得到有效减轻,进一步使肢体疼痛感得到有效减轻。加温式医用弹力袜以常规医用弹力袜为基础增加设置加温装置,能维持机体体温始终处于正常状态,特别是手术前30 min使用能对下肢肢体起到预保温的作用,使麻醉诱导之后以及开放性手术引发剖宫产产妇机体温度快速下降的现象的发生得到有效预防。近年来,国内有研究者结合临床研究表明,在手术之前对肢体进行加温处理,可以使四肢末梢血液循环得到有效促进,进一步使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得到有效预防。此外,结合此次研究结果可知:以常规医用弹力袜为基础开展改良,于袜子底部增设加温片状贴剂促使弹力袜具备加温功能,能有效维持剖宫产手术期间产妇体温始终处于正常状态,避免发生低体温情况。

同时,与常规医用弹力袜相比,加温式医用弹力袜的应用,可以使由于手术原因导致的静脉扩张问题得到有效避免,使扩张受损血管内皮得到有效预防,从而降低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结合该次研究结果发现,纳入2组产妇分别实行常规护理及常规护理与使用加温式医用弹力袜,其结果显示对照组术后凝血指标、术后左右肢体血流速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明显,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从中可知,医用弹力袜的应用具备可行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剖宫产产妇实行常规护理及使用加温式医用弹力袜的效果良好,能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其安全性较高且穿戴简单方便;因此,值得在临床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弹力袜医用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静脉曲张患者怎样选择弹力袜?
妇科手术后如何选抗血栓弹力袜
下肢静脉曲张的必备神器
——弹力袜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静脉曲张吃药能治吗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