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

2019-09-28刘玉娟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7期
关键词:围产期满意率下肢

刘玉娟

(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产科,江苏宿迁 223600)

深静脉血栓(DVT)是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由于产妇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因此,很容易出现腰背疼痛、四肢麻木、酸痛等症状,并出现DVT[1]。作为剖宫产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会出现下肢肿胀、疼痛、行走困难等表现,目前,尚未统一治疗方案,仍需要以预防为主。通过给予患者有效的围产期护理干预,不仅能够缩短住院时间,还能够降低DVT发生率。因此,该文将对2017年7月—2019年6月期间的剖宫产产妇采取围产期护理干预,并分析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50例产妇。纳入标准:(1)年龄≥18 岁;(2)顺利剖宫产分娩;(3)自愿参与研究产妇。排除标准:(1)妊娠过程出现妊娠合并症产妇;(2)合并血液系统疾病产妇;(3)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产妇;(4)感染、下肢外伤产妇;(5)合并心、肝、肾疾病产妇等。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28.78±4.07)岁,平均孕周(38.50±1.09)周,平均孕次(1.89±0.15)次,初产妇16例,经产妇9例。对照组25例,年龄24~41岁, 平均年龄 (28.82±4.15) 岁, 平均孕周(38.67±1.11)周,平均孕次(1.90±0.16)次,初产妇 15例,经产妇10例。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进行传统护理,术前指导产妇禁食禁水,术中密切观察产妇的病情变化,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病情记录。待产妇恢复意识后,指导其进行母乳喂养。观察组产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具体方法:(1)术前护理:①孕期干预:对确定剖宫产产妇,应嘱咐产妇定时复查,向其讲解母乳喂养知识、剖宫产知识,告知其注意事项,对产妇内心的疑问一一耐心解答;②心理疏导:产妇由于对剖宫产缺乏了解,极易产生焦虑、不安、恐惧等情绪,应与产妇耐心沟通,了解产妇真实想法,并给予积极的疏导,使其以健康、乐观的心态面对手术,嘱咐产妇充分休息,保证睡眠质量,避免过度劳累,影响产妇情绪及体重;③术前检查:对产妇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胎心音等进行监测,指导产妇胎心监护仪的使用方法,使其能够随时监控胎心音;(2)术中护理:术前提前1 h,调节温度、湿度;产妇进入手术室后,认真核对产妇的基本信息,告知其术中注意事项,若产妇情绪紧张,应与产妇交谈转移其注意力,以成功病例鼓励产妇,增强产妇信心;做好手术配合,密切监测产妇体征变化;尽量避免下肢静脉输液,减少下肢穿刺次数;严格无菌操作,预防静脉炎发生;(3)术后护理:①基础护理:连接心电监护仪,对产妇体温、血压等指标进行监测;根据产妇的麻醉方式,合理调节体位,例如,若产妇为硬膜外麻醉,应调整为去枕仰卧位,对血氧饱和度、体征进行监测;②健康教育:告知产妇常见的并发症,讲解DVT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对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有吸烟史、缺乏体育锻炼、肥胖、D-二聚体及CRP水平偏高的高危产妇,应作为重点预防对象;③肢体康复锻炼:鼓励产妇尽早进行床上活动,定期帮助产妇按摩腓肠肌、比目鱼肌;术后24 h,指导产妇下肢抬高训练,预防静脉血液瘀滞;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减少应用不必要的止血药物,对D-二聚体、CRP水平升高的产妇,应指产妇穿医用弹力袜;④饮食干预:指导产妇多食用蔬菜、高维生素食物、新鲜水果,增加血液流速,降低血液粘稠度。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产妇下肢DVT发生率、症状积分及护理满意率,症状积分根据浅静脉扩张程度、肿胀程度、疼痛程度、体温升高情况计算,症状由轻至重分别采用0~2分表示。满意度采取自制调查问卷评价,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几个等级,前两者合计为总满意率。

1.4 统计方法

采取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使用[n(%)]表示下肢DVT发生率、满意率等计数资料,使用(±s)表示症状积分等计量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下肢DVT发生率及症状积分对比

观察组产妇下肢DVT发生率为4%(1/25),对照组为 24%(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P<0.05)。观察组症状积分为(2.24±0.50)分,对照组为(4.89±1.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92,P<0.05)。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分别为9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下肢DVT是一种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危害性极大,患者表现为浅静脉曲张、下肢水肿、疼痛的表现,严重可导致肺栓塞。剖宫产术后并发症较多,其中,下肢DVT就是最为严重的一种,不仅会减缓产妇术后恢复的速度,还会影响产妇的心理健康,给产妇及家庭带来严重伤害。研究发现[2],剖宫产术后10 d是下肢DVT发生的高危时期,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案,仍需要以预防为主。

分析剖宫产围产期下肢DVT发生机制,主要包括几点:第一,产妇妊娠期处于生理性高凝状态,由于子宫体积增大,会对静脉系统产生压迫作用,可减慢下腔静脉血流速度;同时,受分娩过程失血、内皮损伤、体液丢失、补液不足等因素影响,也会增加下肢DVT形成风险[3];第二,产妇术后往往因惧怕疼痛而不愿意下床活动,因此,下肢静脉血流瘀滞,可促进血栓形成;第三,产妇术后容易受凉,引起下肢静脉收缩,部分产妇建立了下肢静脉通路,并使用了高刺激性的药物,也会增加下肢DVT危险[4];第四,产妇术后饮食不当,例如,多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可增加血液粘稠度,产妇术后容易发生便秘,可诱发下肢DVT;第五,产妇未及时进行规范的功能训练,下肢静脉血流停滞,也会导致下肢DVT形成[5]。因此,在围产期必须对产妇进行综合护理干预,针对上述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往有研究显示[6],对产妇加强围生期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DVT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在该次研究中,观察组产妇下肢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4%vs 24%),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2.24±0.50)分 vs (4.89±1.44)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6%vs 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加强围产期护理干预可更有效的预防下肢DVT形成。在手术前,应对产妇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对其整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尤其是凝血功能,应进行重点检查。分析下肢DVT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对高危产妇进行重点干预。对产妇加强生活指导,鼓励产妇多饮水,增加体能训练,合理饮食,尽量降低血液粘稠度[7]。在手术中,应尽量避免下肢穿刺及输液,注意无菌操作及保暖。术后,应告知产妇下肢DVT的危害性及预防措施,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进行肌肉按摩。若产妇已经发生下肢DVT,应嘱咐其绝对卧床,抬高患肢,避免揉按引起栓子脱落,保持大便通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一旦发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异常表现,应第一时间采取干预措施[8]。

综上所述,加强剖宫产产妇围产期护理干预可减少下肢DVT发生,促进产妇术后恢复,同时能够改善护患关系,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围产期满意率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补血生乳颗粒对SD大鼠围产期毒性
兰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4.14%
围产期时间定义
围产期胎膜早破与生殖道病原菌感染的分析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