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效果

2019-09-24张玉媛刘艳邢晓娟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1期
关键词:脑干基底节多发性

张玉媛 刘艳 邢晓娟

[摘要] 目的 探讨并分析不同剂量二甲双胍对2 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 方法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2014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在本院诊断为2 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患者中使用二甲双胍的105 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二甲双胍使用剂量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33例(≤500 mg),B组39例(介于500~1 500 mg),C组32例(≥1 500 mg), 通过患者临床表现 、头颅 MRI 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统计患者住院时间。 结果 三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药物治疗前颅脑MRI检查:A组,多发性梗塞15例(46.8%),小脑梗塞 2 例(6.2%) ,脑干梗塞 1 例 ( 3.1% )及 基底节区梗塞 6 例(18.7%);B组,多发性梗塞17例 (43.6%),小脑梗塞1 例(2.6%),脑干梗塞 2 例(5.1%)及基底节区梗塞 8 例(20.5%);C组,多发性梗塞 15例 (46.8%),小脑梗塞 3 例(9.3%),脑干梗塞1 例(3.1%)及基底节区梗塞 7 例(21.8%);三组患者梗死面积大及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后梗死面积及梗死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并发症明显高于B组及C组,其中肺部感染 8 例(19.4%),脑心综合征 5 例(15.6%)。B与C患者死亡率高于A组:A组1例(3.0%)B组2例(5.1%),C组2例(6.25%)。B组与C组患者血糖、血脂及血压控制好于A组,而B组和C组之间效果相似(B组治疗前血糖(11.29±2.07)mmol/L,治疗后(7.83±2.01)mmol/L;C组治疗前血糖(11.30±2.12)mmol/L,治疗后(7.81±2.05)mmol/L;A组治疗前血糖(11.35±2.12)mmol/L,治疗后(8.22±2.13)mmol/L。B组治疗前血脂(6.87±1.35)mmol/L,治疗后(5.29±1.14)mmol/L;C组治疗前血脂(6.85±1.40)mmol/L,治疗后(5.21±1.20)mmol/L;A组治疗前血脂(6.85±1.38)mmol/L,治疗后(6.02±1.23)mmol/L。B组治疗前血压(151±7.28)mmHg,治疗后(134.11±8.01)mmHg;C组治疗前血压(149±10.01)mmHg,治疗后(135.01±8.22)mmHg;A组治疗前血压(150±8.55)mmHg,治疗后(142.05±7.73)mmHg。 结论 较高剂量二甲双胍可以缩短血糖,血压及血脂调控,减少并发症出现,有助于控制病情,对脑梗塞患者的治疗及预防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 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脑梗塞;回顾性分析;剂量

[中图分类号] R714.256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6(a)-0063-03

2型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流行慢性疾病,据统计2011年患病人数达3.66亿 ,中国糖尿病发病率高达9.7%,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糖尿病容易并发大中动脉及微血管病变,导致机体各器官功能失调甚至丧失,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缩短患者寿命[1]。脑梗塞是一种多发病,同时也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据报道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概率对照人群的2~4 倍,以多发性腔隙性梗塞最为常见。二甲双胍主要通过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抑制肝脏的糖异生和糖原分解,减少肝糖输出,从而降低血糖[2]。多项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二甲双胍治疗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据此该文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糖尿病合并脑梗塞共计105例,对服用不同剂量二甲双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对比分析 ,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本院神经内科诊治的 105 例 2 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 64 例为男性, 41 例为女性;年龄在32~80 岁之间(平均年龄56±24岁)。根据患者服用不同剂量二甲双胍分为三组,根据二甲双胍使用剂量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32例,B组39例,C组33例。伴 高血 压 48 例(45.7%) ,高脂血症 68 例(65%)。

1.2  入组标准

急性脑梗塞诊断符合 1995 年中华医学会脑血管疾病分类诊断标,准并经头颅MRI证实;2 型糖尿病诊断符合 1999 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新的诊断标准,且患者接受二甲双胍药物治疗。

1.3  排除标准

患有严重肝脏疾病、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异常、急性感染性疾病及严重应激状态等暂时影响血糖水平疾病。

1.4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人院后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 、营养神经、降血脂、防治并发症等。依据病情适时监测心 电图、血糖、血脂、心肌酶及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 。在基础治疗上给予不同剂量二甲双胍分为三组,其中A组<500 mg为低剂量组,B组:500~1500 mg为中剂量组,C组>1 500 mg为高剂量组。

1.5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调查 ,比较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血压血脂、临床症状评估 、脑梗塞灶范围及部位等进行统计分析。

