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颖超在重庆开展妇女工作纪实

2019-09-28王晓园丁英顺

红岩春秋 2019年9期
关键词:南方局宪政邓颖超

■王晓园 丁英顺

◇1939年,邓颖超在重庆纪念“三八”妇女节大会上讲话

抗战爆发到抗战胜利初期,身兼国民参政会中共参政员、陕甘宁边区妇联驻渝代表团团长、南方局妇女委员会(后改为妇女组)负责人、政治协商会议中共代表等职的邓颖超,利用其特殊身份,奔走在国统区妇女运动的最前线,以公开演讲、发表文章、组织座谈会等各种形式,广泛团结国统区妇女群体,推动了妇女界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博得妇女界普遍的尊重和信任。

拉开重庆妇女界统一战线工作的序幕

南方局妇女委员会成立以来,邓颖超利用妇女运动指导委员会(简称妇指会)委员的身份,与国统区各党派、各阶层妇女广泛接触,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去影响和团结妇指会内一批有声望有地位的进步知识妇女。

1939年3月3日,重庆各界妇女举行纪念“三八”节筹备会。邓颖超出席会议,语重心长地讲团结抗战、共同对敌的重要性,提出把妇女运动的阵容从少数不宽广的范畴,深入扩展到各阶层妇女中去,并努力充实现有的各妇女团体。针对国民党制造分裂的行径,邓颖超呼吁“在国家民族空前灾难面前,大家要在共同工作基础上,不让制造磨擦分子破坏团结,把一切力量联合起来,共同对敌”,赢得了大多数妇女代表的热烈赞同。

会议根据邓颖超的讲话精神,通过了纪念“三八”节纲要,并分发到国统区各省妇指会,作为纪念“三八”节的指导方针。应当说,这是邓颖超利用合法斗争手段取得的打破国民党反共限共阴谋的一次胜利。

3月8日,重庆举行了五千名妇女群众参加的纪念“三八”节大会,宋美龄出席。邓颖超代表陕甘宁边区各界妇女讲话,大声呼吁:“只有把妇女的伟大力量组织到民族的抗战中,才能迅速的获得抗战的胜利,与民族的解放!”“我们只有从共同实际工作中互相帮助,互相信任,亲密的团结合作,才使我们团结,比现在更有进步,才能更加强团结。这是坚持抗战到底的基本保障,这是抗战建国事业的发展进步以达成功的发动力。”她嘹亮的声音,如同春雷一般,震动全场。

会后举行了盛大游行。国统区的40多个城市和一些农村集镇,以及上海和港澳地区,也召开了规模不等的纪念会。

同日,邓颖超为《新华日报》撰写社论《纪念“三八”节,开展妇女运动》。文中批评了把妇女运动限制在大城市少数上层妇女中间,轻视摒弃广大劳动妇女的作法。她要求把妇女运动的阵容,从少数人的不宽广范围,迅速扩展到各阶层妇女当中,特别要深入劳动妇女和农村妇女中。此外,她还经常向重庆妇女介绍抗日根据地农村妇女发动的情况,说明劳动妇女在民族解放运动中的重要位置,勉励知识妇女要与工农妇女团结合作。

3月25日,邓颖超又在《新华日报》发表《检讨三八节的工作以增进妇女运动的更好开展》一文。文中总结了当年“三八”节大会同以往的不同,包括纪念活动有了统一的纲领和宣传口号,妇女阶层得到了广泛的参与,如一些工厂在“三八”节允许女工休假半天,工资照发,使得女工们可以参加大会等等。

1 9 3 9年在重庆举行的“三八”节纪念活动,相较于之前在武汉举办的活动来说,人数有了很大突破,扩大了阶层。这次纪念活动的成功举行,反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妇女运动的新发展,也为之后纪念活动提供了范式。

◇1940年,南方局妇委以陕甘宁边区各界妇女联合会驻渝代表团名义在重庆街头进行抗日宣传

掀起妇女界反汪和宪政运动的高潮

1938年底,国民党副总裁、国民参政会议长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为了推动反汪运动的发展,《新华日报》按照南方局的部署,陆续发表了一些社论和署名文章。反汪运动持续发展到1940年夏,并两次掀起高潮。

◇汪精卫的叛国投敌行径,激起了全国声势浩大的讨汪运动。图为民众集会“讨汪”

1939年4月19日,邓颖超应邀参加重庆市女青年会召开的座谈会,并作了《国民精神总动员》的演讲。同日,她在《新华日报》发表《实施精神总动员与坚持抗战到底》一文,指出:在抗战相持阶段,面对汪精卫等人的叛逆,我们需要力量集中,以加强团结和加紧抗战的实际动员,把我们的意志集中于坚持持久抗战的信念,排除暴敌的侵略,而尤在于努力抗战之中,树立战后永久建国的基础的中心方向。

