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护理效果的对比分析

2019-09-24何惠娥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1期

何惠娥

[摘要] 目的 以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在临床上产生的显著效果。方法 自2017年2月—2018年3月,对该时间段前往该院ICU接受治疗的上述患者共计40例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抽取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个小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接受了综合护理干预。最后从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血糖控制状况、酸中毒改善状况等方面对两组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以上4个层面均产生了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占据明显优势。结论 综合护理模式有助于缩短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利于对血糖的控制,使患者酸中毒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降低了治疗成本,并产生了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应提高其在临床的应用程度。

[关键词] 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综合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6(a)-0131-02

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血糖素超标,糖尿病患者容易产生多种病理综合征,如高血糖、高酮血、酮症酸中毒、脱水等等。其中,酮症酸中毒是一种可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致使患者死亡。相比于其他糖尿病患者,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即DKA患者)的护理难度更大死亡率更高[1]。该文将研究对象确定为该院于13个月(即2017年2月—2018年3月)之内收治的40例上述患者,对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20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究分析,整个研究过程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研究对象确定为该院ICU收治的40例DKA患者,采用随机抽取的手段将其编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成员均为20例。对照组的基础信息整理如下:①平均年龄在(44.48±6.51)岁范围内,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67岁、32岁;②平均患病时间在(7.19±2.55)年范围内,最长病程为14年,最短病程只有2年;③每升的平均尿酮含量和血糖含量分别为(2.23±0.90)mmol、(21.57±6.44)mmol;④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的比例为8:12。观察组的基础信息为:①平均年龄在(43.23±6.62岁范围内,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68岁、33岁;②患病时间的均值为(7.18±2.45),最长病程为15年,最短病程为2年;③每升的平均尿酮含量和血糖含量分别为(2.25±0.78)mmol、(21.36±6.50)mmol;④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的比例为7:13。从这些基础信息来看,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符合研究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其护理要点可概括为:①做好基础性的日常护理工作,如,血氧饱和度、体温和血压的测量;呕吐物的清除;观察瞳孔和察皮肤黏膜有无异常;尿量是否过多或过少;意识和情绪是否出现了较大变化等等[2]。②重视患者的血糖变化,确保血糖监测不存在较大误差。两次监测的时间间隔为1 h,当患者血糖浓度接近12 mmol/L 之后,可对监测方案调整为每日睡前、餐前和餐后各监测一次。③确保患者的静脉输液通道不少于2條,通过微量泵将胰岛素输入到患者体内,保证输液管无堵塞,并保持适宜的滴注速度。

基于上述常规护理,对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案,护理内容简述如下。①在饮食上为患者提供差异化服务。从不同患者的病情出发,对其营养摄入做出针对性指导,提倡患者增加对低脂肪、低糖分、低盐分等易于身体康复的食品的摄入,蛋白质、油脂以及碳水化合物在饮食结构中的理想比例分别应为:(15±5)%、(25±5)%以及(55±5)%,可有效控制冠心病、肾衰等不良并发症的产生[3];②重视对DKA患者的心理干预,经常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对其进行疏导和劝慰,使患者消除焦躁、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③提高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定期的对患者及其家属宣讲与糖尿病酸中毒有关的医疗知识,使其明确这种并发症产生的原因,认识到科学饮食和适当运动的重要性,及时消除负面情绪,尽快促进身体康复[4];④确保患者合理用药。嘱托患者及其家属要牢记医生的要求与建议,用药量(如注射胰岛素)和用药时间更不能随意更改,确保药物产生良好的疗效。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状况、血糖控制状况以及酮症酸中毒纠正状况以小时为单位进行对比,同时对住院天数进行归纳比较,设计调查问卷,从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3个维度对两个小组的护理满意度做出评价[5-6]。

1.4  统计方法

在SPSS 22.0统计学软件中输入采集的数据,运用χ2检验法对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其单位为[n(%)],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的方式进行表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4种计量指标对比

酮症酸中毒纠正时间、血糖控制时间、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表1展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计量数据对比状况,从中可知每一个指标下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

通过调查发现,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获得了70%、100%的护理满意度,可见这两种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通常感觉尿多、乏力、嗜睡、消渴,恶心,食欲减退,甚至严重脱水、昏迷或呼吸窘迫,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体内胰岛素水平出现了严重异常,致使脂肪分解速度显著提升,糖代谢打破常规,继而来自于脂肪酸的酮体逐渐增多[7]。当DKA患者病情达到中度级别时,护理难度和治疗难度都非常突出,当达到重度级别时,便有可能酿成休克或死亡等严重后果。因此,对于这类患者应当加强护理,及时观察其血压、血糖、脱水等状况,当危情出现后,必须立即启动应急护理方案,让患者接受胰岛素滴注。

总的来说,在DKA患者治疗期间,医患双方都应当重视对血糖浓度的控制,从多个层面入手采用综合护理方案。该文通过研究证实,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全面认识,使其饮食、运动、用药、心理等方面都能得到科学指导,从而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疾病,增强恢复健康的信心,缩短治疗天数减轻经济负担,并获得较高的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效果充分说明,针对于DKA患者的综合护理方式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郭小燕,郭美算.综合护理干预对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护理效果的对比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2):181-182,198.

[2]  张银梅.综合护理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1):189-191.

[3]  庄红燕.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2):95-96.

[4]  张永丹.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方法及其作用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2):109-110.

[5]  徐全凤.综合护理在急诊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运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8):146-147.

[6]  王清华.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2):83-84.

[7]  崔玉晶.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方法与应用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9):113-114.

(收稿日期:2019-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