1.6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多元变量使用多元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

3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血糖及血脂等检查结果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头颅MRI检查结果:A组,多发性梗塞15例(46.8%),小脑梗塞2例(6.2%),脑干梗塞1例(3.1%)及基底节区梗塞6例(18.7%);B组,多发性梗塞17例(43.6%),小脑梗塞1例(2.6%),脑干梗塞2例(5.1%)及基底节区梗塞8例(20.5%);C组,多发性梗塞15例(46.8%),小脑梗塞3例(9.3%),脑干梗塞1例(3.1%)及基底节区梗塞7例(21.8%);三组患者梗死面积大及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药物治疗后

三组患者药物经药物治疗后(见表1):患者一般症状较前好转,包括头晕、头痛肢体神经症状等;A组,多发性梗塞15例(46.9%),小脑梗塞2例(6.2%),脑干梗塞0例(0%)及基底节区梗塞6例(18.8%);B组,多发性梗塞17例(43.2%),小脑梗塞1例(2.7%),脑干梗塞1例(2.7%)及基底节区梗塞8例(22.2%);C组,多发性梗塞15例(50%),小脑梗塞2例(6.7%),脑干梗塞0例(0%)及基底节区梗塞7例(23.3%)。3组幸存患者梗死面积无明显扩大,梗死部位无明显增加(P>0.05);并发症,A组并发症明显高于B组及C组,其中肺部感染8例(19.4%),脑心综合征5例(15.6%)。A组并发症明显高于B组及C组,其中肺部感染8例(19.4%),脑心综合征5例(90.3%)。B与C患者死亡率显著明显高于A组:A组1例(3.0%)B组2例(5.1%),C组2例(6.25%)。

2.4三组患者血糖及血脂结果

复查结果B组与C组患者血糖、血脂(主要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及血压控制好于A组,而B组和C组之间效果相似。(B组治疗前血糖(11.29±2.07)mmol/L,治疗后(7.83±2.01)mmol/L;C组治疗前血糖(11.30±2.12)mmol/L,治疗后(7.81±2.05)mmol/L;A组治疗前血糖(11.35±2.12)mmol/L,治療后(8.22±2.13)mmol/L。B组治疗前血脂(6.87±1.35)mmol/L,治疗后(5.29±1.14)mmol/L;C组治疗前血脂(6.85±1.40)mmol/L,治疗后(5.21±1.20)mmol/L;A组治疗前血脂(6.85±1.38)mmol/L,治疗后(6.02±1.23)mmol/L。B组治疗前血压(151±7.28)mmHg,治疗后(134.11±8.01)mmHg;C组治疗前血压(149±10.01)mmHg,治疗后(135.01±8.22)mmHg;A组治疗前血压(150±8.55)mmHg,治疗后(142.05±7.73)mmHg。

3讨论

胰岛功能失调,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进而引起血糖增高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主要致残、致死原因,对于糖尿病的根治方法现今仍未获得突破性进展,目前主要通过生活习惯调整及药物联合治疗,积极控制血糖,控制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3-4]。

持续性高血糖是并发症出现的主导因素。因为血糖增高可以引起患者血液粘稠度增加及血流速度减慢,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聚集黏附,导致血栓形成,造成相关血管梗塞。研究发现持续高糖血症是并发症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脑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5]。在该研究中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较为严重脑梗塞,表现为多造性、大面积及基底节区梗死。此外住院期间的并发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由于脑梗塞患者因为神经功能受损致咳嗽、咳痰能力下降及长期卧床,肺部感染是较为常见,也是直接导致患者住院周期延长及生存率下降的主要因素。在该研究中,三组患者共105例,其中17例发生肺部感染,占总人群的16%,以二甲双胍低剂量组常见。脑心综合征是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目前认为脑血管病变导致神经功能紊乱,诱发机体释放过多的儿茶酚胺类激素,作用于心肌细胞表面β-肾上腺素能受体或引起心肌细胞直接毒性作用,患者出现胸闷胸痛症状,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动态变化是此类疾病的典型特征。

有效控制血糖是减少并发症出现的主要手段。英国对糖尿病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对患者的血压和血糖进行强化控制能够将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分别降低44%和33%。二甲双胍是目前重要口服降糖药物,其降糖效果呈明显剂量-时间依赖性;同时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利于血脂、血压及病情控制,与该文研究结果一样

猜你喜欢

脑干基底节多发性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115例急性脑干出血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分析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颅内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原发性脑干出血8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以慢性肾功能衰竭为首发表现的高血压脑干脑病1例