1940年初,汪精卫集团与日本侵略者之前在上海签订卖国密约《日支新关系调整纲要》被揭露后,重庆人民再次掀起更广泛的反汪、反汉奸、反投降运动。在南方局妇委和川东特委的推动下,工会、农会、教育会、妇女会、迁川工厂联合会和各大中学联合会等共同发出通电,声讨汪精卫叛国行径,呼吁人民“一心一德,抗战到底,争取最后胜利”。

2月1日,按照《中共中央为“三八”节工作给各级党部的指示》的要求,“以动员广大妇女参加讨汪运动和促进宪政运动,把这些运动与各阶层妇女的切身利益要求联系起来……”《新华日报》发表了两篇社论和南方局妇委张晓梅的《以战斗和团结来纪念三八》等重要文章。

在南方局妇委的指导下,重庆妇女界从1939年11月到1940年3月共召开了七次宪政问题与妇女座谈会。会议统一了对宪政运动的认识,讨论了宪政运动的纲领,实施宪政的各种具体措施及意义;宪政运动与妇女解放的关系;国民大会女代表产生的办法;妇女促进宪政的具体组织及扩大妇女参政权利等问题。

在给文档中的表格、图片、公式等添加的名称和编号称为题注。当文档中的图、表数量较多时,若用手工添加编号,则容易出错。中间插入题注后,Word会给题注重新编号,删除和移动题注后,Word也能重新编号。

邓颖超经常以国民参政员的身份出席妇女群众集会,并发表了《妇女大众应拥护各省市参政会之召集》《国民参政会与妇女》等文章。她呼吁要注意引导和吸收妇女参加民主政治运动,还亲自出席或派南方局其他同志参加重庆各界妇女召开的宪政讨论会。继重庆妇女界发起妇女宪政座谈会后,国统区各界各阶层妇女纷纷效仿,贵阳、昆明、桂林等地都召开了座谈会和讲演会,掀起了国统区妇女宪政运动的热潮。

1940年3月8日,在南方局妇女组的推动下,重庆妇女界在“三八”节举行了以促进民主宪政和反汪、反投降为中心内容的万余妇女纪念大会和示威游行。南方局妇委组织各妇女团体在求精中学举行了27次座谈会,有10余个妇女团体,共5300余人参加了反汪签名运动。这场运动一直持续到9月中旬,截至9月18日,妇女界签名人数达13025人。

5月16日,邓颖超在《新华日报》副刊《妇女之路》创刊号发表《目前局势与妇女工作》一文,指出这一阶段面对国际国内的危险局势,要坚持抗战团结,一致对敌,要广泛深入的开展反对卖国贼汪精卫的卖国行为,各阶层妇女大众要提高警惕性,不为汉奸所用,更不做汉奸,团结起来反汉奸、反投降。

这场以反汪和妇女界宪政运动为主的“三八”纪念活动,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配合了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开展的“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坚持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坚持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的政治斗争策略,有力地制止了国民党妥协投降趋势的蔓延。妇女宪政运动也是一次妇女争取民主权利的运动,动员、组织、教育了广大妇女群众,团结了妇女界抗战的信心和力量。

◇1945年12月20日,邓颖超应重庆《新华日报》之邀,为该报副刊《妇女之路》题词

开辟中外妇女友好和文化交流新局面

由于国民党对妇指会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排挤,南方局妇委决定创建一个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妇女组织。经邓颖超倡议,在中苏文化协会下设妇女委员会,以加强和扩大妇女界的抗日统一战线,开展中苏妇女友好和文化交流活动。

1940年3月25日,中苏文化协会妇女委员会在重庆成立(简称中苏文协妇委)。李德全任主任委员,曹孟君、傅学文任副主任委员,常委由邓颖超、张晓梅、史良、罗叔章、王枫等七人组成,刘清扬、胡子婴等为委员。

皖南事变后,国统区的白色恐怖日益严重,许多进步妇女报刊被迫停刊。在此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急需在国统区创建一个公开的团结妇女坚持抗战的舆论宣传阵地。1942年秋,邓颖超代表南方局妇女组倡议出版一份继承《妇女生活》的妇女刊物,并提议由曹孟君担任主编。

随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中苏文协妇委日益活跃,经常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如中苏妇女联谊会、苏联妇女生活照片展览会、中苏儿童作品展览会等,举办讲演会、国内外形势报告会、抗战形势座谈会、学术研究会、妇女问题座谈会,组织参观访问等。中苏文协妇委的工作,为加强中苏妇女的友谊和文化交流作出贡献,也成为南方局妇委团结各界妇女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阵地。

除了加强中苏妇女友好交往外,邓颖超于1942年3月8日在《新华日报》发表《动员太平洋上各国妇女积极参加各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一文,号召动员西南太平洋及印度洋各国妇女,积极参加和建立各民族抗日统一战线,以开展广泛全面的反日斗争,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文章肯定了抗战以来中国妇女运动在各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特别是蒋夫人的访印之行,更成为鼓励与推动太平洋上各民族妇女积极参加抗日统一战线的有力因素。

邓颖超还注意与一些国际反法西斯女战士交往,通过她们向外界真实报道中国的抗战情况。日本作家绿川英子先后辗转武汉、重庆等地从事对日广播宣传,揭露日本侵华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邓颖超鼓励她“我们并肩战斗”。绿川英子经常在《新华日报》上撰文向国内外介绍中国妇女英勇抗敌的感人事迹,称颂中国妇女“创造了史实,为妇女运动增添了光彩”。

据1942年统计,当时在重庆的英、美、苏同盟国妇女及其他反法西斯国际女战士共约200多人。1943年1月30日,以中苏文协妇委会为主,联合中英、中美文协及基督教女青年等14个团体,共同召开了同盟国妇女联谊会。会场里,充满了团结友好的欢声笑语。

◇邓颖超与中华全国基督教女青年联合会成员在一起

◇绿川英子

吹响妇女界和平民主建国的号角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热切希望实现和平民主,建设新中国,召开政治协商会议。1945年12月,邓颖超作为政治协商会议中共代表之一,从延安飞抵重庆。为发动广大妇女争取和平民主,推动政协决议的实施,邓颖超和南方局妇女组决定,利用抗战胜利的契机,组织“三八”节纪念活动。

1946年2月3日,《现代妇女》杂志社举行妇女界茶话会。邓颖超应邀参加并作报告,借此提出各党派、各团体的妇女联合纪念“三八”节的倡议。

2月10日,新运妇女指导委员会、中国妇女联谊会、陕甘宁边区妇联驻渝代表团等30个妇女团体召开联席会,筹备召开“三八”节大会,邓颖超出席并讲话。会上,通过了李德全、刘蘅静、邓颖超三人在“三八”节大会上讲话的决定。

2月11日,重庆28个妇女团体组成纪念“三八”节筹备委员会,妇女界代表人物齐聚一堂。筹备会一共开了五次,确定这一年“三八”节活动以巩固中国和平、维护世界和平,积极推进民主建设,要求各党派长期合作,加强国际妇女团结,彻底实现政协决议关于妇女权益的决议为中心内容。

最后一次筹备会的主要议程是选举纪念大会的主席团。在主席团人选问题上,由于国民党顽固分子的极力破坏和阻挠,中共和民主同盟的候选人都没被选进大会主席团。到会的大多数妇女代表极为不满,有的代表明确提出:“中共及民盟代表必须进主席团,要求重新选举。”邓颖超为顾全大局,坦然声明:“这没有关系,我们尊重已经决定的一切。自始至终,我们只求工作,从来没有想到主席团不主席团的问题。”她以一定的让步赢得原则方面的胜利,得到了广大妇女代表的钦佩和支持。

3月8日,重庆市各界妇女、国际友人数千人举行纪念“三八”节大会,到会的妇女团体有50多个,苏、美、英、法等国的大使夫人也应邀出席。邓颖超代表陕甘宁边区妇联致辞,她充满激情地号召全国妇女团结起来,维护各党派妇女的团结合作,不怕困难,巩固和平,为不折不扣地贯彻政协决议、争取妇女权利而斗争。

从1939年南方局妇女委员会成立到1946年南方局南迁,邓颖超通过南方局妇委(妇女组)、中苏文协妇委、中国妇女联谊会等组织主持国统区妇女工作,团结进步人士和青年女干部,为提升妇女地位,追求国家独立和妇女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曾经战斗在国统区妇女界的代表们,又积极投身到国家建设当中。如邓颖超被选为全国妇联主席,在领导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数十年,对妇女和儿童福利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李德全任卫生部部长,任职期间重视儿童保育工作与妇女保健工作,后担任中国红十会字会会长。史良任新中国第一位司法部长,在工作中她十分注意培养妇女司法干部,主张多提拔女性审判员。她们不懈奋斗,发挥着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巨大作用。

◇南方局妇女组成员合影。左起:张玉琴、邓颖超、廖似光、卢竞如

猜你喜欢

南方局宪政邓颖超
周恩来和邓颖超:家国大爱,更有儿女情长
抗战时期南方局的文化统战工作及其意义探析
邓颖超:你用鲜花绽放我一世爱恋
宪政思潮
中共中央南方局对中间势力的统战工作研究
周恩来邓颖超参加何香凝的寿庆活动
邓颖超令周恩来勃然大怒的举动
流亡时期梁启超的宪政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